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士子要是知道這個消息,不知道該有多高興。”


    李世民感慨萬分,原本就很好的心情,這會直接到達頂峰,僅次於他登上帝位的那一瞬間。


    活字印刷術出來以後,便打破了世家對書本的壟斷。


    再加上王剪革新的造紙術,書籍的印刷成本大大降低,普通的百姓也有機會買上書本學習。


    李世民為了削弱世家門閥的力量,大力支持科舉,讓進士和門閥抗衡。


    隻是當前書本昂貴,能夠讀書的都是世家門閥子弟,寒門占的比例極小。


    因此,科舉選拔出來的進士,與李世民內心深處的想法,背道而馳。


    現在王剪把書籍的價格弄的比較低,李世民在科舉上,就可以大展拳腳了。


    “陛下,臣覺得等書籍正式印刷的時候,再提封賞會比較好。”


    “現在剛弄出一個版,群臣們也看不到活字印刷術的效果。”


    王剪出聲打斷笑的合不攏嘴的李世民。


    聽到王剪的話,李世民也從大笑中迴過神來,他思索了一番便點頭說道。


    “王愛卿考慮周到,朕就等你的好消息。”


    看看,這才是朕的好臣子。


    視功名利祿於糞土,一心隻想為他分憂,為大唐社稷謀福祉。


    要是王剪知道李世民腦補的內容,肯定會笑出聲來。


    他之所以提出延後封賞,主要原因是今日剛提拔為禦史大夫,明日再封賞也高不到那裏去。


    不如等個幾天,說不定封賞會高一些。


    其次,現在的活字印刷術還未弄好,確實真想不出它的效果出來。


    到時候長孫無忌等人跳出來阻攔,又要浪費口舌扯皮。


    李世民在研究院裏轉了一圈,皺著眉頭對王剪說道。


    “等活字印刷術技術成型,還是要建一個大的印刷坊,到時候還是由你全權負責。”


    “以後朝廷所有的圖書,都交給印刷坊來完成。”


    “王愛卿,你肩上的擔子很重啊!”


    說到最後,李世民拍著王剪的肩膀,眼裏滿是野望。


    這處研究院太小了,做研究還行,大批量製造完全不夠地方。


    “陛下放心,臣定會全力以赴!”王剪朝李世民拱手說道。


    李世民在研究院待了一小會,誇讚王剪幾句就走了。


    他要處理的事情很多,不可能在這邊待太久。


    王剪把李世民送走後,迴到研究院跟馬周叮囑道。


    “馬兄,這幾天辛苦點,讓師傅們多製作一些活字,過幾天就要開始印刷了。”


    “跟師傅們說,忙完這幾天,我會給大家申請豐厚的獎金。”


    貞觀研究院,李世民和李承乾都十分看重。


    除了朝廷撥款,東宮這邊也有款項支持,因此流動的資金非常充沛。


    “行,王兄我現在去忙了。”馬周點了點頭,隨後一頭紮進研究院裏。


    今日升職,加上活字印刷術有了突破,王剪的心情也大好。


    “今天是個好日子,明天是個好日子...”


    王剪背負雙手,哼著歌曲,搖頭晃腦地去辦公的地方。


    “王兄,心情這麽好,是不是有好消息?”


    “方才陛下滿臉笑容離開研究院,難不成你又立功了?”


    於誌寧看到王剪一副春風得意的神情,忍不住詢問道。


    “小功,不值一提。”王剪擺了擺手,笑著說道。


    “哎,你這三天立一小功,十天立一大功,讓我們這幫人可怎麽活啊!”於誌寧把手中的毛筆放下,瞬間沒有幹活的心思。


    他站起身,拖著疲憊的身子走到茶台,朝王剪招手說道。


    “王兄,過來喝茶,你給老哥我指點一下迷津,看看我如何才能往上動一動。”


    於誌寧不是秦王府原始班底,而且玄武門之變也沒有幫助李世民。


    可以說,那群具有從龍之功的三品大臣,隻要不是病死,於誌寧就隻能止步中書侍郎這個四品官。


    至於太子詹事一職,雖然是正三品,可管轄的隻有東宮這個小朝廷,和朝廷其他三品的大員完全沒可比性。


    而且太子李承乾才12歲,猴年馬月才能登基。


    在此期間,他這個詹事肯定會有變動,不會讓他一直擔任。


    於誌寧自己看的很清楚,他知道沒有外部的力量支持,10年內都不會有變動。


    現在看到王剪這個逆天大才,於誌寧也看到了機會。


    “行,現在剛好有點閑空,我們哥倆喝杯茶。”王剪笑著說道,隨即走到茶台旁坐下。


    王剪還是太子司直的時候,於誌寧就對他釋放好感,並沒有嫌棄他品階低。


    而且於誌寧又是李承乾的擁護者,能身居高位對他這方有利。


    兩人一邊喝茶,一邊敞開心扉聊天。


    “王兄,我在去年升任中書侍郎,今年年初兼任太子詹事。”


    “官路看似四平八穩,可我也看到頭了,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恐怕不會往上動。”


    “老哥今年已經42歲,想在47歲之前再進一步,不知王兄能否指點迷津?”


    於誌寧給王剪倒了一杯熱茶後,一臉期待地看著王剪。


    他深知短時間不會升遷,所以想在5年內官職有所變動。


    “於兄,三品以上的官職,戶部尚書戴胄今年58歲,中書令溫彥博56歲,其餘大臣都較為年輕。”


    “不過戶部尚書和中書令,都是正三品的職位,除非你能立下大功,不然機會渺茫。”


    “畢竟在你之上的,還有秘書監、九寺五監的主官,這幫人可都是從三品的官職。”


    於誌寧雖然在東宮掛著正三品的詹事一職,可他在朝中畢竟隻是四品的中書侍郎,跟其他從三品的人比,他的優勢並不明顯。


    王剪喝了一大口茶,看到於誌寧臉上帶著沮喪的神色,於是寬慰道。


    “於兄,你也別泄氣,王珪擔任黃門侍郎的時候,可是被陛下提拔為代理侍中,一年後轉正。”


    “朝廷人手不足時,陛下可越級提拔。”


    “有了這個先例,我相信憑借你的能力,肯定沒問題的。”


    王剪發現,在大唐的升官中,有時候並不是一級級升上去的。


    隻要有關係,被李世民看重,越級提拔也不是個例。


    “王兄,你還漏了一個人,而且這個人的優勢比誰都高。”於誌寧搖著頭,表情無奈說道。


    “何人?”王剪抬起頭,滿臉好奇。


    “就是你啊!”於誌寧指著王剪,隨後哭笑不得地說道“如果朝中缺少三品的官職,你這個從三品的禦史大夫,不就是陛下的首選目標麽。”


    “咳咳...”王剪幹咳兩聲,露出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兩人聊了一陣官職,隨後把話題放到朝中秘事上。


    閑聊中,王剪從於誌寧口中得到一個重要消息。


    禦史台的人,現在依附長孫無忌,並以他馬首是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蝸牛爬啊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蝸牛爬啊爬並收藏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