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喜氣洋洋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 作者:小蝸牛爬啊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胡子花白的管家點了點頭,他姿態恭敬地對三個中年男子伸手示意道。
“三位貴客,還請往這邊移步。”
三個中年男子朝海州刺史點了點頭,隨後在老管家的帶領下,來到了一處私密的房間內歇息。
他們三人雖然來自大家族,可麵對海州刺史這樣的實權人物,他們也不會把自己的姿態擺高。
畢竟一個手握軍政大權的刺史,可是一尊地方大佬,其身份地位不容小覷。
海州刺史的府邸每時每刻都有客人到來,除了世家門閥和周邊州縣的官吏,更多的是當地的大小世家。
至於商賈之人,他們連受邀的資格都沒有。
畢竟士農工商的鄙視鏈,在這個時代還是比較濃厚。
就在這時,身材高大魁梧的折衝都尉,和左右果毅都尉,帶著禮物過來了。
他們三人隻是帶了幾個侍衛,並沒有帶很多人過來。
折衝都尉快步走上前,一邊將禮物遞給一旁的婢女,一邊滿臉笑容地抱拳恭賀道。
“刺史大人,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官路坦途,財運亨通!”
這兩句話是王剪送給龍門縣縣尉張恭的祝壽詞,這些年也在大唐的各州縣流傳起來。
“哈哈哈,張都尉有心了!”海州刺史開懷大笑道。
他能在海州唿風喚雨,靠的就是折衝都尉張成的全力支持,為此他們兩人的子女還互相通婚,成為親家。
另外兩個果毅都尉,也緊隨其後。
一邊給價格不菲的賀禮,一邊說著恭維的祝壽詞。
滿臉笑容的海州刺史說道:“三位老弟,你們快進去歇息,宴席馬上就要開始了。”
三個海州的軍中大佬,再一次朝他抱拳說道。
“刺史大人,我等先進去。”
他們三人並不需要刺史府的人帶路,他們對這個地方十分地熟悉。
半刻鍾後。
邀約的客人已經全部到齊,海州刺史也沒有繼續站在大門口迎接客人,而是走到大堂內。
等他從寬敞的院落,往大堂內走進去時,兩側宴桌上的客人紛紛站起來,向他說著各種好話。
海州刺史一邊走,一邊朝兩側的客人抱拳說道。
“感謝諸位在百忙中抽出空,不遠千裏過來給老夫祝壽。”
“還請諸位都坐下來吧,我們的宴席馬上就開始了!”
今日來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而且他們和海州刺史在利益上有著很深的聯係。
因此雙方人的態度,都十分的友好。
沒過多久,刺史府的下人端著一碟碟美味的食物上來,而且美酒也是不限量供應。
又經過一頓恭維和感謝後,老管家帶了一群穿著暴露的舞姬,以及一群吹奏樂器的人上來了。
隨著優美樂曲吹響,千嬌百媚的舞姬開始翩翩起舞。
一眾賓客看的欣喜,他們不時地拍掌叫好。
宴席中,弘農楊氏的人忽然說道:“李刺史,巡察使就在隔壁的沂州,我們的計劃是不是得晚一些再執行?”
“據我所了解,本次的巡察使王剪可是個狠角色,就連河東裴氏都栽在他手裏!”
因為太原王氏的人就坐在他身旁,因此他並沒有把王離殤這件事說出來,免得引起尷尬。
聽到他的這番話,在場的人全都變得安靜下來。
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海州刺史,他們的臉上帶著擔憂、驚怕和好奇等各種複雜的情緒。
王剪的名字對他們這幫門閥世家的人來說,就是一種莫大的威懾力。
這個人行事無所顧忌,且心狠手辣,對他們世家的人沒有一點敬畏。
別說他們這些中小世家,就連五姓七望和其他大世家的人,對王剪這種狠人也是懼怕不已。
海州刺史站起來寬慰道:“諸位弟兄請放心,本官這段時間一直派人去盯著巡察使,他們此次東巡的目的並不是我們。”
“根據探子傳迴來的消息,他們這段時間一直在查看高產番薯,以及生育補貼的發放。”
“而且本官和楚州和揚州刺史也商議好了對策,完全能夠應對這支巡察使!”
