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在朱厚照、朱厚煒的共同努力下,終於是讓這些個領頭跪拜的老者站了起來。


    好家夥,在看到自己身後站著一群弘治皇帝派來的文官,身前一眾老者跪地磕頭還一跪不起,再不站起來朱厚照都快急眼要抓著衣領子直接提溜起來了。


    本宮好心冒著這麽大風險來災區救人,你這要是讓這些文官有理由去父皇那告本宮的狀叫本宮迴宮罰上加罰,那是不是有點不太好?


    誠然,朱厚照知道,這些百姓是真的對自己這段時間的所做表示感激,他自己見到這般場景內心也是有所觸動,覺得自己這段時間自己收到苦,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但是吧......他真的想少吃一點馬鞭沾涼水......


    就算迴去肯定要被責罰,但沒有人會想要更多的責罰啊!


    虱子多了不怕癢是沒錯,但馬鞭挨多了又不會不怕疼!


    鬼知道這些個文官會不會瞎編亂造啊,文官什麽的尤其是言官,那最討厭了。


    此刻,顫顫巍巍站起來的諸位老者,盡可能的讓自己佝僂的身子站直一些後,又再次彎腰行禮。


    “二位恩公殿下為華縣,為眾多受地崩影響的百姓所做的一切,小人等無以為報,今日二位恩公殿下要迴去了,華縣的鄉親們,都尋思著給二位恩公殿下準備些什麽。”


    說吧,領頭的老者朝後微微招手,隻見烏壓壓一片的人群迅速散開,讓出一條寬敞的大道。


    一群青壯,沿著這條讓開的道路,將三座簡陋無比的輦駕,抬到了兩兄弟身前。


    輦駕簡陋到什麽程度呢?


    所用的材料皆是這段時間他們搭建棚子時砍伐的木材,因為工藝問題很多處的雕刻顯得歪歪扭扭橫七豎八的。


    其上方覆蓋著點華蓋,更是堪稱質樸,沒有象征皇權象征的明黃貴氣,更像是拔了濟癲的衣服修繕而成。


    三座攆駕,雖然盡可能在完善相似度,但很明顯的能看出,許多地方顯得格外粗糙,如果說皇宮的攆駕是標準件的話,那這就是山寨殘次品中的殘次品......


    但,朱厚照、朱厚煒二人卻有些沉默。


    他們不是第一次收到百姓們這種形式的禮物了。


    但比起上次雪災的攆,這次的更為不容易,也由衷莫名的感觸。


    這次,是數以萬計的華縣百姓,共同的心血。


    比雪災那次的人心凝聚,不知要高上多少倍。


    “本宮,居然又收到這般禮物了......”朱厚照摸著麵前都駕輦,感慨萬千。


    在宮中,那些文官總是彈劾他,說他望之不似明君,更覺得他這般不學無術日後會對不起大明百姓,對不起列祖列宗。


    可現在呢,百姓是認可他的,他朱厚照是被不同地方的百姓接連認可過的。


    他用事實證明了,就算你們都不認可本宮,我朱厚照也一樣可以做一個受百姓愛戴的太子!


    “不枉本宮冒著危險,在大冬天都被曬的跟個昆侖奴似的在河邊救災啊。”


    “咿呀~!”


    “咿呀~!”


    突然間,有嬰兒聲響起。


    慶明寺內,數十位母親,抱著繈褓中的孩子上前,朝著朱厚照、朱厚煒這邊走來。


    “趙氏攜三十五位災時在慶明寺產子的婦人見過二位恩公殿下!”


    “若無二位恩公殿下,民婦人等於這些孩子們還不知能否挺過此次的劫難,恩公殿下恩德,民婦人等與孩子們沒齒難忘!”


    一共三十六位婦女,抱著自己的孩子,給朱厚照二人行禮道。


    “哦,朱三十六壯!”


    朱厚照上前,抱起最邊上,也是最小的一個孩子,輕輕用手指逗了逗。


    沒錯,這次在慶明寺出生的孩子,前前後後一共達到了三十六個之多,且皆是母子平安。


    但是吧......


    都被朱厚照從朱大壯開始排序排到了朱三十六壯......


    朱厚煒有時候甚至在想,這家夥會不會是故意的惡趣味......


    “沒事沒事,孩子們好就行,為了孩子嘛。”朱厚照裝作沉穩的道。


    為了孩子,古往今來為人父母許多時候都真實寫照,一句話就給眾人幹破防了。


    眾人皆是眼中含淚,情緒萬千。


    “殿下......”


    作為皇子,大明最金貴的孩子,社稷之本,居然講平民百姓的孩子也看的這麽重,這般人兒又怎會不讓人心甘情願誠服追隨?


    “恩公殿下之恩德民婦等無從報答,所以......”


    趙氏此刻也是感動萬分,與一眾母親一起,抬出一個箱子。


    箱子打開,裏麵是兩件用一塊塊碎布匹拚接,縫合成的襖子。


    每一塊布匹上,既繡著“五福壽紋”,紋飾歪歪扭扭,顯然刺繡之人的水平不是很高。


    還沒等朱厚照二人反應過來,兩件襖子便各自被呈到了二人身前。


    “這是......”


    “這是由這三十六個孩子出生時繈褓的一塊布匹縫合而成......”


    “三十六個孩子的出生,全托二位恩公殿下之福,所以民婦等便自作主張為二位恩公殿下製了這兩件襖子。”


    三十六個孩子的繈褓布匹!


    此言一出,讓眾文官皆是一驚。


    若說這身後不知其數的百姓,是華縣的現在,那這些災難時出生的孩子,就是華縣的未來。


    這現在、未來,皆拜恩公殿下所賜。


    一眾文官眼神有些複雜,他們一直頭疼的太子殿下,似乎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他們難以遙望的存在......


    還是在,他們文官最擅長的民心,為民請命這一塊。


    日後,誰還敢在這兩位爺麵前自稱為民請命?這不純粹是找死了嗎?


    恩,京城還一無所知的言官們,懟太子和蔚王殿下的話術再度減一......


    “請恩公殿下上攆!”


    待得朱厚照、朱厚煒穿上那由孩子繈褓製成的襖子,眾百姓再度拜下,高聲道。


    他們,想為這救他們於水火,如同再生父母一般的恩公殿下,抬一次輦。


    恩公殿下他們從泥濘中逢山開路來救他們,他們又怎能讓殿下再踩著這泥濘出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大明攝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荒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荒曦並收藏迴大明攝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