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暗唾棄了自己一番,李烈連忙清了清嗓子,繼續開口道:“外患暫且退去,內憂卻已在膏肓。大小姐,如今京中形勢嚴峻,秦賊一黨,隻手遮天;邊關動蕩不安,秦、晏二賊勾結,意欲把控軍權。晏正巍這賊子,專橫弄權,打壓異己,製霸一方,儼然是把自己當作燕北的土皇帝了。他私下賣官,貪沒朝廷款項,連軍中糧餉也沒放過,和胡虜也有些不清不楚。
先前,朝廷有一筆大額撥款不知去向,將軍全力調查,已經有了些眉目,拿到了晏正巍的罪證,卻不想遭此大劫。屬下認為,這定是與晏正巍脫不開關係。”
“晏家?三皇子許了晏正巍什麽好處?”
啊?好處?要什麽好處?晏正巍一直對傅家軍虎視眈眈,此番和秦家沆瀣一氣,對付傅家,拿到軍權,不就是天大的好處?而且,你不是應該義憤填膺你爹的死因嗎?你這樣叫我怎麽接下去?
“燕北山高皇帝遠,又是位處兵家必爭之地。晏家多年經營,根基深厚,無論誰登上帝位,都不至於貿然先動晏家。
可秦家不同。秦氏位立朝堂,樹敵眾多,又無兵權相護,一旦失勢,便是萬劫不複。
所以兩家結盟,主動權想來是握在晏家手上。秦家能拿的出手的,想來是出自未來皇帝的許諾。那是裂土封王,燕北自治?許晏家割據?
“大小姐,你你你,這怎麽可能?這是謀逆!”
什麽道理?可以通敵叛國,不能割據自立?
“如何不可?”程知眉梢一挑,“你不是說,晏正巍儼然是把自己當作燕北的土皇帝?他既是心懷壯誌,那大可隔岸觀火,坐地起價。
大皇子在軍中有如你這般義士投效,秦家必會感到壓力,拉攏晏家就是勢在必行。越是往後拖,條件不是越隨晏家開?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有些事拖不得。你且說說還有比晏家更好的對象麽?”
唉,套個話容易麽?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就要來搞事,這不是事情搞我麽?也不容我緩一緩。至少也得先把本尊的記憶消化了,有個鋪墊。我叫什麽名字?是什麽身份?什麽朝代?什麽背景?幾方勢力?這些,都得先弄明白了起。
還好,眼前這人看起來段數不高。
能套出一點是一點。粗略推測,在燕北的地界上,目前第一個需要直麵的,就是晏家的勢力。此番,若是晏正巍急吼吼地出手,甘當秦家馬前卒,那就不過爾爾。但若是他如我所料這般,談好了價碼,那就比較難招架了。
“北胡做大,戰事頻頻,除卻京中禁軍與各地邊軍,確屬燕北軍力最強。大小姐,你這麽說有何憑據?你可是知道了什麽?”李烈似是想到什麽,小心翼翼地探問道。
沒有憑據,我瞎猜的。倒是你,想讓我說什麽?這大小姐身上,莫不是藏了什麽秘密不成?
程知高深莫測地督了對方一眼,這個人方才說到的,將軍追查不知去向的朝廷款項有了眉目,將軍拿到了晏正巍的罪證?嗯?
“那三皇子到底是許了晏家什麽?”
“三皇子有意與晏賊結親。”
“晏小姐?那倒是名聲在外。”聯姻啊,沒創意。不過晏家確實與傅家父子的死脫不了幹係,是重點探查對象。
“晏家乃是世家大族,晏氏女傳言頗有才學,與大小姐您並稱燕州雙姝。世家女受人追捧不過尋常,想來也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豈可與大小姐相提並論。”
哦,認識的?很好。
按照以往的規律,基本上一來到新世界,沒多久就會遇上文蓁。故而,出現的女子都需要好生關注下,當然,也不能被經驗法則帶進坑裏。
晏家是世家,那是祖輩經營燕北?不對,燕地偏遠,若然如此,也稱不上是世家。不過這個可以先放一放,待到探查過本尊記憶之後,再行比對。
“消息準確嗎?”我先前問的時候你沒疑惑,那麽說明這婚事還沒傳開。想必是大皇子得到消息了,想先下手為強,攪黃這事兒。這個大皇子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傅父想來也該算是大皇子一係的。
“自是準確。”這還能騙你不成?
然則,隻見那女子一副眼觀鼻鼻觀心的模樣,竟是沒有再開口的意思。這又被她帶偏了,要怎麽圓迴去?
李烈咬咬牙,“消息傳自禁中。晏賊作惡多端,大皇子殿下早就想除此一害了,隻是苦於沒有證據。如今,秦、晏二賊沆瀣一氣,就更發難纏了。前些日子,朝廷撥給燕州邊防的一筆款子不知去向,這事倒是露出了些許端倪。將軍順藤摸瓜,查到了晏家,正是搜集證據之時,卻遭逢大難。
大小姐,將軍可有同你說過些什麽?或者你知道什麽線索?您可要好好想想,扳倒晏家為你爹報仇啊!”
