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芝蘭之鋪
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 作者:一燈闌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短暫的休假讓段曉棠放鬆了身心,心情好到還能塞點紅薯幹給同僚當零食,隻是“忘了”告訴他們究竟是什麽東西。
吃人嘴短,總不能說,是從豬嘴裏奪下來的吧。
想再要啊,去和豬搶!
段曉棠將莊旭拉到公房,提出一個膽大包天的計劃,“我們盤火炕吧!”
莊旭不明就以,“家裏盤了!”
段曉棠手往地麵指,鄭重道:“營裏。”
後勤線有自己人就是好,什麽事都可以直說,不用旁敲側擊繞圈子。
莊旭倒吸一口涼氣,思量是多大的工程量,轉而計較起錢帛來。
長安的冬天肯定是冷的,大營內人頭攢動,都是年輕力壯火氣旺的年輕人,
軍士睡大通鋪,冬天冷了擠一擠,不至於到凍死的地步。
將官們更無需擔憂,他們有取暖的炭盆,部分身體強悍的,冬日打赤膊都無虞。
每到這時,段曉棠都格外羨慕戰鬥民族的體質。
除了少數權貴,冬季對大部分人都是難熬的。
莊旭迴憶一番自家的火炕布置,青磚、柴火……訝聲道:“你知道要花多少錢嗎?”
段曉棠:“富有富的應對,窮有窮的辦法。”
自家冬日前院的火炕就不停火,祝明月還遺憾,當初思路窄了,應該多砌一道火牆,就不用隻待在炕上才覺得暖和。
但若這麽做,非得拆了柳家的屋子不可。
段曉棠:“如果隻夜間少量生火,有一點溫熱,讓軍士不至於苦挨到天明。”
長安沒有雲內那般好的條件,可以露天采煤取暖,隻能用木柴。
南衙諸衛冬日有炭火份例,但若讓整座軍營取暖卻是做不到的。
段曉棠再進一步,“現在右武衛賬上正有閑錢……”
莊旭當即打斷,“哪來的閑錢,全被杜將軍帶走了!”
莊旭坐在這個位置上,由不得不摳門。
段曉棠知道祝明月那兒過來多少錢帛,卻未必清楚整座大營的總賬。但深知叫苦叫窮才是“賬房先生”的常態。
段曉棠:“待在賬上也不會生崽,軍士凍病了影響戰鬥力,萬一轉成風寒,說不定傳染整個屋子……”
這個時代,風寒是會死人的。
莊旭:“不用再說,讓我仔細想一想。”
段曉棠隻是臨時起意靈光一閃的主意,最後卻要莊旭吃苦受累。
文官不修衙,以示清正廉潔。武將沒那麽多講究,刀頭舔血搏命,享受一些怎麽了。
莊旭年輕,正是想做事能做事的年紀。
最重要的是,右武衛還真有錢。
段曉棠見莊旭不是推脫,好聲好氣道:“莊長史,你慢慢想。”
莊旭轉頭將心腹林金輝找來,仔細籌謀。
火炕在冬日的效果他們都見識過,莊旭家裏還有現成的,莊夫人冬天好過多了。
投入無非幾樣:磚、柴火、人力。
當初家裏盤火炕的時候,莊旭跟風看過兩眼,感覺不難。
右武衛遍地是人,加之行軍在外難免修築工事,專業的“泥瓦匠”本就不少。
說到底,在軍營裏人力壓根不值錢。
林金輝提議,“長史,不用青磚用泥磚如何?”
如今長安城中盤火炕都是中上等人家,不缺青磚錢,也不缺後續的柴火錢。
但青磚可以建屋子,泥磚也可以。如果泥磚能也能建火炕,將省下一大筆花費。
因為泥磚可以自己製作。
莊旭:“得找盤炕的泥瓦匠問一問。”
林金輝撓撓頭,“可柴火問題怎麽解決?”這個投入才是無底洞。
每天冬天都得固定投入,今年年景好賬上有錢,明年後年呢……或者說如今營中主政的一批將官高升調走了怎麽辦?
莊旭早習慣自力更生,“長安周邊無主的荒山野林,天氣暖和時派一隊人馬去砍了,帶迴來風幹便是。”
普通百姓礙於路途工具,隻能撿拾落枝。右武衛運輸工具、砍伐工具、壯勞力一樣不缺,不過辛苦幾天的事。
當然莊旭沒有為了生態環境,砍一棵必須得補種一棵的高尚情操。
樹,不是自己長出來的嗎?
