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擺擺手。
雖然剛才出手威懾,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
可到了趙旭這樣的實力,許多事情都可隨心,願意配合是情分。
盧白頡心存感激,就是記住今日這份情。
江南士族中那些老家夥、老供奉,都是些人老成精,老奸巨猾的東西。
就是需要超出他們認知,比如這樣絕對武力展現在眼前,才能震懾住。
報國寺一行後不久。
趙旭就徹底治愈徐脂虎舊疾。
陽春城之行,隻是此次東行插曲,不可能久留。
……
十一月。
炎炎遠去,秋高氣爽。
趙旭離開湖亭繼續前行,走出江南道,進入東越道。
東越道,刨除立於東海之濱,不受離陽朝廷管轄的武帝城,還有兩家出名的勢力,且都位於劍州。
江西龍虎,江東軒轅。
劍州被廣陵江支流歙江,由南向北,一分為二。
江西有道教祖庭龍虎山。
龍虎山道門趙家,與當今離陽天家同姓,傳承六十多代,一千六百多年。
整個離陽,能與道門趙家相提並論的家族,隻有北方出了儒家第一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的張家。
北夫子南真人,並稱超過千年。
與龍虎山隔江相望,江東軒轅家族,占據大半座徽山,傳承數百年,也是不俗。
東去劍州,看龍虎軒轅,先過賀州。
賀州沒有劍州那樣,天下聞名的大勢力,卻也出過一些了不起的大人物。
近些年出過最出名的天下名人,莫過於春秋十三甲之法甲荀平。
春秋時期,朝堂江湖,風起雲湧,名士輩出,紛爭不斷。
法甲荀平出生賀州知章城,上陰學宮大祭酒齊龍陽弟子。
北涼王徐曉年輕時最佩服,也是太安城最有遠見的讀書人。
二十四歲,上治國《二十一疏》成為後來離陽國策,推動變法,最終受攻訐,替現在的離陽皇帝背鍋,被腰斬於鬧市。
到劍州前,趙旭先到賀州邊境知章城,看看這個城市有何不同。
知章城外。
普通人一個時辰路程。
趙旭提酒,尋得一座三尺孤墳,雜草叢生,籠罩墓碑。
意念一動,眾多雜物化作飛灰,三尺墓誌銘,顯露出來。
看著麵前場景,趙旭不禁搖頭,當年風流人物,如今不是他前來祭拜,連墓碑都見不到太陽。
最重要還是活著!
看過荀平墓,趙旭返迴知章城,選一家客棧住下,養精蓄銳,準備第二天,繼續趕路。
無巧不成書,客棧中恰巧遇見一撥,從劍州押鏢到知章城,第二天返迴的鏢師。
看見,長安鏢局的旗幟,趙旭心念一動,上前問道:
“在下青州趙旭,欲前往劍州,可否捎我一程?”
劍州號稱無鏢不成州,鏢局眾多,長安鏢局是其中,不大不小一個。
鏢局人數五六十,老青搭配,各個年齡段都有,算是傳承有序。
這些老鏢師,多來自於“江湖好漢”,也有一些是退役悍卒。
前者在道上一般有些人脈,後者則受過軍伍熏陶,都吃過刀口上舔血的飯,兩者結合,很適合鏢師這一行。
長安鏢局如今,能單獨押跨州鏢物的人,隻有總鏢頭石青峰和武術教頭俞漢良。
這一趟到知章城,就是俞漢良領頭出的鏢。
俞漢良以前是江洋大盜,後來上了年紀,就洗手上岸,做起了押鏢營生。
這種押鏢迴程,帶上一些趕路旅人同行,在鏢行是常有的事。
畢竟,任務已經完成,再賺一些外快,大家都不會拒絕。
“公子,願意與長安鏢局隨行,是我們的榮幸!”俞漢良沒有過多猶豫,便同意下來。
“老爹,你真要讓他隨行!”韓響馬有些不放心,來到俞漢良耳邊,輕聲問道。
他是孤兒出生,春秋亂戰尾聲,被俞漢良在雪地裏撿到,視作親生兒子照顧培養。
趙旭一看就不是一般人,和這樣的人同行,心中難免有些不放心。
“你放心,我看人還沒出過錯!”俞漢良江湖經驗豐富,猜測趙旭是一位,有修為在身,出來曆練的世家公子。
這樣的人不好拒絕,一個不好得罪對方,反而可能引發禍端。
現在,他隻能安慰一下韓響馬,並寄希望路途中,不要出什麽事。
兩人談話,並沒有迴避趙旭,顯得很敞亮。
他們的顧慮,趙旭一清二楚,隻能說對方多慮了,不過這些走江湖的,想要活命,不得不多想!
