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老夫人很是受了一番驚嚇, 在程子安再三保證說陛下早就知道她的身份, 並且兩人都癡心不改之後, 程老夫人才算是勉強接受了這個事實。
心病這種事,總還是要自己想通了才能好, 或許隻需要一瞬, 也或許就此鬱鬱而終。程子安不覺得程老夫人邁不過這個坎, 不過對於她來說,或許真的還需要時間來接受。
一路緊趕慢趕的迴京, 程子安也是一身的狼狽, 待到見過程老夫人後心情又幾經起伏跌宕,臉上很快便露出了一絲疲態來。
程老夫人素來嚴厲, 但並不是個會因為自己生病就苛責兒孫的人,就是程夫人這個兒媳,她也不曾要求她必然要跟在自己身邊侍疾,左右家中還有仆從。她喝過了重新熬好送來的藥, 見著程子安眉宇間那抹疲色,便說道:“阿捷一路趕迴來當時累了, 迴去休息吧, 祖母這裏無事。”
程子安盯著程老夫人看了一會兒, 見著老人與她說話之後精神似乎好了不少,知她的病本不在身上而是在心裏,便也不強求,規規矩矩的行了一禮,說道:“那祖母也早些休息, 阿捷先告退了。”
程老夫人擺擺手,示意她迴去。
程夫人將程子安送到了院門外,臉上的神色有些糾結,似乎欲言又止。但到了最後,她到底也沒說什麽,隻道:“你離家許久,屋子裏雖然一直有人打掃,但到底空置了太久。你先迴去看看,若有什麽不妥當的,就讓人仔細收拾了。”
程子安應下了,見程夫人沒有再說什麽,便告辭離開了。
其實她知道程夫人想說些什麽。且不論她女子的身份,就算她是男兒,程夫人也是不想她與皇帝扯上關係的。畢竟君心難測,如今她們兩情相悅,自然是千好萬好,可一旦楚翊變了心,等著她的可能就是萬劫不複……但那又怎樣呢?她總不能因為這些擔憂,就將人放下了。
程子安的院子離程老夫人這裏不遠也不近,等走到地方,她也已經將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都拋在腦後了。她走了大半年,屋子裏果然如程夫人所言,一直有人打掃,除了久無人住少了些人氣之外,並沒有什麽不妥當的。
沒有再折騰,程子安讓人送了熱水來,沐浴一番之後便早早的歇下了。
之後的幾天對於程子安來說,真的是難得的清閑。她的仕途大抵因為程潛算是毀了,但也因為程潛的變節,她不需要在背負程家的未來。讀書習武,再沒有人逼迫與她,她隻需要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做事便好。雖然這些她依然沒有放下,但或許心境不同了,她竟覺得格外的輕鬆。
如此過了四五日,她便收到了一封拜帖。
帖子是李霖著人送來的,說是京中的一眾好友聽聞她迴來了,要在醉仙樓設宴為她接風洗塵。
程子安看著那封拜帖心情有些複雜。她早年確實在京城結交了一些朋友,李霖便是其中一員,但隨著後來入宮做了伴讀,她與宮外的朋友們聚得少了,便有了一些生疏,也隻有李霖這兩年與她關係越發的好了。她知道程潛的事暫時還沒有傳迴京城,她在眾人眼中算得上是前途無量,所以還會有人想要與她結交,也不知等程潛的事情傳迴來之後,這拜帖上寫的那些人還能剩下幾個。
想歸想,李霖相邀,她自然還是要去的。
這兩日程老夫人的精神漸漸地好了起來,雖然依舊一副形銷骨立的瘦削模樣,但總不再是程子安迴來時看見的那般死氣沉沉的模樣。
程子安每日都會去看她,邀約的事便也與程老夫人說了一迴。程老夫人不再拘著她,隻道:“去吧,看看今日哪些人會去,一個月後又有哪些人還會與你往來,你才能知道誰可以結交。”
程子安應下了,然後迴去換了一身天青色的錦袍,便施施然的出門赴宴去了。
*******************************************************************************
李霖這半年來這京城可謂是風頭正盛,巴結的人可謂是絡繹不絕。
程子安離京時,他尚且隻是剛入工部的一個沒什麽品階的小官,如今已是升做了主事。雖不過六品,但這樣的升遷速度也是駭人的,而且他出仕以來先得楚翊舉薦,後又與楚翊經曆過生死,再加上那兩年伴讀的情誼,沒人懷疑他未來仕途順遂。
巴結李霖的人不少,但他又不傻,並不是什麽人都結交,這日邀了程子安為她接風洗塵,他便隻約了兩人當年的舊友小聚一番。
京城裏的消息傳得快,程子安因為祖母病重迴京的事自然很快就傳開了。眾人雖然不知她在邊關混得如何,但就憑她當年與李霖一同給楚翊做了兩年多的伴讀這事兒,也是值得結交的。
於是這一天來的人不算多,卻也不算少,李霖約的人全數到場,十來個世家公子包了醉仙樓的一個包廂,吃喝談笑好不熱鬧。
席間李霖盯著程子安看了好一會兒,才歎口氣道:“聽說北州的風沙大太陽毒,我還以為你去了一迴,迴來時臉上定然黝黑粗糙,怎的還是這般細皮嫩肉的模樣?”