兩個人零零總總算一通賬下來,發現竟然無需出多少錢帛,便宜得很。
莊旭找來孫安豐,讓他去統計大營營房的數據,尤其問清楚他們冬日如何安排的。
大營營房統一建造,但裏頭塞了多少人卻不一定按照規製來,莊旭要的是實時、真實的數據,至少得估量出一個最低的數量。
孫安豐長期值宿,某些內情知之甚詳,“長史,白日不好查,需等到夜裏才方便行事。”
換一個更容易理解的詞匯——查寢。
數萬人的大營,怎麽可能名與實符合,有的房間住的多,有的房間住的少,有的名冊上沒人,但私下卻有人住。
莊旭一口答應,“行,叫上幾個文書,隨你一同行事。”
孫安豐:“是。”
莊旭叫上林金輝,“走,我們去找個懂行的。”
徒留剛領完命孫安豐在原地風中淩亂,到底要做什麽?呆愣片刻,便找幾個文書,定好晚上的行動。
莊旭林金輝出了太平坊沒多遠,轉向去光德坊。記得以前給自家盤炕的泥瓦匠,現在在萬福鴻工地上做工頭。
兩人先去辦公區知會祝明月一聲,孰料人不在,隻有戚蘭娘在隔壁,手持一截細竹枝,指著簡陋的模型給幾個商戶介紹。
模型雖然簡陋,但比設計圖更直觀。有些迷糊的,現在才知道,萬福鴻全是兩層商鋪,中間以棧橋相連。
結合外麵已經上梁,開始覆瓦的一期工程,非常容易將現實與模型一一對應。
戚蘭娘侃侃而談,“萬福鴻定位於長安中高端人群,首期放出來的商鋪皆是如此。不日將舉辦招商會,屆時諸位東家皆可到場。”
“如今已經引進了長安不少知名商號,例如杏花村、花想容、步步糕等。”
消息靈通的,自然知道這幾家和如今的萬福鴻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既然敢一塊過來,就代表著祝明月有十足的信心。
戚蘭娘:“不過醜話說在前麵,對入駐萬福鴻的商家也會進行審查,遵紀守法是第一條,其次要符合萬福鴻的調性。”
一商人問道:“何為調性?”
戚蘭娘:“自然是能展現長安乃天下四方名城的物什,麻布能掙錢,到底不比綢緞名貴。說句不恰當的話,久居芝蘭之室而不聞其香,萬福鴻追求的目標是周圍皆芝蘭,把入駐的商家也變成芝蘭。”
吃人嘴短,總不能說,是從豬嘴裏奪下來的吧。
想再要啊,去和豬搶!
段曉棠將莊旭拉到公房,提出一個膽大包天的計劃,“我們盤火炕吧!”
莊旭不明就以,“家裏盤了!”
段曉棠手往地麵指,鄭重道:“營裏。”
後勤線有自己人就是好,什麽事都可以直說,不用旁敲側擊繞圈子。
莊旭倒吸一口涼氣,思量是多大的工程量,轉而計較起錢帛來。
長安的冬天肯定是冷的,大營內人頭攢動,都是年輕力壯火氣旺的年輕人,
軍士睡大通鋪,冬天冷了擠一擠,不至於到凍死的地步。
將官們更無需擔憂,他們有取暖的炭盆,部分身體強悍的,冬日打赤膊都無虞。
每到這時,段曉棠都格外羨慕戰鬥民族的體質。
除了少數權貴,冬季對大部分人都是難熬的。
莊旭迴憶一番自家的火炕布置,青磚、柴火……訝聲道:“你知道要花多少錢嗎?”
段曉棠:“富有富的應對,窮有窮的辦法。”
自家冬日前院的火炕就不停火,祝明月還遺憾,當初思路窄了,應該多砌一道火牆,就不用隻待在炕上才覺得暖和。
但若這麽做,非得拆了柳家的屋子不可。
段曉棠:“如果隻夜間少量生火,有一點溫熱,讓軍士不至於苦挨到天明。”
長安沒有雲內那般好的條件,可以露天采煤取暖,隻能用木柴。
南衙諸衛冬日有炭火份例,但若讓整座軍營取暖卻是做不到的。
段曉棠再進一步,“現在右武衛賬上正有閑錢……”
莊旭當即打斷,“哪來的閑錢,全被杜將軍帶走了!”