雙方達成協議,趙旭隨即支付了一筆,不錯的定金。
收到錢,即便是有些意見的韓響馬,也閉上了嘴。
畢竟,走鏢這一行,也算是半個刀口舔血,大多處於江湖底層,隻要錢到位,有的是人願意拚命。
第二天出發。
趙旭沒有弄出什麽意外。
長安鏢局一方,反倒先給了他,一個驚喜。
隊伍中添了一輛馬車,多了十來個,裝扮成鏢局鏢師的人,應該是護衛。
韓響馬與其餘鏢局中人一樣,都是一臉懵逼,顯然什麽都不知道。
隻有俞漢良,臉色有些陰沉,更多是無奈。
這群人,可能帶來的麻煩,還要超過趙旭,甚至可以說,麻煩已經不可避免!
他看向趙旭默然無語,眼神中有些歉意,卻沒有多解釋什麽。
趙旭什麽也沒問,也沒有去感知,這些人來曆,他自信可以應對一切。
隊伍就這樣,在一種奇怪氛圍中開拔,向劍州而去。
底層人想要跨州,自然比不得趙旭武道有成後,趕路的速度。
由賀州到劍州,耗時得有一月有餘。
韓響馬的年紀與趙旭相差不大,正是青年熱血,大腦中憂慮沒過多久,就被拋在腦後。
其實,他心中對趙旭這個,不同階級出來的同齡人,還是有些好奇的。
離開知章城不久,韓響馬主動找趙旭攀談。
俞漢良是個大老粗,目不識丁,生性隨他的韓響馬,雖然從小在鏢局長大,接受過一些文字教育,卻也好不到哪裏去。
他本以為,像趙旭這樣的人,會很難相處。
卻不想,對方為人很是隨和,一番攀談,很是愉快。
隨著,交流加深,韓響馬開始佩服起趙旭來,這樣見識廣博之人,他從沒有遇見過。
同時,趙旭的表現,引起了馬車中人的注意。
一雙美目,正悄然,盯著他!
雖然剛才出手威懾,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
可到了趙旭這樣的實力,許多事情都可隨心,願意配合是情分。
盧白頡心存感激,就是記住今日這份情。
江南士族中那些老家夥、老供奉,都是些人老成精,老奸巨猾的東西。
就是需要超出他們認知,比如這樣絕對武力展現在眼前,才能震懾住。
報國寺一行後不久。
趙旭就徹底治愈徐脂虎舊疾。
陽春城之行,隻是此次東行插曲,不可能久留。
……
十一月。
炎炎遠去,秋高氣爽。
趙旭離開湖亭繼續前行,走出江南道,進入東越道。
東越道,刨除立於東海之濱,不受離陽朝廷管轄的武帝城,還有兩家出名的勢力,且都位於劍州。
江西龍虎,江東軒轅。
劍州被廣陵江支流歙江,由南向北,一分為二。
江西有道教祖庭龍虎山。
龍虎山道門趙家,與當今離陽天家同姓,傳承六十多代,一千六百多年。
整個離陽,能與道門趙家相提並論的家族,隻有北方出了儒家第一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的張家。
北夫子南真人,並稱超過千年。
與龍虎山隔江相望,江東軒轅家族,占據大半座徽山,傳承數百年,也是不俗。
東去劍州,看龍虎軒轅,先過賀州。
賀州沒有劍州那樣,天下聞名的大勢力,卻也出過一些了不起的大人物。
近些年出過最出名的天下名人,莫過於春秋十三甲之法甲荀平。
春秋時期,朝堂江湖,風起雲湧,名士輩出,紛爭不斷。
法甲荀平出生賀州知章城,上陰學宮大祭酒齊龍陽弟子。
北涼王徐曉年輕時最佩服,也是太安城最有遠見的讀書人。
二十四歲,上治國《二十一疏》成為後來離陽國策,推動變法,最終受攻訐,替現在的離陽皇帝背鍋,被腰斬於鬧市。
到劍州前,趙旭先到賀州邊境知章城,看看這個城市有何不同。
知章城外。
普通人一個時辰路程。
趙旭提酒,尋得一座三尺孤墳,雜草叢生,籠罩墓碑。
意念一動,眾多雜物化作飛灰,三尺墓誌銘,顯露出來。
看著麵前場景,趙旭不禁搖頭,當年風流人物,如今不是他前來祭拜,連墓碑都見不到太陽。
最重要還是活著!
