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職方清吏司郎中陸如盛,這人你可眼熟?”朱厚照一手滴溜著劉瑾押進來的一人,一邊朝兵部郎中所在位置看去。
“稟太子殿下,臣不熟啊......”被點到名打兵部清吏司郎中陸如盛身體一僵,忙開口道。
“這人臣之前從未見過。”陸如盛很認真的迴複沒有一絲緊張,全然不像是在說假話。
“對,這人你確實不認識。”朱厚照點點頭。
但這話一出,給群臣整不會了。
眾人疑惑的看向朱厚照,似是在說:“您放了那麽一段狠話隨後拉來一批人結果現在問完對方說不認識你還點頭?”
“您這是在玩些什麽招呢?”
“你確實不認識。”朱厚照繼續說道:“畢竟這隻是你府上管家的小舅子的表妹的男人。”
“哦,不對,應該是你府上管家的小舅子的表妹的相好。”
“你說是吧,項柯。”朱厚照拍了拍那人的腦袋,問道。
“是是,學生是杜大人家徐管家小舅子的表妹的相好。”項柯忙點頭。
“那麽項柯,把你在仕林中不斷傳播關於鎮國書院謠言的事情好好說一說吧。”朱厚照拍拍手上並不存在的灰塵便閉上了嘴。
一副吃瓜群眾準備聽故事的做派。
“是,學生本是一個落榜生,因為沒考上舉人所以一直在寒窗苦讀,因為識得一些字讀過一些書,與李姑娘偶然相識,相處之下互相有了一些好感。”
“那時學生並不知道李姑娘是有未婚夫的......”
“停停停,這段跳過,直接說你為什麽要散播鎮國書院生員科舉舞弊的事。”朱厚煒連忙將其打斷。
讓你說傳謠言的事,你扯你的感情史幹嘛?
這種他愛上她,她卻還有個早有婚約的他的狗血劇情觀眾們沒有興趣,直接跳過ok?
朱厚照一看,剛想開口,真有意思的劇情怎麽能跳過呢,吃瓜才是人們的天性好吧,本宮看百官聽到挺開心的呀,厚煒你根本不懂人性。
但還未等朱厚照開口,他便感覺到一絲冷芒朝他而來。
迴頭一看,是老爹冰冷的眸光!
朱厚照不由脖子一縮,將到嘴邊的話深深憋了迴去。
好吧,不是厚煒不懂人性,是本宮不懂父皇......
這種瓜都能忍住不吃,難怪他是爹呢......
“當初學生這次鄉試落榜的時候,正巧聽到了鎮國書院存在科舉舞弊的傳言,那時學生就有些不甘,覺得學生的名額被搶了,本來學生是可以考上的。”被扇了一下的項柯忙將話題拉到正軌,繼續說道。
“但學生那時並不敢逞口舌之開,學生知道鎮國書院是二位殿下開設的。”
“那後來為什麽又成了到處傳播言論最多的人之一了?”朱厚煒問道。
“因為......因為學生前些日子在李姑娘那聽說,他表哥受一位大人物之囑托在找人辦事,李姑娘還偷偷跟學生說那位大人物是朝堂中的大人物。”
“後來學生借著李姑娘的幫助,見到了徐管家,得到了他的承諾說能幫學生謀取個一官半職的。”
“起初,學生也不敢,但是朝廷和鎮國府一直都沒有什麽表態,仕林間傳謠也未見有人被處置......”
“後來那徐管家又派人來找了學生一次還承諾即便真的出事,也能保學生無恙,學生就......”項柯達聲音個越來越低......
總結,利欲熏心,對方給的實在太多了......
“哦?那你怎麽證明那徐管家是受了陸如盛府上的管家,你又怎麽證明跟陸如盛有關?”
謝侃侃率先忍不住,開口詢問道。
“能證明,學生能證明!”
項柯忙點頭:“學生當初害怕他們鳥淨弓藏、兔死狗烹,所以讓他們給了學生一份保證。”
“學生知道,學生在他們麵前什麽都不是,所以這所謂的保證大概率是假的甚至都不會給,但學生借著那次求保證的機會,偷偷記下了一些東西。”
“什麽東西?”
