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驚愕的消息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 作者:小蝸牛爬啊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十路行軍總管帶頭高舉手中的兵刃,他們一齊朝李世民高聲呐喊道。
“戰!”
“此戰必勝!”
隨著他們的話音落下,身後一眾大軍紛紛高舉手中的陌刀,隨後跟著一齊大聲呐喊起來。
等大家的聲音小下來以後,第一路大軍行軍總管李孝恭,他高舉手中的長槍大喊道。
“第一路大家隨本王出發!”
接著他拽動手中的韁繩,快速地拍馬離開。
跟在他身後的一眾士卒紛紛拍動戰馬,跟著他身後朝著轅門魚貫而出。
緊接著第二大軍、第三路大軍在各自行軍總管的帶領下,快速地拍馬衝出轅門。
現在出征的所有士卒都是騎兵,加上他們並沒有帶任何的輜重,所以他們的行軍速度也比以往的時候更快十餘倍。
看著一支支大軍離開,營寨內逐漸變得空曠起來,而李世民則感慨著說道。
“此情此景,要是有一首詩就好了!”
想到這裏他當即轉過頭看向身後,並且朝王剪揮了揮手說道。
“王愛卿,不如你來賦詩一首吧!”
“雖然大戰還未開啟,可看到大軍出征的這一幕,朕已經熱血沸騰了!”
原本李世民自己想率軍出征,奈何一眾文武大臣和皇室宗親都拚死勸諫他,讓他坐鎮長安做總體的調度。
否則一旦李世民在前線出現絲毫的意外,大唐這個龐大的國家很可能會分崩離析。
房玄齡、李靖、長孫無忌和魏征等人,也紛紛站出來應和道。
“王中書令賦詩一首吧!”
“這兩三年你都沒有再出來作詩,我們已經許久沒有聽到你的大作了!”
“王剪別藏著掖著了,是時候展現你的才能了!”
王剪聽到這幫大臣慫恿的聲音,他有些無奈地點了點頭。
隨著他來到大唐的時間越來越久遠,他已經逐漸忘記前世那些滾瓜爛熟的詩詞。
他閉目思索了一會,終於在絞盡腦汁之下,想到了一首相對合適的詩詞。
“有了!”
眾人聽到王剪的想到了好詩,他們的臉上紛紛露出期待之色。
王剪清了清嗓子,隨後大聲地念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迴?”
這首《涼州詞》乃是唐代邊塞詩人王翰的大作,此詩雖然流露士兵們的厭戰情緒,可在此情此景竟然有一絲悲涼。
以前大唐的士卒雖然也是屢戰屢勝,可往往都需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所以用古來征戰幾人迴來形容戰爭的殘酷,一點也不為過。
李世民感觸著說道:“好一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迴!”
“朕相信這一次大軍的出征,他們絕對不會跟以前一樣還會造成那麽大的損傷!”
“現在的大唐將士不管是兵甲還是後勤的準備,都比這些藩屬國要好無數倍,而且將士們還經過數年的訓練!”
李靖和房玄齡等人也點頭說道。
“陛下說的對,我們準備的如此充沛,士卒們沒理由會輸!”
“這一次我們百萬大軍出戰,一定能席卷天下!”
而作為副統帥之一的長孫無忌,他這幾年一直忙著籌備後勤的糧草事宜,可把他累的夠嗆。
他臉色蒼白地打趣道:“想到今年可能會新增廣袤的疆域要治理,我這腦袋就隱約作痛啊!”
現在大唐的疆域越來越大,而大唐新增的官吏速度卻有些跟不上。
他們這幫能臣基本都是被李世民一個人當兩個人用,所以他們平時忙的是暈頭轉向。
“哈哈哈~”
李世民爽朗地仰天長嘯。
他看著滿臉疲態的長孫無忌、房玄齡、李靖和魏征等人,又看了一眼神采奕奕的王剪,他打趣著說道。
“看來是你們年紀大了,才會覺得身心疲憊。”
“你們看王愛卿,簡直沒有絲毫的疲倦樣子,看起來十分有活力。”
眾人聽到李世民對王剪的評價後,他們紛紛有些無語地撇了撇嘴。
因為他們在累死累活地做事時,王剪並沒有絲毫的任務需要完成,而王剪最大的任務就是盯著他們的做事進度。
可王剪現在的地位越來越重,甚至這一場大戰以後官職可能還會往上挪動一下,他們也不好多說什麽。
眾人聊了一會天後,校場的士卒也全部離開。
李世民揮了揮手道:“我們現在也迴宮吧,過些天你們得出發去前線,現在得多想想還有什麽東西還未做好。”
眾人也收起嬉皮笑臉,他們一齊朝李世民拱手說道。
“諾!”
