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重大獎賞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 作者:小蝸牛爬啊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剪搖著頭說道:“陛下,第一階段研製出來的火藥,隻能炸毀城牆。”
“要想進一步使用,則需要長時間的研究。”
“我們當前依靠的,還是士卒們一刀一槍的廝殺!”
火藥這東西現在還比較傻瓜式,而且因為技術的不成熟,還容易傷到自己人。
沒有數十年的更新迭代,很難弄出火槍之類的大殺器。
李世民笑著說道:“王愛卿,能炸毀城牆,已經足夠了!”
唐軍騎兵裝備精良,加殲滅東突厥、吐穀渾和吐蕃後,繳獲了數十萬匹戰馬。
到時候打造數十萬騎兵,便可席卷天下。
王剪也沒多說火藥的衍生用處,不然說了李世民也聽不懂,反而還要浪費大量的時間來解釋。
接下來兩人又聊了將近半個時辰,王剪才離開甘露殿。
皇宮外的大道上。
坐在奢華馬車裏的王剪,隔著簾子對王天一說道。
“天一,明日開始你不必繼續給我駕車了。”
王天一表情一變,他急聲問道:“老爺,可是我哪裏做得不夠好?”
侍衛了王剪三年,他做事一直勤勤懇懇,從來沒有出過錯。
他不知道老爺為何不讓他來駕車。
看到王天一心生誤會,王剪笑著說道:“天一,我向陛下舉薦你擔任禦史中丞了!”
“你一個正四品的朝廷命官,還給我駕車,傳出去諫議大夫肯定要彈劾我。”
什麽!
老爺舉薦我擔任禦史中丞?
王天一的表情瞬間呆住了。
禦史中丞是實打實的朝廷命官,而且還是禦史台的副官,權力十分大。
他現在擔任的東宮千牛率衛副率,雖然掛著正四品下的名頭,但卻是在東宮出仕。
東宮的官吏並沒有多少權力,他這一職責變動,相當於野雞飛上枝頭變鳳凰!
王天一不自信地問道:“老爺,當前馬大人、程公子、尉遲公子和房公子擔任著禦史中丞,還能有我的位置嗎?”
這四個人馬周有能力,另外三個都是超級二代公子哥,陛下不可能讓他去取代這四人。
王剪也沒打啞謎,而是把自己、馬周和他升官之事,跟王天一講了一遍。
聽到王剪升任戶部尚書,王天一臉色充滿了激動。
六部中,戶部的地位僅次於吏部,掌管著大唐所有的稅收以及戶籍。
老爺這一下真是位極人臣了!
...
翌日。
百官超會。
各部長官匯報完以後,禦史中丞馬周持著笏板出班啟奏道。
“啟稟陛下,河東裴氏合計2785人,均被殺頭!”
“府邸內的侍從,罪大惡極者598人殺頭,罪不至死者1263人,已經被關押進牢獄,無犯罪者152人,已經釋放迴去。”
正所謂惡主養惡奴,河東裴氏的一眾族人,他們隻負責動嘴皮子,具體的執行還是這幫下人來完成。
因此他們這些罪大惡極之人,同樣需要被嚴懲。
李世民臉色冷峻點了點頭,隨後目光在王剪和馬周幾人的身上掃了一眼。
他臉上露出一抹微笑說道。
“禦史台幹的不錯,因為你們提前發現,為大唐的江山社稷除掉了一個重大隱患!”
“有功則賞,有過則罰,朕要重重賞賜禦史台的一眾官吏!”
聽到李世民要獎賞禦史台,這幫朝臣的臉上,並沒有絲毫的吃驚。
畢竟鏟除了有造反能力的河東裴氏,不給大的獎賞可說不過去。
李世民朝內侍揮手說道:“把獎賞念出來吧!”
“遵命!”
內侍拿著聖旨,慢步走到玉階的一側,隨即攤開聖旨朗聲念道。
“大唐皇帝令,禦史台偵破生育津貼騙取案,為朝廷追迴21萬餘貫,挽救了大量的損失!”
“此外偵破河東裴氏私藏禁器,收繳甲胄副,長矛支,強弩把,為大唐的江山社稷穩固,立下巨大功勞。”
“陛下決定賞賜禦史貫,具體賞賜由韓國公王剪因公分配!”
天呐!
竟然賞賜給禦史台貫!
