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打井生意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 作者:小蝸牛爬啊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剪看到很多莊稼地的禾苗徹底枯死,忍不住問道“村長,我們能搶救多少莊稼迴來。”
馬三爺躬下身,把挨著田埂的一棵枯死了的莊稼拿上來。
搖頭可惜地說道“能搶救過來的糧食不過三成,生長挺好的莊稼,死了怪可惜的。”
“能從老天手裏搶下三成也不少了,以後我們馬家莊都不會再受幹旱影響。”王剪安慰道。
“你小子說的倒是在理。”馬三爺笑著說。
有了這12口水井,馬家莊從此不再受水源影響。
行走中,馬三爺看到馬成才戴著鬥笠,從村子裏遮遮閃閃地往地裏走去。
他黝黑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帶著幾分感慨說道“成才這孩子終於醒悟了!混小子你起到了榜樣的作用!”
王剪笑了笑沒說話。
如果他沒有穿越,估計現在的馬家莊正往糟糕的方向發展吧。
一陣山風吹過,帶著幾絲潤澤的水氣。
地裏幹裂的土地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滋潤著,慢慢變得濕潤。
“村長,明天叫大勇哥他們迴來吧!”
走著走著,王剪突然說道。
馬三爺停了下來,詫異地看著王剪說道“混小子,有事找他們?”
“村長,現在整個關中都受旱災影響,而我們有打井的技術和工具,何不成立一個打井隊,給各個村子打井呢?”
王剪想到後世搞工程的包工隊,哪一個不是賺的盆滿缽滿的。
而他手上有打井的技術,他完全可以成立打井包工隊。
“我們馬家莊成立一個打井總隊,打井的時候隻負責技術指導和管理,這樣的話每個村民可以帶一支打井小隊。”
“那誰去動手打井呢?”
王剪笑了下說道“昨天去縣裏的時候,我看到成百上千的流民在縣城乞討,我們可以雇傭一些身強力壯的人來做體力活。”
“打一口井我們收多少錢?雇傭的人工給幾錢?”村長問道。
“打一口井收2貫,工錢的話每人參與打1口井給10文吧!”王剪說道。
“利潤幾何?”
王剪心有成足地說道“每個施工隊需雇6個工人,一天打4口井來計算,每個施工隊每天的利潤有7貫多!”
“多少?”
王剪說完後,馬三爺的嘴巴張的可以塞進一個雞蛋,不可置信地問道。
王剪笑著說道“準確來說,是7貫680文錢!”
“唿!”
馬三爺整個人像著了火似的,整個人都燃了起來。
對於農民來說,三年的總收入都沒7貫。
“可打井的工具隻有一套,要不讓村裏的人先做著,賺到錢了再打造新的打井工具。”馬三爺遲疑著說道。
王剪沉思一番,很快有了主意。
“村長,打造打井工具的錢我來想辦法,等村裏賺到錢了再還迴去。”
馬三爺再三和王剪確認,得到肯定的迴答後,也不再深問。
“混小子,此事晚上你給我們都好好說說。”
“我現在去縣裏把大勇他們叫迴來,免得他們在縣裏多逗留些時日!”
馬三爺說完後,急急忙忙地朝著村子走去。
王剪迴到家裏,看到剛洗過頭的韓雪蓮坐在院子裏,這會正側著頭拿著一把木梳在梳頭。
她今天穿的是一件粉色的齊胸襦裙,把身體勾勒的凹凸有致,剛洗過的秀發差不多幹了,看起來幹淨柔順。
韓雪蓮看到王剪進來,側著頭嬌媚地說道“小色痞,有了井水沐浴就是方便,再也不用跑到幾裏遠的河裏挑水。”
王剪走到韓雪蓮身旁坐下,一股淡淡的女子清香傳了過來。
“蓮姐,我方才和村長說了成立打井隊的事,他全力支持。”
“我準備讓你擔任賬房,負責結算工人的工錢和村子的花銷用度。”
“流民中能幹活的妻女你也安排她們幫你幹農活,以後馬家莊就是一個集體發展了。”
韓雪蓮轉過身來,水汪汪的雙眼直勾勾地看著王剪,帶著幾分緊張說道。
“小色痞,我也隻會寫幾個字,哪能當得了賬房,況且我能指使她們幹活嗎?”
