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迴軍討逆
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 作者:一燈闌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段曉棠倒有一個新說法,“原大將軍、永康縣公李君玘在洛陽。”
範成明沒聽說過這一號人,“大將軍?”李君玘敗軍丟官的時候,範成明還沒入仕呢。
莊旭提醒:“李縣尉的兄長。”
範成明點頭,“哦。”
呂元正知道一點底細,“這人是個會打仗的。”隻是運氣差了點。
範成明:“很厲害麽?”
俞懷光半點不留情麵,“他和你哥歲數差不多,卻先拜大將軍。你說呢?”
這其中固然少不了馮晟這個做舅舅的提攜,但李君玘亦是堂堂正正靠軍功爬上去的。
和範成明這樣的水貨拜將從來不是一條線。
範成達在南衙是年輕一代的中堅,升左武衛大將軍時已經讓人讚歎年輕有為,遑論李君玘比他還早幾年。
難怪當初甥承舅業,有底氣鬧著和楊胤分家。
想到此處,俞懷光多說一句,“而且他和楚國公不對付。”
豈止是不對付,準確說是有仇。楊胤當年落井下石,差點害李君玘被推出去斬首。
洛陽方麵誰都有可能投降,唯獨李君玘會硬抗到底。
他在洛陽經營多年,又有這樣的背景,隻要人沒真廢了,不啟用也得啟用。算給洛陽的安全多上了一重保險。
洛陽千裏遠,段曉棠察覺吳越表情有些怔愣,“世子想如何做?”
不是“想”,而是“做”。
吳越:“迴軍討逆!”
呂元正急道:“世子,未得敕令,不宜擅自返迴。”
真逼急了,楊胤敢說孫文宴謀反,他還能說吳越想篡位呢。
皇帝多疑,真上心了,把兩衛上下連同吳越一塊軍法處置,誰都說不出話來。
吳越:“中原乃國家腹心,高句麗不過邊遠芥蘚。”
“公家之事,知無不為,專擅在吾,與爾等無關。”
吳越原本可能在東萊靜待中原各處,包括遼東部隊迴援。偏偏要攪進一攤渾水裏,說的是公家事、國家事,又何嚐不是他自家事呢。
就像當初在華陰遇到私兵一般,悶頭也要撞上去。
是人都看得出來,楊胤絕不滿足於在黎陽周邊打轉,下一步不是進軍洛陽,就是扣關攻打關中。
這是戳兩衛的肺管子,偷他們老家。
楊胤這麽一栽贓,孫文宴哪還有心情揚帆渡海,能在東萊困守,靜待朝廷的處置,就對得起他和皇帝的情誼了。
沒有江南大營的協助,靠剛從旱鴨子進階到狗刨的兩衛,徒手渡海作戰?
現在吳越把責任攬在自己頭上,底下人自然能放開幹。
段曉棠:“我們隻有一萬人。”
雖然不知楊胤有多少人馬,但能在短時間內拿下三州之地,兵力不容小覷。
範成明敢想敢幹,“那就把江南大營一塊拉上。”
呂元正:“江南大營小十萬人呢。”
俞懷光:“沒有十萬人,他們民夫輜重多。若急赴黎陽,隻能帶精兵、騎兵,頂多兩三萬。”
範成明道出真正的意圖,“這樣,七郎你和榮國公還能互相作證。”
範成明紈絝是紈絝,但天然對哪些事不能做敏感。
吳越心憂國家社稷,孫文宴要洗脫汙名。一個宗室監軍,一個地方軍頭,行動一致彼此監督,就算到了禦前也有話說。
範成明算是撓到點子上,一萬人哪怕急奔黎陽,在中原戰場上也攪不出水花來。
但如果把江南大營拉進來,不說戰力的提升,關鍵政治安全蹭蹭蹭往上漲。
吳越原本一腔意氣,打算拉著兩衛單幹。但若有讓孫文宴加入,於大局更有利。除了麻煩,沒其他缺點。
吳越召來陳彥方,“找個不知情的護衛,去江南大營傳話,說有要事商議,請榮國公和周總管,還有孫世子和周公子過來。”
陳彥方:“是。”
若孫文宴已經知曉消息,吳越說不定要冒險進一迴江南大營,以示誠意。
但現在孫文宴一無所知,就能請他們到兩衛大營來商議。
在自己的地盤上,主動權更大。
隔壁江南大營裏,孫安世接到王府護衛的傳話,不住奇怪,“天都快黑了,世子點名請我們四人過去?”