眾人皆是好奇無比,這種為了一個五六品郎中的所謂承諾敢去跟兩個皇子對著幹,一看就不聰明的貨色能記下什麽不得了的情報。
“學生找到了徐管家經常聯係的幾人的具體消息,摸到了徐管家在外養的女人的住所。”
“通過和李姑娘在一起的經驗,學生順利讓那人放下了戒心,在平日傳謠之餘,盡可能的和那人拉近關係。”
“終於是從她手中搞到了徐管家為了保護自己藏在那人那的一份資料。”
“上麵記錄了徐管家這些年幫陸郎中做的所有見不得光的事。”
“學生抄錄了一份,以防萬一。”
陸如盛聽完,臉上隱隱有著冷汗冒出。
不知不覺間,已經浸透了鬢角。
但眾人此時的注意力,都沒在他身上,依舊集中在項柯身上。
比起那所謂的記錄了徐管家替陸如盛做事的本子,他們此刻對這個項柯更感興趣。
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才,才能在這種破事下為了郎中的承諾......不對,郎中家裏管家的承諾去和太子、蔚王對著幹,又得是什麽樣的人才,能在輿論這短短數日的時光裏不僅能瘋狂傳播消息還能給人家徐管家的小相好給整到自己這邊。
這小相好能讓徐管家將那麽重要的東西放在她那,說明跟徐管家關係不是一般的深,徐管家對她的信任程度不是一般的高。
但就是徐管家這麽信任的人居然在這麽幾天就被他搞定了!
隻能說,項柯是一個極度偏科的人才......
嗯......怎麽不算人才呢?
“那麽陸郎中,你要不要看看你那管家寫的記事本呢?”朱厚煒不知何時掏出一個小冊子,朝著汗如雨下的陸如盛揮了揮,笑著問道。
“對了,你那管家本王也讓人給你叫來了,你要是不想看到話,也可以和他當麵說的。”
說罷,又一個帶著頭套的人被摘下頭套,拿出塞在嘴裏的毛巾。
正是陸府的徐管家。
“來吧徐管家,說說你和你家主子的愛恨情仇吧。”朱厚照拍了拍徐管家的肩膀道。
徐管家畏懼的下意識縮了縮脖子,隨即眼含恨意的看了看旁邊的項柯。
項柯則毫不畏懼,直接迴敬了徐管家。
哼,都什麽時候了,還以為我會怕你呢。
我起碼還戴罪立功了,殿下說了多少也能爭取個寬大處理,你呢?
身為幕後主使手下的一號狗腿子,你能有個什麽好下場?
本來也就是借著郎中家管家的身份,扯朝廷五品官員的虎皮狐假虎威罷了,等你主子被處理了有你好看的。
見項柯絲毫不懼自己的姿態,徐管家心中不由升起一抹悲傷。
當初像項柯這種人,哪有資格跟他這樣說話,現在......
他又抬頭看向他的主子郎中陸如盛。
“老爺,是徐穀對不起您......”他低下頭。
此刻,陸如盛的罪名,再難狡辯的過去。
“陸如盛,你還有什麽話想說?”朱厚煒看向陸如盛道。
“陸郎中,給朕一個合理的解釋。”
弘治皇帝高居龍椅,讓人不敢直視。
話很明白,要是你拿不出合理的解釋,你這個不合理的人朕就幫你變得合理合理。
至於什麽解釋是合理的?
不好意思,最終解釋權歸大明皇帝陛下所有。
“臣......知罪......”
終於,扛不住壓力的陸如盛癱軟在地,無力道。
“朕在問你話!”
對於這所謂的認罪,弘治皇帝顯然是不滿意的。
證據確鑿了就一句問罪,朕需要你這一聲認罪?!
朕要打是理由,你這麽做的原因!
“父皇,應該是因為,兵部這些年的變化,讓這位陸郎中的心中不太平衡了吧。”朱厚煒輕聲道。
“兵部職方清吏司的職責主要是輿圖、軍製、城隍、鎮戎、簡練、征討。”
“好巧不巧的是,這些年兵部最大的變革剛好就在這職方清吏司。”
“五軍都督府收歸了部分軍製權,貴州米魯叛亂後當地的鎮戎被張銳執掌,而前不久又有劉大夏輿圖之事......”