破這兩個案件的人,都是極少數人,絕大部分在外麵的監察禦史,分不到這筆巨大的賞賜。
平攤到每一個人都上,少數都有數百貫。
一眾官吏全都用羨慕的眼神,打量著王剪、馬周和程處默等人。
“不對啊,為何聖旨裏稱唿王剪為韓國公,而不是禦史大夫?”
這道突兀的聲音,瞬間把其他官吏的目光聚集過來。
“有古怪!”
他們心中紛紛冒出這個念頭。
就在這幫官吏在心裏各種猜測時,內侍接著念第二封聖旨。
“大唐皇帝令,即日起戴胄卸任戶部尚書,保留大理寺卿一職!”
“王剪卸任禦史大夫之職,升任為戶部尚書!”
“馬周卸任禦史中丞,升任為禦史大夫!”
“東宮千牛率衛副率王天一,升任為禦史中丞!”
第二封聖旨十分簡短,隻有寥寥四句話。
可就是這簡單的四句話,讓整個太極殿內的人都呆住了。
沒想到王剪入朝三年,已經爬上了戶部尚書一職!
這實在太荒謬了吧!
特別是長孫無忌、韋挺、盧承慶、楊師道、杜楚客和崔勖等人,他們看到王剪升任為戶部尚書,他們的表情最為吃驚。
按照他的升職速度,要不了幾年,恐怕會爬上尚書左右仆射一職!
內侍輕聲提醒道。
“還請諸位大人領旨吧!”
王剪、戴胄和馬周一齊躬身行禮道。
“臣領旨!”
退迴班位的時候,戴胄臉色複雜地看了王剪一眼,心裏有些不痛快。
這麽多尚書,陛下偏偏讓王剪取代他。
馬周此刻也是激動的心髒狂跳,沒想到升官來的這麽突然。
李世民的目光一直在群臣的身上掃視,他把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
沉默片刻。
李世民輕聲說道:“諸位愛卿,你們也不必羨慕禦史台,隻要你們立下大功,朕同樣會給你們巨大的賞賜!”
“遵命!”
文武百官一齊站出來應道。
陛下雖然說的容易,可哪能隨隨便便立大功呢?
又不是每個人都是王剪,立功跟喝水一樣簡單。
李世民看了戴胄一眼,站起來說道。
“今日朝會就開到這裏,戴愛卿隨朕來甘露殿!”
“遵命!”
戴胄恭敬地行禮,隨後跟在李世民的身後,快步離開太極殿。
“要想進一步使用,則需要長時間的研究。”
“我們當前依靠的,還是士卒們一刀一槍的廝殺!”
火藥這東西現在還比較傻瓜式,而且因為技術的不成熟,還容易傷到自己人。
沒有數十年的更新迭代,很難弄出火槍之類的大殺器。
李世民笑著說道:“王愛卿,能炸毀城牆,已經足夠了!”
唐軍騎兵裝備精良,加殲滅東突厥、吐穀渾和吐蕃後,繳獲了數十萬匹戰馬。
到時候打造數十萬騎兵,便可席卷天下。
王剪也沒多說火藥的衍生用處,不然說了李世民也聽不懂,反而還要浪費大量的時間來解釋。
接下來兩人又聊了將近半個時辰,王剪才離開甘露殿。
皇宮外的大道上。
坐在奢華馬車裏的王剪,隔著簾子對王天一說道。
“天一,明日開始你不必繼續給我駕車了。”
王天一表情一變,他急聲問道:“老爺,可是我哪裏做得不夠好?”
侍衛了王剪三年,他做事一直勤勤懇懇,從來沒有出過錯。
他不知道老爺為何不讓他來駕車。
看到王天一心生誤會,王剪笑著說道:“天一,我向陛下舉薦你擔任禦史中丞了!”
“你一個正四品的朝廷命官,還給我駕車,傳出去諫議大夫肯定要彈劾我。”
什麽!
老爺舉薦我擔任禦史中丞?
王天一的表情瞬間呆住了。
禦史中丞是實打實的朝廷命官,而且還是禦史台的副官,權力十分大。
他現在擔任的東宮千牛率衛副率,雖然掛著正四品下的名頭,但卻是在東宮出仕。
東宮的官吏並沒有多少權力,他這一職責變動,相當於野雞飛上枝頭變鳳凰!
王天一不自信地問道:“老爺,當前馬大人、程公子、尉遲公子和房公子擔任著禦史中丞,還能有我的位置嗎?”