果真如此。還這般著急,在路上就要問?這支隊伍裏搞不好就有晏正巍的人,我要怎麽答?
按照程知的習性,是不會放棄主動權的。答不知道,過於被動,屆時隻能靜待事態發展。於是,程知眉頭皺起,狀似迴憶,思考半晌,開口道,“前些日子,爹爹交給我一個小箱子,說是很重要,讓我好好保管,日後或許能救命。這不知道是否與你說的有關?”
“箱子?”李烈神色變換,“在哪裏?”
“我藏起來了。爹爹囑咐我,不能隨便告訴別人。”
“大小姐這是信不過屬下?”李烈雙目圓睜,似是驚愕。
“當然不是,隻是事關重大,又很是危險,爹爹叮囑,要與…商量……”聲音越來越低,眼眸垂下,似是羞愧。
這個…嘛,自然是傅父真正信任的人。本尊是傅家僅剩的骨血,那會是唯一可能的知情人麽?傅家除了那個唐將軍和眼前這個人,可還有其他勢力?
“胡榮?”李烈心中暗罵,傅城果然信任這廝,這廝怎會不知?分明是裝傻充愣,欺騙殿下。“胡將軍在外執行軍務,聽聞將軍出事,已經趕迴大營。既然胡將軍知曉始末,那我們得好生商議一下接下來要如何行事。”
程知意味深長地瞟了一眼。胡榮將軍?這是傅父軍中心腹?人都迴來了,你不知道他知不知道始末,那隻能說明你的確不是傅家核心。你需要從我一個弱質女子身上下手,這說明這個胡將軍還頗為難纏?又或者說,人家果真不知,隻是你和你主子不相信?
很好。我程某人可不會坑隊友。
“其實,胡將軍也不知詳情。父親還沒來得及告訴其他人,隻是交代了我。這之後,我便告訴了一個信得過的人,著她隱藏待命。若我久無消息,就自尋法子,見機行事。”
我當然不能說人家知情,但也不能隻有我一個人知道。畢竟罪證什麽的,一個人證不是招人滅口麽?還是兩個人證加一個物證要穩妥些。很有可能是晏家釘子的那個人,可還在外頭呢。
而且,萬一你對我嚴刑拷打怎麽辦?我可沒有鋼鐵般的意誌和受虐向的情懷。有個不知是誰的知情人在外,好歹也能糊弄過去一點時間。
“……那屬下這便帶大小姐去見胡將軍。”先把人帶去,把東西要出來起。不吃敬酒的家夥,看不清形勢。
……
==========
約莫一盞茶過後。
“怎麽了?”李烈忽的聽得動靜,掀簾而出,卻是發現自己一行被包圍了。
“賊子膽敢劫囚,還不速速束手待縛?”
先前,朝廷有一筆大額撥款不知去向,將軍全力調查,已經有了些眉目,拿到了晏正巍的罪證,卻不想遭此大劫。屬下認為,這定是與晏正巍脫不開關係。”
“晏家?三皇子許了晏正巍什麽好處?”
啊?好處?要什麽好處?晏正巍一直對傅家軍虎視眈眈,此番和秦家沆瀣一氣,對付傅家,拿到軍權,不就是天大的好處?而且,你不是應該義憤填膺你爹的死因嗎?你這樣叫我怎麽接下去?
“燕北山高皇帝遠,又是位處兵家必爭之地。晏家多年經營,根基深厚,無論誰登上帝位,都不至於貿然先動晏家。
可秦家不同。秦氏位立朝堂,樹敵眾多,又無兵權相護,一旦失勢,便是萬劫不複。
所以兩家結盟,主動權想來是握在晏家手上。秦家能拿的出手的,想來是出自未來皇帝的許諾。那是裂土封王,燕北自治?許晏家割據?
“大小姐,你你你,這怎麽可能?這是謀逆!”
什麽道理?可以通敵叛國,不能割據自立?
“如何不可?”程知眉梢一挑,“你不是說,晏正巍儼然是把自己當作燕北的土皇帝?他既是心懷壯誌,那大可隔岸觀火,坐地起價。
大皇子在軍中有如你這般義士投效,秦家必會感到壓力,拉攏晏家就是勢在必行。越是往後拖,條件不是越隨晏家開?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有些事拖不得。你且說說還有比晏家更好的對象麽?”
唉,套個話容易麽?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就要來搞事,這不是事情搞我麽?也不容我緩一緩。至少也得先把本尊的記憶消化了,有個鋪墊。我叫什麽名字?是什麽身份?什麽朝代?什麽背景?幾方勢力?這些,都得先弄明白了起。
還好,眼前這人看起來段數不高。
能套出一點是一點。粗略推測,在燕北的地界上,目前第一個需要直麵的,就是晏家的勢力。此番,若是晏正巍急吼吼地出手,甘當秦家馬前卒,那就不過爾爾。但若是他如我所料這般,談好了價碼,那就比較難招架了。
“北胡做大,戰事頻頻,除卻京中禁軍與各地邊軍,確屬燕北軍力最強。大小姐,你這麽說有何憑據?你可是知道了什麽?”李烈似是想到什麽,小心翼翼地探問道。
沒有憑據,我瞎猜的。倒是你,想讓我說什麽?這大小姐身上,莫不是藏了什麽秘密不成?
