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查明幕後之人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 作者:小蝸牛爬啊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案件審判結束,縣令楊光庭親自把王剪送出縣衙。
他在原地駐足,一直等馬車走遠,這才黑著臉走迴縣衙。
今日真是倒黴,原本在後堂睡的舒服,沒想到遇到這麽一攤事。
而且還牽涉到當朝紅人王剪,這可要了他的老命。
往後幾天都不能偷懶了,這件事可不能糊弄過去,必須要查出個結果出來。
“來人,把鮑縣尉叫過來。”楊光庭甩著袖子,對一旁的縣兵說道。
很快,縣兵和一個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走進來。
“縣尊大人。”縣尉鮑立漳恭敬地抱拳行禮。
“帶上手下的人,隨我去一趟東市王家商鋪,具體原因我們路上說。”楊光庭臉色嚴肅,說完後直接往縣衙外走出去。
東市,馬家莊農具鋪。
隨著案件的水落石出,百姓對馬家莊販賣的貞觀犁更加信賴。
還沒買犁的百姓,一窩蜂地湧進店裏,開始搶著購買。
同樣賣犁的王家商鋪和崔家商鋪門口。
兩個錦衣老者站在大門口處,死死地盯著馬家莊商鋪。
“這群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混賬,連一個小小的馬家莊農具鋪都搞不定。”
王姓老者牙齒咬的咯吱響,陰翳的眼神裏帶著幾分淩厲。
隨後他們二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朝著同一個地方走去。
王剪離開縣衙後,直接駕車去馬周的府邸。
書房內,王剪和馬周對立而坐。
桌上的茶已經喝了大半,顯然兩人已經交談了一段時間。
“王兄,你是說這幫潑皮是商賈指使的,而商賈的背後另有其人?”馬周聽完王剪的講述,長舒一口氣。
這裏麵的信息量實在太大了,而且還牽扯到朝廷的官員。
王剪點了點頭,沉聲說道。
“貞觀犁的製作,除了我和將作監的人,其他人不可能這麽快就知曉。”
“我們馬家莊貞觀犁剛賣了不到五天,就有其他商鋪大肆販賣,而且根據下人打探到的消息,他們的庫存還不少。”
“如果不是提前知曉並製作,不可能有這麽多存貨的。”
聽完王剪的一通分析,馬周認為這個猜測的可能性非常大。
“王兄,你打算怎麽辦?”
“打探出背後的主人,收集好證據,先看看幕後之人是誰再說。”
兩家商鋪現在已經結怨,如果商鋪背後的人是自己人還好說,如果是有敵意的人,他們一定會報複迴來。
“好,這件事交給我查辦。”馬周臉色凝重點說道。
他是禦史台侍禦史,有監察百官之責,由他出手查探最為合適。
把王剪送出門後,馬周獨自一人迴到書房裏。
他背著雙手在書房裏來迴踱步深思,看這個案件該如何著手查探。
“也許可以借助萬年縣縣衙的力量。”
萬年縣縣衙與民間的三教九流打交道,手裏掌握的信息也多。
有了突破口,馬周披起衣服就往外麵走。
“夫君,這麽晚了去哪裏?晚飯快做好了。”王媼在廚房裏看到馬周要出去,連忙跑出來朝他大聲說道。
“你先吃,我大約半個時辰後迴來。”馬周擺了擺手,頭也不迴地走出去。
“真是個大忙人。”王媼搖了搖頭,隨後嘴角甜甜一笑。
她的這個夫君,不但才華橫溢,而且還非常顧家,更不會出去亂搞。
蒲柳之身的她,能嫁給這麽優秀的夫君,真是前世修來的福氣。