程子安看著李霖似乎頗為失望的模樣,隻覺得哭笑不得。還是有人在旁笑著接口道:“子安莫要理他,他那隻是嫉妒罷了。去歲蘄州大水,他去做了幾個月監工,迴來時黑得跟碳一樣,都沒臉出門來見人了,這養了一個冬天才終於算是養迴來了。”
世家子弟重風儀,程子安想著李霖一臉黝黑的穿著錦衣華服的模樣,也覺得有些好笑。
李霖並不否認什麽,聞言笑罵道:“也就你們這些沒吃過苦的還有心情打趣我,真叫你們去試試,隻怕一個個都要哭爹喊娘了。那哪兒是曬黑就算完的?我剛去的時候,隻是每日去大堤上走一走,沒幾日就給曬得脫了層皮,晚上整張臉都火辣辣的疼。”說罷歎了口氣:“早先陛下就說,子安是天生曬不黑的,沒想到竟是真的,真是好生讓人羨慕啊。”
眾人說笑幾句,氣氛漸漸地便熱鬧了起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眾人都有些熏熏然了。李霖突然拍了拍程子安的肩膀,對她說:“走,去窗邊吹吹風醒醒酒。”
程子安往席上掃了一眼,酒後眾人的話題越來越多也越來越亂,重點早不在他們兩人身上了,這時候也沒人向他們看來。於是她點點頭,站起身與李霖一起走到了大開的窗戶邊。
李霖倚在窗邊,迴頭看了一眼依舊熱鬧的酒席,聲音略低的問道:“子安,陛下什麽時候迴來?”
從李霖叫她過來,程子安便知道他是有話要對她說,聞言倒也不隱瞞,便道:“議和之事大約就在這些天了,說不得如今國書已然簽訂,陛下應當很快就會迴來了。”
李霖聞言眉頭微蹙,也不知在想些什麽,一時間倒是沒有開口。
程子安與他相交多年,見他這般模樣,便知他心中大約有事拿捏不定,於是問道:“怎麽了,有什麽事嗎?”
李霖又抬頭往眾人那邊看了一眼,再迴頭看了看窗外熱鬧的街道,終是道:“最近京城裏的氣氛似乎有些不對,我官階太低,能知道的事情實在有限。不過聽我爹說,最近那些留京的藩王交從過密,我總覺得大約是有事要發生了。”
程子安和李霖都是與楚翊一起經曆過幾迴刺殺的,李霖甚至見識過越王意欲□□,對於朝中那些藩王之害自然都有些體會。他們的身上早就打上了楚翊的標簽,別說程子安必然是與楚翊生死與共了,就是李霖也不可能獨善其身,因此對於這些事,他便格外的敏銳一些。
這並不是小事,程子安的麵色雖然未變,但心頭卻已是凝重了起來:“燕國這場仗來得不是時候,陛下離京多時,恐怕給了那些藩王可乘之機。”她說完想了想,問李霖:“京中的軍隊可有異動?”
