第422章 上山幹嘛?
冤種大哥要下鄉,白眼狼你們哭啥 作者:君子謙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應該餓了很久,猛然一下吃太飽會撐死的,你看看肚子。”
歐陽振宇指了指兩個孩子的肚子。
眾人這才倒抽一口冷氣,兩個孩子太瘦了。
基本上皮包骨頭,雙臂和兩條腿看起來就像是骨頭架子頂著一個腦袋一樣。
可是這會兒原本蔫扁的肚子圓滾滾的像是一個溜圓的西瓜。
又瘦又小的肢體上多出了一個這麽大的西瓜,看著就讓人害怕。
初五猛然醒悟過來,有些愧疚的看了一眼歐陽振宇,如果不是小江提醒自己就犯了大錯。
村裏的老人也說過,餓久了的人是絕對不能讓他胡吃海喝放開了吃。
那樣的話真的會撐死。
“小江說的沒錯,咱們都錯了,這孩子再吃下去會撐死的。”
老六看了看兩個孩子的肚子,立刻閉緊了嘴巴,剛才所有人譴責的目光盯著歐陽振宇,這會兒都化作了歉疚。
“小江,我,我錯了,我收迴我剛才說的那些混賬話。”
老六是個實在人,一邊道歉一邊撓著腦袋,那一副不好意思的樣子讓歐陽振宇失笑。
“這算啥呀?你也是出於好意,隻不過孩子們餓的太久,先讓他們歇一歇,正好問問孩子們到底村裏發生啥事兒。”
準確的說老六和初五他們也沒啥錯,這件事情也隻是他們不太有生活常識而已。
心地是非常善良的,光是從他們的目的來出發的話,他們是真心對這兩個孩子的。
兩個孩子沒辦法再吃東西,有些失望,可是麵對大人的時候,他們並沒有任何的抗議。
反而是老老實實的坐在了初五跟前,顯然初五是他們最熟識的人。
在初五的循循善誘之下,孩子們磕磕絆絆的複述了一下事情發生的經過。
準確的說孩子們太小,而且隻能看到他們家院子裏曾經發生過的東西。
準確的說兩個孩子是正好躲在屋後屋後的草垛裏麵玩兒,所以才幸免於難。
他們隻看到有幾個陌生人拿著武器。
所謂的武器就是刀棍之類的東西,進屋子把他們父母,爺爺奶奶全部都抓走。
兩個孩子嚇壞了,隻能是躲在草垛裏麵。
不過這個叫做小虎子的小男孩兒非常聰明。
顯然膽子也很大,躲在草垛裏麵。
還看到了那些人大概有十幾個,全是青壯年的男子,而且手裏有各種武器,領頭的那個人手裏有一把獵槍。
他們村裏的村長劉叔受傷了。
腿一瘸一拐還流著血。
全村人都被從各家的院子裏趕了出來,除了他們兩個以外。
男女老少一個沒跑全被這些人帶走。
不光把他們帶走,還帶走了他們的被褥,衣服,還有糧食。
有好幾輛板車上裝上的東西。
這些人壓著村裏的人。
走到了後山裏麵,從此就再也沒有出來過。
兩個孩子年齡太小,複述出來的東西有些斷斷續續。
歐陽振宇還特意摸了摸兩個孩子,可是兩個孩子信息麵板上得出來的東西沒有什麽太有利用價值的。
等到把兩個孩子安頓到旁邊的屋裏,讓他們好好休息,歐陽振宇和初五他們坐在屋裏商量。
“照兩個孩子的複述,有人把老劉他們全都抓走了。隻拿走了衣服,鍋碗瓢盆兒,還有糧食,被褥。”
初五說完這話一腦門子的納悶兒,
“這不對啊。
一般人抓人要不是為了財,要不然就是為了報仇。
可是聽兩個孩子說這群人是陌生人。
村裏人沒有見過這幫人。那不可能有仇,那就是為了財!
可是誰這麽不開眼跑到深山老林裏來抓老劉他們?
老劉他們就是做點兒小本兒買賣,如果他們生意做的大,誰願意在這裏待著?”