周浦和:“說不定即將上船,心中難安。”聽說吳越在船上歇了一夜,體驗不是很好。
一把手二把手連帶兒子一塊叫走,換其他敏感時期,說不定要懷疑是想把江南大營一鍋端。
但兩衛兵少,且吳越一直表現溫和,兩方相處得也不錯,兩邊主帥將官串門亦不少見。
周陽夏:“說不定是啟程前,再確認一番流程。”
吳越年輕,說不定會向他們要一個保證,比如船一定不會翻。
這海上的事,誰說得準。
孫文宴安排好營中事務,四人一道打馬去兩衛大營。
呂元正出來迎接幾人,“榮國公,周總管,世子正在帥帳等諸位。”
孫文宴嗅到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息,尤其進帥帳後,見到的座位排序。
原先他和吳越相見隻分主客,在江南大營吳越坐次席,在兩衛大營孫文宴坐次席。
如今帥帳內竟然並排兩張主位,頂多分左右。
吳越往旁邊位置一指,“榮國公,請!”
孫文宴心中不安,麵上卻沒有顯露,大馬金刀坐下。
吳越以下是呂元正、俞懷光、範成明、段曉棠和莊旭。
孫文宴這方是周陽夏、孫安世、周浦和。
孫安世打頭,“世子邀我們過營所為何事?”
吳越並不理會孫安世的問題,吩咐陳彥方:“讓他們進來吧!”
吳越略微無理的行為,在孫安世看來都不是事,因為對麵幾個將官的表情看來都不怎麽好。
連平時嘻嘻哈哈沒正形的範成明,都變得正經了。
不多時,三個王府護衛打扮的年輕人進來。
吳越抬手,“說吧,你們在路上聽見了什麽,看見了什麽?”
為首的護衛緩緩開口,孫安世聽得眼睛越瞪越大,蹭的一下站起來,“世子明鑒,我父怎會因失期而反。”明明不到日子。
“我們平日對楚國公並無不敬,竟如此汙蔑!”
範成明沒聽說過這一號人,“大將軍?”李君玘敗軍丟官的時候,範成明還沒入仕呢。
莊旭提醒:“李縣尉的兄長。”
範成明點頭,“哦。”
呂元正知道一點底細,“這人是個會打仗的。”隻是運氣差了點。
範成明:“很厲害麽?”
俞懷光半點不留情麵,“他和你哥歲數差不多,卻先拜大將軍。你說呢?”
這其中固然少不了馮晟這個做舅舅的提攜,但李君玘亦是堂堂正正靠軍功爬上去的。
和範成明這樣的水貨拜將從來不是一條線。
範成達在南衙是年輕一代的中堅,升左武衛大將軍時已經讓人讚歎年輕有為,遑論李君玘比他還早幾年。
難怪當初甥承舅業,有底氣鬧著和楊胤分家。
想到此處,俞懷光多說一句,“而且他和楚國公不對付。”
豈止是不對付,準確說是有仇。楊胤當年落井下石,差點害李君玘被推出去斬首。
洛陽方麵誰都有可能投降,唯獨李君玘會硬抗到底。
他在洛陽經營多年,又有這樣的背景,隻要人沒真廢了,不啟用也得啟用。算給洛陽的安全多上了一重保險。
洛陽千裏遠,段曉棠察覺吳越表情有些怔愣,“世子想如何做?”
不是“想”,而是“做”。
吳越:“迴軍討逆!”
呂元正急道:“世子,未得敕令,不宜擅自返迴。”
真逼急了,楊胤敢說孫文宴謀反,他還能說吳越想篡位呢。
皇帝多疑,真上心了,把兩衛上下連同吳越一塊軍法處置,誰都說不出話來。
吳越:“中原乃國家腹心,高句麗不過邊遠芥蘚。”
“公家之事,知無不為,專擅在吾,與爾等無關。”
吳越原本可能在東萊靜待中原各處,包括遼東部隊迴援。偏偏要攪進一攤渾水裏,說的是公家事、國家事,又何嚐不是他自家事呢。
就像當初在華陰遇到私兵一般,悶頭也要撞上去。
是人都看得出來,楊胤絕不滿足於在黎陽周邊打轉,下一步不是進軍洛陽,就是扣關攻打關中。
這是戳兩衛的肺管子,偷他們老家。
楊胤這麽一栽贓,孫文宴哪還有心情揚帆渡海,能在東萊困守,靜待朝廷的處置,就對得起他和皇帝的情誼了。
沒有江南大營的協助,靠剛從旱鴨子進階到狗刨的兩衛,徒手渡海作戰?