看過荀平墓,趙旭返迴知章城,選一家客棧住下,養精蓄銳,準備第二天,繼續趕路。
無巧不成書,客棧中恰巧遇見一撥,從劍州押鏢到知章城,第二天返迴的鏢師。
看見,長安鏢局的旗幟,趙旭心念一動,上前問道:
“在下青州趙旭,欲前往劍州,可否捎我一程?”
劍州號稱無鏢不成州,鏢局眾多,長安鏢局是其中,不大不小一個。
鏢局人數五六十,老青搭配,各個年齡段都有,算是傳承有序。
這些老鏢師,多來自於“江湖好漢”,也有一些是退役悍卒。
前者在道上一般有些人脈,後者則受過軍伍熏陶,都吃過刀口上舔血的飯,兩者結合,很適合鏢師這一行。
長安鏢局如今,能單獨押跨州鏢物的人,隻有總鏢頭石青峰和武術教頭俞漢良。
這一趟到知章城,就是俞漢良領頭出的鏢。
俞漢良以前是江洋大盜,後來上了年紀,就洗手上岸,做起了押鏢營生。
這種押鏢迴程,帶上一些趕路旅人同行,在鏢行是常有的事。
畢竟,任務已經完成,再賺一些外快,大家都不會拒絕。
“公子,願意與長安鏢局隨行,是我們的榮幸!”俞漢良沒有過多猶豫,便同意下來。
“老爹,你真要讓他隨行!”韓響馬有些不放心,來到俞漢良耳邊,輕聲問道。
他是孤兒出生,春秋亂戰尾聲,被俞漢良在雪地裏撿到,視作親生兒子照顧培養。
趙旭一看就不是一般人,和這樣的人同行,心中難免有些不放心。
“你放心,我看人還沒出過錯!”俞漢良江湖經驗豐富,猜測趙旭是一位,有修為在身,出來曆練的世家公子。
這樣的人不好拒絕,一個不好得罪對方,反而可能引發禍端。
現在,他隻能安慰一下韓響馬,並寄希望路途中,不要出什麽事。
兩人談話,並沒有迴避趙旭,顯得很敞亮。
他們的顧慮,趙旭一清二楚,隻能說對方多慮了,不過這些走江湖的,想要活命,不得不多想!
雙方達成協議,趙旭隨即支付了一筆,不錯的定金。
收到錢,即便是有些意見的韓響馬,也閉上了嘴。
畢竟,走鏢這一行,也算是半個刀口舔血,大多處於江湖底層,隻要錢到位,有的是人願意拚命。
第二天出發。
趙旭沒有弄出什麽意外。
長安鏢局一方,反倒先給了他,一個驚喜。
隊伍中添了一輛馬車,多了十來個,裝扮成鏢局鏢師的人,應該是護衛。
韓響馬與其餘鏢局中人一樣,都是一臉懵逼,顯然什麽都不知道。
隻有俞漢良,臉色有些陰沉,更多是無奈。
這群人,可能帶來的麻煩,還要超過趙旭,甚至可以說,麻煩已經不可避免!
他看向趙旭默然無語,眼神中有些歉意,卻沒有多解釋什麽。
趙旭什麽也沒問,也沒有去感知,這些人來曆,他自信可以應對一切。
隊伍就這樣,在一種奇怪氛圍中開拔,向劍州而去。
底層人想要跨州,自然比不得趙旭武道有成後,趕路的速度。
由賀州到劍州,耗時得有一月有餘。
韓響馬的年紀與趙旭相差不大,正是青年熱血,大腦中憂慮沒過多久,就被拋在腦後。
其實,他心中對趙旭這個,不同階級出來的同齡人,還是有些好奇的。
離開知章城不久,韓響馬主動找趙旭攀談。
俞漢良是個大老粗,目不識丁,生性隨他的韓響馬,雖然從小在鏢局長大,接受過一些文字教育,卻也好不到哪裏去。
他本以為,像趙旭這樣的人,會很難相處。
卻不想,對方為人很是隨和,一番攀談,很是愉快。
隨著,交流加深,韓響馬開始佩服起趙旭來,這樣見識廣博之人,他從沒有遇見過。
同時,趙旭的表現,引起了馬車中人的注意。
一雙美目,正悄然,盯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