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安一夜沒睡好, 第二天清晨醒來時, 難得困倦難耐, 眼下更是添了一抹青黑。
疲憊的抬手揉了揉眼睛,程子安並沒有賴床的習慣, 沒睡好也隻是稍稍躺了一會兒就起身了。隻是剛坐起身來她的身子便是一僵, 然後迅速的將被子掀開了。
被子上很幹淨, 什麽也沒有,床單上同樣如此, 可程子安的臉色卻更加怪異了。
在床上僵了片刻, 黑貓都被驚醒跳下了床,程子安才木著張臉起身了。沒做別的, 第一件事就是去衣櫃裏找了幹淨的褻褲來換——天知道她昨晚上做了一夜什麽夢。
換過了褻褲,穿好了衣衫,程子安重新走迴床邊,看著床頭上那本《將軍令》滿眼複雜。
這麽正經的名字, 這麽不正經的內容,偏偏她不僅看了, 還看完了, 不僅看完了, 還看懂了!
其實昨晚楚翊鬧那一場也不算白鬧,雖隻是匆匆一眼,但程子安目力甚佳,關鍵之處她其實已經看見了。正因為看見了,她才如此的羞憤難當, 以至於最後把人丟下自己跑了,可沒想到還沒等心情徹底平複,她晚上就又看了那不正經的話本,尤其是這話本的主角是她和楚翊!
哪怕明知道這話本上的一切都是胡編亂造,寫的更是男女之事,可是看過這話本之後她還是免不了會多想。於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程子安抬手捂臉,覺得尷尬得簡直都要沒臉見人了。
不過就算是沒臉見人,這本書還是不能留了,必須立刻銷毀!
這樣想著,程子安甚至沒來得及洗漱就先拿著那書冊去了書房。
程子安在很多時候也會追求完美,所以偶爾會對自己作出的字畫不甚滿意,這種時候她便常常會選擇將這些書畫燒毀。書房裏常備著燒東西的火盆,此時正是再適用不過了。
把書房的門一關,窗戶開著透氣,程子安翻出火盆便開始燒書。
《將軍令》這個話本並不厚,不消一炷香的功夫,就被程子安撕了全扔火盆裏了。火焰吞噬著書頁,一個個方正的文字消失在火舌間,青煙嫋嫋很快充斥滿整個書房……
正當此時,書房的門被人敲響了,帶著些急切的聲音出現在門外:“公子,公子,你在裏麵嗎?”
程子安正燒著書,寫著《將軍令》的藍色封皮還沒燒盡,冷不丁被這敲門聲驚了一跳。不過她雖然有些心虛,卻還不至於自己嚇自己,最後看了一眼那正在燃燒的書頁,便起身過去打開了書房的房門,問道:“何事?”
門外站著個小廝打扮的少年,臉上帶著焦急:“公子,宮裏來人宣召。”
程子安聞言一愣,下意識的抬頭看了看天色。她昨夜沒睡好,今早起得稍遲了些,可如今也不過剛剛天亮,甚至還未到辰時。這個時候早朝未散,就算楚翊為著昨晚之事宣召她,也不該這麽早吧?
想歸想,程子安卻不敢耽擱,她抬腳剛邁出了書房,轉念卻又想起了火盆裏那尚未燃盡的書。於是略一遲疑,吩咐道:“你在這裏等上一刻鍾,火盆裏燒的東西不必去管。”
小廝自然應下,好奇的往書房裏看了一眼,卻聽話的沒敢亂闖。
程子安迴房又換了一身衣服,匆匆洗漱完之後便趕緊去了前廳,那裏已有宮人在等候。
沒有耽擱,甚至沒有寒暄,程子安跟著來宣召的宮人一同出了府,匆匆往皇宮趕去。不過半路上她還是忍不住開口問了:“此刻當是早朝,不知陛下突然宣召所為何事?”