現在吳越把責任攬在自己頭上,底下人自然能放開幹。
段曉棠:“我們隻有一萬人。”
雖然不知楊胤有多少人馬,但能在短時間內拿下三州之地,兵力不容小覷。
範成明敢想敢幹,“那就把江南大營一塊拉上。”
呂元正:“江南大營小十萬人呢。”
俞懷光:“沒有十萬人,他們民夫輜重多。若急赴黎陽,隻能帶精兵、騎兵,頂多兩三萬。”
範成明道出真正的意圖,“這樣,七郎你和榮國公還能互相作證。”
範成明紈絝是紈絝,但天然對哪些事不能做敏感。
吳越心憂國家社稷,孫文宴要洗脫汙名。一個宗室監軍,一個地方軍頭,行動一致彼此監督,就算到了禦前也有話說。
範成明算是撓到點子上,一萬人哪怕急奔黎陽,在中原戰場上也攪不出水花來。
但如果把江南大營拉進來,不說戰力的提升,關鍵政治安全蹭蹭蹭往上漲。
吳越原本一腔意氣,打算拉著兩衛單幹。但若有讓孫文宴加入,於大局更有利。除了麻煩,沒其他缺點。
吳越召來陳彥方,“找個不知情的護衛,去江南大營傳話,說有要事商議,請榮國公和周總管,還有孫世子和周公子過來。”
陳彥方:“是。”
若孫文宴已經知曉消息,吳越說不定要冒險進一迴江南大營,以示誠意。
但現在孫文宴一無所知,就能請他們到兩衛大營來商議。
在自己的地盤上,主動權更大。
隔壁江南大營裏,孫安世接到王府護衛的傳話,不住奇怪,“天都快黑了,世子點名請我們四人過去?”
周浦和:“說不定即將上船,心中難安。”聽說吳越在船上歇了一夜,體驗不是很好。
一把手二把手連帶兒子一塊叫走,換其他敏感時期,說不定要懷疑是想把江南大營一鍋端。
但兩衛兵少,且吳越一直表現溫和,兩方相處得也不錯,兩邊主帥將官串門亦不少見。
周陽夏:“說不定是啟程前,再確認一番流程。”
吳越年輕,說不定會向他們要一個保證,比如船一定不會翻。
這海上的事,誰說得準。
孫文宴安排好營中事務,四人一道打馬去兩衛大營。
呂元正出來迎接幾人,“榮國公,周總管,世子正在帥帳等諸位。”
孫文宴嗅到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息,尤其進帥帳後,見到的座位排序。
原先他和吳越相見隻分主客,在江南大營吳越坐次席,在兩衛大營孫文宴坐次席。
如今帥帳內竟然並排兩張主位,頂多分左右。
吳越往旁邊位置一指,“榮國公,請!”
孫文宴心中不安,麵上卻沒有顯露,大馬金刀坐下。
吳越以下是呂元正、俞懷光、範成明、段曉棠和莊旭。
孫文宴這方是周陽夏、孫安世、周浦和。
孫安世打頭,“世子邀我們過營所為何事?”
吳越並不理會孫安世的問題,吩咐陳彥方:“讓他們進來吧!”
吳越略微無理的行為,在孫安世看來都不是事,因為對麵幾個將官的表情看來都不怎麽好。
連平時嘻嘻哈哈沒正形的範成明,都變得正經了。
不多時,三個王府護衛打扮的年輕人進來。
吳越抬手,“說吧,你們在路上聽見了什麽,看見了什麽?”
為首的護衛緩緩開口,孫安世聽得眼睛越瞪越大,蹭的一下站起來,“世子明鑒,我父怎會因失期而反。”明明不到日子。
“我們平日對楚國公並無不敬,竟如此汙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