莊旭坐在這個位置上,由不得不摳門。
段曉棠知道祝明月那兒過來多少錢帛,卻未必清楚整座大營的總賬。但深知叫苦叫窮才是“賬房先生”的常態。
段曉棠:“待在賬上也不會生崽,軍士凍病了影響戰鬥力,萬一轉成風寒,說不定傳染整個屋子……”
這個時代,風寒是會死人的。
莊旭:“不用再說,讓我仔細想一想。”
段曉棠隻是臨時起意靈光一閃的主意,最後卻要莊旭吃苦受累。
文官不修衙,以示清正廉潔。武將沒那麽多講究,刀頭舔血搏命,享受一些怎麽了。
莊旭年輕,正是想做事能做事的年紀。
最重要的是,右武衛還真有錢。
段曉棠見莊旭不是推脫,好聲好氣道:“莊長史,你慢慢想。”
莊旭轉頭將心腹林金輝找來,仔細籌謀。
火炕在冬日的效果他們都見識過,莊旭家裏還有現成的,莊夫人冬天好過多了。
投入無非幾樣:磚、柴火、人力。
當初家裏盤火炕的時候,莊旭跟風看過兩眼,感覺不難。
右武衛遍地是人,加之行軍在外難免修築工事,專業的“泥瓦匠”本就不少。
說到底,在軍營裏人力壓根不值錢。
林金輝提議,“長史,不用青磚用泥磚如何?”
如今長安城中盤火炕都是中上等人家,不缺青磚錢,也不缺後續的柴火錢。
但青磚可以建屋子,泥磚也可以。如果泥磚能也能建火炕,將省下一大筆花費。
因為泥磚可以自己製作。
莊旭:“得找盤炕的泥瓦匠問一問。”
林金輝撓撓頭,“可柴火問題怎麽解決?”這個投入才是無底洞。
每天冬天都得固定投入,今年年景好賬上有錢,明年後年呢……或者說如今營中主政的一批將官高升調走了怎麽辦?
莊旭早習慣自力更生,“長安周邊無主的荒山野林,天氣暖和時派一隊人馬去砍了,帶迴來風幹便是。”
普通百姓礙於路途工具,隻能撿拾落枝。右武衛運輸工具、砍伐工具、壯勞力一樣不缺,不過辛苦幾天的事。
當然莊旭沒有為了生態環境,砍一棵必須得補種一棵的高尚情操。
樹,不是自己長出來的嗎?
兩個人零零總總算一通賬下來,發現竟然無需出多少錢帛,便宜得很。
莊旭找來孫安豐,讓他去統計大營營房的數據,尤其問清楚他們冬日如何安排的。
大營營房統一建造,但裏頭塞了多少人卻不一定按照規製來,莊旭要的是實時、真實的數據,至少得估量出一個最低的數量。
孫安豐長期值宿,某些內情知之甚詳,“長史,白日不好查,需等到夜裏才方便行事。”
換一個更容易理解的詞匯——查寢。
數萬人的大營,怎麽可能名與實符合,有的房間住的多,有的房間住的少,有的名冊上沒人,但私下卻有人住。
莊旭一口答應,“行,叫上幾個文書,隨你一同行事。”
孫安豐:“是。”
莊旭叫上林金輝,“走,我們去找個懂行的。”
徒留剛領完命孫安豐在原地風中淩亂,到底要做什麽?呆愣片刻,便找幾個文書,定好晚上的行動。
莊旭林金輝出了太平坊沒多遠,轉向去光德坊。記得以前給自家盤炕的泥瓦匠,現在在萬福鴻工地上做工頭。
兩人先去辦公區知會祝明月一聲,孰料人不在,隻有戚蘭娘在隔壁,手持一截細竹枝,指著簡陋的模型給幾個商戶介紹。
模型雖然簡陋,但比設計圖更直觀。有些迷糊的,現在才知道,萬福鴻全是兩層商鋪,中間以棧橋相連。
結合外麵已經上梁,開始覆瓦的一期工程,非常容易將現實與模型一一對應。
戚蘭娘侃侃而談,“萬福鴻定位於長安中高端人群,首期放出來的商鋪皆是如此。不日將舉辦招商會,屆時諸位東家皆可到場。”
“如今已經引進了長安不少知名商號,例如杏花村、花想容、步步糕等。”
消息靈通的,自然知道這幾家和如今的萬福鴻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既然敢一塊過來,就代表著祝明月有十足的信心。
戚蘭娘:“不過醜話說在前麵,對入駐萬福鴻的商家也會進行審查,遵紀守法是第一條,其次要符合萬福鴻的調性。”
一商人問道:“何為調性?”
戚蘭娘:“自然是能展現長安乃天下四方名城的物什,麻布能掙錢,到底不比綢緞名貴。說句不恰當的話,久居芝蘭之室而不聞其香,萬福鴻追求的目標是周圍皆芝蘭,把入駐的商家也變成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