雖然他不想跟這幫人過多解釋,可來的人全都是參與了本次運鹽官船沉沒,以及拿鹽高價販賣之事。
因此給他們一點信心,也可防止他們因為害怕而畏手畏腳。
聽到海州刺史的介紹,在座的人這才放下心來。
在他們看來,海州刺史是最懂得明哲保身的人,既然他敢說沒有問題,那就證明確實沒有什麽問題。
而且有海州刺史這個人在前麵頂著,即便最後出事,也是找他的麻煩。
他們這幫人絕大部分隻是販賣私鹽,被朝廷的人查出來,判罰也不會過於嚴重。
一個穿著名貴布料的中年男子站了起來,他一邊轉著寶珠,一邊朗聲問道。
“李刺史,現在河南道和淮南道已經做的差不多了,我們什麽時候開辟新的地方?”
“譬如通過減少官鹽的供給,提高河東道和山南東道等地的鹽價?”
當前大唐人口最稠密的地方,莫過於河東道、關內道和山南東道等地。
隻要能提高這些地方的鹽價,他們這幫人賺的絕對比現在要多得多。
他的這個提議,瞬間得到眾人的支持。
“我認為可以提高範圍了!”
“現在河南道和淮南道等地的鹽價,已經很高了,再漲就會出現問題,還不如開辟新的州縣。”
“而且運官鹽的官船沉沒,這事即便陛下知道了也不能說什麽!”
“到時候朝廷說不定還會撥下一大筆銀子,用於官船的打造。”
這幫門閥世家和商賈人,現在越說越激動,恨不得馬上把生意做大。
賺習慣了輕易得來的快錢,他們的胃口也養刁了。
現在讓他們經營田地,他們這幫人都沒有多大的興趣。
聽到這幫人無知且膽大的建議和言論,海州刺史無奈地搖著頭說道。
“諸位弟兄,飯要一口一口吃,這事急不來。”
“如果我們吃的太著急,很容易咬到石子,會把我們的牙齒崩碎!”
河東道、關內道和山南東道雖然富饒,可這三地距離長安太近,很容易引起朝廷的注意。
在沒有其他手段通天的人支持,他們可不敢盲目擴張。
“三位貴客,還請往這邊移步。”
三個中年男子朝海州刺史點了點頭,隨後在老管家的帶領下,來到了一處私密的房間內歇息。
他們三人雖然來自大家族,可麵對海州刺史這樣的實權人物,他們也不會把自己的姿態擺高。
畢竟一個手握軍政大權的刺史,可是一尊地方大佬,其身份地位不容小覷。
海州刺史的府邸每時每刻都有客人到來,除了世家門閥和周邊州縣的官吏,更多的是當地的大小世家。
至於商賈之人,他們連受邀的資格都沒有。
畢竟士農工商的鄙視鏈,在這個時代還是比較濃厚。
就在這時,身材高大魁梧的折衝都尉,和左右果毅都尉,帶著禮物過來了。
他們三人隻是帶了幾個侍衛,並沒有帶很多人過來。
折衝都尉快步走上前,一邊將禮物遞給一旁的婢女,一邊滿臉笑容地抱拳恭賀道。
“刺史大人,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官路坦途,財運亨通!”
這兩句話是王剪送給龍門縣縣尉張恭的祝壽詞,這些年也在大唐的各州縣流傳起來。
“哈哈哈,張都尉有心了!”海州刺史開懷大笑道。
他能在海州唿風喚雨,靠的就是折衝都尉張成的全力支持,為此他們兩人的子女還互相通婚,成為親家。
另外兩個果毅都尉,也緊隨其後。
一邊給價格不菲的賀禮,一邊說著恭維的祝壽詞。
滿臉笑容的海州刺史說道:“三位老弟,你們快進去歇息,宴席馬上就要開始了。”
三個海州的軍中大佬,再一次朝他抱拳說道。
“刺史大人,我等先進去。”
他們三人並不需要刺史府的人帶路,他們對這個地方十分地熟悉。
半刻鍾後。
邀約的客人已經全部到齊,海州刺史也沒有繼續站在大門口迎接客人,而是走到大堂內。
等他從寬敞的院落,往大堂內走進去時,兩側宴桌上的客人紛紛站起來,向他說著各種好話。
海州刺史一邊走,一邊朝兩側的客人抱拳說道。
“感謝諸位在百忙中抽出空,不遠千裏過來給老夫祝壽。”
“還請諸位都坐下來吧,我們的宴席馬上就開始了!”
