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貞觀犁賣瘋了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 作者:小蝸牛爬啊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第一個,我要買一張貞觀犁!”
“我第二個,小二銀子我都帶來了,趕緊賣給我!”
“...”
一大群人把寬敞的商鋪給擠滿了,他們抓著錢袋子大聲嚷嚷,生怕要不到前五十名的好處。
店鋪外麵,還有一大群人擠不進去,他們臉上滿是懊惱之色。
王天七和王天八對視一眼,他們邊往櫃台的方向擠過去,邊大聲叫喊。
“讓一讓,買犁的到這邊交錢。”
他們原本還想開口講兩句的,現在這種情況還說啥。
但凡慢一點,估計店鋪都被這幫人給拆了。
“陳老四,這是你的保修單,要保存好,一年內犁壞了可以憑借保修單免費拿來修。”
王天七把簽署名字的保修單,遞到一個老農手上,並認真叮囑他。
“買完了快讓開,後麵還一大群人排著隊呢!”
一個管家打扮的中年男子,等的不耐煩了,於是大聲催。
老農扛著犁走後,中年管家連忙把手中的大箱子放到櫃台上,他得意地高聲喊道。
“我要100張貞觀犁,這裏一共有25兩銀子,趕緊清點一下!”
“貴客不好意思,隻能享受一張犁半價優惠,其他犁需要原價購買。”王天七笑著給他解釋。
“你們咋不提前說清楚呢?”中年管家皺著眉頭,臉上帶著不喜之色。
“要不你先迴去稟告一聲?”王天七雖然不想錯過這個大單,可後麵的人又在催促了,而且大門外還有一大群罵罵咧咧的人。
“算了,原價就原價吧,你算算30兩銀子可以買多少張犁。”中年管家思索片刻,馬上決定購買。
出門的時候老爺讓他看情況決斷,如果現在迴去,一張犁的半價優惠也享受不到。
王天七跟王剪學過算術,他很快算了出來。
“貴客,25貫原本隻能買50把貞觀犁,還剩餘250文退迴給您。”
“因為我們的疏忽沒有提前告知清楚,這次給您2把犁享受半價優惠,一共給您52張犁。”
聽到王天七的話,中年管家的臉上這才帶著喜色。
省出來的250文,剛好進他的口袋,這個月又可以去平康坊瀟灑幾次了。
王天八清點好銀子的同時,王天七也蓋好保修單。
“貴客,您現在可有人手搬運犁?”王天七把保修單遞給他的時候,好奇問道。
貞觀犁雖然比直犁小了不少,仍然是比較大的物件,52張犁沒有幾輛馬車,根本搬不走。
“門外有馬車,你交給我就可以了。”中年管家早做好準備,他還特意帶了8輛馬車過來。
後麵的人看到中年管家一下買了52張犁,瞬間急了,他們瘋狂地往前擠,生怕犁賣完了享受不到優惠好處。
“大家別急,犁還有很多,大家今日都能買到。”王天七連忙安撫激動的客人。
西市的情況和東市差不多。
烏泱泱一大群人把店鋪都擠滿了,就連轉身的地方都沒有。
王天九和王天十兩人,別說進後堂小解,就連喝口水都被這幫顧客催促。
賣到不到半刻鍾,已經賣出了前一百單。
沒有優惠後,不少老百姓都在猶豫,可看到世家和富商的人一買就是幾十張犁,他們還是咬咬牙肉痛地買下一張犁。
一張直犁最便宜也要800文,而且還不好用,500文一張貞觀犁,也便宜不少。
普通百姓一人買一張犁,條件差點的幾個人湊錢買一張犁。
在這種跟風的搶購熱潮下,圍觀的百姓越來越多,進到店鋪的人幾乎沒有空手出去的。
最誇張的是西市的店鋪,一個管家一次性買了足足200張犁,直接把店鋪的庫存幹掉十分之一。
“天十,你趕緊去農作坊找天四,讓他多調些貨過來,順便讓他們調一批貨到東市店鋪,他們那邊的情況估計和咱們這邊差不多。”
王天九看到倉庫不足300張犁,而買犁的人還有大幾百人,心裏著急的要冒火。
從早上一直到下午,兩個店鋪都處於滿員狀態。
負責農作坊生產的王天四,看到貞觀犁這麽好賣,一連給兩個店鋪送了兩大批貨。
直接把這幾天的庫存,拉走了七成。
...
