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來說,你說的那個不應該叫做相聲,你說的那個已經可以叫做是小品了。”

    聽到張可的問題,李雲陽無奈的開始解釋傳統相聲和他們所認為的相聲的區別。

    “我是學傳統相聲的,就是你們小時候聽到的那種,馬季,馬三立說的那種。和現在你們看到的根本不是一迴事。”

    “相聲講究的是說學逗唱,主要采用的是口頭方式表演,一般分為單口相聲,對口相聲,qun口相聲,馬三立馬先生就是單口相聲的代表人物,我想你們都應該聽過馬老先生的《逗你玩》吧。”

    看著三個人點了點頭,李雲陽繼續說道。

    “那就是經典的單口相聲,說起來,馬老先生還是我的師爺呢,我師傅就是馬老先生的親傳弟子。”

    感慨了一句之後,李雲陽接著給三個人解釋道。

    “而兩個人說的,就是對口相聲,兩個人一個逗哏,一個捧哏,最常見的就是逗哏和觀眾溝通互動講故事,而捧哏適時的把逗哏的一些話凝練或者總結一下,作為觀眾代表,和逗哏溝通,往往能一語點出這個時候觀眾應該get到的笑點,讓觀眾發笑。”

    “所以一個好的捧哏往往占據了一個相聲裏的重要部分,就像相聲裏有句老話,三分逗七分捧,如果沒有捧哏的在一旁協助,那麽逗哏的往往沒有辦法讓觀眾達到自己預想的效果。”

    “那陽哥,你是逗哏還是捧哏?”一旁的張浩cha話問道。

    “我是逗哏,我們這一門師承馬三立先生,學的就是逗哏,不過捧哏也得學,因為舞台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所以都得會,不過我主攻的是逗哏。”

    聽到張浩的問題,李雲陽解釋了一句,然後接著說道。

    “除了這兩個,剩下還有就是qun口相聲了,三個人或者三個人以上的,就叫做qun口相聲,除了逗哏和捧哏以外的人,叫做膩縫,從字麵就可以理解,主要是把逗哏和捧哏之間話語來進行一個縫補,讓這個笑點更加明顯。”

    “那我們現在看到的相聲就是qun口相聲啊,陽哥你怎麽說不是相聲呢?”聽到李雲陽解釋的話,三個人再次迷惑了。

    “來,我給你們解釋一下。”聽到三個人的疑問,李雲陽笑了一下,然後帶著三人來到了那個大箱子旁邊,一邊往出拿東西,一邊給三個人解釋起來。

    “相聲一開始是一個街頭藝術,你們覺得會有那些花裏胡哨的東西嗎?發展到現在,相聲總共用的也就這幾種東西。”一邊說著,李雲陽一邊指著拿出來的東西。

    “這個,醒木,你們應該都見過,電視劇裏的驚堂木和這個差不多,就是一塊小木頭,隻不過是在不同人手裏叫法不同罷了。”

    “這個,折扇,更是常見的東西了,現在哪都能買的到,不過在相聲的舞台上,這把折扇不能用來扇風,他的象征意義更加大於實際意義。”

    “在表演的過程中,如果說到一些兵器之類的東西,為了讓觀眾更加直觀的看到,這把扇子就派上用場了,他可以是刀,可以是劍,也可以是槍等等的兵器。”一邊說著,李雲陽一邊拿起扇子給三人比劃了一下。

    這一輩子的他本身就是從小學藝,雖然後來放棄了一段時間,但是打小留下的底子還在,所以這幾下還是有的。

    “還有這個,手絹,我們專業名字叫浮子,也是用來象征的,比如在舞台上表演看個書,或者角色需要,把自己裝扮成別人,這個就派上用場了。”

    “然後是這個···”李雲陽把剛才放在桌子上的快板拿了起來。

    “這個知道,快板嘛,網上我以前見過有人玩這個。”看著李雲陽手裏的快板,李超說道。

    “沒錯,這個就是快板。”看著李超點了點頭,李雲陽繼續說道。

    “這個可以說是我們天朝的rap了,從古至今都有,早年叫“數來寶”,也叫“順口溜”、“流口轍”、“練子zui”,是從宋代貧民演唱的“蓮花落”演變發展而來的。”

    一邊解釋著,李雲陽還順手打了一段板,看的三個人目瞪口呆。

    “陽哥,沒想到你還有這麽一手呢啊,那那會我們迎接小學妹的時候,你怎麽沒有表演兩下子啊。”

    對於三個人的這個問題,李雲陽笑了笑沒有迴答,他不知道說什麽,難道說以前的自己已經放棄了這些傳統藝術,而現在的自己是異界穿越過來的一個愛好傳統藝術的人嗎?

    沒有迴答這個問題,但是還是繼續給三個人介紹著箱子裏的東西。

    “這兩個木板合起來叫做禦子板,據傳說是當年一個老先生給皇上表演,沒有家夥事,隨手拿了兩塊木板,表演完,皇上看著寒酸,賜給了老先生兩塊玉做的板子,也因為是禦賜的,所以叫做禦子板。”

    “當然了,這都是傳說,具體是怎麽樣的,我們也不知道,說反正是都這麽說,但是我想是為了給自己一個好聽點的名分才這麽說的。”

    一邊說著,李雲陽笑了笑,然後左手拿著板習慣性的敲了幾下。

    “嘿,你別說,陽哥玩的這兩下,還真有點帕金森的感覺。”看著李雲陽敲板的手,張可笑著說道。

    “去你大爺的。”笑罵了一句,李雲陽繼續解釋著。

    “這玩意說白了,就是個節奏感覺器,和我們有時候唱歌會不自覺的打節拍的一樣的道理。不過他是用來唱太平歌詞的。”

    “太平歌詞?”

    “沒錯,太平歌詞,相聲講究四門功課,說學逗唱,這個唱,指的就是太平歌詞。”

    “說學逗唱,這個我聽過,但是唱不應該是唱歌唱戲嗎?”聽到李雲陽的話,身為京都人的李超問道。

    “唱歌唱戲那是學,人家有專業的演員,相聲演員就是學習人家唱而已,凡是有人家本門功課專業演員的,我們統稱之為學。”

    “哦~我說呢,春晚上表演的的相聲說學逗唱,還沒有見有人把學跟唱分開解釋過呢。”聽到李雲陽的解釋,李超恍然大悟的感歎一聲。

    “那為什麽現在已經沒有人唱這個太平歌詞了呢?”明白過來的李超緊接著問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德雲幕後大boss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蕭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蕭生並收藏德雲幕後大boss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