...
天竺。
實力最為強勁的戒日王朝皇都。
身穿盛裝的戒日王正愜意地躺在龍椅上歇息,幾個婢女則在他的身邊小心翼翼地伺候著他。
戒日王自從606年成為戒日王朝的大王後,至今已經當了三十多年的大王,而且在他的勵精圖治下,戒日王朝也成為天竺諸國實力最為強大的部落之一。
在大殿的下方,戒日王朝的大臣諂媚地說道。
“戒日王,這兩年我們沒有給大唐上朝貢,每年能節省不少的銀子開銷!”
“而且我們戒日王朝和其他國家組成聯盟,大唐更是不敢對我們動手分毫。”
“據我們的探子所說,大唐打下來的吐蕃疆域並沒有怎麽經營,我們倒是可以把這片疆域打下來。”
戒日王聽到心腹大臣的這番話後,他的臉上露出一抹得意之色。
他冷聲說道:“大唐以為打下幾個國家就可以目中無人,這下他們惹眾怒了,可不好收場!”
“而且我和其他諸王也商議好,過些年一起把大唐給吞噬下來!”
“到時候我們戒日王朝將吞並大唐的諸多肥沃土地,我們的實力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戒日王朝這些年一直向中原王朝學習先進的技術和文化,戒日王心裏十分清楚大唐的技術和文化的強大。
隻要把大唐打下來,他們就可以把漢人數千年的積累搶過來,以此壯大他們自身的勢力。
還不等這名大臣掐媚的話,忽然間一個甲士神色慌張地衝進來稟報道。
“大...大王不好了!”
“唐軍殺過來了!”
“戰!”
“此戰必勝!”
隨著他們的話音落下,身後一眾大軍紛紛高舉手中的陌刀,隨後跟著一齊大聲呐喊起來。
等大家的聲音小下來以後,第一路大軍行軍總管李孝恭,他高舉手中的長槍大喊道。
“第一路大家隨本王出發!”
接著他拽動手中的韁繩,快速地拍馬離開。
跟在他身後的一眾士卒紛紛拍動戰馬,跟著他身後朝著轅門魚貫而出。
緊接著第二大軍、第三路大軍在各自行軍總管的帶領下,快速地拍馬衝出轅門。
現在出征的所有士卒都是騎兵,加上他們並沒有帶任何的輜重,所以他們的行軍速度也比以往的時候更快十餘倍。
看著一支支大軍離開,營寨內逐漸變得空曠起來,而李世民則感慨著說道。
“此情此景,要是有一首詩就好了!”
想到這裏他當即轉過頭看向身後,並且朝王剪揮了揮手說道。
“王愛卿,不如你來賦詩一首吧!”
“雖然大戰還未開啟,可看到大軍出征的這一幕,朕已經熱血沸騰了!”
原本李世民自己想率軍出征,奈何一眾文武大臣和皇室宗親都拚死勸諫他,讓他坐鎮長安做總體的調度。
否則一旦李世民在前線出現絲毫的意外,大唐這個龐大的國家很可能會分崩離析。
房玄齡、李靖、長孫無忌和魏征等人,也紛紛站出來應和道。
“王中書令賦詩一首吧!”
“這兩三年你都沒有再出來作詩,我們已經許久沒有聽到你的大作了!”
“王剪別藏著掖著了,是時候展現你的才能了!”
王剪聽到這幫大臣慫恿的聲音,他有些無奈地點了點頭。
隨著他來到大唐的時間越來越久遠,他已經逐漸忘記前世那些滾瓜爛熟的詩詞。
他閉目思索了一會,終於在絞盡腦汁之下,想到了一首相對合適的詩詞。
“有了!”