兩天後,萬年縣縣令楊光庭,親自去了一趟縣侯府。
“侯爺,查出來了。”楊光庭恭敬地朝王剪說道。
“楊縣令如此高效,簡直是百官的楷模。”王剪微微仰頭,對他的辦事效率感到驚訝。
前兩天在縣衙見到這個楊縣令時,工作態度非常懶散,王剪還以為他會磨蹭一段時間才能把案件辦下來。
“下官愧不敢當。”楊光庭臉色微喜,隨後謙虛地拱手。
他把縣衙查到的結果,一五一十跟王剪匯報。
“侯爺,這幫潑皮受王家商鋪和崔家商鋪掌櫃的指示,目的是毀掉馬家莊農具鋪的口碑。”
“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這兩個商鋪也在賣犁,而且因為質量不好,導致無人問津。”
“下官於今日上午,已經把這兩家店鋪的掌櫃押監。”
楊光庭說完後,臉上帶著幾分遲疑。
“這兩個店鋪的掌櫃雖為幕後指使,畢竟犯的隻是尋釁滋事罪,按照大唐律令最高刑罰。”
“下官能做到的,隻能關押他們一天,並各罰1貫,以儆效尤。”
楊光庭說完後,抬起頭悄悄地看了一眼王剪的表情,看到他一臉平靜,這才放下心來。
過了好一會,王剪才緩緩開口。
“楊縣令辛苦了,這個處理結果我很滿意。”王剪不鹹不淡地說道。
“侯爺滿意就好,如無要事,下官先行告退。”楊光庭說完後,連忙站起身拱手告辭。
看著他離去的背影,王剪的眼睛眯了起來。
這個結果王剪自然不滿意,因為楊光庭沒有深查就草草結案。
他雖是個縣令,也是一個老油條啊。
不深究,就不會得罪後麵的大佬,而把嘍嘍揪出來頂包,也可以堵住王剪的嘴。
楊光庭剛離開不久,馬周也來到縣侯府。
書房內,馬周一臉喜色地說道“王兄,此事我已查出來了。”
“王家商鋪的掌櫃名叫王弘禮,是太原王氏的人,與侍中王珪比較親近。”
“崔家商鋪的掌櫃名叫崔希,是清河崔氏的人,與尚書左司郎中崔義玄同出一脈。”
縣令楊光庭有點東西,馬周找他了解消息時,他隱晦地把這兩個掌櫃的身份背景說了出來。
順著他給的線索追查,馬周很快把幕後的人找出來。
“原來是這兩個老狗,怪不得動作這麽快。”王剪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
侍中王珪不僅掌管門下省,還兼任太子右庶子,在朝堂之中權勢極大。
而且他還背靠太原王氏這棵大樹,權和錢都達到頂峰。
左司郎中崔義玄雖隻是個五品官,畢竟是尚書省的核心人員之一,而且又出身清河崔氏,權勢也不容小覷。
“王兄,縣侯府的人參與營商,王珪明日恐怕會以此為由彈劾你。”馬周擔憂地提醒王剪。
官員行商,隻有被罷官這一個結果。
“無妨,王珪和崔義玄的族人同樣營商,大不了兩敗俱傷。”王剪毫不在意地說道。
開馬家莊農具鋪的時候,忘了讓王天七等人搬出縣侯府,現在倒是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
如果他被禦史台的人參營商一事,找長孫無垢給自己脫罪,肯定沒問題。
可如此一來,百官的矛頭就會指向長孫無垢,別說陛下不喜,還會得罪長孫無忌。
“馬兄,此事你先不要聲張,我自有安排。”王剪叮囑著說道。
王珪和崔義玄這兩個睚眥必報的人,又在王剪手裏吃了這麽大的一個虧,不可能善罷甘休。
既然如此,那便鬥個兩敗俱傷,把王珪和崔義玄拖下水再說。
王剪有李承乾和房玄齡等人在背後支持,手中還掌握馬蹄鐵這個立功的神器。
就算這次被罷官,用不了多久還會繼續官複原職。
“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不如趁著這次機會,把這兩個老狗拖下水!”
