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初落子的程知,眼看事情基本達到預期,便迴身折返。
先前要求周詡摒退眾人,倒也沒有什麽特殊的含義。隻是因著心理學上的*,營造更有利於自己的氛圍罷了。在外,以絕頂高手的威壓震懾;在內,按照周詡的性格特質徐徐引導。至少暫且穩住他,讓他把目光鎖定在這燕北地界上。
假亦真時真亦假,真亦假時假亦真。程知方才為周詡出謀劃策,所謂晏府異常,所謂晏正巍動態,所謂行刺客之舉,那真真假假,不過是胡扯。有自己一開始表現出來的一流武者實力,周詡對自己是否能夠打探到晏府消息,倒是未曾生疑。
然則,程知所言,其間有一點卻是真的。程知確有打算,讓內亂在燕北境內消弭,在最短的時間內,在最少的內耗下,塵埃落定。
胡榮日前傳來消息,北胡近幾日動作頻頻,又有增兵跡象。局勢艱難,恐有大變,絕不能讓周詡抽調邊境駐軍,大周北境絕不容有失。
因著自己如今有武力護體,來去自如,不受限製,自己找胡榮易;而觀胡榮,周邊遍布眼線,一舉一動頗受關注,其找自己難。故而,那日,程知與胡榮約定,但凡有消息相告,便在胡宅簷瓦處係一彩色絹布。綠色為尋常消息,黃色為加急消息,紅色為特急消息,等等。粗略分類,標明情況緊急程度。自己看到後,便會趕去相見。
再者,白雲觀遇襲一事之後,程知與晏正巍心照不宣,晏正巍默許自己繼續留在晏府,並撤去了無甚用處的暗哨,而程知借機提出單住。雖然普通人影響不了自己,起不了監視作用,可與人同住,程知總是不習慣的。
現下條件更是方便,程知每夜行功之後,便會去燕州城內兜一圈,以便散盡內息,加速體內功法流轉。這也就順道途經胡宅掃一眼。
沒曾想,沒過幾天,就在昨個兒,程知就見著了胡宅簷下掛著的黃色布條。程知急忙趕去相見,於是,得知了北胡這一動態,也定下了今夜與大皇子見麵的基調。
今夜此行,既是徹底排除了大皇子,要麽,剩下的,隻有那一位了。
……
程知抬頭,望向承安居的正屋,光源正在逐漸熄滅,算算時辰,文蓁該要就寢了。也是白雲觀歸來之後,文蓁夜裏怎麽著,都再不肯讓自己進屋了。
程知委實惆悵,我救了你,報恩方式不是該要由我選的麽?我願意為你值夜的啊。然而,文蓁還是不由分說,堅定地拒絕,給程知高配了一個單間。好在,她白天並沒有拒絕我近身。
罷了,現下不能親近佳人,那就為親近佳人做準備吧。
文蓁,我那日所言,並非信口開河,周謙此人,確實不是表麵上這般簡單的。
他有心腹,有勢力,燕北發生的事情,他不說了若指掌,卻也能算作消息靈通。他有眼光,有決斷,在傅城出事之後,他便立馬著人找上胡榮。他什麽也沒有多說,什麽也沒有多做,隻是將周詡悄然出京、不日將至的消息相告。隻是發出邀請,說自己稍後亦會趕至,欲邀胡榮一敘。
他這般輕描淡寫的行事,一則,胡榮也是軍中宿將,不是傻子,在這個敏感重要的關頭,大皇子來燕北做什麽?周詡的心思根本昭然若揭。傅城、胡榮之流,之前既是百般推搪,不願接受周詡拉攏,那麽麵對其咄咄逼人的態勢,反倒是會心生反感。
二則,三皇子一向以溫和無害的形象示人,被視作當今第二,也被認為是個易於掌控操縱之輩。所以,秦家會毫不猶豫地做出了選擇。
而這一迴,周謙玩得這一出,很是透露了幾點,恰到好處。能在秦氏眼皮子底下培植勢力,能聯係上胡榮這樣的軍中大將,能放言即日出京趕至燕北,能知曉兄長的秘密動向,足以說明,三皇子本身並不簡單。
眾人厭惡三皇子,其實多是因著秦氏。而周謙一旦表明,自己與秦氏並非同道中人,不過是為了大局,暫且隱忍,遲早是要收拾了這奸佞,那麽,於胡榮等一眾不喜大皇子的忠君之臣而言,這便是給出了一個令人欣喜的選擇。
所以,那日,當自己在胡榮麵前展露了實力之後,胡榮會特意將周謙之事告知,顯然是想到了其中關卡。加之自己言談之間,對三皇子並無惡感,胡榮便順勢詢問自己是否願意與三皇子接觸。
而程知想的,卻更為深入一些。
三皇子在外的名聲,是醉心書畫,性情溫和。雖說都是缺乏存在感,給人以傀儡好苗子的印象,但比之他怯弱無能的兄長,卻是好上太多。
再者,周謙找上胡榮,這一舉動,不似偶然,他也沒有廣撒網,這說明什麽?起碼說明他看出了傅家軍中的彎彎繞繞。他繞過唐延,是知道唐延是周詡的人。同樣的,他選擇胡榮,也是知道胡榮還未投靠大皇子。
他僅僅一個舉動,就足可見手腕。無論他是在大皇子處安插人手,還是也染指了軍中,亦或是二者兼有,此人都不可小覷。
所以,程知當日,讓胡榮向周謙開口,索要晏氏消息,便是存了幾分試探三皇子實力的心思。三皇子若是有意,欲將胡榮收至麾下,算一算,不日也該有迴複了。我倒是想看看,同對晏家惡意頗深,又早立門戶的大皇子相比,你周謙會給我帶來怎樣的驚喜。
所以,程知曾對文蓁說,三皇子蟄伏潛淵,他未必信你。那時程知存了私心,隻說三皇子不是良配。畢竟,蟄伏潛淵,隻能說心思深沉,手段不俗,這樣的人未必不會生出愛情,未必不會護住妻子,雖說幾率不大。
可是,偏偏三皇子的婚約對象,是文蓁,是自己深愛的人,那便怪不得自己上眼藥了。文蓁值得最好的,值得全心全意的信賴、尊重和愛。而這,有誰能做到比自己更好?