“蓮姐你一定可以,現在我教你一種新的計算方法,保證你記賬很容易。”
這個時期的計算文字很長,計算也比較難,而阿拉伯數字的運用就簡單的多了。
毫不誇張地說,後世一個小學生的計算能力都比這個時代的賬房先生厲害。
王剪去廚房裏拿著一根棍子出來,走到空地上寫下數字1到9。
韓雪蓮一邊盤起頭發,一邊疑惑地走到王剪身邊,滿臉不解地看著他在地上寫寫畫畫。
“小色痞,上邊一排你寫的是什麽呀?下麵寫的是算籌吧,這個我知道。”
韓雪蓮把手指放在嘴角處,茫然地側頭說道。
王剪寫完後,拿著棍子指著數字,迴過頭說道。
“這些我稱之為數字,這幾個分別是1,2,3......9,對應算籌中的一、二、三......九。”
十進位製的算籌記數法,在世界數學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創造。
隻是王剪學的是經過幾千年不斷優化改進的數字,優越性遠在算籌之上。
韓雪蓮若有所地地看著,隨後念了幾遍,走過去拿過王剪手中的木棍,在地上歪歪斜斜地寫著十九等於19。
然後轉身對王剪說“小色痞,十九用數字的表達是不是這個19?”
王剪有點小震驚,認真地說“是的!”
新事物剛接觸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王剪萬萬沒想到蓮姐的數學天賦這麽強,一點就能通。
隨後王剪加快了教學的進度,把1到100的寫法和讀法教了她幾遍。
花了不到半刻,韓雪蓮很快找到規律,完全正確地讀出來。
真是天才,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王剪小學經常因為做錯加減法而被老師留堂。
接下來王剪把加減法的運算公式說了出來,又舉了十來個例子。
這場教學一直持續到太陽西垂,而韓雪蓮已經會五位數的加減法了。
王剪叉著腰,望著滿院子的數字,服氣地讚歎道“”蓮姐,你真是天生的管家婆。”
一個人對學過接觸過的事物用心了,哪怕過幾十年都不會忘記。
如現在的王剪,加減乘除隻是高中以前係統地學習,而過了十來年,他還是記得清清楚楚。
韓雪蓮作為一個初學者,竟然能學到如此神速,如果不是他親自教的,他絕對不相信。
“就你會瞎說。”
韓雪蓮聽到王剪說她是管家婆,臉頰秀紅地伸出纖細之手,精準掐住王剪的軟肋。
隨後放開痛的求饒的王剪,看著腳下的數字欣喜地說。
“小色痞你真的有經緯之才,能革新數字這種厲害的東西,再難的賬我現在都不怕了。”
王剪笑而不語,心裏早就吐槽“我不是發明創造者,我隻是一名搬運工。”
......
縣城迴馬家莊的路上。
一輛發出咯吱咯吱聲響的牛車,在顛簸的路上緩慢移動。
車上坐著7個人,駕車的正是村長馬三爺。
“爹,真是王剪帶著大家幾天內打了12口大井嗎?”
坐在馬三爺旁邊的馬大勇,用疑惑的語氣問道。
馬三爺揮著鞭子,頭也不迴地說“那還有假,等你們迴去看就知道了,以後咱馬家莊的發展,全指望王剪了。”
坐在車尾,長得呆頭呆腦的馬大哈出聲道“村長,跟王剪幹挖井活,賺到錢了你得給我做媒娶個媳婦。”
“隻要你們好好幹,都會有媳婦,要是讓我知道誰在偷奸耍滑,別怪我揍你們。”馬三爺笑嗬嗬地說道。
“村長我們一定會好好幹。”其他幾個熱血方剛的小夥紛紛響應道。
進府兵拿的50斤糧食還未捂熱,退出府兵又還了迴去。
不過他們的心頭充滿灼熱。
清脆的蟬鳴聲響起,日子仿佛有了盼頭!