王剪下值後,第一時間趕去最近的東市。
他在門口觀望了一眼,看到店鋪裏麵擠滿了人,他放棄了進去的念頭。
接著駕車前往西市店鋪,這裏也同樣人山人海,根本擠不進去。
“天一,我們去農作坊看看。”王剪站在車架上看了一眼,隨後鑽進馬車裏。
剛走進農作坊,王天四就滿頭大汗地迎了上來。
“侯爺,貞觀犁賣爆了,今日給兩個店鋪補充了6000張犁,估計現在也賣的差不多了。”
“這麽好賣?”王剪疑惑地說道。
兩個店鋪加起來,原本就有4000張犁,加上後麵補充的貨,加起來剛好張犁。
王天四推開倉庫的大門,指著空了一大半的倉庫說道“侯爺你看,倉庫裏原本有多張犁,現在僅剩4500多張。”
“等今天幹完活,估計還能多個1000張犁,明天怕是不夠賣了。”
“我跟大夥說了,這段時間每天多幹半個時辰,大家能賺到錢興致都很高。”
按照原本的幹活時間,每天6點左右結束一天的工作。
因為很多工人住的地方比較遠,晚上黑燈瞎火的,一來一迴要花大半個時辰。
現在供貨完全趕不上販賣,隻能多花點時間趕貨。
王剪看到所有人都在埋頭幹活,轉身對王天四說道。
“天四,趕工的這幾天,除了他們的計件所得酬勞,每人每天額外再給3文吧。”
“每個工人做了多少活,你一定要清點登記好,這涉及到工人的工錢,切莫因為粗心大意搞錯了。”
“侯爺放心,我一定會做好。”王天四拍著胸口保證。
這幫工人幹活非常認真,而且交上來的都是沒有瑕疵的部件,有瑕疵的次品也被工人自己挑出來了。
對於這麽好的工人,王天四如果做的不好,他都要給自己甩兩巴掌。
“好好幹,遇到問題記得第一時間找我。”王剪鼓勵他一句,隨後和王天一駕馬車去房玄齡的魏國公府。
今日房玄齡找上王剪,讓他每天下值後,去魏國公府學習一個時辰。
既然把王剪收為弟子,總不能占個師徒的名義,而不教些本領。
到了魏國公府,王剪的馬車不用通報,直接從側門駛進去。
“恩師。”來到房玄齡的書房,王剪恭敬地向他行禮。
“坐吧。”房玄齡正在伏案寫字,聽到王剪的聲音後,指了指旁邊的椅子。
隨後他站起身,從書架上拿出一張書法摹本,放到王剪身旁的桌子上。
“剪兒,你每天過來先練半個時辰字,我再跟你論半個時辰政務。”
“是,恩師。”王剪嘴角一抽,隻能老老實實答應。
書房裏很快安靜下來。
王剪舉著毛筆,像個初學的學生一樣,認認真真地臨摹練字。
房玄齡則舉著古籍在看,時不時地提點一下王剪。
“我第二個,小二銀子我都帶來了,趕緊賣給我!”
“...”
一大群人把寬敞的商鋪給擠滿了,他們抓著錢袋子大聲嚷嚷,生怕要不到前五十名的好處。
店鋪外麵,還有一大群人擠不進去,他們臉上滿是懊惱之色。
王天七和王天八對視一眼,他們邊往櫃台的方向擠過去,邊大聲叫喊。
“讓一讓,買犁的到這邊交錢。”
他們原本還想開口講兩句的,現在這種情況還說啥。
但凡慢一點,估計店鋪都被這幫人給拆了。
“陳老四,這是你的保修單,要保存好,一年內犁壞了可以憑借保修單免費拿來修。”
王天七把簽署名字的保修單,遞到一個老農手上,並認真叮囑他。
“買完了快讓開,後麵還一大群人排著隊呢!”
一個管家打扮的中年男子,等的不耐煩了,於是大聲催。
老農扛著犁走後,中年管家連忙把手中的大箱子放到櫃台上,他得意地高聲喊道。
“我要100張貞觀犁,這裏一共有25兩銀子,趕緊清點一下!”