若是其他人問這話,大抵很難得到答案,但如今宮中誰不知道陛下對這位未來皇夫的看重?自認有些眼色的宮人自然不敢隱瞞,當下便道:“程大人不必憂心,今日宣召雖是因有禦史參了您,但陛下總是站在您這邊的。”
程子安聞言一怔,完全想不到自己做了什麽值得禦史來參,於是又問:“那公公可知,禦史參了程某什麽?”
宮人聞言遲疑了一下,表情略微古怪:“禦史參您……踏足青樓。”
***************************************************************************
近來天下承平,朝議時需要上稟和商議的事便是漸漸地少了。
早朝還是不過半個時辰,政務便處理妥當了,安義剛收到了楚翊的眼神,準備喊上一聲“有事起奏無事退朝”,便見著最不招楚翊待見的禦史站了出來。
幸運的是,這一次站出來的不是秦岩,不幸的是,這次禦史要參的人是程子安。
經過之前的博弈,整個朝堂上的大臣都知道,他們的皇帝陛下對程子安可謂情根深種,一心一意的要將對方立為皇夫,甚至不惜以罷朝作為威脅。
到了如今,大多數人都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偶爾有不死心的,也不過是帶著自家優秀的子弟去皇帝陛下麵前晃悠兩圈,以期陛下移情別戀。不過至今為止這種做法仍舊沒有起到半點兒作用,頂多就是長得好讓陛下多看兩眼,之後就沒下文了。
今日禦史突然的參奏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尤其是在他參奏的內容是“程捷踏足青樓”一點,更是激得眾人重新看到了希望——程捷那麽花心,說不定陛下就惱了呢?!
楚翊真惱了,卻不是氣惱,而是懊惱,因為沒人比她更清楚昨晚程子安為什麽會踏足青樓。
究竟是誰這麽沒眼力?!明明看見朕和子安一起出現在凝香閣,居然還敢明目張膽的把這事兒拿出來說,他這是有恃無恐,還是想順便敗壞朕的名聲?!
楚翊都快氣炸了,可是麵對著滿朝文武,她卻並不能主動承認自己去青樓,尤其是她還做了更荒唐的事。於是一邊循例讓人去宣召程子安入宮,她一邊開口說道:“朕不知王禦史從何處聽來如此荒謬的傳聞就敢進諫,不過朕可以告訴你,昨晚程捷是與朕在一起的。”
白發蒼蒼的老禦史壓根不信:“陛下,此非流言,乃昌平侯幼子陸群、寧國公次子高遠親見。”說話的同時,他看著楚翊的目光中明晃晃的寫著:陛下,您這是是非不分,胡亂包庇啊!
楚翊將這兩個名字記在了心裏,暗自磨了磨牙,若不是這兩人都未出仕,沒有官職在身,她當即就能依楚律將這兩人處置了!不過就算現在不能明目張膽的處置他們,這兩家也被楚翊暗搓搓的記了小賬,今後有的是機會收拾。
無視老禦史控訴的目光,楚翊麵不改色的道:“王卿是信那兩個黃口小兒而不信朕了?”
“臣惶恐。”王禦史連忙迴道。
之後君臣就開始了拉鋸戰,無論王禦史說什麽,楚翊都咬定了程子安昨晚是與自己在一起。王禦史再膽大,也不敢說皇帝陛下去逛青樓了,更何況眼前這還是位女帝,他也根本想不到。
事情陷入了僵局,不過這般場景也讓在場群臣更加明白,楚翊對於程子安的維護到了何種程度。她包庇她,沒有理由,無論什麽事,哪怕涉及忠誠也是如此。
不少人因此徹底熄了心思,今日隻當看了一場鬧劇。
等到程子安跟著宮人來到宣政殿時,所有人都覺得事情已經塵埃落定了。畢竟包庇她的人是皇帝,哪怕沒有證據,哪怕所有人都覺得皇帝陛下是在胡說八道,卻沒有一個人敢反駁的。
果然,等到程子安進殿行禮之後,楚翊第一句話就問:“子安,你昨晚可見過朕?”
