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王剪隻是一個文臣,可一眾武將和他的關係十分密切,可以說文武大臣都有一大群和王剪交好的人。


    文臣中向恩師房玄齡、好友馬周、關係不錯的魏征和其餘幾個尚書。


    除此之外,禦史台的一幫官吏,基本全都是他一手提拔上來的人。


    而武將中李靖、程咬金、尉遲恭、李績和秦叔寶等人以及他們的子嗣,都是王剪的鐵杆盟友,能夠共進退的人。


    這還沒加上二蛋、薛仁貴、許虎和席君買四人,以及馬大勇和王天一等馬家莊的人。


    毫不誇張地說,現在王剪所關聯的勢力,比長孫無忌還要強大。


    王剪安慰好韓雪蓮,接著對幺蛋和席薔薇兩人笑著說道。


    “我哪有百姓傳的那麽玄乎,隻不過把應該做的事情給做好罷了。”


    “你們也不要出去嘚瑟,我現在得罪了這麽多人,恐怕有一大幫官吏和世家之人,對我恨之入骨。”


    “我會留20名禁軍在府邸內駐守,你們需要出門的時候就把侍衛帶上,避免出現意外。””


    現在的韓國公府,隻有馬家莊的幾個護衛隊員,還有李世民給王剪配備的百餘名禁軍。


    而這些禁軍並不是朝廷給俸祿,而是由王剪自掏腰包供養。


    所以這幫披甲執矛的禁軍,雖然明麵上的身份還屬於禁軍一列,實則上他們已經成了王剪的侍衛。


    隻不過有禁軍的這層身份在,他們就有正當理由穿甲和拿著長矛。


    幺蛋和席薔薇兩人看到王剪說的比較嚴重,他們兩人的臉上一頓,隨後點著頭紛紛迴道。


    “大哥放心,我出門肯定會多帶點侍衛!”


    “王大哥放心吧,我不會到處去亂說。”


    王剪看到效果已經達到,於是佯裝嚴肅地點了點頭。


    現在地方州郡的官吏,他們已經把他視為閻王爺,心裏對他十分忌憚,恨不得他立即死去。


    對於這一點,王剪自己心裏很清楚。


    畢竟大唐才開國一二十年,不少人還是在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擔任的官職,他就這麽大查貪墨之事。


    如果自己繼續身居高位,隔個幾年東巡一次,亦或者南巡一次。


    其他州縣有貪墨和欺壓百姓的官吏,他們豈能有活路?


    要想長久地享受榮華富貴,這幫官吏就不會容忍自己一直身居高位。


    因此他們可能會鋌而走險,派遣死士對自己,亦或者對家人動手。


    韓雪蓮笑著說道:“老爺把十餘個州的刺史府官吏抓來長安,其餘州縣的官吏心裏恐怕十分懼怕。”


    “而且擋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現在有老爺這道大刀懸在頭頂,這幫官吏的財路可是完全斷了。”


    前車之鑒後車之師,有了數百成千名官吏血淋淋的案例,其他刺史府的官吏哪裏還敢繼續貪墨。


    說不定他們辛苦幾年,搜刮一波民脂民膏以後,最後被王剪和禦史台的人一窩端。


    到時候他們不僅全家被殺頭,銀子也會被抄家充於國庫。


    王剪稱讚道:“蓮姐說的不錯,就是這個道理!”


    沒想到韓雪蓮並未出仕,可她對為官之道卻有如此感悟,倒是個天賦異稟之人。


    閑聊了一下家常,王剪也和二蛋聊了一會。


    現在二蛋統領左金吾衛的士卒,維護著長安城內的安全,而且還負責處理作奸犯科以及傷人的案件。


    通過二蛋這段時間遇到的大小事情,王剪也知道了這兩個月來,長安發生的一些事情。


    總的來說,自從他抓捕大量的官吏押到長安後,長安城作奸犯科的人就少了。


    主要是東市的邢台每隔幾天就砍一批罪臣,把這幫地痞流氓全都嚇得膽寒。


    他們幾人邊吃邊聊,直到夜深人靜之時,這才哈欠連天地各自迴去歇息。


    ...


    翌日。


    天剛蒙蒙亮之時。


    王剪哈氣連天地躺在馬車裏,隨後在一眾禁軍的侍衛下,緩慢地往皇宮的方向走去。


    他所在的務本坊和皇宮挨著,上朝的距離在百官中差不多最近。


    而不少的官吏住在比較遠的坊市,他們上朝在路上耽誤的時間,要比王剪多大半個時辰以上。


    沒過多久,王剪來到了莊嚴肅穆的太極殿。


    等他慢步走進去時,裏麵的文武百官全都把目光看向他,而且還帶著深深地忌憚。


    特別是和王剪有過節的幾個官吏,如吏部侍郎楊師道、黃門侍郎韋挺、兵部侍郎盧承慶等人。


    他們在看到王剪把目光投過來時,全都神色慌張地低下頭,並不敢與之對視。


    戶部的一眾屬官,以及和王剪交好的一幫大臣,紛紛臉帶微笑地打著招唿。


    “拜見王尚書!”


    “王尚書好久未見!”


    王剪滿臉微笑地朝他們點了點頭,隨後朝自己的班位走去。


    大殿內一眾大臣的目光,也一直隨著王剪的身影移動,仿佛王剪的身上帶著強力的磁鐵一般。


    而王剪一路向前走,兩側的大臣則不停地向他行禮問好。


    這一幕在太極殿內,還是第一次發生。


    王剪走迴到自己的班位時,先是對身前的幾個大臣躬身行禮道。


    “拜見長孫司徒、房左仆射、魏侍中、溫中書令。”


    他身為正三品的戶部尚書,官職比他高的人,也就這四位三省六部的主官。


    至於戶部尚書高士廉,他雖然在權利和地位上比自己這個戶部尚書大一些,但是在官職上兩人卻是平級。


    因此王剪並不需要向高士廉行禮,而同為國公爵位的高士廉也不需要向他行禮。


    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征和溫彥博四人,紛紛向王剪迴以微笑。


    站在王剪跟前的魏征,朝他豎起大拇指說道。


    “王尚書,你這次的行動為朝廷揪出了大量的蛀蟲,不僅是朝廷之福,亦是百姓之福啊!”


    “現在天下各州郡的官吏,他們斷然不敢繼續行那貪贓枉法,欺壓百姓之事。”


    “你不愧是百官的楷模!”


    緊接著高士廉和溫彥博兩人,也認可地點了點頭。


    他們都在地方擔任過刺史,對下麵官吏貪墨之事最有感觸。


    王剪擺著手說道:“魏侍中謬讚了,下官豈敢以百官楷模標榜?”


    “查處這幫貪官汙吏皆因陛下指揮的好,也倚仗禦史台的官吏和一眾禁軍弟兄的辛苦付出。”


    “他們才是最大的功臣,而非下官這個隻會動動嘴巴之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蝸牛爬啊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蝸牛爬啊爬並收藏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