“而這每一件事呢,又好像都有我們鎮國府的身影。”朱厚照接嘴道。
群臣:......
什麽好像,就是好吧!
摸著你的良心,這些事就是你們鎮國府主導的好不好!
馬文升覺得自己心髒有點難受,為什麽,為什麽這種時候都能q到他這邊,他今天純純就是一個打醬油的角色啊。
心累......
“而咱們這位陸郎中顯然是很有種的,覺得再這麽下去,他這職方清吏司就可以直接解散了,幹脆來個富貴險中求,為自己的仕途博上一搏,整點大動靜出來,好讓本宮和蔚王深處輿論中,以此束縛我們的手腳。”
朱厚照看向癱軟在地的陸如盛問道:“本宮猜的,可對?”
陸如盛麵如死灰,沒有迴應朱厚照。
他也不知道為何,也許是這兩年仕途太過不順,也許是心中文人尿性在作祟,不自覺的跟所謂的心學跟皇家對著幹。
這次見鎮國書院陷入輿論,那日又恰好喝了點貓尿,這鬼點子就再也按耐不住的往外麵冒。
人的苗頭一旦升起,就不是那麽好壓下去的了......
“好了,第一位已經認罪,接下來有請下一位,給事中劉道嘉。”
“嗯,本宮也給你找了個老朋友來,你要不要聽他講故事啊。”朱厚照笑眯眯的挑眉。
心中巴不得這些人再嘴硬一點死不認賬。
他可是忍受了好久的輿論風暴才得到這些證據的,不讓他們在朝堂上開個故事會,豈不是太對不起自己這段時間受的委屈了。
給事中劉道嘉見到那熟悉的麵孔,知道已經沒什麽好狡辯的了,也是低下了頭,嘴皮哆哆嗦嗦。
“臣......知罪......”
“沒意思。”
朱厚照眉頭微挑。
本宮還是喜歡你們之前嘴硬的樣子,那樣本宮還可以聽個小故事。
算了,後麵還有呢。
“工部屯田清吏司郎中......”
“臣知罪!”
“工部都水清吏司......”
“臣知罪!”
“吏部......”
“臣知罪!”
朱厚照:......
你們的骨氣呢?!
你們那死硬的嘴呢!
本宮現在不需要你們這麽快認罪,本宮要請在場的群臣百官聽故事啊喂!
你們有沒有點眼力見啊,不能等本宮請大家把故事聽完你們再扛不住嗎,抗壓能力能不能再強一點!
到後來,朱厚照徹底擺爛了。
自己嘴裏才蹦出一個字,好幾個就跪了,這還玩什麽?
沒意思,太沒有挑戰性了。
群臣們見朱厚照不再上下嘴皮一碰,往外蹦出名字也是不由鬆了一口氣。
這哪是抓此次背後的黑手,根本就是閻王點卯,點到誰誰死!
真要被點到了,就現在太子這命中率,被點中者就算是清白的說出來也沒人會信!
哦,別人被點中就是有鬼,你被點中就是冤枉?
怎麽太子殿下就冤枉你不冤枉別人呢?有些時候找找自己原因,這麽多年了在背後搞來多少小動作!
你看殿下這點一個就認罪一個的本事,那你又怎麽會是冤枉的呢?不要亂講!
此刻的弘治皇帝卻是滿眼陰霾。
朱厚照點出來的人,與他調查出來的大致重合,但又有些是不一樣的。
兩邊加起來,竟是達到了恐怖的二十幾人!
二十幾個朝廷官員在背後對太子和蔚王落井下石!
有的是為了自身利益,有的是之前未被發現的走私家族,五花八門各種各樣。
其中,甚至有正三品以上的大官,為的是跟劉大夏被扒掉多出一個位置一般借著此次難得的機會試圖將謝遷、李東陽搞掉,好給自己爭一個入閣拜相對機會!