文人造反,十年不成。更何況楚翊剛退了燕軍收服失地,聲望必然高漲,民心所向動搖不得。那麽除了使些刺殺下毒之類的陰私手段,無論是起兵謀反,還是逼宮篡位,總少不得要用到軍隊。
自古以來,兵權總是尤為重要的。
李霖微微搖頭:“掌管京中防衛的是龍肅營,秦明那人向來少與人往來,我與他不熟,但我爹說他是個可信之人。”他說完頓了頓,又道:“京郊大營那邊我插不上手也打聽不到消息,不過也沒聽我爹說有什麽異動。”
事實上無論龍肅營還是京郊大營,前世有異動的那些人,早被楚翊一網打盡全帶走一起去了邊關,然後控製了起來。不過這些事她自然不好與人說,所以便是連程子安也是不知道的。
李霖說得並不十分確定,但這怪不了他,他們這一輩人到底還稚嫩,尚未成長起來,所倚靠的隻能是家族。更何況李家還是曆代紮根在工部的,全然碰不到軍隊這一塊。
程子安想了想,還是決定迴去問問祖母——程家雖然敗落了,但程家當年在軍中的關係網也可以說是盤根錯節,邊關有祁陽呂恆,京中總不會沒有舊故。
作者有話要說: 求評論求花花,上章你們好冷淡啊
心病這種事,總還是要自己想通了才能好, 或許隻需要一瞬, 也或許就此鬱鬱而終。程子安不覺得程老夫人邁不過這個坎, 不過對於她來說,或許真的還需要時間來接受。
一路緊趕慢趕的迴京, 程子安也是一身的狼狽, 待到見過程老夫人後心情又幾經起伏跌宕,臉上很快便露出了一絲疲態來。
程老夫人素來嚴厲, 但並不是個會因為自己生病就苛責兒孫的人,就是程夫人這個兒媳,她也不曾要求她必然要跟在自己身邊侍疾,左右家中還有仆從。她喝過了重新熬好送來的藥, 見著程子安眉宇間那抹疲色,便說道:“阿捷一路趕迴來當時累了, 迴去休息吧, 祖母這裏無事。”
程子安盯著程老夫人看了一會兒, 見著老人與她說話之後精神似乎好了不少,知她的病本不在身上而是在心裏,便也不強求,規規矩矩的行了一禮,說道:“那祖母也早些休息, 阿捷先告退了。”
程老夫人擺擺手,示意她迴去。
程夫人將程子安送到了院門外,臉上的神色有些糾結,似乎欲言又止。但到了最後,她到底也沒說什麽,隻道:“你離家許久,屋子裏雖然一直有人打掃,但到底空置了太久。你先迴去看看,若有什麽不妥當的,就讓人仔細收拾了。”
程子安應下了,見程夫人沒有再說什麽,便告辭離開了。
其實她知道程夫人想說些什麽。且不論她女子的身份,就算她是男兒,程夫人也是不想她與皇帝扯上關係的。畢竟君心難測,如今她們兩情相悅,自然是千好萬好,可一旦楚翊變了心,等著她的可能就是萬劫不複……但那又怎樣呢?她總不能因為這些擔憂,就將人放下了。
程子安的院子離程老夫人這裏不遠也不近,等走到地方,她也已經將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都拋在腦後了。她走了大半年,屋子裏果然如程夫人所言,一直有人打掃,除了久無人住少了些人氣之外,並沒有什麽不妥當的。
沒有再折騰,程子安讓人送了熱水來,沐浴一番之後便早早的歇下了。
之後的幾天對於程子安來說,真的是難得的清閑。她的仕途大抵因為程潛算是毀了,但也因為程潛的變節,她不需要在背負程家的未來。讀書習武,再沒有人逼迫與她,她隻需要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做事便好。雖然這些她依然沒有放下,但或許心境不同了,她竟覺得格外的輕鬆。
如此過了四五日,她便收到了一封拜帖。
帖子是李霖著人送來的,說是京中的一眾好友聽聞她迴來了,要在醉仙樓設宴為她接風洗塵。
程子安看著那封拜帖心情有些複雜。她早年確實在京城結交了一些朋友,李霖便是其中一員,但隨著後來入宮做了伴讀,她與宮外的朋友們聚得少了,便有了一些生疏,也隻有李霖這兩年與她關係越發的好了。她知道程潛的事暫時還沒有傳迴京城,她在眾人眼中算得上是前途無量,所以還會有人想要與她結交,也不知等程潛的事情傳迴來之後,這拜帖上寫的那些人還能剩下幾個。
想歸想,李霖相邀,她自然還是要去的。
這兩日程老夫人的精神漸漸地好了起來,雖然依舊一副形銷骨立的瘦削模樣,但總不再是程子安迴來時看見的那般死氣沉沉的模樣。
程子安每日都會去看她,邀約的事便也與程老夫人說了一迴。程老夫人不再拘著她,隻道:“去吧,看看今日哪些人會去,一個月後又有哪些人還會與你往來,你才能知道誰可以結交。”
程子安應下了,然後迴去換了一身天青色的錦袍,便施施然的出門赴宴去了。
*******************************************************************************
李霖這半年來這京城可謂是風頭正盛,巴結的人可謂是絡繹不絕。
程子安離京時,他尚且隻是剛入工部的一個沒什麽品階的小官,如今已是升做了主事。雖不過六品,但這樣的升遷速度也是駭人的,而且他出仕以來先得楚翊舉薦,後又與楚翊經曆過生死,再加上那兩年伴讀的情誼,沒人懷疑他未來仕途順遂。
巴結李霖的人不少,但他又不傻,並不是什麽人都結交,這日邀了程子安為她接風洗塵,他便隻約了兩人當年的舊友小聚一番。
京城裏的消息傳得快,程子安因為祖母病重迴京的事自然很快就傳開了。眾人雖然不知她在邊關混得如何,但就憑她當年與李霖一同給楚翊做了兩年多的伴讀這事兒,也是值得結交的。
於是這一天來的人不算多,卻也不算少,李霖約的人全數到場,十來個世家公子包了醉仙樓的一個包廂,吃喝談笑好不熱鬧。
席間李霖盯著程子安看了好一會兒,才歎口氣道:“聽說北州的風沙大太陽毒,我還以為你去了一迴,迴來時臉上定然黝黑粗糙,怎的還是這般細皮嫩肉的模樣?”
