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匠鋪建在後山的山腳下,二十來間大小不一的簡陋房子錯落有致。


    四周的圍牆是用石頭泥土砌起來的,上麵開了幾個大窗戶用於通風。


    王剪帶著馬周和程處默站在半山腰上,指著山下冒著煙火的鐵匠鋪,給他們介紹起來。


    “程兄,馬兄,下麵就是我們馬家莊的20個鐵匠鋪,共計有100名工人。”


    打井隊伍的急劇壯大,所需要的打井工具和滑輪與日俱增,王剪不得已隻能多建鐵匠鋪。


    馬周看著山下較為密集的鐵匠鋪,仿佛置身於長安城的某些作坊。


    他讚歎道“甚是壯觀。”


    “走,我們下去看看。”王剪帶頭沿著丈餘寬的山路走下去。


    馬周半倚著一個鐵匠鋪的門口,看著裏麵的工人在一個老者的指揮下,井然有序地敲打鐵具。


    裏麵的火爐燃燒著熊熊烈火,單站在門口都能感受到裏麵傳來的熱浪。


    打鐵漢子大聲吆喝聲和鐵器的敲打聲交融在一起,空氣中無數無形的五線譜交織成美妙的樂曲。


    馬周看到一個漢子做完手頭的工序,馬上遞交到下一個人手上。


    每個人隻是負責其中一道工序,看起動作明顯很熟練。


    看了好一會,馬周才走迴王剪身前,抱拳說道“王兄,大恩不言謝,我這個井底蛙又學會了分工合作之法,效率可謂大大提高。”


    王剪負手而立,朝著馬周和善地笑著點頭。


    這正是王剪想展示給馬周看的,沒想到他一眼就看了出來,不需要他做過多的解釋。


    而一旁的程處默則一頭霧水,他走到門口往鐵匠鋪裏邊認真地看了幾眼,啥也沒看出來。


    於是摸著疑惑的後腦勺,疑惑地一個人小聲嘀咕。


    “都看出啥名堂出來?我怎麽啥也看不懂?”


    程處默一臉懵逼地看著王剪他們,又迴頭看了幾眼鐵匠鋪。


    很平常的鐵匠鋪啊!這馬周又看出什麽奇妙的東西?


    參觀完鐵匠鋪,王剪繼續帶著他們倆人參觀木匠鋪。


    木匠鋪裏比較安靜,裏麵的工人跟鐵匠鋪的工人一樣,都是流水線作業。


    而且他們的操作相較於鐵匠鋪,更加的規範。


    馬周沒有多說,默默地朝著王剪點了點頭,看其表情好像發現了新大陸一般。


    聰明人看到現象直透本質,一下子摸清了操作的原理,以後做別的活都可以用上此法。


    隻有程處默懵懵地跟著他們,銅鈴大眼走馬觀花一般四處張望。


    最後,王剪又帶他們去看了菜地以及養殖場。


    參觀的路上,馬周一直感歎。


    “馬家莊的革新之法太厲害了。”


    策馬迴縣裏的時候,馬周和程處默都是沉默不語。


    馬周在驚歎馬家莊大大小小的革新之法。


    而程處默則因為啥也看不出來,有些鬱悶。


    他甚至在懷疑自身家族的基因,是不是腦子都不那麽聰慧。


    還有一個原因,父親程咬金天天揍他,把他的腦子都給打壞了。


    懷疑了片刻人生,程處默心裏又有些遺憾。


    再過兩個時辰就可以蹭一頓晚餐。


    隻是馬周急著趕迴縣裏為明天的上任做準備,還需要他的從中協助。


    程處默隻能一步三迴頭,不舍地離開。


    王剪把馬周他們送走以後,一個人安靜地呆在房間裏。


    打井的計劃有了新的大變動,發展的策略和各方麵的規劃都要重新調整。


    創業就是這樣,他不是一成不變的,可能一天一變或者一天多變。


    必須要適應這種變化,才能夠迎來生存和發展。


    晚飯結束後,薛仁貴帶著幾個孔武有力的村民策馬趕到馬家莊。


    現在馬家莊的食堂還未擴建好,桌椅板凳等都還在加緊時間趕工。


    修村那邊隻能臨時開一個露天食堂,等馬家莊這邊的食堂做好再過來一起吃飯。


    每天晚上,薛仁貴都會把修村打井隊員的日錢結清,然後把剩餘的錢拿到馬家莊。


    薛仁貴翻身下馬,雙手提著滿滿的兩麻袋銀子走進打井工程隊的辦公室。


    房間裏,王剪和韓雪蓮幾人已經燒好茶等候。


    “喲謔,薛隊長這是大賺了啊!”