這麽問,隻要不傻的人都知道該怎麽答。程子安果然明白過來,當即答道:“自然見過。”卻是決口不提在哪裏見的。
王禦史氣得吹胡子瞪眼,卻猶自不肯死心,當即說道:“臣有人證!程捷昨晚踏足凝香閣,凝香閣中自有人見過他。”
楚翊不甚在意,無所謂的道:“既如此,便將人帶上來吧。”略一頓,加了句:“朕親自問。”
人證顯然是早準備好候在宮門外的,楚翊剛宣見,人很快便被帶到了大殿之上。
楚翊抬眸看了兩眼,輕易的便認了出來,一個是那凝香閣的老鴇,另一個則是昨晚引她們入門的那個迎客女子。說來昨日程子安都沒怎麽和這兩人打交道,反倒是她與她們頗有些接觸。
皇帝陛下一下子就樂了,等到老鴇和琴娘跪下行完禮後,她便徑直起了身從禦階上下來了。她走到兩人身前,開口道:“朕有話要問你們,你們且如實說來。”
楚國重士,尋常官員見到皇帝是很少直接行跪拜大禮的,大多數時候行揖禮便夠了。但老鴇和琴娘的身份實在太低,是以一上殿便直接跪下了,額頭幾乎貼上了宣政殿的地磚,誠惶誠恐。
沒片刻,跪在地上的她們便看見了一雙黑底金邊紋龍的靴子出現在眼前,緊接著便是一道頗有些耳熟的聲音在頭頂響起。此時她們聽見那自稱自然沒敢多想,趕忙出聲應下了。
於是楚翊又道:“那好,你們先抬起頭來,看看朕,再看看朕身邊的人。”
老鴇和琴娘依言抬頭,在看清楚翊模樣的時候,幾乎嚇得癱倒在地。不過站在大殿兩旁的大臣們卻絲毫沒將這異裝放在心上,隻道是這些升鬥小民被皇帝陛下的威嚴所震懾,卻不知她們心裏幾乎忍不住哭出來了:這皇帝分明就是昨晚那有錢的小公子啊,她們哪裏敢指認她?!
楚翊很滿意老鴇和琴娘的反應,唇角微揚,問道:“可看清了?”
嚇癱了的兩人如提線木偶般乖乖點頭應是:“看清了。”
一旁的王禦史幾乎跳腳,忍不住插話道:“不是讓你們看陛下,是看這兒。”
兩人聞言呆呆抬頭,看見王禦史所指的程子安簡直一點都不意外,她們同時也猜出了她的身份。
楚翊也沒在意王禦史插話,眉梢微挑,問老鴇和琴娘:“想必你們也看清楚了,那麽現在告訴朕,你們昨夜可曾見過她?”
搖頭,再搖頭,隻要不傻的人都得搖頭,不搖頭難道要指認女帝陛下去逛青樓嗎?!
明明看畫像的時候說認識,這會兒倒是搖頭了,這和說好的不一樣啊!
王禦史徹底傻眼,在楚翊冷然拂袖中,這一場風波如同鬧劇一般收場了。
楚翊不知道的是,若她今日表現出一絲半點兒的遲疑來,禦史參奏程子安的事就不止是踏足青樓那樣簡單了。還有一條,聯絡程潛,裏通外國!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程潛上一迴送信給程子安的事終究是被人察覺了,可惜送信的人沒抓住,其他證據也沒找到,甚至守株待兔數月也一無所獲。這種事說出去,皇帝若是信了,查一查程家就可能遭受滅頂之災,但如果皇帝不信,那參奏的人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的。
青樓之事本就是個引子,世間沒有哪個女子真能忍受心上人的不忠,尤其是高高在上的帝王。隻要楚翊動搖了一瞬,有心人就能讓這動搖變成懷疑,進而徹底將程子安拉下馬。
可惜,便是那一瞬間的動搖,也不存在。
作者有話要說: 老鴇和琴娘(咆哮):是哪個作死的拉我們出來指認皇帝的?想死別拉著我們一起啊!!!
