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官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並沒有人站出來。


    醫學郎中雖是正五品的官職,可當前看起來並無多少實權,而且還要負責醫學院的籌建管理。


    他們這幫人,對醫學院一點概念沒有,搶過來也是個燙手山芋。


    如果做的不好,惹得陛下不喜,恐怕得不償失。


    “朝中百官,無一人可擔此大任嗎?”李世民臉色一變,語氣也帶著幾分怒氣。


    雖然他現在是裝出來的,可李世民看到這幫大臣抬杠的時候很活躍,需要挑擔子卻都當起縮頭烏龜,心裏還是有些生氣。


    “陛下,既然王少詹事對醫學院說的頭頭是道,不如讓他來兼任。”蕭瑀舉著笏板說道。


    蕭瑀說完後,禦史台的人和一幫諫臣紛紛應和。


    “對啊,王少詹事智慧超群,且能力過人,由他負責最合適不過。”


    “能者多勞,除了王少詹事,其他人恐怕不能勝任。”


    “我也看好王少詹事,五品大員可不是誰都能擔任的!”


    看到這幫人的嘴臉,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跟王剪的關係有多好呢。


    孰不知,他們唧唧呱呱這麽久,李世民和王剪早就內定好了。


    李世民環顧四周,隨即站起來,高聲說道。


    “既然眾愛卿都推薦王愛卿,那麽這個醫學郎中便由王愛卿擔任吧。”


    “朕相信,王愛卿對醫學院如此了解透徹,一定能做出一番成績出來!”


    看到李世民把這個苦差丟給王剪,蕭瑀和一幫小弟瞬間沸騰了。


    “陛下聖明!”


    他們齊聲高喊,聲音一度超過對麵的一群武將。


    “王愛卿,籌備醫學院需要什麽配合,現在可說出來,各部會全力配合你。”李世民雙目凝視著王剪,嘴角扯出一抹笑容說道。


    王剪早有準備,舉著笏板高聲說道。


    “陛下,醫學院的籌備開設,共有四個問題需解決。”


    “其一,授課老師最少需要五名,臣希望尚藥局派5名太醫前去擔任。”


    “其二,太醫院的場地,當前規模小場地不需要那麽大,為了滿足後續擴大學員隊伍的條件,必須建設一個新的校舍。”


    “其三,醫書需要若幹,朝廷提供醫書,臣負責拓印。”


    “其四,醫學院學員的招生,需要朝廷各郡縣貼文,昭告百姓。”


    王剪提的四個問題,一點都不過分。


    開設醫學院,總不能讓孫思邈一個人傳授知識吧。


    而且現在長安繁華地段,並無寬敞的空置宅院,建一個醫學院場地也是應該的。


    至於第三點,朝廷百官都覺得王剪是個傻子。


    醫書最為便捷的便是手抄,價格極為昂貴,如果招收的學員多,這筆支出恐怕不是小數目。


    第四點就更不是問題了,通知各郡縣長官,張貼個貼文罷了。


    “王愛卿,這四個條件朕統統滿足你。”李世民滿意地點了點頭。


    王愛卿真是處處為他著想的好臣子啊,知道朝廷沒錢,便主動把這部分的活攬下來。


    不像其他隻會嗷嗷叫,有點利就爭個頭破血流的官員。


    如果沒有銀子,就什麽都做不成。


    李世民目光往文臣一列掃了一眼,隨即安排起來。


    “尚藥局張奉禦,抽調5個太醫到醫學院,歸屬王愛卿管理。”


    “醫學院的建設,將作監要全力配合,選址就放在務本坊裏麵吧,和國子監一起。”


    “秘書監虞世南,醫書由你帶孫神醫去挑選,交給王愛卿拓印。”


    文臣一列,虞世南、將作監監官、張奉禦三人一齊出班,高聲應道。


    “臣,遵旨!”


    散朝後,一直不出聲的兵部尚書侯君集,他掃了王剪一眼,隨後滿臉心思地離開太極殿。


    如果說第一次和王剪接觸,嫉妒他年紀輕輕就爬上高位,亦或者看不起他出身貧民。


    這一刻侯君集對他的印象,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他作為帶兵的人,知道軍醫的重要性。


    如果王剪能培養一批又一批的大夫,以後隨軍的軍醫便會越來越多,死亡率也會降低。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侯君集今日朝會,才沒有跳出來攻擊王剪。


    離開太極殿時,房玄齡半路把王剪叫了過去。


    “剪兒,籌辦醫學院,你心裏可有藍圖?”房玄齡微笑著說道。


    這個混小子,竟然和陛下一唱一和,連他這個老師都給滿住了。


    “恩師放心,弟子心中已有周全計劃。”王剪點頭說道。


    “張院長和幾個太醫的俸祿,每年加起來最少30貫,醫書的抄寫恐怕也是十餘貫。”


    “這麽一大筆銀子,你私人掏腰包嗎?”


    這年頭郎中的數量極其稀少,他們的俸祿可不比一些七品的官員低,他們每月俸祿5石左右。


    5石糧食折換成銀子,每月俸祿為250文,一年即為3000文,折算為3貫。


    再加上雜七雜八的福利,平均每個太醫一年最少要4貫。


    孫神醫作為院長,到手的俸祿總不能比普通太醫還要少吧,一年最少拿個15貫。


    這麽一算,這個醫學院每年的運行成本,少說也要幾百貫。


    “恩師放心,醫學院不僅不會虧錢,反而能源源不斷賺大把銀子迴來。”王剪自信低說道。


    隨後王剪把醫學院的一些生財之道,和房玄齡說了一遍。


    房玄齡越聽,表情越是吃驚。


    這個弟子真是搞錢的一把好手,也不知道他的腦子是怎麽長的。


    在房玄齡的思維裏,醫學院唯一賺錢的渠道,隻能收取學員的學費。


    可通過王剪的一番講述,他發現學員交的學費,簡直是九牛一毛。


    就拿那個畢業試診來說,每個入醫學院學習的大夫,必須經過半年的坐堂望診。


    而且還要醫治好一定數量的病人,才能順利結業。


    而在此期間,他們望診所賺取的銀子,均用於醫學院的運營。


    這僅僅是其中兩種醫學院賺錢的路子,還有其他幾條賺錢路子也不差。


    “陛下要是知道承辦醫學院,不僅不花錢,還能源源不斷充盈國庫,肯定要對你獎賞。”房玄齡拍著王剪的肩膀,笑眯眯地說道。


    “嘿嘿,恩師,醫學郎中歸屬中書省管理嗎?”王剪傻笑兩聲,隨即疑惑問道。


    “嗯,歸屬中書省直接管理,與六部無關。”房玄齡點頭迴答。


    如果醫學院發展的規模足夠大,在各州縣都有設點,恐怕六部就會變為七部。


    和房玄齡分開後,王剪開始了醫學院的籌備。


    其他事情都不需要他多關心,唯獨學員和學習醫術的印刷,需要他來解決。


    中午,王剪讓王天一迴縣侯府,做了一大桌子菜帶過來。


    並把孫思邈,以及從尚藥局調派過來的五個太醫,叫了過來。


    “孫院長,各位太醫,醫學院九月初一正式開課。”


    “這三個月內,你們要打磨好授業的內容,最好編撰成冊,交給我來印刷成學習的課本。”


    閑聊中,王剪和他們說了俸祿、開課時間等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蝸牛爬啊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蝸牛爬啊爬並收藏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