程子安看著李霖似乎頗為失望的模樣,隻覺得哭笑不得。還是有人在旁笑著接口道:“子安莫要理他,他那隻是嫉妒罷了。去歲蘄州大水,他去做了幾個月監工,迴來時黑得跟碳一樣,都沒臉出門來見人了,這養了一個冬天才終於算是養迴來了。”
世家子弟重風儀,程子安想著李霖一臉黝黑的穿著錦衣華服的模樣,也覺得有些好笑。
李霖並不否認什麽,聞言笑罵道:“也就你們這些沒吃過苦的還有心情打趣我,真叫你們去試試,隻怕一個個都要哭爹喊娘了。那哪兒是曬黑就算完的?我剛去的時候,隻是每日去大堤上走一走,沒幾日就給曬得脫了層皮,晚上整張臉都火辣辣的疼。”說罷歎了口氣:“早先陛下就說,子安是天生曬不黑的,沒想到竟是真的,真是好生讓人羨慕啊。”
眾人說笑幾句,氣氛漸漸地便熱鬧了起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眾人都有些熏熏然了。李霖突然拍了拍程子安的肩膀,對她說:“走,去窗邊吹吹風醒醒酒。”
程子安往席上掃了一眼,酒後眾人的話題越來越多也越來越亂,重點早不在他們兩人身上了,這時候也沒人向他們看來。於是她點點頭,站起身與李霖一起走到了大開的窗戶邊。
李霖倚在窗邊,迴頭看了一眼依舊熱鬧的酒席,聲音略低的問道:“子安,陛下什麽時候迴來?”
從李霖叫她過來,程子安便知道他是有話要對她說,聞言倒也不隱瞞,便道:“議和之事大約就在這些天了,說不得如今國書已然簽訂,陛下應當很快就會迴來了。”
李霖聞言眉頭微蹙,也不知在想些什麽,一時間倒是沒有開口。
程子安與他相交多年,見他這般模樣,便知他心中大約有事拿捏不定,於是問道:“怎麽了,有什麽事嗎?”
李霖又抬頭往眾人那邊看了一眼,再迴頭看了看窗外熱鬧的街道,終是道:“最近京城裏的氣氛似乎有些不對,我官階太低,能知道的事情實在有限。不過聽我爹說,最近那些留京的藩王交從過密,我總覺得大約是有事要發生了。”
程子安和李霖都是與楚翊一起經曆過幾迴刺殺的,李霖甚至見識過越王意欲□□,對於朝中那些藩王之害自然都有些體會。他們的身上早就打上了楚翊的標簽,別說程子安必然是與楚翊生死與共了,就是李霖也不可能獨善其身,因此對於這些事,他便格外的敏銳一些。
這並不是小事,程子安的麵色雖然未變,但心頭卻已是凝重了起來:“燕國這場仗來得不是時候,陛下離京多時,恐怕給了那些藩王可乘之機。”她說完想了想,問李霖:“京中的軍隊可有異動?”
文人造反,十年不成。更何況楚翊剛退了燕軍收服失地,聲望必然高漲,民心所向動搖不得。那麽除了使些刺殺下毒之類的陰私手段,無論是起兵謀反,還是逼宮篡位,總少不得要用到軍隊。
自古以來,兵權總是尤為重要的。
李霖微微搖頭:“掌管京中防衛的是龍肅營,秦明那人向來少與人往來,我與他不熟,但我爹說他是個可信之人。”他說完頓了頓,又道:“京郊大營那邊我插不上手也打聽不到消息,不過也沒聽我爹說有什麽異動。”
事實上無論龍肅營還是京郊大營,前世有異動的那些人,早被楚翊一網打盡全帶走一起去了邊關,然後控製了起來。不過這些事她自然不好與人說,所以便是連程子安也是不知道的。
李霖說得並不十分確定,但這怪不了他,他們這一輩人到底還稚嫩,尚未成長起來,所倚靠的隻能是家族。更何況李家還是曆代紮根在工部的,全然碰不到軍隊這一塊。
程子安想了想,還是決定迴去問問祖母——程家雖然敗落了,但程家當年在軍中的關係網也可以說是盤根錯節,邊關有祁陽呂恆,京中總不會沒有舊故。
作者有話要說: 求評論求花花,上章你們好冷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