馬三爺躬下身,把挨著田埂的一棵枯死了的莊稼拿上來。
搖頭可惜地說道“能搶救過來的糧食不過三成,生長挺好的莊稼,死了怪可惜的。”
“能從老天手裏搶下三成也不少了,以後我們馬家莊都不會再受幹旱影響。”王剪安慰道。
“你小子說的倒是在理。”馬三爺笑著說。
有了這12口水井,馬家莊從此不再受水源影響。
行走中,馬三爺看到馬成才戴著鬥笠,從村子裏遮遮閃閃地往地裏走去。
他黝黑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帶著幾分感慨說道“成才這孩子終於醒悟了!混小子你起到了榜樣的作用!”
王剪笑了笑沒說話。
如果他沒有穿越,估計現在的馬家莊正往糟糕的方向發展吧。
一陣山風吹過,帶著幾絲潤澤的水氣。
地裏幹裂的土地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滋潤著,慢慢變得濕潤。
“村長,明天叫大勇哥他們迴來吧!”
走著走著,王剪突然說道。
馬三爺停了下來,詫異地看著王剪說道“混小子,有事找他們?”
“村長,現在整個關中都受旱災影響,而我們有打井的技術和工具,何不成立一個打井隊,給各個村子打井呢?”
王剪想到後世搞工程的包工隊,哪一個不是賺的盆滿缽滿的。
而他手上有打井的技術,他完全可以成立打井包工隊。
“我們馬家莊成立一個打井總隊,打井的時候隻負責技術指導和管理,這樣的話每個村民可以帶一支打井小隊。”
“那誰去動手打井呢?”
王剪笑了下說道“昨天去縣裏的時候,我看到成百上千的流民在縣城乞討,我們可以雇傭一些身強力壯的人來做體力活。”
“打一口井我們收多少錢?雇傭的人工給幾錢?”村長問道。
“打一口井收2貫,工錢的話每人參與打1口井給10文吧!”王剪說道。
“利潤幾何?”
王剪心有成足地說道“每個施工隊需雇6個工人,一天打4口井來計算,每個施工隊每天的利潤有7貫多!”
“多少?”
王剪說完後,馬三爺的嘴巴張的可以塞進一個雞蛋,不可置信地問道。
王剪笑著說道“準確來說,是7貫680文錢!”
“唿!”
馬三爺整個人像著了火似的,整個人都燃了起來。
對於農民來說,三年的總收入都沒7貫。
“可打井的工具隻有一套,要不讓村裏的人先做著,賺到錢了再打造新的打井工具。”馬三爺遲疑著說道。
王剪沉思一番,很快有了主意。
“村長,打造打井工具的錢我來想辦法,等村裏賺到錢了再還迴去。”
馬三爺再三和王剪確認,得到肯定的迴答後,也不再深問。
“混小子,此事晚上你給我們都好好說說。”
“我現在去縣裏把大勇他們叫迴來,免得他們在縣裏多逗留些時日!”
馬三爺說完後,急急忙忙地朝著村子走去。
王剪迴到家裏,看到剛洗過頭的韓雪蓮坐在院子裏,這會正側著頭拿著一把木梳在梳頭。
她今天穿的是一件粉色的齊胸襦裙,把身體勾勒的凹凸有致,剛洗過的秀發差不多幹了,看起來幹淨柔順。
韓雪蓮看到王剪進來,側著頭嬌媚地說道“小色痞,有了井水沐浴就是方便,再也不用跑到幾裏遠的河裏挑水。”
王剪走到韓雪蓮身旁坐下,一股淡淡的女子清香傳了過來。
“蓮姐,我方才和村長說了成立打井隊的事,他全力支持。”
“我準備讓你擔任賬房,負責結算工人的工錢和村子的花銷用度。”
“流民中能幹活的妻女你也安排她們幫你幹農活,以後馬家莊就是一個集體發展了。”
韓雪蓮轉過身來,水汪汪的雙眼直勾勾地看著王剪,帶著幾分緊張說道。
“小色痞,我也隻會寫幾個字,哪能當得了賬房,況且我能指使她們幹活嗎?”