看著這被揪出的二十來人,弘治皇帝眼中閃過一抹殺意。
這渾濁的朝堂,或許需要用鮮血才能洗出一份清明。
“稟太子殿下,臣不熟啊......”被點到名打兵部清吏司郎中陸如盛身體一僵,忙開口道。
“這人臣之前從未見過。”陸如盛很認真的迴複沒有一絲緊張,全然不像是在說假話。
“對,這人你確實不認識。”朱厚照點點頭。
但這話一出,給群臣整不會了。
眾人疑惑的看向朱厚照,似是在說:“您放了那麽一段狠話隨後拉來一批人結果現在問完對方說不認識你還點頭?”
“您這是在玩些什麽招呢?”
“你確實不認識。”朱厚照繼續說道:“畢竟這隻是你府上管家的小舅子的表妹的男人。”
“哦,不對,應該是你府上管家的小舅子的表妹的相好。”
“你說是吧,項柯。”朱厚照拍了拍那人的腦袋,問道。
“是是,學生是杜大人家徐管家小舅子的表妹的相好。”項柯忙點頭。
“那麽項柯,把你在仕林中不斷傳播關於鎮國書院謠言的事情好好說一說吧。”朱厚照拍拍手上並不存在的灰塵便閉上了嘴。
一副吃瓜群眾準備聽故事的做派。
“是,學生本是一個落榜生,因為沒考上舉人所以一直在寒窗苦讀,因為識得一些字讀過一些書,與李姑娘偶然相識,相處之下互相有了一些好感。”
“那時學生並不知道李姑娘是有未婚夫的......”
“停停停,這段跳過,直接說你為什麽要散播鎮國書院生員科舉舞弊的事。”朱厚煒連忙將其打斷。
讓你說傳謠言的事,你扯你的感情史幹嘛?
這種他愛上她,她卻還有個早有婚約的他的狗血劇情觀眾們沒有興趣,直接跳過ok?
朱厚照一看,剛想開口,真有意思的劇情怎麽能跳過呢,吃瓜才是人們的天性好吧,本宮看百官聽到挺開心的呀,厚煒你根本不懂人性。
但還未等朱厚照開口,他便感覺到一絲冷芒朝他而來。
迴頭一看,是老爹冰冷的眸光!
朱厚照不由脖子一縮,將到嘴邊的話深深憋了迴去。
好吧,不是厚煒不懂人性,是本宮不懂父皇......
這種瓜都能忍住不吃,難怪他是爹呢......
“當初學生這次鄉試落榜的時候,正巧聽到了鎮國書院存在科舉舞弊的傳言,那時學生就有些不甘,覺得學生的名額被搶了,本來學生是可以考上的。”被扇了一下的項柯忙將話題拉到正軌,繼續說道。
“但學生那時並不敢逞口舌之開,學生知道鎮國書院是二位殿下開設的。”
“那後來為什麽又成了到處傳播言論最多的人之一了?”朱厚煒問道。
“因為......因為學生前些日子在李姑娘那聽說,他表哥受一位大人物之囑托在找人辦事,李姑娘還偷偷跟學生說那位大人物是朝堂中的大人物。”
“後來學生借著李姑娘的幫助,見到了徐管家,得到了他的承諾說能幫學生謀取個一官半職的。”
“起初,學生也不敢,但是朝廷和鎮國府一直都沒有什麽表態,仕林間傳謠也未見有人被處置......”
“後來那徐管家又派人來找了學生一次還承諾即便真的出事,也能保學生無恙,學生就......”項柯達聲音個越來越低......
總結,利欲熏心,對方給的實在太多了......
“哦?那你怎麽證明那徐管家是受了陸如盛府上的管家,你又怎麽證明跟陸如盛有關?”
謝侃侃率先忍不住,開口詢問道。
“能證明,學生能證明!”
項柯忙點頭:“學生當初害怕他們鳥淨弓藏、兔死狗烹,所以讓他們給了學生一份保證。”
“學生知道,學生在他們麵前什麽都不是,所以這所謂的保證大概率是假的甚至都不會給,但學生借著那次求保證的機會,偷偷記下了一些東西。”
“什麽東西?”
