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教公主作詩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 作者:小蝸牛爬啊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陛下,右仆射的身體現在如何?”王剪也比較關心杜如晦的身體。
李世民臉色變得默然,他良久歎氣說道。
“哎,燈枯油盡無力迴天。”
杜如晦是他的左膀右臂,沒了他對大唐來說是一個重大損失。
“陛下,不如多派人去終南山找孫思邈神醫,興許還有機會。”王剪又把這位神醫提了出來。
雖然李世民先前派人去終南山找過無果,但是為了挽迴杜如晦的性命,即便大海撈針也不能放棄。
“也隻能多派人去尋找,寄希望於他了。”李世民毫無希望地說道。
“王德,把千牛衛統領牛進達叫過來。”
李世民也不拖遝,當即對著大門的方向喊了一句。
“是陛下。”王德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沒過多久,牛進達龍行虎步走進來,他雙手抱拳恭敬地對李世民行禮。
“陛下,千牛衛統領牛進達已到!”
李世民走到他的跟前,臉色嚴肅地叮囑起來。
“你帶一隊千牛衛去終南山,把孫思邈神醫請來長安。”
“可多問當地知縣和百姓,他們長住終南山,興許對孫思邈的行蹤會比較清楚。”
“速度一定要快,最遲不能晚於一個月!”
李世民在年初的時候,就派常何去終南山找孫思邈,沒想到常何那渾人,帶著軍士在大山裏瞎轉圈。
找了近兩個月一無所獲不說,還有幾個軍士被毒蟲咬傷。
迴來匯報後,差點沒把李世民氣死。
“牛將軍,孫思邈還是個道士,可去終南山的道觀多找找。”王剪在一旁提醒一句。
牛進達朝王剪和氣地點了點頭,隨即對李世民行禮說道。
“陛下,臣立刻帶人出發!”
牛進達臉色凝重,快步離開甘露殿。
“唿~”李世民背著手看著大門的方向,重重地唿了一口氣。
直到牛進達的身影完全消失,李世民這才失神地迴過頭。
他走到王剪身邊坐下,雙目出神似在思考,片刻後才輕聲說道。
“王愛卿,承乾那孩子最近有些積極的變化,看來把你放進東宮的決定是正確的。”
“陛下讚譽了,全是陛下教導的好,臣反而跟著太子學到不少東西。”王剪不敢接下這個功勞。
他除了在詹事府的後花園,開導了一下胡思亂想的李承乾,並沒有多做什麽。
殊不知李世民誇讚的,正是李承乾心態的變化。
“不愧是玄齡看上的弟子,你們師徒二人永遠都不愛邀功。”李世民指著王剪,開心地說道。
房玄齡是李世民手下最重要的謀士,提出了無數計謀,最後都從他的口裏說出來。
“對了,番薯你打算什麽時候開始育種?”李世民關心起番薯來。
這兩年國庫空虛,百姓食不果腹。
李世民迫切地想把高產番薯,推廣至整個大唐。
“臣觀今日黑雲壓頂,恐怕這兩日便會降下春雨,天氣也會快速迴暖。”
“待天氣再暖和些,便可開始進行番薯的育種。”
曲轅犁的草圖王剪畫出來了,現在交給縣侯府的兩個木工師傅製作出來。
而且製作出來也不是馬上就能用的,還需要調試改進。
“甚好,朕把北苑的田地都留給你,你大可放開手腳做。”李世民點頭說道。
北苑是李世民的私家田地,平日春耕作秀啥的,都在那裏進行。
有禁軍在那裏值守,番薯這等神物也不怕被其他人破壞。
“臣定會把番薯培育好,爭取四年內讓大唐的百姓都種上。”王剪語氣堅定地說道。
大唐的百姓太苦,王剪也在竭盡所能,讓大唐的百姓遠離饑荒。
“王愛卿,朕沒有看錯你。”李世民指著王剪,不禁開懷大笑。
兩人又聊了片刻,李世民便叫禦膳房的人上菜。
“王愛卿你可有口福了,這是知節今早送過來的病牛肉,還非常新鮮。”李世民雙眼灼灼地看著牛肉。
大唐牛少,需要留著耕地,李世民作為皇帝,也不是每天都能吃上牛肉的。
“程將軍一家長的威武雄壯,沒想到他家的牛如此體弱多病。”王剪笑著說道。
大唐宰牛犯法,可禁不住程咬金家的牛隔三差五生病。
程咬金那渾人也會做人,隻要家裏的牛生病宰殺了,必定會送一半給李世民。
所以禦史和諫臣在彈劾程咬金的時候,每次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王剪離開甘露殿的時候,已經到了下值的時間。
迴到縣侯府,王剪去偏廳看了一眼曲轅犁的製作進度。
兩位木工師傅的製作速度很快,曲轅犁的主體部件已經做好,就差安裝和測試。
王剪隨後又拉了一車宣紙去甘露殿,還把花姐叫過去教禦廚做菜。
看著滿滿一大車的宣紙,李世民當即笑得合不攏嘴。
忙完後,王剪精疲力竭地迴到縣侯府。
剛躺下搖椅不久,就看到李麗質抓著一張疊起來的紙,蹦蹦跳跳走了過來。
“王大哥,我來找你學詩啦!”李麗質看到王剪就在大堂裏,伶俐的大眼睛一亮。
王剪身心疲憊地翻身起來,看到隻有李麗質一個人,好奇地往她身後打量。
“公主殿下,太子沒跟你一起來嗎?”