“貴客不好意思,隻能享受一張犁半價優惠,其他犁需要原價購買。”王天七笑著給他解釋。
“你們咋不提前說清楚呢?”中年管家皺著眉頭,臉上帶著不喜之色。
“要不你先迴去稟告一聲?”王天七雖然不想錯過這個大單,可後麵的人又在催促了,而且大門外還有一大群罵罵咧咧的人。
“算了,原價就原價吧,你算算30兩銀子可以買多少張犁。”中年管家思索片刻,馬上決定購買。
出門的時候老爺讓他看情況決斷,如果現在迴去,一張犁的半價優惠也享受不到。
王天七跟王剪學過算術,他很快算了出來。
“貴客,25貫原本隻能買50把貞觀犁,還剩餘250文退迴給您。”
“因為我們的疏忽沒有提前告知清楚,這次給您2把犁享受半價優惠,一共給您52張犁。”
聽到王天七的話,中年管家的臉上這才帶著喜色。
省出來的250文,剛好進他的口袋,這個月又可以去平康坊瀟灑幾次了。
王天八清點好銀子的同時,王天七也蓋好保修單。
“貴客,您現在可有人手搬運犁?”王天七把保修單遞給他的時候,好奇問道。
貞觀犁雖然比直犁小了不少,仍然是比較大的物件,52張犁沒有幾輛馬車,根本搬不走。
“門外有馬車,你交給我就可以了。”中年管家早做好準備,他還特意帶了8輛馬車過來。
後麵的人看到中年管家一下買了52張犁,瞬間急了,他們瘋狂地往前擠,生怕犁賣完了享受不到優惠好處。
“大家別急,犁還有很多,大家今日都能買到。”王天七連忙安撫激動的客人。
西市的情況和東市差不多。
烏泱泱一大群人把店鋪都擠滿了,就連轉身的地方都沒有。
王天九和王天十兩人,別說進後堂小解,就連喝口水都被這幫顧客催促。
賣到不到半刻鍾,已經賣出了前一百單。
沒有優惠後,不少老百姓都在猶豫,可看到世家和富商的人一買就是幾十張犁,他們還是咬咬牙肉痛地買下一張犁。
一張直犁最便宜也要800文,而且還不好用,500文一張貞觀犁,也便宜不少。
普通百姓一人買一張犁,條件差點的幾個人湊錢買一張犁。
在這種跟風的搶購熱潮下,圍觀的百姓越來越多,進到店鋪的人幾乎沒有空手出去的。
最誇張的是西市的店鋪,一個管家一次性買了足足200張犁,直接把店鋪的庫存幹掉十分之一。
“天十,你趕緊去農作坊找天四,讓他多調些貨過來,順便讓他們調一批貨到東市店鋪,他們那邊的情況估計和咱們這邊差不多。”
王天九看到倉庫不足300張犁,而買犁的人還有大幾百人,心裏著急的要冒火。
從早上一直到下午,兩個店鋪都處於滿員狀態。
負責農作坊生產的王天四,看到貞觀犁這麽好賣,一連給兩個店鋪送了兩大批貨。
直接把這幾天的庫存,拉走了七成。
...
王剪下值後,第一時間趕去最近的東市。
他在門口觀望了一眼,看到店鋪裏麵擠滿了人,他放棄了進去的念頭。
接著駕車前往西市店鋪,這裏也同樣人山人海,根本擠不進去。
“天一,我們去農作坊看看。”王剪站在車架上看了一眼,隨後鑽進馬車裏。
剛走進農作坊,王天四就滿頭大汗地迎了上來。
“侯爺,貞觀犁賣爆了,今日給兩個店鋪補充了6000張犁,估計現在也賣的差不多了。”
“這麽好賣?”王剪疑惑地說道。
兩個店鋪加起來,原本就有4000張犁,加上後麵補充的貨,加起來剛好張犁。
王天四推開倉庫的大門,指著空了一大半的倉庫說道“侯爺你看,倉庫裏原本有多張犁,現在僅剩4500多張。”
“等今天幹完活,估計還能多個1000張犁,明天怕是不夠賣了。”
“我跟大夥說了,這段時間每天多幹半個時辰,大家能賺到錢興致都很高。”
按照原本的幹活時間,每天6點左右結束一天的工作。
因為很多工人住的地方比較遠,晚上黑燈瞎火的,一來一迴要花大半個時辰。
現在供貨完全趕不上販賣,隻能多花點時間趕貨。
王剪看到所有人都在埋頭幹活,轉身對王天四說道。
“天四,趕工的這幾天,除了他們的計件所得酬勞,每人每天額外再給3文吧。”
“每個工人做了多少活,你一定要清點登記好,這涉及到工人的工錢,切莫因為粗心大意搞錯了。”
“侯爺放心,我一定會做好。”王天四拍著胸口保證。
這幫工人幹活非常認真,而且交上來的都是沒有瑕疵的部件,有瑕疵的次品也被工人自己挑出來了。
對於這麽好的工人,王天四如果做的不好,他都要給自己甩兩巴掌。
“好好幹,遇到問題記得第一時間找我。”王剪鼓勵他一句,隨後和王天一駕馬車去房玄齡的魏國公府。
今日房玄齡找上王剪,讓他每天下值後,去魏國公府學習一個時辰。
既然把王剪收為弟子,總不能占個師徒的名義,而不教些本領。
到了魏國公府,王剪的馬車不用通報,直接從側門駛進去。
“恩師。”來到房玄齡的書房,王剪恭敬地向他行禮。
“坐吧。”房玄齡正在伏案寫字,聽到王剪的聲音後,指了指旁邊的椅子。
隨後他站起身,從書架上拿出一張書法摹本,放到王剪身旁的桌子上。
“剪兒,你每天過來先練半個時辰字,我再跟你論半個時辰政務。”
“是,恩師。”王剪嘴角一抽,隻能老老實實答應。
書房裏很快安靜下來。
王剪舉著毛筆,像個初學的學生一樣,認認真真地臨摹練字。
房玄齡則舉著古籍在看,時不時地提點一下王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