程知高深莫測地督了對方一眼,這個人方才說到的,將軍追查不知去向的朝廷款項有了眉目,將軍拿到了晏正巍的罪證?嗯?
“那三皇子到底是許了晏家什麽?”
“三皇子有意與晏賊結親。”
“晏小姐?那倒是名聲在外。”聯姻啊,沒創意。不過晏家確實與傅家父子的死脫不了幹係,是重點探查對象。
“晏家乃是世家大族,晏氏女傳言頗有才學,與大小姐您並稱燕州雙姝。世家女受人追捧不過尋常,想來也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豈可與大小姐相提並論。”
哦,認識的?很好。
按照以往的規律,基本上一來到新世界,沒多久就會遇上文蓁。故而,出現的女子都需要好生關注下,當然,也不能被經驗法則帶進坑裏。
晏家是世家,那是祖輩經營燕北?不對,燕地偏遠,若然如此,也稱不上是世家。不過這個可以先放一放,待到探查過本尊記憶之後,再行比對。
“消息準確嗎?”我先前問的時候你沒疑惑,那麽說明這婚事還沒傳開。想必是大皇子得到消息了,想先下手為強,攪黃這事兒。這個大皇子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傅父想來也該算是大皇子一係的。
“自是準確。”這還能騙你不成?
然則,隻見那女子一副眼觀鼻鼻觀心的模樣,竟是沒有再開口的意思。這又被她帶偏了,要怎麽圓迴去?
李烈咬咬牙,“消息傳自禁中。晏賊作惡多端,大皇子殿下早就想除此一害了,隻是苦於沒有證據。如今,秦、晏二賊沆瀣一氣,就更發難纏了。前些日子,朝廷撥給燕州邊防的一筆款子不知去向,這事倒是露出了些許端倪。將軍順藤摸瓜,查到了晏家,正是搜集證據之時,卻遭逢大難。
大小姐,將軍可有同你說過些什麽?或者你知道什麽線索?您可要好好想想,扳倒晏家為你爹報仇啊!”
果真如此。還這般著急,在路上就要問?這支隊伍裏搞不好就有晏正巍的人,我要怎麽答?
按照程知的習性,是不會放棄主動權的。答不知道,過於被動,屆時隻能靜待事態發展。於是,程知眉頭皺起,狀似迴憶,思考半晌,開口道,“前些日子,爹爹交給我一個小箱子,說是很重要,讓我好好保管,日後或許能救命。這不知道是否與你說的有關?”
“箱子?”李烈神色變換,“在哪裏?”
“我藏起來了。爹爹囑咐我,不能隨便告訴別人。”
“大小姐這是信不過屬下?”李烈雙目圓睜,似是驚愕。
“當然不是,隻是事關重大,又很是危險,爹爹叮囑,要與…商量……”聲音越來越低,眼眸垂下,似是羞愧。
這個…嘛,自然是傅父真正信任的人。本尊是傅家僅剩的骨血,那會是唯一可能的知情人麽?傅家除了那個唐將軍和眼前這個人,可還有其他勢力?
“胡榮?”李烈心中暗罵,傅城果然信任這廝,這廝怎會不知?分明是裝傻充愣,欺騙殿下。“胡將軍在外執行軍務,聽聞將軍出事,已經趕迴大營。既然胡將軍知曉始末,那我們得好生商議一下接下來要如何行事。”
程知意味深長地瞟了一眼。胡榮將軍?這是傅父軍中心腹?人都迴來了,你不知道他知不知道始末,那隻能說明你的確不是傅家核心。你需要從我一個弱質女子身上下手,這說明這個胡將軍還頗為難纏?又或者說,人家果真不知,隻是你和你主子不相信?
很好。我程某人可不會坑隊友。
“其實,胡將軍也不知詳情。父親還沒來得及告訴其他人,隻是交代了我。這之後,我便告訴了一個信得過的人,著她隱藏待命。若我久無消息,就自尋法子,見機行事。”
我當然不能說人家知情,但也不能隻有我一個人知道。畢竟罪證什麽的,一個人證不是招人滅口麽?還是兩個人證加一個物證要穩妥些。很有可能是晏家釘子的那個人,可還在外頭呢。
而且,萬一你對我嚴刑拷打怎麽辦?我可沒有鋼鐵般的意誌和受虐向的情懷。有個不知是誰的知情人在外,好歹也能糊弄過去一點時間。
“……那屬下這便帶大小姐去見胡將軍。”先把人帶去,把東西要出來起。不吃敬酒的家夥,看不清形勢。
……
==========
約莫一盞茶過後。
“怎麽了?”李烈忽的聽得動靜,掀簾而出,卻是發現自己一行被包圍了。
“賊子膽敢劫囚,還不速速束手待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