李麗質大大咧咧地躺在王剪的專屬搖椅上,自來熟地上下晃悠著,俏生生地迴道。
“大哥聽聞右仆射生病了,從國子監離開後就去探望他了。”
“原來如此。”王剪點了點頭。
“王大哥你快看我作的詩,我總感覺不太好。”李麗質想起過來的目的,於是矯健地從搖椅上翻身起來。
她把紙張攤在桌子上,仰著頭一臉期待的表情。
王剪看了一眼李麗質做的詩。
“春天已來到,長安百花開。”
“願君少采擷,留給眾人賞。”
這首詩寫的不是不太好,而是非常的不好。
但是出自一個10歲小毛孩的手筆,倒也還算可以。
“公主殿下這首詩作的不錯,字也好看。”王剪誇讚說道。
“真噠!”李麗質小臉蛋滿是笑容,心裏美滋滋的。
“自然是真的。”王剪昧著良心說,隨即話鋒一轉“不過微臣覺得,還可以小改一下。”
接下來,兩人開始了長達半刻鍾的修文之旅。
薛仁貴,二蛋他們從軍營迴來,看了他們一眼就毫無興趣地走開。
比武大賽即將開始,而且王剪說了大賽的獎勵是封官,這幾個家夥每時每刻都想著練武。
“殿下,恭喜把詩文改好。”王剪長舒了一口氣,感覺這條老腰不是自己的。
王剪對詩文也不懂,隻能想盡各種辦法,引導李麗質寫出他剽竊的詩。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李麗質一個字一個字念完後,便滿心歡喜。
這真是她作出的詩?
寫的也太好了吧!
“王大哥你太厲害了,我要把這首詩拿給父皇和母後看。”李麗質說完後,拿著詩風風火火地走了。
“好險,差點陰溝裏翻船。”王剪擦了一下額頭上的細汗。
王剪看到李麗質詩文的第三句,願君少采擷。
馬上想到了王維大詩人的那首《相思》。
“還是要多看看書,不然以後維持不了高人形象啊!”
王剪在心底暗歎道。
李世民臉色變得默然,他良久歎氣說道。
“哎,燈枯油盡無力迴天。”
杜如晦是他的左膀右臂,沒了他對大唐來說是一個重大損失。
“陛下,不如多派人去終南山找孫思邈神醫,興許還有機會。”王剪又把這位神醫提了出來。
雖然李世民先前派人去終南山找過無果,但是為了挽迴杜如晦的性命,即便大海撈針也不能放棄。
“也隻能多派人去尋找,寄希望於他了。”李世民毫無希望地說道。
“王德,把千牛衛統領牛進達叫過來。”
李世民也不拖遝,當即對著大門的方向喊了一句。
“是陛下。”王德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沒過多久,牛進達龍行虎步走進來,他雙手抱拳恭敬地對李世民行禮。
“陛下,千牛衛統領牛進達已到!”
李世民走到他的跟前,臉色嚴肅地叮囑起來。
“你帶一隊千牛衛去終南山,把孫思邈神醫請來長安。”
“可多問當地知縣和百姓,他們長住終南山,興許對孫思邈的行蹤會比較清楚。”
“速度一定要快,最遲不能晚於一個月!”
李世民在年初的時候,就派常何去終南山找孫思邈,沒想到常何那渾人,帶著軍士在大山裏瞎轉圈。
找了近兩個月一無所獲不說,還有幾個軍士被毒蟲咬傷。
迴來匯報後,差點沒把李世民氣死。
“牛將軍,孫思邈還是個道士,可去終南山的道觀多找找。”王剪在一旁提醒一句。
牛進達朝王剪和氣地點了點頭,隨即對李世民行禮說道。
“陛下,臣立刻帶人出發!”