“把王珪這座大山搬掉,也可以刺激一下太原王氏。”
王剪心裏盤醞釀這一個大計劃,眼神也逐漸變得淩厲。
他在原地駐足,一直等馬車走遠,這才黑著臉走迴縣衙。
今日真是倒黴,原本在後堂睡的舒服,沒想到遇到這麽一攤事。
而且還牽涉到當朝紅人王剪,這可要了他的老命。
往後幾天都不能偷懶了,這件事可不能糊弄過去,必須要查出個結果出來。
“來人,把鮑縣尉叫過來。”楊光庭甩著袖子,對一旁的縣兵說道。
很快,縣兵和一個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走進來。
“縣尊大人。”縣尉鮑立漳恭敬地抱拳行禮。
“帶上手下的人,隨我去一趟東市王家商鋪,具體原因我們路上說。”楊光庭臉色嚴肅,說完後直接往縣衙外走出去。
東市,馬家莊農具鋪。
隨著案件的水落石出,百姓對馬家莊販賣的貞觀犁更加信賴。
還沒買犁的百姓,一窩蜂地湧進店裏,開始搶著購買。
同樣賣犁的王家商鋪和崔家商鋪門口。
兩個錦衣老者站在大門口處,死死地盯著馬家莊商鋪。
“這群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混賬,連一個小小的馬家莊農具鋪都搞不定。”
王姓老者牙齒咬的咯吱響,陰翳的眼神裏帶著幾分淩厲。
隨後他們二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朝著同一個地方走去。
王剪離開縣衙後,直接駕車去馬周的府邸。
書房內,王剪和馬周對立而坐。
桌上的茶已經喝了大半,顯然兩人已經交談了一段時間。
“王兄,你是說這幫潑皮是商賈指使的,而商賈的背後另有其人?”馬周聽完王剪的講述,長舒一口氣。
這裏麵的信息量實在太大了,而且還牽扯到朝廷的官員。
王剪點了點頭,沉聲說道。
“貞觀犁的製作,除了我和將作監的人,其他人不可能這麽快就知曉。”
“我們馬家莊貞觀犁剛賣了不到五天,就有其他商鋪大肆販賣,而且根據下人打探到的消息,他們的庫存還不少。”
“如果不是提前知曉並製作,不可能有這麽多存貨的。”
聽完王剪的一通分析,馬周認為這個猜測的可能性非常大。
“王兄,你打算怎麽辦?”
“打探出背後的主人,收集好證據,先看看幕後之人是誰再說。”
兩家商鋪現在已經結怨,如果商鋪背後的人是自己人還好說,如果是有敵意的人,他們一定會報複迴來。
“好,這件事交給我查辦。”馬周臉色凝重點說道。
他是禦史台侍禦史,有監察百官之責,由他出手查探最為合適。
把王剪送出門後,馬周獨自一人迴到書房裏。
他背著雙手在書房裏來迴踱步深思,看這個案件該如何著手查探。
“也許可以借助萬年縣縣衙的力量。”
萬年縣縣衙與民間的三教九流打交道,手裏掌握的信息也多。
有了突破口,馬周披起衣服就往外麵走。
“夫君,這麽晚了去哪裏?晚飯快做好了。”王媼在廚房裏看到馬周要出去,連忙跑出來朝他大聲說道。
“你先吃,我大約半個時辰後迴來。”馬周擺了擺手,頭也不迴地走出去。
“真是個大忙人。”王媼搖了搖頭,隨後嘴角甜甜一笑。
她的這個夫君,不但才華橫溢,而且還非常顧家,更不會出去亂搞。
蒲柳之身的她,能嫁給這麽優秀的夫君,真是前世修來的福氣。
兩天後,萬年縣縣令楊光庭,親自去了一趟縣侯府。
“侯爺,查出來了。”楊光庭恭敬地朝王剪說道。
“楊縣令如此高效,簡直是百官的楷模。”王剪微微仰頭,對他的辦事效率感到驚訝。
前兩天在縣衙見到這個楊縣令時,工作態度非常懶散,王剪還以為他會磨蹭一段時間才能把案件辦下來。