眾人皆是好奇無比,這種為了一個五六品郎中的所謂承諾敢去跟兩個皇子對著幹,一看就不聰明的貨色能記下什麽不得了的情報。
“學生找到了徐管家經常聯係的幾人的具體消息,摸到了徐管家在外養的女人的住所。”
“通過和李姑娘在一起的經驗,學生順利讓那人放下了戒心,在平日傳謠之餘,盡可能的和那人拉近關係。”
“終於是從她手中搞到了徐管家為了保護自己藏在那人那的一份資料。”
“上麵記錄了徐管家這些年幫陸郎中做的所有見不得光的事。”
“學生抄錄了一份,以防萬一。”
陸如盛聽完,臉上隱隱有著冷汗冒出。
不知不覺間,已經浸透了鬢角。
但眾人此時的注意力,都沒在他身上,依舊集中在項柯身上。
比起那所謂的記錄了徐管家替陸如盛做事的本子,他們此刻對這個項柯更感興趣。
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才,才能在這種破事下為了郎中的承諾......不對,郎中家裏管家的承諾去和太子、蔚王對著幹,又得是什麽樣的人才,能在輿論這短短數日的時光裏不僅能瘋狂傳播消息還能給人家徐管家的小相好給整到自己這邊。
這小相好能讓徐管家將那麽重要的東西放在她那,說明跟徐管家關係不是一般的深,徐管家對她的信任程度不是一般的高。
但就是徐管家這麽信任的人居然在這麽幾天就被他搞定了!
隻能說,項柯是一個極度偏科的人才......
嗯......怎麽不算人才呢?
“那麽陸郎中,你要不要看看你那管家寫的記事本呢?”朱厚煒不知何時掏出一個小冊子,朝著汗如雨下的陸如盛揮了揮,笑著問道。
“對了,你那管家本王也讓人給你叫來了,你要是不想看到話,也可以和他當麵說的。”
說罷,又一個帶著頭套的人被摘下頭套,拿出塞在嘴裏的毛巾。
正是陸府的徐管家。
“來吧徐管家,說說你和你家主子的愛恨情仇吧。”朱厚照拍了拍徐管家的肩膀道。
徐管家畏懼的下意識縮了縮脖子,隨即眼含恨意的看了看旁邊的項柯。
項柯則毫不畏懼,直接迴敬了徐管家。
哼,都什麽時候了,還以為我會怕你呢。
我起碼還戴罪立功了,殿下說了多少也能爭取個寬大處理,你呢?
身為幕後主使手下的一號狗腿子,你能有個什麽好下場?
本來也就是借著郎中家管家的身份,扯朝廷五品官員的虎皮狐假虎威罷了,等你主子被處理了有你好看的。
見項柯絲毫不懼自己的姿態,徐管家心中不由升起一抹悲傷。
當初像項柯這種人,哪有資格跟他這樣說話,現在......
他又抬頭看向他的主子郎中陸如盛。
“老爺,是徐穀對不起您......”他低下頭。
此刻,陸如盛的罪名,再難狡辯的過去。
“陸如盛,你還有什麽話想說?”朱厚煒看向陸如盛道。
“陸郎中,給朕一個合理的解釋。”
弘治皇帝高居龍椅,讓人不敢直視。
話很明白,要是你拿不出合理的解釋,你這個不合理的人朕就幫你變得合理合理。
至於什麽解釋是合理的?
不好意思,最終解釋權歸大明皇帝陛下所有。
“臣......知罪......”
終於,扛不住壓力的陸如盛癱軟在地,無力道。
“朕在問你話!”
對於這所謂的認罪,弘治皇帝顯然是不滿意的。
證據確鑿了就一句問罪,朕需要你這一聲認罪?!
朕要打是理由,你這麽做的原因!
“父皇,應該是因為,兵部這些年的變化,讓這位陸郎中的心中不太平衡了吧。”朱厚煒輕聲道。
“兵部職方清吏司的職責主要是輿圖、軍製、城隍、鎮戎、簡練、征討。”
“好巧不巧的是,這些年兵部最大的變革剛好就在這職方清吏司。”
“五軍都督府收歸了部分軍製權,貴州米魯叛亂後當地的鎮戎被張銳執掌,而前不久又有劉大夏輿圖之事......”