今日來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而且他們和海州刺史在利益上有著很深的聯係。
因此雙方人的態度,都十分的友好。
沒過多久,刺史府的下人端著一碟碟美味的食物上來,而且美酒也是不限量供應。
又經過一頓恭維和感謝後,老管家帶了一群穿著暴露的舞姬,以及一群吹奏樂器的人上來了。
隨著優美樂曲吹響,千嬌百媚的舞姬開始翩翩起舞。
一眾賓客看的欣喜,他們不時地拍掌叫好。
宴席中,弘農楊氏的人忽然說道:“李刺史,巡察使就在隔壁的沂州,我們的計劃是不是得晚一些再執行?”
“據我所了解,本次的巡察使王剪可是個狠角色,就連河東裴氏都栽在他手裏!”
因為太原王氏的人就坐在他身旁,因此他並沒有把王離殤這件事說出來,免得引起尷尬。
聽到他的這番話,在場的人全都變得安靜下來。
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海州刺史,他們的臉上帶著擔憂、驚怕和好奇等各種複雜的情緒。
王剪的名字對他們這幫門閥世家的人來說,就是一種莫大的威懾力。
這個人行事無所顧忌,且心狠手辣,對他們世家的人沒有一點敬畏。
別說他們這些中小世家,就連五姓七望和其他大世家的人,對王剪這種狠人也是懼怕不已。
海州刺史站起來寬慰道:“諸位弟兄請放心,本官這段時間一直派人去盯著巡察使,他們此次東巡的目的並不是我們。”
“根據探子傳迴來的消息,他們這段時間一直在查看高產番薯,以及生育補貼的發放。”
“而且本官和楚州和揚州刺史也商議好了對策,完全能夠應對這支巡察使!”
雖然他不想跟這幫人過多解釋,可來的人全都是參與了本次運鹽官船沉沒,以及拿鹽高價販賣之事。
因此給他們一點信心,也可防止他們因為害怕而畏手畏腳。
聽到海州刺史的介紹,在座的人這才放下心來。
在他們看來,海州刺史是最懂得明哲保身的人,既然他敢說沒有問題,那就證明確實沒有什麽問題。
而且有海州刺史這個人在前麵頂著,即便最後出事,也是找他的麻煩。
他們這幫人絕大部分隻是販賣私鹽,被朝廷的人查出來,判罰也不會過於嚴重。
一個穿著名貴布料的中年男子站了起來,他一邊轉著寶珠,一邊朗聲問道。
“李刺史,現在河南道和淮南道已經做的差不多了,我們什麽時候開辟新的地方?”
“譬如通過減少官鹽的供給,提高河東道和山南東道等地的鹽價?”
當前大唐人口最稠密的地方,莫過於河東道、關內道和山南東道等地。
隻要能提高這些地方的鹽價,他們這幫人賺的絕對比現在要多得多。
他的這個提議,瞬間得到眾人的支持。
“我認為可以提高範圍了!”
“現在河南道和淮南道等地的鹽價,已經很高了,再漲就會出現問題,還不如開辟新的州縣。”
“而且運官鹽的官船沉沒,這事即便陛下知道了也不能說什麽!”
“到時候朝廷說不定還會撥下一大筆銀子,用於官船的打造。”
這幫門閥世家和商賈人,現在越說越激動,恨不得馬上把生意做大。
賺習慣了輕易得來的快錢,他們的胃口也養刁了。
現在讓他們經營田地,他們這幫人都沒有多大的興趣。
聽到這幫人無知且膽大的建議和言論,海州刺史無奈地搖著頭說道。
“諸位弟兄,飯要一口一口吃,這事急不來。”
“如果我們吃的太著急,很容易咬到石子,會把我們的牙齒崩碎!”
河東道、關內道和山南東道雖然富饒,可這三地距離長安太近,很容易引起朝廷的注意。
在沒有其他手段通天的人支持,他們可不敢盲目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