“下官愧不敢當。”楊光庭臉色微喜,隨後謙虛地拱手。
他把縣衙查到的結果,一五一十跟王剪匯報。
“侯爺,這幫潑皮受王家商鋪和崔家商鋪掌櫃的指示,目的是毀掉馬家莊農具鋪的口碑。”
“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這兩個商鋪也在賣犁,而且因為質量不好,導致無人問津。”
“下官於今日上午,已經把這兩家店鋪的掌櫃押監。”
楊光庭說完後,臉上帶著幾分遲疑。
“這兩個店鋪的掌櫃雖為幕後指使,畢竟犯的隻是尋釁滋事罪,按照大唐律令最高刑罰。”
“下官能做到的,隻能關押他們一天,並各罰1貫,以儆效尤。”
楊光庭說完後,抬起頭悄悄地看了一眼王剪的表情,看到他一臉平靜,這才放下心來。
過了好一會,王剪才緩緩開口。
“楊縣令辛苦了,這個處理結果我很滿意。”王剪不鹹不淡地說道。
“侯爺滿意就好,如無要事,下官先行告退。”楊光庭說完後,連忙站起身拱手告辭。
看著他離去的背影,王剪的眼睛眯了起來。
這個結果王剪自然不滿意,因為楊光庭沒有深查就草草結案。
他雖是個縣令,也是一個老油條啊。
不深究,就不會得罪後麵的大佬,而把嘍嘍揪出來頂包,也可以堵住王剪的嘴。
楊光庭剛離開不久,馬周也來到縣侯府。
書房內,馬周一臉喜色地說道“王兄,此事我已查出來了。”
“王家商鋪的掌櫃名叫王弘禮,是太原王氏的人,與侍中王珪比較親近。”
“崔家商鋪的掌櫃名叫崔希,是清河崔氏的人,與尚書左司郎中崔義玄同出一脈。”
縣令楊光庭有點東西,馬周找他了解消息時,他隱晦地把這兩個掌櫃的身份背景說了出來。
順著他給的線索追查,馬周很快把幕後的人找出來。
“原來是這兩個老狗,怪不得動作這麽快。”王剪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
侍中王珪不僅掌管門下省,還兼任太子右庶子,在朝堂之中權勢極大。
而且他還背靠太原王氏這棵大樹,權和錢都達到頂峰。
左司郎中崔義玄雖隻是個五品官,畢竟是尚書省的核心人員之一,而且又出身清河崔氏,權勢也不容小覷。
“王兄,縣侯府的人參與營商,王珪明日恐怕會以此為由彈劾你。”馬周擔憂地提醒王剪。
官員行商,隻有被罷官這一個結果。
“無妨,王珪和崔義玄的族人同樣營商,大不了兩敗俱傷。”王剪毫不在意地說道。
開馬家莊農具鋪的時候,忘了讓王天七等人搬出縣侯府,現在倒是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
如果他被禦史台的人參營商一事,找長孫無垢給自己脫罪,肯定沒問題。
可如此一來,百官的矛頭就會指向長孫無垢,別說陛下不喜,還會得罪長孫無忌。
“馬兄,此事你先不要聲張,我自有安排。”王剪叮囑著說道。
王珪和崔義玄這兩個睚眥必報的人,又在王剪手裏吃了這麽大的一個虧,不可能善罷甘休。
既然如此,那便鬥個兩敗俱傷,把王珪和崔義玄拖下水再說。
王剪有李承乾和房玄齡等人在背後支持,手中還掌握馬蹄鐵這個立功的神器。
就算這次被罷官,用不了多久還會繼續官複原職。
“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不如趁著這次機會,把這兩個老狗拖下水!”
“把王珪這座大山搬掉,也可以刺激一下太原王氏。”
王剪心裏盤醞釀這一個大計劃,眼神也逐漸變得淩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