眾人聽到王剪的想到了好詩,他們的臉上紛紛露出期待之色。
王剪清了清嗓子,隨後大聲地念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迴?”
這首《涼州詞》乃是唐代邊塞詩人王翰的大作,此詩雖然流露士兵們的厭戰情緒,可在此情此景竟然有一絲悲涼。
以前大唐的士卒雖然也是屢戰屢勝,可往往都需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所以用古來征戰幾人迴來形容戰爭的殘酷,一點也不為過。
李世民感觸著說道:“好一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迴!”
“朕相信這一次大軍的出征,他們絕對不會跟以前一樣還會造成那麽大的損傷!”
“現在的大唐將士不管是兵甲還是後勤的準備,都比這些藩屬國要好無數倍,而且將士們還經過數年的訓練!”
李靖和房玄齡等人也點頭說道。
“陛下說的對,我們準備的如此充沛,士卒們沒理由會輸!”
“這一次我們百萬大軍出戰,一定能席卷天下!”
而作為副統帥之一的長孫無忌,他這幾年一直忙著籌備後勤的糧草事宜,可把他累的夠嗆。
他臉色蒼白地打趣道:“想到今年可能會新增廣袤的疆域要治理,我這腦袋就隱約作痛啊!”
現在大唐的疆域越來越大,而大唐新增的官吏速度卻有些跟不上。
他們這幫能臣基本都是被李世民一個人當兩個人用,所以他們平時忙的是暈頭轉向。
“哈哈哈~”
李世民爽朗地仰天長嘯。
他看著滿臉疲態的長孫無忌、房玄齡、李靖和魏征等人,又看了一眼神采奕奕的王剪,他打趣著說道。
“看來是你們年紀大了,才會覺得身心疲憊。”
“你們看王愛卿,簡直沒有絲毫的疲倦樣子,看起來十分有活力。”
眾人聽到李世民對王剪的評價後,他們紛紛有些無語地撇了撇嘴。
因為他們在累死累活地做事時,王剪並沒有絲毫的任務需要完成,而王剪最大的任務就是盯著他們的做事進度。
可王剪現在的地位越來越重,甚至這一場大戰以後官職可能還會往上挪動一下,他們也不好多說什麽。
眾人聊了一會天後,校場的士卒也全部離開。
李世民揮了揮手道:“我們現在也迴宮吧,過些天你們得出發去前線,現在得多想想還有什麽東西還未做好。”
眾人也收起嬉皮笑臉,他們一齊朝李世民拱手說道。
“諾!”
...
天竺。
實力最為強勁的戒日王朝皇都。
身穿盛裝的戒日王正愜意地躺在龍椅上歇息,幾個婢女則在他的身邊小心翼翼地伺候著他。
戒日王自從606年成為戒日王朝的大王後,至今已經當了三十多年的大王,而且在他的勵精圖治下,戒日王朝也成為天竺諸國實力最為強大的部落之一。
在大殿的下方,戒日王朝的大臣諂媚地說道。
“戒日王,這兩年我們沒有給大唐上朝貢,每年能節省不少的銀子開銷!”
“而且我們戒日王朝和其他國家組成聯盟,大唐更是不敢對我們動手分毫。”
“據我們的探子所說,大唐打下來的吐蕃疆域並沒有怎麽經營,我們倒是可以把這片疆域打下來。”
戒日王聽到心腹大臣的這番話後,他的臉上露出一抹得意之色。
他冷聲說道:“大唐以為打下幾個國家就可以目中無人,這下他們惹眾怒了,可不好收場!”
“而且我和其他諸王也商議好,過些年一起把大唐給吞噬下來!”
“到時候我們戒日王朝將吞並大唐的諸多肥沃土地,我們的實力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戒日王朝這些年一直向中原王朝學習先進的技術和文化,戒日王心裏十分清楚大唐的技術和文化的強大。
隻要把大唐打下來,他們就可以把漢人數千年的積累搶過來,以此壯大他們自身的勢力。
還不等這名大臣掐媚的話,忽然間一個甲士神色慌張地衝進來稟報道。
“大...大王不好了!”
“唐軍殺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