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如何選擇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 作者:小蝸牛爬啊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這幫大將軍和大都督,全都站出來請求李世民罷免馬周《大唐武將學院》副院長之職,王剪微微搖了搖頭。
一開始大家之所以抵觸,是因為不想丟失了手中掌握的兵權。
可他們在看到程咬金和尉遲恭兩個實權大將軍,也被李世民親自任命為副院長的時候,心裏已經做出了選擇。
連這兩個陛下的親信都被剝奪兵權,可見陛下的決心非常大,他們這幫人豈能幸免?
如果還攬著軍權不放,最後可沒有他們什麽好果子吃。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這些人才想著在《大唐武將學院》要一個高一點的職位,也能維持自己的利益。
李世民看了一眼臉色淡然的王剪,心中卻充滿了感慨。
他原以為王剪選程咬金和尉遲恭為副院長,隻是因為王剪跟他們兩個渾人關係好的緣故。
現在看這幫將軍的反應,恐怕還暗藏著深意。
李世民原本以為還要費一番口舌,亦或者需要打壓一番,才能讓這幫將軍去《大唐武將學院》裏麵擔任教官。
就這個情況來看,這幫將軍還搶著在裏麵占一個位置。
李世民的目光重新放在李績、李道宗和張亮等將軍身上,隨後朗聲笑說道。
“諸位大將軍,請你們都稍安勿躁,都安靜下來聽朕一言吧。”
聽到李世民的話,這幫神色激動的大將軍,他們紛紛安靜下來,並且神色複雜地看著禦台上的李世民。
他們方才的一番話可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內心的真實想法。
雖然不少將軍和馬周的關係還算不錯,可馬周畢竟隻是一個單純的文臣,對兵法謀略更是沒有經過係統的學習。
讓馬周擔任其中之一的副院長,如果此事傳到民間,他們這幫戰功赫赫的將軍的臉麵往哪放?
等太極殿內安靜下來後,李世民這才微笑著解釋道。
“諸位大將軍,朕之所以把馬周設為其中三名副院長之一,目的是讓他們全權負責《大唐武將學院》的籌建。”
“在座的一眾將軍,你們如果能夠把《大唐武將學院》籌建起來,馬周的這個副院長完全可以讓出來。”
“哪位將軍有這個信心呢?不妨站出來自薦!”
聽到李世民的這番解釋後,大殿內的文武百官臉色一頓,隨即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原來如此!
怪不得陛下會讓馬周擔任《大唐武將學院》的副院長,原來是想讓馬周來籌建。
其餘文臣紛紛把目光看向武將一列,眼裏露出了嘲笑的表情。
這幫大將軍都是一群粗人,即便李績和李道宗等人能文能武,但是他們並沒有籌建《大唐武將學院》相關的經驗。
甚至他們連《大唐武將學院》要幹什麽,心裏也沒有一個底。
這種情況下,哪個大將軍敢站出來請纓?
而侯君集、李績、李道宗、張亮和牛進達等將軍也沉默了下來,他們全都在心裏衡量利弊。
雖然現在站出來可以拿到那個副院長的位置,但是如果他們最後做的不好,定然會被陛下懲罰。
沉默了片刻後。
李世民挑著眉頭詢問道:“怎麽沒有人站出來?”
“既然你們都不敢毛遂自薦,那馬周為《大唐武將學院》的副院長之一,此事就這麽定下來了?”
換做平時的事,李世民肯定不會用商量的語氣跟他們溝通。
可現在這幫大將軍都有意見,李世民也不能把態度端的過於強硬,而是要以理服人。
隨著李世民的話音落下,牛進達連忙站出來啟奏道。
“陛下,如果末將主動請纓,末將可以找其他幫手協助建立《大唐武將學院》嗎?”
牛進達在說話的時候,目光直勾勾地放在王剪的身上。
他心裏十分清楚,隻要王剪肯幫助他,小小的《大唐武將學院》籌建起來沒有絲毫的問題。
而且他也在心裏猜測,《大唐武將學院》就是王剪提出來的,他肯定知道要怎麽做。
李世民笑眯眯地說道:“牛進達,你在主動請纓之前,還是要提前問一聲你要找的幫手的意思。”
“如果他拒絕幫助你,耽誤了《大唐武將學院》的籌建,那你可不好收場啊!”