那一日,談及時局,果真是文蓁的理念,文蓁的風格,自己在某種程度上也算讚同。而今,既是已經確定舍了大皇子,那麽,就要鄭重籌謀,考慮三皇子此人了。
心機深沉,不是什麽缺點,和聰明人打交道也挺好。隻是,不知其性情如何,先不提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這迴事兒,隻說自己日後搶了他的未婚妻,也不知他會是個什麽反應。
程知心緒飄遠,是該要去見一見周謙了。有些事情,也好早做布局。
文蓁,這個人是現下出現的較佳選擇,又是你所願,那麽我便盡力為你達成。陣營相同,攜手共進,那是最好不過。
……
==========
那一日,程知定下心思,選了正主,思襯著,要去探一探底。沒曾想,這時機這麽快就到了,猝不及防。
是夜,程知例行外出,看到了胡榮掛著的布條,趕去相見。卻是得知,大皇子和三皇子先後腳送來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那一夜,程知留在了胡宅,仔細翻看,兩廂比對,掃過了所有記載,來來迴迴好些遍;
那一夜,程知有些驚惶地得出了一個猜測,感受到了難得的迷茫無措;
那一夜,程知枯坐良久,徹夜未眠。
……
先前要求周詡摒退眾人,倒也沒有什麽特殊的含義。隻是因著心理學上的*,營造更有利於自己的氛圍罷了。在外,以絕頂高手的威壓震懾;在內,按照周詡的性格特質徐徐引導。至少暫且穩住他,讓他把目光鎖定在這燕北地界上。
假亦真時真亦假,真亦假時假亦真。程知方才為周詡出謀劃策,所謂晏府異常,所謂晏正巍動態,所謂行刺客之舉,那真真假假,不過是胡扯。有自己一開始表現出來的一流武者實力,周詡對自己是否能夠打探到晏府消息,倒是未曾生疑。
然則,程知所言,其間有一點卻是真的。程知確有打算,讓內亂在燕北境內消弭,在最短的時間內,在最少的內耗下,塵埃落定。
胡榮日前傳來消息,北胡近幾日動作頻頻,又有增兵跡象。局勢艱難,恐有大變,絕不能讓周詡抽調邊境駐軍,大周北境絕不容有失。
因著自己如今有武力護體,來去自如,不受限製,自己找胡榮易;而觀胡榮,周邊遍布眼線,一舉一動頗受關注,其找自己難。故而,那日,程知與胡榮約定,但凡有消息相告,便在胡宅簷瓦處係一彩色絹布。綠色為尋常消息,黃色為加急消息,紅色為特急消息,等等。粗略分類,標明情況緊急程度。自己看到後,便會趕去相見。
再者,白雲觀遇襲一事之後,程知與晏正巍心照不宣,晏正巍默許自己繼續留在晏府,並撤去了無甚用處的暗哨,而程知借機提出單住。雖然普通人影響不了自己,起不了監視作用,可與人同住,程知總是不習慣的。
現下條件更是方便,程知每夜行功之後,便會去燕州城內兜一圈,以便散盡內息,加速體內功法流轉。這也就順道途經胡宅掃一眼。
沒曾想,沒過幾天,就在昨個兒,程知就見著了胡宅簷下掛著的黃色布條。程知急忙趕去相見,於是,得知了北胡這一動態,也定下了今夜與大皇子見麵的基調。
今夜此行,既是徹底排除了大皇子,要麽,剩下的,隻有那一位了。
……
程知抬頭,望向承安居的正屋,光源正在逐漸熄滅,算算時辰,文蓁該要就寢了。也是白雲觀歸來之後,文蓁夜裏怎麽著,都再不肯讓自己進屋了。
程知委實惆悵,我救了你,報恩方式不是該要由我選的麽?我願意為你值夜的啊。然而,文蓁還是不由分說,堅定地拒絕,給程知高配了一個單間。好在,她白天並沒有拒絕我近身。
罷了,現下不能親近佳人,那就為親近佳人做準備吧。
文蓁,我那日所言,並非信口開河,周謙此人,確實不是表麵上這般簡單的。
他有心腹,有勢力,燕北發生的事情,他不說了若指掌,卻也能算作消息靈通。他有眼光,有決斷,在傅城出事之後,他便立馬著人找上胡榮。他什麽也沒有多說,什麽也沒有多做,隻是將周詡悄然出京、不日將至的消息相告。隻是發出邀請,說自己稍後亦會趕至,欲邀胡榮一敘。
