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太子雖然聰慧過人但尚且年幼,正是應學習之時,現在殿下成日待在西山荒廢學業,臣作為太子殿下的授課老師一月見不到殿下幾次,這樣子不行的啊。”


    “臣懇請陛下,讓太子迴宮學習,讓臣繼續教授,日後方能成事啊。”


    大殿內,楊廷和聲情並茂,舌頭都快噴出來了,誓要說服弘治皇帝讓太子重新迴到他這邊學習,奪迴屬於他的地位和前途。


    可惜,下麵楊廷和口水都快噴幹了,上麵龍椅上看著奏疏的弘治皇帝依舊沒說話。


    直到楊廷和徹底停下,弘治皇帝才歎了一口氣。


    “楊卿之所慮,朕知道了,但朕既然已經做了決定,又怎能臨時變卦,君無戲言啊。”


    “至於詹事府的事情,朕自有安排,你下去吧。”


    弘治皇帝說完,又低下來頭不再看楊廷和。


    開玩笑,給你教了這麽些年,自家那小子是一點長進沒有,每次發現朱厚照有長進的都是和西山和小兒子在一起有關,你那邊講課太子認真聽過幾句啊。


    弘治皇帝沒有否定楊廷和的學識和能力,這畢竟是他自己選出來的詹事府詹事,還是十九歲就中了進士的人才,否定了他就否定了皇家很多的決定,這是不行的。


    但顯然,他教不好太子太子不樂意跟他學這是事實,那弘治皇帝為了大明江山為了他這個從小就確定了要接他班的繼承人兒子,他也要從新選一條路。


    “可是陛下......”


    見弘治皇帝完全不理會自己的訴求,楊廷和哪怕已經口幹舌燥了依舊急的想要再次開口,但蕭敬哪能讓他繼續打攪呢,陛下態度那麽明顯,那咱身為家奴要懂得看主人臉色呀。


    “楊詹事,請吧。”


    “我......”


    如劉建所料,瘋狂的跑過來訴苦希望弘治皇帝收迴成命的楊廷和,最終的結局隻能是失魂落魄灰溜溜的離去。


    劉建見此不由唏噓,想當初,他也是給弘治皇帝當過講師有師徒之緣分才最終位列首輔的,不然哪怕他有能力也沒有那麽容易爬到這個位置。


    這就是太子師這個位置對前程的影響。


    但誰叫本朝的太子是個人才呢,那根本不是普通人當講師能製的住的呀,隻能說楊廷和生不逢時啊,哪怕隨便換史上任意一個太子,不論是誰都不至於像本朝太子這般人才這般難管難教啊。


    可能,這就是他的命吧。


    楊廷和這件事,隻能算是今天的一件小插曲,今天更重要的一件事便是,張銳班師迴朝。


    沒錯,就是那個跑到貴州平亂的英國公嫡長子,在剿滅平定了叛亂之後,終於是押送著本次叛亂最大的黑手——米魯,迴到了京城。


    這也是弘治皇帝麵對楊廷和的訴求不理會,一直低頭看奏疏的原因。


    米魯這人,應該要怎麽處理,英國公之子張銳這已經是大明頂級爵位繼承人身份又立了大功後又該要怎麽賞賜,還有貴州的後續事情。


    雖然早在捷報入京時,弘治皇帝便已經安排禮部還有召集幾位閣老商討過此事了,但臨到事情擺到麵前時,依舊是讓人糾結的很。


    米魯在貴州的地位顯然是相當高的,這也就是張銳拿下了米魯之後能很快平定貴州的原因,這人處理不好的話貴州問題就難以得到巧妙的解決。


    別說成王敗寇這種話,這是治天下,貴州還是一個多民族地區,漢化程度不高,要是因為對敵方反叛首領處理的問題再次挑起事端,那又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啊。


    弘治皇帝不是那種雄才偉略的雄主,自然就更需要顧慮到這些可能造成不好結果的不確定因素。


    畢竟這件事是關係到大明對貴州的統治還有漢人和土人民族矛盾能否和平解決的事情的。


    要不是楊廷和是他親自任命的詹事府詹事,他這次調令又確實忽略了這個人,這種頭疼的時候他根本就懶得見他。


    “稟陛下,張銳已至京城,正在外麵聽宣。”


    正在弘治皇帝頭疼之際,外麵收到小太監消息的蕭敬已經進來匯報了。


    “已經迴來?快宣張卿覲見。”


    聽到消息的弘治皇帝,忙是說道,雖然對怎麽處置米魯怎麽封賞張銳有那麽些傷腦,但平定叛亂的大將班師迴朝等候麵聖這種時候,弘治皇帝還是有些激動的。


    這可是處置掉了數年叛亂的功臣呢。


    朕得給他麵子!


    “臣,張銳,拜見吾皇。”


    “張卿快快請起。”


    看著龍精虎猛嗓門洪亮的張銳,弘治皇帝龍顏大悅。


    不愧是世代替我老朱家砍人的老張家子弟,幹活就是比別人效率高,這才過了不到一年,就已經把那些家夥幾年都處理不好的爛攤子給朕收拾好了,朕就喜歡這種年輕人,得勁兒!


    截然不顧張銳和自己相差不大的年齡,弘治皇帝一副看待自家世交出了一個好後代的姿態,眼神像極了你出息之後家中長輩那滿意的樣子。


    “張卿此次,可是揚我大明軍威,震撼了一眾宵小啊。”


    “臣隻是僥幸而已,得賴陛下天恩,又受到兩位殿下在鎮國軍校的教導,方才僥幸拿下了米魯平定了叛亂。”


    “若無陛下與二位殿下,臣一個武夫哪能做到這般啊。”


    聽著張銳謙虛的話語,弘治皇帝開心不已。


    老朱家就是這樣,他要是喜歡你,那麽他就會賊護著你賊偏袒你,別說這是勝利之後的拍馬屁,就算隻是單純拍馬屁,弘治皇帝也會覺得,嗯不愧是老張家的種,就是向著咱老朱家,就是忠誠憨厚。


    略作寒暄,弘治皇帝再以官架子說了些場麵話後,微微一笑道:“卿家舟車勞頓,也累了,迴去好好歇息吧,明日上朝朕再給你論功行賞。”


    “至於米魯,牟斌!”


    “臣在!”


    “給朕好生看押,若是出了什麽事朕那你是問!”


    “臣遵旨!”


    火急火燎跑進來的牟斌接完旨意又火急火燎的告退跑了出去。


    唉,特種部門就是不一樣,主打的就是一個高效率。


    而張銳這邊見狀也是謝恩告辭離開了皇宮。


    待張銳走後,弘治皇帝平複了下心情,連忙再次對蕭敬道:“快,讓劉建、李東陽、謝遷三位大學士還有禮部尚書、兵部尚書來見朕!”


    雖然之前商討過,但臨前在商討商討檢查一下之前的決定是否合理,這也是正常的是吧?


    畢竟是一場打了在位時間近四分之一時間的平叛戰,不怪弘治皇帝對後續這般重視。


    此時的幾位文臣大佬則是一臉懵圈,咋迴事,這些事兒咱們之前不就商量過了嗎,陛下這是又有新的想法?那我們是不是該謹慎一點想想其他處理建議?


    看來,哪怕這些個大佬已經站在文官頂點了,可這心思多的毛病,依舊改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大明攝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荒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荒曦並收藏迴大明攝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