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心情隻是有些緊繃的幾位重臣,他們在聽到官鹽沉船案件的幕後主使,竟然是受寵的荊王李元景後。


    他們全都變得愕然起來,並且不可置信地麵麵相覷一眼。


    怪不得陛下在王剪剛迴到長安的時候,還不等王剪迴去歇息片刻,就心急火燎地把他召來甘露殿。


    原來這件事的幕後之人,是李元景這位王爺!


    麻煩啊!


    隨著李世民的話音落下,甘露殿內瞬間變得安靜起來。


    幾位大臣低下頭作深思狀,誰也沒有率先說出自己的意見,更沒有抬起頭和李世民的目光進行對視。


    李世民銳利的目光在幾位大臣的身上劃過,隨後放在平時喜歡跟自己對著幹的魏征身上。


    “魏征,你來說說吧!”


    平時魏征一副不怕天不怕地的樣子,看到他這個皇帝有點小錯誤就使勁地說。


    現在有這麽好的一個機會讓魏征說,李世民也想看看這個直言勸諫的大臣,能說出什麽好的建議出來。


    魏征沒想到李世民率先點他,他嚴肅的臉色猛地一頓。


    思索了片刻後。


    魏征朝李世民抱拳說道:“陛下,荊王李元景究竟犯下多大的罪行,可否詳細說說?”


    其餘幾個大臣也紛紛抬起頭,滿臉好奇地看向李世民。


    這段時間王剪派遣禁軍押運迴來的罪狀,陛下也拿給他們這幫人過目了一遍,並沒有任何關於荊王李元景的消息。


    他們沒看過關於李元景的罪狀,隻有兩個原因。


    其一,王剪並沒有提前說,隻是方才迴到長安的時候,才跟陛下稟報這件事。


    其二,陛下其實早就知道,隻是一直壓著不說。


    如果是第一個原因,那還沒什麽,如果是陛下有意壓著不說,那就耐人尋味了。


    李世民沉聲說道:“李元景結黨營私,當前海州、楚州、揚州和泗州等地的官吏,基本都是他的人!”


    “在此次的官鹽沉船案件中,李元景合計貪墨銀子1750萬餘貫!”


    “他收受的田地不下2000頃,收受的商鋪不下200間,收受的宅院不下50所!”


    “...”


    隨著李世民把李元景犯下的大事一樁一樁地說出來,大殿內的一眾大臣的臉色,也變得越來越凝重。


    好家夥!


    沒想到平時看起來溫文爾雅的李元景,竟然瞞著所有人做了這麽大的一件事!


    如果不是王剪把這起貪墨的大案查出來,恐怕李元景的所作所為還不會暴露出來。


    倘若過個幾十年,李元景恐怕會成為一個重大的隱患!


    魏征當即臉色嚴肅說道:“陛下,臣認為荊王所行之事,已經嚴重危害百姓和大唐社稷!”


    “如果不從重處理,不足以明律法的嚴肅!”


    “同時其他的藩王也會有樣學樣,學著李元景的做法結黨營私,吸我們大唐江山的血!”


    在魏征看來,荊王李元景犯下的最大罪行,是勾結四個賦予州的刺史以及相關的一眾官吏。


    這等行為足以威脅到大唐社稷的穩固。


    而他貪墨銀子、收受田地、收受商鋪和收受宅院之事,比不上危害大唐社稷那麽嚴重,懲處會稍微輕一些。


    頂多把他貪墨的東西都收繳迴來,並且削弱他的爵位。


    長孫無忌、房玄齡和李孝恭等人,則在心底暗中腹誹道。


    “魏征這老狐狸!”


    別看魏征劈裏啪啦說了一大堆,可他並沒有說出具體的處罰。


    李世民皺著眉頭問道:“魏征,朕也知道要從重處罰,你倒是說說具體該怎麽做?”


    “這...”魏征的表情一頓,隨後搖著頭說道:“陛下,判罰罪臣乃是大理寺、刑部和禦史台之事,臣不敢妄加點評!”


    “除了這三個掌管律法的部門,臣認為宗正寺來處理也比較合適!”


    宗正寺管理的是皇親國戚,由他們出麵來處罰李元景,誰也不會說多說什麽。


    而審判貪官汙吏,也一直是大理寺、刑部和禦史台之事,魏征這麽說倒也沒錯。


    李世民搖了搖頭說道:“魏征,你平時不是挺能說會道嗎?”


    “怎麽今日如此拘謹,連這點事情都不敢說?”


    麵對李世民的質疑,魏征隻是悻悻地摸了摸鼻尖,並沒有接李世民的話。


    處置一個王爺並不是什麽小事,搞不好一眾王爺鬧事,最後陛下會把提出處置李元景的人去定罪。


    漢武帝時期的主父偃,在提出推恩令這個千古陽謀後,解決了藩王權勢的問題。


    可漢武帝麵對一眾王爺鬧事想讓他取消推恩令時,他竟然把主父偃拉到身前,去麵對這幫王爺的怒火。


    主父偃也是一個剛烈之人,他脅迫抗議聲最大的齊王自殺,才讓推恩令得以施行下去。


    等主父偃這把刀被漢武帝用完後,便被丟棄不要,最終落了個被族誅的淒慘下場。


    前車之鑒後車之師,熟讀史書的魏征,也自然麵對皇族內部的問題三緘其口。


    “哼!”


    李世民不悅地哼了一聲。


    他隨後看向房玄齡說道:“玄齡,你這個尚書左仆射乃是百官之首,你來說說吧!”


    房玄齡恭敬地迴道:“陛下,臣認為可削其爵,並將其所獲收繳於國庫!”


    “如此一來既然懲罰荊王,讓其餘藩王不敢亂來,也不會讓太上皇過於傷心。”


    幾年前的玄武門之變,陛下已經宰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等人。


    如果現在再對李元景這個太上皇的愛子下死手,恐怕太上皇會直接跟陛下決裂,甚至會含恨而終。


    對此保守的房玄齡,也隻能提一個折中的處置方式。


    雖然李世民對房玄齡的處置方法不甚滿意,可畢竟也表明了一個態度,不像魏征一樣藏著掖著。


    說了一堆廢話後,發現並沒有什麽用。


    緊接著李世民又詢問了長孫無忌、戴胄和溫彥博三位大臣,他們的處置態度和房玄齡一樣,都是不輕不重的處罰態度。


    李世民的臉色也因為幾位大臣的態度,而變得有些不悅。


    他最後把目光看向李孝恭的身上,並且臉色嚴肅地詢問道。


    “河間郡王,你認為該怎麽處置!”


    大殿內,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李孝恭的身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蝸牛爬啊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蝸牛爬啊爬並收藏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