“而這每一件事呢,又好像都有我們鎮國府的身影。”朱厚照接嘴道。
群臣:......
什麽好像,就是好吧!
摸著你的良心,這些事就是你們鎮國府主導的好不好!
馬文升覺得自己心髒有點難受,為什麽,為什麽這種時候都能q到他這邊,他今天純純就是一個打醬油的角色啊。
心累......
“而咱們這位陸郎中顯然是很有種的,覺得再這麽下去,他這職方清吏司就可以直接解散了,幹脆來個富貴險中求,為自己的仕途博上一搏,整點大動靜出來,好讓本宮和蔚王深處輿論中,以此束縛我們的手腳。”
朱厚照看向癱軟在地的陸如盛問道:“本宮猜的,可對?”
陸如盛麵如死灰,沒有迴應朱厚照。
他也不知道為何,也許是這兩年仕途太過不順,也許是心中文人尿性在作祟,不自覺的跟所謂的心學跟皇家對著幹。
這次見鎮國書院陷入輿論,那日又恰好喝了點貓尿,這鬼點子就再也按耐不住的往外麵冒。
人的苗頭一旦升起,就不是那麽好壓下去的了......
“好了,第一位已經認罪,接下來有請下一位,給事中劉道嘉。”
“嗯,本宮也給你找了個老朋友來,你要不要聽他講故事啊。”朱厚照笑眯眯的挑眉。
心中巴不得這些人再嘴硬一點死不認賬。
他可是忍受了好久的輿論風暴才得到這些證據的,不讓他們在朝堂上開個故事會,豈不是太對不起自己這段時間受的委屈了。
給事中劉道嘉見到那熟悉的麵孔,知道已經沒什麽好狡辯的了,也是低下了頭,嘴皮哆哆嗦嗦。
“臣......知罪......”
“沒意思。”
朱厚照眉頭微挑。
本宮還是喜歡你們之前嘴硬的樣子,那樣本宮還可以聽個小故事。
算了,後麵還有呢。
“工部屯田清吏司郎中......”
“臣知罪!”
“工部都水清吏司......”
“臣知罪!”
“吏部......”
“臣知罪!”
朱厚照:......
你們的骨氣呢?!
你們那死硬的嘴呢!
本宮現在不需要你們這麽快認罪,本宮要請在場的群臣百官聽故事啊喂!
你們有沒有點眼力見啊,不能等本宮請大家把故事聽完你們再扛不住嗎,抗壓能力能不能再強一點!
到後來,朱厚照徹底擺爛了。
自己嘴裏才蹦出一個字,好幾個就跪了,這還玩什麽?
沒意思,太沒有挑戰性了。
群臣們見朱厚照不再上下嘴皮一碰,往外蹦出名字也是不由鬆了一口氣。
這哪是抓此次背後的黑手,根本就是閻王點卯,點到誰誰死!
真要被點到了,就現在太子這命中率,被點中者就算是清白的說出來也沒人會信!
哦,別人被點中就是有鬼,你被點中就是冤枉?
怎麽太子殿下就冤枉你不冤枉別人呢?有些時候找找自己原因,這麽多年了在背後搞來多少小動作!
你看殿下這點一個就認罪一個的本事,那你又怎麽會是冤枉的呢?不要亂講!
此刻的弘治皇帝卻是滿眼陰霾。
朱厚照點出來的人,與他調查出來的大致重合,但又有些是不一樣的。
兩邊加起來,竟是達到了恐怖的二十幾人!
二十幾個朝廷官員在背後對太子和蔚王落井下石!
有的是為了自身利益,有的是之前未被發現的走私家族,五花八門各種各樣。
其中,甚至有正三品以上的大官,為的是跟劉大夏被扒掉多出一個位置一般借著此次難得的機會試圖將謝遷、李東陽搞掉,好給自己爭一個入閣拜相對機會!
看著這被揪出的二十來人,弘治皇帝眼中閃過一抹殺意。
這渾濁的朝堂,或許需要用鮮血才能洗出一份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