    老鐵頭小酌著酒,瞟了一眼薛仁貴手中的錢袋子,打趣地問候。


    “嘿嘿,賺的不多,跟馬家莊大本營想比,我們差得遠了。”


    薛仁貴跟大家打了一個招唿,隨後把錢都放到桌子上。


    接過王剪遞來的熱茶,薛仁貴的表情藏不住的欣喜,他擠眉弄眼說道。


    “二哥,你猜我們今天打了多少口井?”


    薛仁貴一臉興奮地坐到椅子上,喝完一口茶後把杯子放到桌上,隨後顫抖著手從胸前的口袋裏拿出一卷竹筒。


    修村新增了60支打井隊,現在一天多打的井比以前多了數倍。


    薛仁貴何曾一天收到過這麽多的銀子,剛見到錢的那一會,別說是他,整個修村的人都差點瘋了。


    “樂成這樣,難不成打了250口井?”


    王剪疑惑地接過竹筒。


    馬家莊的打井隊都是經過好幾天的適應,才把打井量提上來。


    修村剛來的人都是生手,一個隊能打3口井就已經好了不起。


    攤開竹筒一看,王剪的眼睛瞬間瞪直。


    薛仁貴早知道王剪會有這副表情,自個倒了一碗茶湯喝,而馬三爺等人則是疑惑地圍了過去。


    “吸!修村的打井隊員真是了不起啊!”


    “73支打井隊一共打了318口井!這也太厲害了吧!”


    薛仁貴老神在在地看著幾個吃驚的人,靠在椅子上指著兩個麻袋說道“今天賺了636貫,扣除發的工錢,結餘的都在這裏。”


    昨天王剪剛給他50貫的安家費,今天就十多倍賺迴來,薛仁貴家的隨從還真是給力。


    “三弟可以啊,手下的人真能幹,幾天時間就趕上老打井隊員的速度了!”王剪毫不吝嗇地對著薛仁貴一頓誇。


    修村打井隊的壯大,改變了馬家莊一枝獨秀的局麵。


    現在的馬家莊和修村就像兩駕並頭齊驅的馬車,前行的步伐高度一致。


    閑聊了幾句,王剪也不多說廢話,把今天馬周過來說的事情他們講了一遍。


    房間裏的人表情不一,坐在王剪邊上的韓雪蓮最先發言。


    “王剪的代理決議我覺得非常好,省的日後打井隊的大哥山長水遠跑去打井。”


    “一年到頭方才迴來一兩趟,村裏的姐妹豈不都成了活寡婦。”


    韓雪蓮主管財務、牲畜養殖和農活,職權地位僅次於王剪。


    而且和王剪的關係很不一般。


    馬三爺等人看了一眼薛仁貴,又疑惑地看了一眼王剪,都沒有說話,


    打井累了一天的馬成才想了一下,不帶私心地站起來。


    “我也覺得可行,快速賺一波快錢,才能把後續的造紙,釀酒等行業做起來。”


    “現在到周邊縣打井的弟兄們,遠一點的來迴也要一個多時辰,如果到其他更遠的州府打井,路途的時間就更久。”


    這還是馬家莊花了大價錢,給每一個打井隊都配了一輛馬車的前提。


    單靠他們走路,去隔壁縣打井根本做不到當天來迴。


    隻能在在那邊找地方吃住。


    “我支持二哥的決定,通過招這個代理,我們可以快速收到數十萬貫的銀子。”


    “靠我們的打井隊一口一口打井,猴年馬月才能賺到。”


    薛仁貴的想法很簡單,跟著王剪這個二哥的步伐走。


    他一臉真誠地看著王剪“二哥,我修村都聽你的,你說怎麽做我們就怎麽做,修村兩千老幼都無異議。”


    王剪的能耐他們心裏都十分清楚,跟著他的計劃做就好。


    薛仁貴發表了觀點,馬三爺和福伯等人自然是支持的,因為代理之事對馬家莊百利而無一害。


    這時候,一直沒說話的軍伯為難地說道“都代理出去了,那我們151支打井隊怎麽辦?”


    王剪把計劃書拿出來,先給薛仁貴看,隨後站起來給大家講解。


    “修村跟馬家莊已經合為一體,榮辱與共,留河東道的四個洲我們自己幹,足夠我們的打井隊做很久。”


    “有了充足的銀子和人手,我們可以集中精力做其他項目。”


    軍伯不識字,不過聽到還留了一些地方自己做,也放心下來。


    他和其他人一樣,舉起手支持王剪的決定“我也支持,需要我們怎麽做,剪兒你盡管吩咐。”


    接下來就是談論具體的實施細則,所有人都參與了討論。


    此事實在是太大了,他們有太多的問題需要詢問王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蝸牛爬啊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蝸牛爬啊爬並收藏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