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明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以他大師級鑒寶的水準,一眼就能看出,這是一幅字畫。

    而從卷軸外露的樣式、器形來看,絕不會是清朝之後的物件。

    事實上,放在這舊木箱中的東西,也不可能是新的。

    李天明拿出那個卷軸,先看了看束繩,明顯是刷過麻油,這樣不會因長時間的放置而腐爛。

    他又仔細看了看外皮,確實是相當好的裝裱手藝。

    看樣子,持有者十分珍惜這幅字畫。

    李天明解開束繩,然後將字畫慢慢地展開。

    他的動作很慢,有點像是刮彩票的過程,不,這可比刮彩票可刺激多了。

    李天明甚至可以聽到自己心髒跳動加速的聲音。

    終於,字畫完全展開了。

    這是一幅畫。

    紙張是用的宣紙,由於非常古舊,表麵已經泛黃。

    再一看畫麵,李天明的眼睛接連跳了幾下,然後驚訝得差點叫出聲來。

    上麵畫的是什麽呢?

    一個官員裝扮的人坐在一顆樹下,正在認真看著什麽。

    而在官員對麵,一位仕女正在撫琴。

    在仕女背後,是一麵屏風,上麵畫的是山清水秀。

    原來,這位官員正在一處庭院中,聽仕女撫琴。

    整幅畫雖然簡單,但卻意境高遠,讓人觀賞片刻便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

    李天明憑借腦海中的知識,迅速判斷出這幅畫中的人物。

    那位官員便是五代十國時期,後周的翰林院大學士陶榖。

    而那位撫琴的仕女則是南唐名妓秦弱蘭。

    “這就是……這就是《陶榖郵亭圖》……”李天明喃喃地說道。

    《陶榖郵亭圖》是一幅極為著名的畫作,其作畫者不是別人,正是明朝號稱“風流才子”的唐寅唐伯虎。

    但是,李天明並沒有高興得太早,因為《陶榖郵亭圖》被發現了幾次,卻無一例外地全是贗品。不是清朝的臨摹本,便是現代的做舊物件。

    唐伯虎的真跡卻從未被發現。

    這一幅《陶榖郵亭圖》,會是唐寅的真跡嗎?李天明一邊想著,一邊開啟了萬物鑒定係統。

    【物品名稱】:《陶榖郵亭圖》

    【字畫作者】:唐寅(唐伯虎)

    【物品價值】:極高

    【收購價格】:零元軟民幣

    【售出價格】:兩億五千萬軟民幣

    李天明驚呆了,他沒想到唐伯虎的真跡居然就藏在候軍家的老宅中,幾番輾轉下來,竟然落到了他手裏。

    李天明想要放聲大笑,這套老宅子隻花了十二萬,而從底下挖出來的這幅畫,就值兩點五個億。

    這老候家可真是“敗家後代”,生生把老祖宗留下的傳家寶也一並給賤賣了。

    李天明因此又撿個大漏,心裏簡直是樂得不行。

    李天明小心地將這幅畫重新卷了起來,準備帶到濱洲家中好好保存起來。

    他又看了看木箱中其它的物件,雖然也有一些銀碇可能會值些錢,但相對於那幅《陶榖郵亭圖》來說,簡直就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的小物件。

    李天明重新將木箱蓋上,餘下的東西讓父母看著處理就行。

    “今天你就別迴去了,在家住一宿吧。”趙茹笑著說,“正好家裏買了排骨,晚上燉給你吃。”

    李天明點頭答應了下來,反正迴濱洲也沒什麽事。

    與唐小雨約好的古玩交流會是在大後天,所以在老家住上一兩天也沒什麽問題。

    看父母還在忙活,李天明便想著出去走走。

    剛出了院門,就聽到路邊的幾個鄰居正在閑聊。

    鄰居a:“這是候家的房子吧?他們翻蓋成樓房了,是打算過來住嗎?”

    鄰居b:“嗨,住什麽呀,聽說候家前段時間已經把這房子賣了。”

    鄰居a:“賣了?這還真是什麽人都有,誰會買這的房子呀!這不是缺心眼嘛!”

    鄰居b:“可不是嘛,不僅買了,還翻蓋上了,花這麽多錢值得的嗎?”

    李天明冷笑一聲,等到“動遷通知書”貼到街邊的時候,看你們再說誰缺心眼!

    李天明繼續往前走,又看到了有幾個人正在對著這條街指指點點。

    看來,“好事”將近了。

    那幾個人應該是萬盛廣場的人,看來已經進入規劃論證階段了。

    不出意外的話,近一兩個月就會有實質性的動作了。

    想到這裏,李天明不由地笑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豪從古董鑒寶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鬼眼族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鬼眼族長並收藏神豪從古董鑒寶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