他們對於老劉他們的境地非常了解,老劉比他們村兒裏強不了多少。
“是啊,他們為財可能性不大,畢竟誰家為財要把村子裏十幾戶人家全都抓走。
而且男女老少一個不落。
還把他們的糧食,被褥,衣服帶走,這就不正常,誰家為了財要這麽做。”
歐陽振宇也想不明白,
“這個樣子看著倒不像是為了錢,反而更像是為了人?”
初五點點頭,
“是啊,可是為了人,抓這麽多人幹什麽?”
他們這地方地處偏僻,怎麽可能有人來抓人?
這又不是封建時代,抓個人迴去當奴仆或者當奴隸。
也沒聽說老人孩子都要,葷素不忌。
怎麽想也不符合常理。
“先不管他們是為了財還是為了人,聽兩個孩子的描述,這些人把全村人抓走趕到了山上。
雖然說去了山上哪裏咱們不知道,但就目前得到的信息,他們上了山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
兩個孩子在樹林裏已經躲了有一個多月,按照你上一次見老劉的線索和到這個月的時間線來說。
中間差不多有一個半月。”
“這一座山後麵是哪裏?”
初五想了想。
“這座山後麵是一條大河,而且這一條河河流非常湍急。
所處的位置非常不好。
一般來說沒人選擇走這條路,從這個山走過去,除非有通天的本事。
那河裏還有不少石頭,但凡掉進河裏去,那就是絕無生還。
別說正常人不往那兒走,就是膽子大的人也沒有理由從那裏走。”
歐陽振宇點點頭,
“也就是說他們上山不是為了翻過山去,而是僅僅為了上山。
上山卻再也沒有出現過。
隻能證明什麽?”
“證明什麽?”
“證明要不然從山上繞道去了其他地方,要不然就一直留在山上。”
這也是歐陽振宇都想不明白的一件事兒,好端端的為什麽要從山上走?
“他們應該是留在山上,如果想要繞過這座山的話,沒必要上山。
上山之後路反而更難走。
我對周圍的地理環境比較熟悉,老劉帶我在附近走過。
從這裏繞到其他地方的話,基本上有三條路。
這三條路一條去國境線外麵,另外一條是去鎮子上的,還有一條是一般人鋌而走險要走的一條羊腸小道。
正常人如果要翻山,無論是去哪裏都不可能從山上走。山上隻有一條路,而且去的地方隻有山後麵的那條河。”
歐陽振宇指了指兩個孩子的肚子。
眾人這才倒抽一口冷氣,兩個孩子太瘦了。
基本上皮包骨頭,雙臂和兩條腿看起來就像是骨頭架子頂著一個腦袋一樣。
可是這會兒原本蔫扁的肚子圓滾滾的像是一個溜圓的西瓜。
又瘦又小的肢體上多出了一個這麽大的西瓜,看著就讓人害怕。
初五猛然醒悟過來,有些愧疚的看了一眼歐陽振宇,如果不是小江提醒自己就犯了大錯。
村裏的老人也說過,餓久了的人是絕對不能讓他胡吃海喝放開了吃。
那樣的話真的會撐死。
“小江說的沒錯,咱們都錯了,這孩子再吃下去會撐死的。”
老六看了看兩個孩子的肚子,立刻閉緊了嘴巴,剛才所有人譴責的目光盯著歐陽振宇,這會兒都化作了歉疚。
“小江,我,我錯了,我收迴我剛才說的那些混賬話。”
老六是個實在人,一邊道歉一邊撓著腦袋,那一副不好意思的樣子讓歐陽振宇失笑。
“這算啥呀?你也是出於好意,隻不過孩子們餓的太久,先讓他們歇一歇,正好問問孩子們到底村裏發生啥事兒。”
準確的說老六和初五他們也沒啥錯,這件事情也隻是他們不太有生活常識而已。
心地是非常善良的,光是從他們的目的來出發的話,他們是真心對這兩個孩子的。
兩個孩子沒辦法再吃東西,有些失望,可是麵對大人的時候,他們並沒有任何的抗議。
反而是老老實實的坐在了初五跟前,顯然初五是他們最熟識的人。
在初五的循循善誘之下,孩子們磕磕絆絆的複述了一下事情發生的經過。
準確的說孩子們太小,而且隻能看到他們家院子裏曾經發生過的東西。
準確的說兩個孩子是正好躲在屋後屋後的草垛裏麵玩兒,所以才幸免於難。