他這般輕描淡寫的行事,一則,胡榮也是軍中宿將,不是傻子,在這個敏感重要的關頭,大皇子來燕北做什麽?周詡的心思根本昭然若揭。傅城、胡榮之流,之前既是百般推搪,不願接受周詡拉攏,那麽麵對其咄咄逼人的態勢,反倒是會心生反感。
二則,三皇子一向以溫和無害的形象示人,被視作當今第二,也被認為是個易於掌控操縱之輩。所以,秦家會毫不猶豫地做出了選擇。
而這一迴,周謙玩得這一出,很是透露了幾點,恰到好處。能在秦氏眼皮子底下培植勢力,能聯係上胡榮這樣的軍中大將,能放言即日出京趕至燕北,能知曉兄長的秘密動向,足以說明,三皇子本身並不簡單。
眾人厭惡三皇子,其實多是因著秦氏。而周謙一旦表明,自己與秦氏並非同道中人,不過是為了大局,暫且隱忍,遲早是要收拾了這奸佞,那麽,於胡榮等一眾不喜大皇子的忠君之臣而言,這便是給出了一個令人欣喜的選擇。
所以,那日,當自己在胡榮麵前展露了實力之後,胡榮會特意將周謙之事告知,顯然是想到了其中關卡。加之自己言談之間,對三皇子並無惡感,胡榮便順勢詢問自己是否願意與三皇子接觸。
而程知想的,卻更為深入一些。
三皇子在外的名聲,是醉心書畫,性情溫和。雖說都是缺乏存在感,給人以傀儡好苗子的印象,但比之他怯弱無能的兄長,卻是好上太多。
再者,周謙找上胡榮,這一舉動,不似偶然,他也沒有廣撒網,這說明什麽?起碼說明他看出了傅家軍中的彎彎繞繞。他繞過唐延,是知道唐延是周詡的人。同樣的,他選擇胡榮,也是知道胡榮還未投靠大皇子。
他僅僅一個舉動,就足可見手腕。無論他是在大皇子處安插人手,還是也染指了軍中,亦或是二者兼有,此人都不可小覷。
所以,程知當日,讓胡榮向周謙開口,索要晏氏消息,便是存了幾分試探三皇子實力的心思。三皇子若是有意,欲將胡榮收至麾下,算一算,不日也該有迴複了。我倒是想看看,同對晏家惡意頗深,又早立門戶的大皇子相比,你周謙會給我帶來怎樣的驚喜。
所以,程知曾對文蓁說,三皇子蟄伏潛淵,他未必信你。那時程知存了私心,隻說三皇子不是良配。畢竟,蟄伏潛淵,隻能說心思深沉,手段不俗,這樣的人未必不會生出愛情,未必不會護住妻子,雖說幾率不大。
可是,偏偏三皇子的婚約對象,是文蓁,是自己深愛的人,那便怪不得自己上眼藥了。文蓁值得最好的,值得全心全意的信賴、尊重和愛。而這,有誰能做到比自己更好?
那一日,談及時局,果真是文蓁的理念,文蓁的風格,自己在某種程度上也算讚同。而今,既是已經確定舍了大皇子,那麽,就要鄭重籌謀,考慮三皇子此人了。
心機深沉,不是什麽缺點,和聰明人打交道也挺好。隻是,不知其性情如何,先不提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這迴事兒,隻說自己日後搶了他的未婚妻,也不知他會是個什麽反應。
程知心緒飄遠,是該要去見一見周謙了。有些事情,也好早做布局。
文蓁,這個人是現下出現的較佳選擇,又是你所願,那麽我便盡力為你達成。陣營相同,攜手共進,那是最好不過。
……
==========
那一日,程知定下心思,選了正主,思襯著,要去探一探底。沒曾想,這時機這麽快就到了,猝不及防。
是夜,程知例行外出,看到了胡榮掛著的布條,趕去相見。卻是得知,大皇子和三皇子先後腳送來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那一夜,程知留在了胡宅,仔細翻看,兩廂比對,掃過了所有記載,來來迴迴好些遍;
那一夜,程知有些驚惶地得出了一個猜測,感受到了難得的迷茫無措;
那一夜,程知枯坐良久,徹夜未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