這四個人馬周有能力,另外三個都是超級二代公子哥,陛下不可能讓他去取代這四人。
王剪也沒打啞謎,而是把自己、馬周和他升官之事,跟王天一講了一遍。
聽到王剪升任戶部尚書,王天一臉色充滿了激動。
六部中,戶部的地位僅次於吏部,掌管著大唐所有的稅收以及戶籍。
老爺這一下真是位極人臣了!
...
翌日。
百官超會。
各部長官匯報完以後,禦史中丞馬周持著笏板出班啟奏道。
“啟稟陛下,河東裴氏合計2785人,均被殺頭!”
“府邸內的侍從,罪大惡極者598人殺頭,罪不至死者1263人,已經被關押進牢獄,無犯罪者152人,已經釋放迴去。”
正所謂惡主養惡奴,河東裴氏的一眾族人,他們隻負責動嘴皮子,具體的執行還是這幫下人來完成。
因此他們這些罪大惡極之人,同樣需要被嚴懲。
李世民臉色冷峻點了點頭,隨後目光在王剪和馬周幾人的身上掃了一眼。
他臉上露出一抹微笑說道。
“禦史台幹的不錯,因為你們提前發現,為大唐的江山社稷除掉了一個重大隱患!”
“有功則賞,有過則罰,朕要重重賞賜禦史台的一眾官吏!”
聽到李世民要獎賞禦史台,這幫朝臣的臉上,並沒有絲毫的吃驚。
畢竟鏟除了有造反能力的河東裴氏,不給大的獎賞可說不過去。
李世民朝內侍揮手說道:“把獎賞念出來吧!”
“遵命!”
內侍拿著聖旨,慢步走到玉階的一側,隨即攤開聖旨朗聲念道。
“大唐皇帝令,禦史台偵破生育津貼騙取案,為朝廷追迴21萬餘貫,挽救了大量的損失!”
“此外偵破河東裴氏私藏禁器,收繳甲胄副,長矛支,強弩把,為大唐的江山社稷穩固,立下巨大功勞。”
“陛下決定賞賜禦史貫,具體賞賜由韓國公王剪因公分配!”
天呐!
竟然賞賜給禦史台貫!
破這兩個案件的人,都是極少數人,絕大部分在外麵的監察禦史,分不到這筆巨大的賞賜。
平攤到每一個人都上,少數都有數百貫。
一眾官吏全都用羨慕的眼神,打量著王剪、馬周和程處默等人。
“不對啊,為何聖旨裏稱唿王剪為韓國公,而不是禦史大夫?”
這道突兀的聲音,瞬間把其他官吏的目光聚集過來。
“有古怪!”
他們心中紛紛冒出這個念頭。
就在這幫官吏在心裏各種猜測時,內侍接著念第二封聖旨。
“大唐皇帝令,即日起戴胄卸任戶部尚書,保留大理寺卿一職!”
“王剪卸任禦史大夫之職,升任為戶部尚書!”
“馬周卸任禦史中丞,升任為禦史大夫!”
“東宮千牛率衛副率王天一,升任為禦史中丞!”
第二封聖旨十分簡短,隻有寥寥四句話。
可就是這簡單的四句話,讓整個太極殿內的人都呆住了。
沒想到王剪入朝三年,已經爬上了戶部尚書一職!
這實在太荒謬了吧!
特別是長孫無忌、韋挺、盧承慶、楊師道、杜楚客和崔勖等人,他們看到王剪升任為戶部尚書,他們的表情最為吃驚。
按照他的升職速度,要不了幾年,恐怕會爬上尚書左右仆射一職!
內侍輕聲提醒道。
“還請諸位大人領旨吧!”
王剪、戴胄和馬周一齊躬身行禮道。
“臣領旨!”
退迴班位的時候,戴胄臉色複雜地看了王剪一眼,心裏有些不痛快。
這麽多尚書,陛下偏偏讓王剪取代他。
馬周此刻也是激動的心髒狂跳,沒想到升官來的這麽突然。
李世民的目光一直在群臣的身上掃視,他把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
沉默片刻。
李世民輕聲說道:“諸位愛卿,你們也不必羨慕禦史台,隻要你們立下大功,朕同樣會給你們巨大的賞賜!”
“遵命!”
文武百官一齊站出來應道。
陛下雖然說的容易,可哪能隨隨便便立大功呢?
又不是每個人都是王剪,立功跟喝水一樣簡單。
李世民看了戴胄一眼,站起來說道。
“今日朝會就開到這裏,戴愛卿隨朕來甘露殿!”
“遵命!”
戴胄恭敬地行禮,隨後跟在李世民的身後,快步離開太極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