他們隻看到有幾個陌生人拿著武器。
所謂的武器就是刀棍之類的東西,進屋子把他們父母,爺爺奶奶全部都抓走。
兩個孩子嚇壞了,隻能是躲在草垛裏麵。
不過這個叫做小虎子的小男孩兒非常聰明。
顯然膽子也很大,躲在草垛裏麵。
還看到了那些人大概有十幾個,全是青壯年的男子,而且手裏有各種武器,領頭的那個人手裏有一把獵槍。
他們村裏的村長劉叔受傷了。
腿一瘸一拐還流著血。
全村人都被從各家的院子裏趕了出來,除了他們兩個以外。
男女老少一個沒跑全被這些人帶走。
不光把他們帶走,還帶走了他們的被褥,衣服,還有糧食。
有好幾輛板車上裝上的東西。
這些人壓著村裏的人。
走到了後山裏麵,從此就再也沒有出來過。
兩個孩子年齡太小,複述出來的東西有些斷斷續續。
歐陽振宇還特意摸了摸兩個孩子,可是兩個孩子信息麵板上得出來的東西沒有什麽太有利用價值的。
等到把兩個孩子安頓到旁邊的屋裏,讓他們好好休息,歐陽振宇和初五他們坐在屋裏商量。
“照兩個孩子的複述,有人把老劉他們全都抓走了。隻拿走了衣服,鍋碗瓢盆兒,還有糧食,被褥。”
初五說完這話一腦門子的納悶兒,
“這不對啊。
一般人抓人要不是為了財,要不然就是為了報仇。
可是聽兩個孩子說這群人是陌生人。
村裏人沒有見過這幫人。那不可能有仇,那就是為了財!
可是誰這麽不開眼跑到深山老林裏來抓老劉他們?
老劉他們就是做點兒小本兒買賣,如果他們生意做的大,誰願意在這裏待著?”
他們對於老劉他們的境地非常了解,老劉比他們村兒裏強不了多少。
“是啊,他們為財可能性不大,畢竟誰家為財要把村子裏十幾戶人家全都抓走。
而且男女老少一個不落。
還把他們的糧食,被褥,衣服帶走,這就不正常,誰家為了財要這麽做。”
歐陽振宇也想不明白,
“這個樣子看著倒不像是為了錢,反而更像是為了人?”
初五點點頭,
“是啊,可是為了人,抓這麽多人幹什麽?”
他們這地方地處偏僻,怎麽可能有人來抓人?
這又不是封建時代,抓個人迴去當奴仆或者當奴隸。
也沒聽說老人孩子都要,葷素不忌。
怎麽想也不符合常理。
“先不管他們是為了財還是為了人,聽兩個孩子的描述,這些人把全村人抓走趕到了山上。
雖然說去了山上哪裏咱們不知道,但就目前得到的信息,他們上了山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
兩個孩子在樹林裏已經躲了有一個多月,按照你上一次見老劉的線索和到這個月的時間線來說。
中間差不多有一個半月。”
“這一座山後麵是哪裏?”
初五想了想。
“這座山後麵是一條大河,而且這一條河河流非常湍急。
所處的位置非常不好。
一般來說沒人選擇走這條路,從這個山走過去,除非有通天的本事。
那河裏還有不少石頭,但凡掉進河裏去,那就是絕無生還。
別說正常人不往那兒走,就是膽子大的人也沒有理由從那裏走。”
歐陽振宇點點頭,
“也就是說他們上山不是為了翻過山去,而是僅僅為了上山。
上山卻再也沒有出現過。
隻能證明什麽?”
“證明什麽?”
“證明要不然從山上繞道去了其他地方,要不然就一直留在山上。”
這也是歐陽振宇都想不明白的一件事兒,好端端的為什麽要從山上走?
“他們應該是留在山上,如果想要繞過這座山的話,沒必要上山。
上山之後路反而更難走。
我對周圍的地理環境比較熟悉,老劉帶我在附近走過。
從這裏繞到其他地方的話,基本上有三條路。
這三條路一條去國境線外麵,另外一條是去鎮子上的,還有一條是一般人鋌而走險要走的一條羊腸小道。
正常人如果要翻山,無論是去哪裏都不可能從山上走。山上隻有一條路,而且去的地方隻有山後麵的那條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