疲憊的抬手揉了揉眼睛,程子安並沒有賴床的習慣, 沒睡好也隻是稍稍躺了一會兒就起身了。隻是剛坐起身來她的身子便是一僵, 然後迅速的將被子掀開了。
被子上很幹淨, 什麽也沒有,床單上同樣如此, 可程子安的臉色卻更加怪異了。
在床上僵了片刻, 黑貓都被驚醒跳下了床,程子安才木著張臉起身了。沒做別的, 第一件事就是去衣櫃裏找了幹淨的褻褲來換——天知道她昨晚上做了一夜什麽夢。
換過了褻褲,穿好了衣衫,程子安重新走迴床邊,看著床頭上那本《將軍令》滿眼複雜。
這麽正經的名字, 這麽不正經的內容,偏偏她不僅看了, 還看完了, 不僅看完了, 還看懂了!
其實昨晚楚翊鬧那一場也不算白鬧,雖隻是匆匆一眼,但程子安目力甚佳,關鍵之處她其實已經看見了。正因為看見了,她才如此的羞憤難當, 以至於最後把人丟下自己跑了,可沒想到還沒等心情徹底平複,她晚上就又看了那不正經的話本,尤其是這話本的主角是她和楚翊!
哪怕明知道這話本上的一切都是胡編亂造,寫的更是男女之事,可是看過這話本之後她還是免不了會多想。於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程子安抬手捂臉,覺得尷尬得簡直都要沒臉見人了。
不過就算是沒臉見人,這本書還是不能留了,必須立刻銷毀!
這樣想著,程子安甚至沒來得及洗漱就先拿著那書冊去了書房。
程子安在很多時候也會追求完美,所以偶爾會對自己作出的字畫不甚滿意,這種時候她便常常會選擇將這些書畫燒毀。書房裏常備著燒東西的火盆,此時正是再適用不過了。
把書房的門一關,窗戶開著透氣,程子安翻出火盆便開始燒書。
《將軍令》這個話本並不厚,不消一炷香的功夫,就被程子安撕了全扔火盆裏了。火焰吞噬著書頁,一個個方正的文字消失在火舌間,青煙嫋嫋很快充斥滿整個書房……
正當此時,書房的門被人敲響了,帶著些急切的聲音出現在門外:“公子,公子,你在裏麵嗎?”
程子安正燒著書,寫著《將軍令》的藍色封皮還沒燒盡,冷不丁被這敲門聲驚了一跳。不過她雖然有些心虛,卻還不至於自己嚇自己,最後看了一眼那正在燃燒的書頁,便起身過去打開了書房的房門,問道:“何事?”
門外站著個小廝打扮的少年,臉上帶著焦急:“公子,宮裏來人宣召。”
程子安聞言一愣,下意識的抬頭看了看天色。她昨夜沒睡好,今早起得稍遲了些,可如今也不過剛剛天亮,甚至還未到辰時。這個時候早朝未散,就算楚翊為著昨晚之事宣召她,也不該這麽早吧?
想歸想,程子安卻不敢耽擱,她抬腳剛邁出了書房,轉念卻又想起了火盆裏那尚未燃盡的書。於是略一遲疑,吩咐道:“你在這裏等上一刻鍾,火盆裏燒的東西不必去管。”
小廝自然應下,好奇的往書房裏看了一眼,卻聽話的沒敢亂闖。
程子安迴房又換了一身衣服,匆匆洗漱完之後便趕緊去了前廳,那裏已有宮人在等候。
沒有耽擱,甚至沒有寒暄,程子安跟著來宣召的宮人一同出了府,匆匆往皇宮趕去。不過半路上她還是忍不住開口問了:“此刻當是早朝,不知陛下突然宣召所為何事?”