“蓮姐你一定可以,現在我教你一種新的計算方法,保證你記賬很容易。”
這個時期的計算文字很長,計算也比較難,而阿拉伯數字的運用就簡單的多了。
毫不誇張地說,後世一個小學生的計算能力都比這個時代的賬房先生厲害。
王剪去廚房裏拿著一根棍子出來,走到空地上寫下數字1到9。
韓雪蓮一邊盤起頭發,一邊疑惑地走到王剪身邊,滿臉不解地看著他在地上寫寫畫畫。
“小色痞,上邊一排你寫的是什麽呀?下麵寫的是算籌吧,這個我知道。”
韓雪蓮把手指放在嘴角處,茫然地側頭說道。
王剪寫完後,拿著棍子指著數字,迴過頭說道。
“這些我稱之為數字,這幾個分別是1,2,3......9,對應算籌中的一、二、三......九。”
十進位製的算籌記數法,在世界數學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創造。
隻是王剪學的是經過幾千年不斷優化改進的數字,優越性遠在算籌之上。
韓雪蓮若有所地地看著,隨後念了幾遍,走過去拿過王剪手中的木棍,在地上歪歪斜斜地寫著十九等於19。
然後轉身對王剪說“小色痞,十九用數字的表達是不是這個19?”
王剪有點小震驚,認真地說“是的!”
新事物剛接觸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王剪萬萬沒想到蓮姐的數學天賦這麽強,一點就能通。
隨後王剪加快了教學的進度,把1到100的寫法和讀法教了她幾遍。
花了不到半刻,韓雪蓮很快找到規律,完全正確地讀出來。
真是天才,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王剪小學經常因為做錯加減法而被老師留堂。
接下來王剪把加減法的運算公式說了出來,又舉了十來個例子。
這場教學一直持續到太陽西垂,而韓雪蓮已經會五位數的加減法了。
王剪叉著腰,望著滿院子的數字,服氣地讚歎道“”蓮姐,你真是天生的管家婆。”
一個人對學過接觸過的事物用心了,哪怕過幾十年都不會忘記。
如現在的王剪,加減乘除隻是高中以前係統地學習,而過了十來年,他還是記得清清楚楚。
韓雪蓮作為一個初學者,竟然能學到如此神速,如果不是他親自教的,他絕對不相信。
“就你會瞎說。”
韓雪蓮聽到王剪說她是管家婆,臉頰秀紅地伸出纖細之手,精準掐住王剪的軟肋。
隨後放開痛的求饒的王剪,看著腳下的數字欣喜地說。
“小色痞你真的有經緯之才,能革新數字這種厲害的東西,再難的賬我現在都不怕了。”
王剪笑而不語,心裏早就吐槽“我不是發明創造者,我隻是一名搬運工。”
......
縣城迴馬家莊的路上。
一輛發出咯吱咯吱聲響的牛車,在顛簸的路上緩慢移動。
車上坐著7個人,駕車的正是村長馬三爺。
“爹,真是王剪帶著大家幾天內打了12口大井嗎?”
坐在馬三爺旁邊的馬大勇,用疑惑的語氣問道。
馬三爺揮著鞭子,頭也不迴地說“那還有假,等你們迴去看就知道了,以後咱馬家莊的發展,全指望王剪了。”
坐在車尾,長得呆頭呆腦的馬大哈出聲道“村長,跟王剪幹挖井活,賺到錢了你得給我做媒娶個媳婦。”
“隻要你們好好幹,都會有媳婦,要是讓我知道誰在偷奸耍滑,別怪我揍你們。”馬三爺笑嗬嗬地說道。
“村長我們一定會好好幹。”其他幾個熱血方剛的小夥紛紛響應道。
進府兵拿的50斤糧食還未捂熱,退出府兵又還了迴去。
不過他們的心頭充滿灼熱。
清脆的蟬鳴聲響起,日子仿佛有了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