就在牛進達準備開口說話時,李世民接著補充了一句。
“朕本來想讓王愛卿擔任這個副院長,隻是因為王愛卿政務繁忙,才舉薦馬周代他履行副院長之職!”
這...
牛進達說到嘴裏的話硬生生地咽了迴去。
陛下話說的如此清楚,他哪還能不懂事地找王剪幫忙呢?
牛進達悻悻地說道:“陛下,王中書令擔任這個副院長,末將自然心服口服。”
“既然馬周代王中書令履行副院長之職,那末將也什麽好說的,自然舉雙手讚同。”
別看王剪年輕,人家可是有率領5萬精騎連續殲滅吐穀渾和吐蕃的戰績,而這個戰績比他們這幫將軍還要亮眼。
再加上王剪這些年立下了無數大功,他擔任《大唐武將學院》的院長都完全夠格。
侯君集、李績、李道宗和張亮等人也不鬧騰了,他們紛紛站出來主動請纓道。
“陛下,末將願成為《大唐武將學院》的一名教官,為陛下和朝廷培養更多的年輕武將!”
既然不能和士卒們待在一起訓練,那就成為其中一名教官,教導更多優秀的將軍出來。
他們作為老師,這些教導出來的年輕將軍也是他們的門人,也能維持他們一係的權力和利益。
李世民輕聲說道:“待李靖和馬周把《大唐武將學院》梳理好,看看究竟需要多少名教官,到時候再選拔吧!”
看到現在連成為一名教官都要競爭,李道宗和張亮等人的臉上露出了一抹急色。
他們也知道現在說再多的話也沒用,隻能私下把太尉李靖喝酒,讓他多設幾個教官的職位。
至於侯君集和李績兩人則比較淡定,因為他們都有獨立統軍作戰的經驗和能力,肯定會被選拔為其中一個教官。
再加上他們麾下的權力很大,李世民不可能對他們放任不管。
一開始大家之所以抵觸,是因為不想丟失了手中掌握的兵權。
可他們在看到程咬金和尉遲恭兩個實權大將軍,也被李世民親自任命為副院長的時候,心裏已經做出了選擇。
連這兩個陛下的親信都被剝奪兵權,可見陛下的決心非常大,他們這幫人豈能幸免?
如果還攬著軍權不放,最後可沒有他們什麽好果子吃。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這些人才想著在《大唐武將學院》要一個高一點的職位,也能維持自己的利益。
李世民看了一眼臉色淡然的王剪,心中卻充滿了感慨。
他原以為王剪選程咬金和尉遲恭為副院長,隻是因為王剪跟他們兩個渾人關係好的緣故。
現在看這幫將軍的反應,恐怕還暗藏著深意。
李世民原本以為還要費一番口舌,亦或者需要打壓一番,才能讓這幫將軍去《大唐武將學院》裏麵擔任教官。
就這個情況來看,這幫將軍還搶著在裏麵占一個位置。
李世民的目光重新放在李績、李道宗和張亮等將軍身上,隨後朗聲笑說道。
“諸位大將軍,請你們都稍安勿躁,都安靜下來聽朕一言吧。”
聽到李世民的話,這幫神色激動的大將軍,他們紛紛安靜下來,並且神色複雜地看著禦台上的李世民。
他們方才的一番話可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內心的真實想法。
雖然不少將軍和馬周的關係還算不錯,可馬周畢竟隻是一個單純的文臣,對兵法謀略更是沒有經過係統的學習。
讓馬周擔任其中之一的副院長,如果此事傳到民間,他們這幫戰功赫赫的將軍的臉麵往哪放?
等太極殿內安靜下來後,李世民這才微笑著解釋道。
“諸位大將軍,朕之所以把馬周設為其中三名副院長之一,目的是讓他們全權負責《大唐武將學院》的籌建。”
“在座的一眾將軍,你們如果能夠把《大唐武將學院》籌建起來,馬周的這個副院長完全可以讓出來。”
“哪位將軍有這個信心呢?不妨站出來自薦!”