若是其他人問這話,大抵很難得到答案,但如今宮中誰不知道陛下對這位未來皇夫的看重?自認有些眼色的宮人自然不敢隱瞞,當下便道:“程大人不必憂心,今日宣召雖是因有禦史參了您,但陛下總是站在您這邊的。”
程子安聞言一怔,完全想不到自己做了什麽值得禦史來參,於是又問:“那公公可知,禦史參了程某什麽?”
宮人聞言遲疑了一下,表情略微古怪:“禦史參您……踏足青樓。”
***************************************************************************
近來天下承平,朝議時需要上稟和商議的事便是漸漸地少了。
早朝還是不過半個時辰,政務便處理妥當了,安義剛收到了楚翊的眼神,準備喊上一聲“有事起奏無事退朝”,便見著最不招楚翊待見的禦史站了出來。
幸運的是,這一次站出來的不是秦岩,不幸的是,這次禦史要參的人是程子安。
經過之前的博弈,整個朝堂上的大臣都知道,他們的皇帝陛下對程子安可謂情根深種,一心一意的要將對方立為皇夫,甚至不惜以罷朝作為威脅。
到了如今,大多數人都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偶爾有不死心的,也不過是帶著自家優秀的子弟去皇帝陛下麵前晃悠兩圈,以期陛下移情別戀。不過至今為止這種做法仍舊沒有起到半點兒作用,頂多就是長得好讓陛下多看兩眼,之後就沒下文了。
今日禦史突然的參奏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尤其是在他參奏的內容是“程捷踏足青樓”一點,更是激得眾人重新看到了希望——程捷那麽花心,說不定陛下就惱了呢?!
楚翊真惱了,卻不是氣惱,而是懊惱,因為沒人比她更清楚昨晚程子安為什麽會踏足青樓。
究竟是誰這麽沒眼力?!明明看見朕和子安一起出現在凝香閣,居然還敢明目張膽的把這事兒拿出來說,他這是有恃無恐,還是想順便敗壞朕的名聲?!
楚翊都快氣炸了,可是麵對著滿朝文武,她卻並不能主動承認自己去青樓,尤其是她還做了更荒唐的事。於是一邊循例讓人去宣召程子安入宮,她一邊開口說道:“朕不知王禦史從何處聽來如此荒謬的傳聞就敢進諫,不過朕可以告訴你,昨晚程捷是與朕在一起的。”
白發蒼蒼的老禦史壓根不信:“陛下,此非流言,乃昌平侯幼子陸群、寧國公次子高遠親見。”說話的同時,他看著楚翊的目光中明晃晃的寫著:陛下,您這是是非不分,胡亂包庇啊!
楚翊將這兩個名字記在了心裏,暗自磨了磨牙,若不是這兩人都未出仕,沒有官職在身,她當即就能依楚律將這兩人處置了!不過就算現在不能明目張膽的處置他們,這兩家也被楚翊暗搓搓的記了小賬,今後有的是機會收拾。
無視老禦史控訴的目光,楚翊麵不改色的道:“王卿是信那兩個黃口小兒而不信朕了?”
“臣惶恐。”王禦史連忙迴道。
之後君臣就開始了拉鋸戰,無論王禦史說什麽,楚翊都咬定了程子安昨晚是與自己在一起。王禦史再膽大,也不敢說皇帝陛下去逛青樓了,更何況眼前這還是位女帝,他也根本想不到。
事情陷入了僵局,不過這般場景也讓在場群臣更加明白,楚翊對於程子安的維護到了何種程度。她包庇她,沒有理由,無論什麽事,哪怕涉及忠誠也是如此。
不少人因此徹底熄了心思,今日隻當看了一場鬧劇。
等到程子安跟著宮人來到宣政殿時,所有人都覺得事情已經塵埃落定了。畢竟包庇她的人是皇帝,哪怕沒有證據,哪怕所有人都覺得皇帝陛下是在胡說八道,卻沒有一個人敢反駁的。
果然,等到程子安進殿行禮之後,楚翊第一句話就問:“子安,你昨晚可見過朕?”
