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京都寒風蕭蕭,下午三點半的西單大道上,一輛黑色加長邁巴赫正在緩緩行駛。


    車上一名鷹鉤鼻男人正在打電話,操著一口流利的中文罵道:“你們這幫廢物煞筆,要是再辦砸了的話統統給老子卷鋪蓋滾蛋。”


    說完鷹鉤鼻男子直接掛斷了電話。


    打開頭頂的天窗,點了根煙緩緩抽了起來,臉上的表情顯得非常煩躁。


    這個鷹鉤鼻男人叫赫伯特,是德國蔡司的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


    一般人對蔡司的印象都停留在他們的照相機上麵,實際上蔡司還是一家國際最先進的工業測量儀器和醫療設備製造公司。


    比如全飛秒激光,它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角膜屈光手術模式之一,由於高昂的開發成本與難以突破的技術瓶頸,目前全世界隻有蔡司的“全飛秒”激光係統可以應用於“全飛秒”近視矯正手術中。


    一套全進口蔡司visumax全飛秒激光係統,進口價大概在1200萬~1300萬之間。


    現在中國大概有400台蔡司全飛秒激光係統。


    而全飛秒激光係統需要定期保養維護,包括清潔光路啊,光路準直等等。


    一年需要四次,保養費大概在30萬左右。


    當然,相比於機器昂貴的售價,幾十萬的保養費實在不值一提了。


    不過現在蔡司的全飛秒激光係統已經賣不動了。


    就在昨天,中國那家該死的公司進行了第二期生物角膜人體試驗。


    10月份的100例人體試驗誌願者,根據星海科技的公告顯示,截止目前為止一切正常。


    而昨天的200例人體試驗誌願者,一切也都正常。


    根據這兩個月各大醫院的反饋情況來看,現在選擇全飛秒激光手術的患者陡降了50%以上。


    赫伯特接到總部的命令,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拿到生物角膜樣本。


    上一次的患者名單,星海研究所那邊一直嚴格保密,他們無從下手,所以這一次提前在體檢醫院以及研究所外麵蹲點守候。


    但是到現在為止,接觸到的幾名患者,都不願意把嵌入的生物角膜取出來。


    目前已經開價到20萬了。


    就在赫伯特抽著煙沉思的時候、電話響了,拿出來一看,是派到中海去接觸誌願者的手下。


    “老板,剛剛找到一名誌願者,他願意取出植入的生物角膜,但是要50萬。”


    “媽的,真是貪婪的豬~”赫伯特罵了一句,隨後又道:“錢給他,你們帶他到醫院等我,我現在立刻過去。”


    ……


    就在赫伯特趕往中海的同時,陳序撰寫的仿生生物角膜技術論文分別在《科學》及《自然》上發表。


    因為已經進入到第二期臨床試驗階段,相比於單純的理論文章,引起的反響更加劇烈。


    米國《商業周刊》、《華爾街日報》、《彭博新聞》、《紐約時報》,英國的《bbc新聞》、《泰晤士報》等等,都對此進行了報道。


    據世衛組織的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大概有超過10億人的近視患者,每年全世界花在視力損害上的費用超過300億美元。


    這個數字還在逐年提高。


    有國外經濟人士認為:“如果星海科技生產的仿生生物角膜,真得能徹底解決近視眼,從市場價值來講,這項技術起碼值5000億美元。”


    另外有生物專家對此不吝讚譽的說:“我希望這一切是真得。它(生物角膜)會是一項載入史冊的發明,足以獲得諾貝爾生物獎。”


    同時也有多家西方媒體報紙對星海科技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星海科技是中國真正的高科技企業,像華威一樣,是一家值得尊重的企業!


    這是非常罕見的事情。


    國外媒體都有一種習慣性的政治正確,就像呆灣媒體黑國內吃不起榨菜一樣,很少會報道中國企業的正麵形象,都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嘴臉來調侃。


    哇,中國人村通網了;


    哇,中國人買得起電腦了;


    哇,中國人開得起汽車了。


    憋笑,真得。


    雖然媒體知道中國不是他們報道的形象,但是不黑一下中國沒有點擊率啊。


    然後在媒體的長期洗腦下,普通民眾對中國的認知還停留在上個世紀。


    在很多西方普通人的觀念中,中國依然是一個貧窮的國家,普通人買電腦就像西方國家的人買法拉利一樣奢侈。


    所以說,這次媒體對星海科技的正麵報道,是一件非常罕見的事情。


    隨著仿生生物角膜在國外聲名鵲起,國內各大新聞媒體也紛紛跟進,甚至連人民日報都撰寫了專題文章進行了報道。


    一時間星海科技的仿生生物角膜成為了國內網上的熱門話題,無數近視眼患者都是千唿萬喚,恨不得立刻去醫院體驗一下。


    星海科技自然懂得打蛇隨棍上,立刻在北上廣深,以及全國各大一線城市設立分公司,為生物角膜打前站。


    生物角膜一共需要進行三期人體試驗,但是因為不是藥物,也不需要手術,所以每一期的時間為兩個月,總共半年時間。


    確定不會出現排斥反應後,明年的4月20號便可以正式上線銷售了。


    ……


    21號冬至,網上突然爆出一個驚人的消息,有參加生物角膜實驗的誌願者,原生眼角膜出現器質性壞死,懷疑是生物角膜的有害物質導致。


    這個消息就像一道晴天霹靂一樣,震得星海科技及無數熱切期盼生物角膜上市的近視眼患者呆若木雞。


    隨後網上立刻掀起了滔天巨浪,不堪入眼的謾罵把星海科技徹底淹沒。


    還有各種英吹、德棍、日雜、美分嘲笑也是隨之而來,把星海科技貶的一錢不值,就是一個垃圾騙子公司。


    正在東京開會的陳序,立刻趕了迴來。


    這邊祁文彬已經組織了事件調查組,趕往誌願者所在的城市。


    “現在情況怎麽樣了?”


    “還不清楚,陳總和研究所那邊的專家剛下飛機,還沒見到誌願者。”


    陳序抿抿嘴,在辦公室裏等著。


    中途還打電話給研究所那邊,想讓他們對生物墨水做毒害物質檢測。雖然這個基本上不可能,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馬文卻告訴他,專家已經在第一時間做了106項的毒害檢測,目前沒有發現任何有毒物質。


    專家推測,如果真是生物角膜引起的原生角膜器質性壞死,那麽唯一的可能就是個體病理反應。


    但是這個可能很低很低,因為即使出現病理反應,也有足夠的時間取出生物角膜,不大可能讓原生角膜壞死。


    不過現在說什麽也沒有用,一切要等見到誌願者後查明情況才知曉。


    陳序在辦公室等了半個小時,隨後拿出電話打給帶隊的陳亞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球製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將並收藏全球製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