聽到李世民的這番解釋後,大殿內的文武百官臉色一頓,隨即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原來如此!
怪不得陛下會讓馬周擔任《大唐武將學院》的副院長,原來是想讓馬周來籌建。
其餘文臣紛紛把目光看向武將一列,眼裏露出了嘲笑的表情。
這幫大將軍都是一群粗人,即便李績和李道宗等人能文能武,但是他們並沒有籌建《大唐武將學院》相關的經驗。
甚至他們連《大唐武將學院》要幹什麽,心裏也沒有一個底。
這種情況下,哪個大將軍敢站出來請纓?
而侯君集、李績、李道宗、張亮和牛進達等將軍也沉默了下來,他們全都在心裏衡量利弊。
雖然現在站出來可以拿到那個副院長的位置,但是如果他們最後做的不好,定然會被陛下懲罰。
沉默了片刻後。
李世民挑著眉頭詢問道:“怎麽沒有人站出來?”
“既然你們都不敢毛遂自薦,那馬周為《大唐武將學院》的副院長之一,此事就這麽定下來了?”
換做平時的事,李世民肯定不會用商量的語氣跟他們溝通。
可現在這幫大將軍都有意見,李世民也不能把態度端的過於強硬,而是要以理服人。
隨著李世民的話音落下,牛進達連忙站出來啟奏道。
“陛下,如果末將主動請纓,末將可以找其他幫手協助建立《大唐武將學院》嗎?”
牛進達在說話的時候,目光直勾勾地放在王剪的身上。
他心裏十分清楚,隻要王剪肯幫助他,小小的《大唐武將學院》籌建起來沒有絲毫的問題。
而且他也在心裏猜測,《大唐武將學院》就是王剪提出來的,他肯定知道要怎麽做。
李世民笑眯眯地說道:“牛進達,你在主動請纓之前,還是要提前問一聲你要找的幫手的意思。”
“如果他拒絕幫助你,耽誤了《大唐武將學院》的籌建,那你可不好收場啊!”
就在牛進達準備開口說話時,李世民接著補充了一句。
“朕本來想讓王愛卿擔任這個副院長,隻是因為王愛卿政務繁忙,才舉薦馬周代他履行副院長之職!”
這...
牛進達說到嘴裏的話硬生生地咽了迴去。
陛下話說的如此清楚,他哪還能不懂事地找王剪幫忙呢?
牛進達悻悻地說道:“陛下,王中書令擔任這個副院長,末將自然心服口服。”
“既然馬周代王中書令履行副院長之職,那末將也什麽好說的,自然舉雙手讚同。”
別看王剪年輕,人家可是有率領5萬精騎連續殲滅吐穀渾和吐蕃的戰績,而這個戰績比他們這幫將軍還要亮眼。
再加上王剪這些年立下了無數大功,他擔任《大唐武將學院》的院長都完全夠格。
侯君集、李績、李道宗和張亮等人也不鬧騰了,他們紛紛站出來主動請纓道。
“陛下,末將願成為《大唐武將學院》的一名教官,為陛下和朝廷培養更多的年輕武將!”
既然不能和士卒們待在一起訓練,那就成為其中一名教官,教導更多優秀的將軍出來。
他們作為老師,這些教導出來的年輕將軍也是他們的門人,也能維持他們一係的權力和利益。
李世民輕聲說道:“待李靖和馬周把《大唐武將學院》梳理好,看看究竟需要多少名教官,到時候再選拔吧!”
看到現在連成為一名教官都要競爭,李道宗和張亮等人的臉上露出了一抹急色。
他們也知道現在說再多的話也沒用,隻能私下把太尉李靖喝酒,讓他多設幾個教官的職位。
至於侯君集和李績兩人則比較淡定,因為他們都有獨立統軍作戰的經驗和能力,肯定會被選拔為其中一個教官。
再加上他們麾下的權力很大,李世民不可能對他們放任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