這麽問,隻要不傻的人都知道該怎麽答。程子安果然明白過來,當即答道:“自然見過。”卻是決口不提在哪裏見的。
王禦史氣得吹胡子瞪眼,卻猶自不肯死心,當即說道:“臣有人證!程捷昨晚踏足凝香閣,凝香閣中自有人見過他。”
楚翊不甚在意,無所謂的道:“既如此,便將人帶上來吧。”略一頓,加了句:“朕親自問。”
人證顯然是早準備好候在宮門外的,楚翊剛宣見,人很快便被帶到了大殿之上。
楚翊抬眸看了兩眼,輕易的便認了出來,一個是那凝香閣的老鴇,另一個則是昨晚引她們入門的那個迎客女子。說來昨日程子安都沒怎麽和這兩人打交道,反倒是她與她們頗有些接觸。
皇帝陛下一下子就樂了,等到老鴇和琴娘跪下行完禮後,她便徑直起了身從禦階上下來了。她走到兩人身前,開口道:“朕有話要問你們,你們且如實說來。”
楚國重士,尋常官員見到皇帝是很少直接行跪拜大禮的,大多數時候行揖禮便夠了。但老鴇和琴娘的身份實在太低,是以一上殿便直接跪下了,額頭幾乎貼上了宣政殿的地磚,誠惶誠恐。
沒片刻,跪在地上的她們便看見了一雙黑底金邊紋龍的靴子出現在眼前,緊接著便是一道頗有些耳熟的聲音在頭頂響起。此時她們聽見那自稱自然沒敢多想,趕忙出聲應下了。
於是楚翊又道:“那好,你們先抬起頭來,看看朕,再看看朕身邊的人。”
老鴇和琴娘依言抬頭,在看清楚翊模樣的時候,幾乎嚇得癱倒在地。不過站在大殿兩旁的大臣們卻絲毫沒將這異裝放在心上,隻道是這些升鬥小民被皇帝陛下的威嚴所震懾,卻不知她們心裏幾乎忍不住哭出來了:這皇帝分明就是昨晚那有錢的小公子啊,她們哪裏敢指認她?!
楚翊很滿意老鴇和琴娘的反應,唇角微揚,問道:“可看清了?”
嚇癱了的兩人如提線木偶般乖乖點頭應是:“看清了。”
一旁的王禦史幾乎跳腳,忍不住插話道:“不是讓你們看陛下,是看這兒。”
兩人聞言呆呆抬頭,看見王禦史所指的程子安簡直一點都不意外,她們同時也猜出了她的身份。
楚翊也沒在意王禦史插話,眉梢微挑,問老鴇和琴娘:“想必你們也看清楚了,那麽現在告訴朕,你們昨夜可曾見過她?”
搖頭,再搖頭,隻要不傻的人都得搖頭,不搖頭難道要指認女帝陛下去逛青樓嗎?!
明明看畫像的時候說認識,這會兒倒是搖頭了,這和說好的不一樣啊!
王禦史徹底傻眼,在楚翊冷然拂袖中,這一場風波如同鬧劇一般收場了。
楚翊不知道的是,若她今日表現出一絲半點兒的遲疑來,禦史參奏程子安的事就不止是踏足青樓那樣簡單了。還有一條,聯絡程潛,裏通外國!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程潛上一迴送信給程子安的事終究是被人察覺了,可惜送信的人沒抓住,其他證據也沒找到,甚至守株待兔數月也一無所獲。這種事說出去,皇帝若是信了,查一查程家就可能遭受滅頂之災,但如果皇帝不信,那參奏的人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的。
青樓之事本就是個引子,世間沒有哪個女子真能忍受心上人的不忠,尤其是高高在上的帝王。隻要楚翊動搖了一瞬,有心人就能讓這動搖變成懷疑,進而徹底將程子安拉下馬。
可惜,便是那一瞬間的動搖,也不存在。
作者有話要說: 老鴇和琴娘(咆哮):是哪個作死的拉我們出來指認皇帝的?想死別拉著我們一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