牛進達臉色凝重,快步離開甘露殿。
“唿~”李世民背著手看著大門的方向,重重地唿了一口氣。
直到牛進達的身影完全消失,李世民這才失神地迴過頭。
他走到王剪身邊坐下,雙目出神似在思考,片刻後才輕聲說道。
“王愛卿,承乾那孩子最近有些積極的變化,看來把你放進東宮的決定是正確的。”
“陛下讚譽了,全是陛下教導的好,臣反而跟著太子學到不少東西。”王剪不敢接下這個功勞。
他除了在詹事府的後花園,開導了一下胡思亂想的李承乾,並沒有多做什麽。
殊不知李世民誇讚的,正是李承乾心態的變化。
“不愧是玄齡看上的弟子,你們師徒二人永遠都不愛邀功。”李世民指著王剪,開心地說道。
房玄齡是李世民手下最重要的謀士,提出了無數計謀,最後都從他的口裏說出來。
“對了,番薯你打算什麽時候開始育種?”李世民關心起番薯來。
這兩年國庫空虛,百姓食不果腹。
李世民迫切地想把高產番薯,推廣至整個大唐。
“臣觀今日黑雲壓頂,恐怕這兩日便會降下春雨,天氣也會快速迴暖。”
“待天氣再暖和些,便可開始進行番薯的育種。”
曲轅犁的草圖王剪畫出來了,現在交給縣侯府的兩個木工師傅製作出來。
而且製作出來也不是馬上就能用的,還需要調試改進。
“甚好,朕把北苑的田地都留給你,你大可放開手腳做。”李世民點頭說道。
北苑是李世民的私家田地,平日春耕作秀啥的,都在那裏進行。
有禁軍在那裏值守,番薯這等神物也不怕被其他人破壞。
“臣定會把番薯培育好,爭取四年內讓大唐的百姓都種上。”王剪語氣堅定地說道。
大唐的百姓太苦,王剪也在竭盡所能,讓大唐的百姓遠離饑荒。
“王愛卿,朕沒有看錯你。”李世民指著王剪,不禁開懷大笑。
兩人又聊了片刻,李世民便叫禦膳房的人上菜。
“王愛卿你可有口福了,這是知節今早送過來的病牛肉,還非常新鮮。”李世民雙眼灼灼地看著牛肉。
大唐牛少,需要留著耕地,李世民作為皇帝,也不是每天都能吃上牛肉的。
“程將軍一家長的威武雄壯,沒想到他家的牛如此體弱多病。”王剪笑著說道。
大唐宰牛犯法,可禁不住程咬金家的牛隔三差五生病。
程咬金那渾人也會做人,隻要家裏的牛生病宰殺了,必定會送一半給李世民。
所以禦史和諫臣在彈劾程咬金的時候,每次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王剪離開甘露殿的時候,已經到了下值的時間。
迴到縣侯府,王剪去偏廳看了一眼曲轅犁的製作進度。
兩位木工師傅的製作速度很快,曲轅犁的主體部件已經做好,就差安裝和測試。
王剪隨後又拉了一車宣紙去甘露殿,還把花姐叫過去教禦廚做菜。
看著滿滿一大車的宣紙,李世民當即笑得合不攏嘴。
忙完後,王剪精疲力竭地迴到縣侯府。
剛躺下搖椅不久,就看到李麗質抓著一張疊起來的紙,蹦蹦跳跳走了過來。
“王大哥,我來找你學詩啦!”李麗質看到王剪就在大堂裏,伶俐的大眼睛一亮。
王剪身心疲憊地翻身起來,看到隻有李麗質一個人,好奇地往她身後打量。
“公主殿下,太子沒跟你一起來嗎?”
李麗質大大咧咧地躺在王剪的專屬搖椅上,自來熟地上下晃悠著,俏生生地迴道。
“大哥聽聞右仆射生病了,從國子監離開後就去探望他了。”
“原來如此。”王剪點了點頭。
“王大哥你快看我作的詩,我總感覺不太好。”李麗質想起過來的目的,於是矯健地從搖椅上翻身起來。
她把紙張攤在桌子上,仰著頭一臉期待的表情。
王剪看了一眼李麗質做的詩。
“春天已來到,長安百花開。”
“願君少采擷,留給眾人賞。”
這首詩寫的不是不太好,而是非常的不好。
但是出自一個10歲小毛孩的手筆,倒也還算可以。
“公主殿下這首詩作的不錯,字也好看。”王剪誇讚說道。
“真噠!”李麗質小臉蛋滿是笑容,心裏美滋滋的。
“自然是真的。”王剪昧著良心說,隨即話鋒一轉“不過微臣覺得,還可以小改一下。”
接下來,兩人開始了長達半刻鍾的修文之旅。
薛仁貴,二蛋他們從軍營迴來,看了他們一眼就毫無興趣地走開。
比武大賽即將開始,而且王剪說了大賽的獎勵是封官,這幾個家夥每時每刻都想著練武。
“殿下,恭喜把詩文改好。”王剪長舒了一口氣,感覺這條老腰不是自己的。
王剪對詩文也不懂,隻能想盡各種辦法,引導李麗質寫出他剽竊的詩。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李麗質一個字一個字念完後,便滿心歡喜。
這真是她作出的詩?
寫的也太好了吧!
“王大哥你太厲害了,我要把這首詩拿給父皇和母後看。”李麗質說完後,拿著詩風風火火地走了。
“好險,差點陰溝裏翻船。”王剪擦了一下額頭上的細汗。
王剪看到李麗質詩文的第三句,願君少采擷。
馬上想到了王維大詩人的那首《相思》。
“還是要多看看書,不然以後維持不了高人形象啊!”
王剪在心底暗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