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3章 以血還血
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 作者:一燈闌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白雋統帥的並州大營近日來,不斷迎接突厥王庭軍隊的試探性攻擊,終於到了正式交鋒的時候。
郭承澤死死地盯著遠方的一支軍隊,眼神裏的怒火熊熊燃燒,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把對方直接吃幹抹淨。
軍隊都是有傳承的,有經驗的老將,望一眼對方的排兵布陣,就能猜出主將是師從哪家、門第出身。跟老中醫號脈一樣,門兒清。
如今對麵這支出陣的突厥軍隊,雖然還沒有打出旗號,但隻看馬腿往哪邊撇,便對他們的出身和背景了如指掌。
並州大營的騎兵雖然向突厥人學習,但他們的根底與突厥人截然不同。
郭承澤曉得大局為重的道理,壓製住即將噴薄而出的怒火,轉身返迴中軍陣地。迴稟道:“國公,正是當初被元昊慶引到塞外的兵馬。”
比起外敵,他們更恨內奸。
白湛頭戴銀盔身披銀甲,英氣逼人,聞言立即出列,主動請纓道:“父親,兒子願為先鋒,上陣殺敵。”
並州大營是白家祖先留下的基業,元家接任,不圖發展,不思保境安民,反倒裏通突厥插白家一刀,是可忍孰不可忍。
兩家的恩怨該了結了。
白雋遙遙向前望去,對麵軍陣中恰時掛起一副與突厥旗幟截然不同的漢家旗幟,上麵赫然寫著一個大大的“元”字。
十足的挑釁!
白雋幾十年的養氣功夫,險些一朝破功,不弄死元昊慶他不姓白。
沉聲道:“二郎,為父予你三千兵馬,為大軍先鋒!”
白湛單膝跪地,堅定地說道:“兒子誓死不退,不勝不歸!”
白雋手指著對麵的敵軍,豪氣幹雲地說道:“好!你去吧,為父親自為你擂鼓助威!”
並州兩任主將的怨仇,就在今日了結。
自出塞以來,白湛一路征戰,白雋看在眼中,愈發肯定次子有名將之姿。隻是過往困於長安,無法施展。
今日,小小元昊慶,必不是白湛的對手。
尉遲野緊隨白湛身側上馬備戰,留在原地的孫無咎卻麵露憂色。
元昊慶的發須微微泛黃,他的祖先從並州以北的草原入主中原。在他看來,自己效仿先祖的行為並無不妥。
突厥人實在蒙昧,略施加小計就能幫唿圖擺平內亂。
如今他眼前的敵人隻有殘破不堪的並州大營,以及更南邊的南衙大軍,後者由唿圖親自解決。
元昊慶瞧見對麵露出數千軍隊,正中央一杆“白”字將旗。
唇角微挑,嘲諷地笑道:“乳臭小兒,也敢與我為敵?”
他跟隨元宏大在軍中曆練數年,突厥人打過,漢人也打過,自信以自己的經驗與能力,絕非一個尚未及冠的少年所能比擬。
白智宸另走一路,中軍大纛未動,如今並州大營裏,能用這麵旗幟的隻有白雋的次子白湛。
元昊慶對此毫不在意,便是白雋親自上陣又如何,他打過幾次仗?
突厥的規矩與中原截然不同,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先放到一邊去,實打實的兵強馬壯者為可汗。
骨祿吃了年紀的虧,比不過年富力強的叔叔,後期幾乎半退出繼承人競爭,倒向唿圖一方。
所以阻卜去世,唿圖繼位後,投桃報李,他這個“前朝大皇子”實力不降反增。
這次是特意來為元昊慶助陣。
骨祿勸道:“你可要小心點。”
他和漢人“打”過多年交道,雖然很多時候雙方思考的方向不同,但知道南邊漢人講究“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元家在並州幹的那些勾當,他們比漢人還清楚。但凡有一絲血性,都不可能放過元昊慶。
元昊慶並未將骨祿的勸告放在心上,輕蔑地笑道:“區區小兒,何足為懼!”
白湛鎮定自若地站在並州大營陣前,身後的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遠方一陣“咚咚咚”的擂鼓聲傳來,振奮人心。
白湛騎在烏雲雪上,手中緊握長劍,大聲喊道:“將士們,今日與叛徒元氏狹路相逢,我們要讓他們知道,並州大營的尊嚴不容侵犯,中原的土地不容踐踏!”
話音剛落,軍隊爆發出一陣震天動地的呐喊聲。
白湛看準時機,高舉長劍,大喊一聲:“衝啊!”
三千軍士如猛虎下山一般,向元昊慶的軍隊衝去。
白湛身先士卒,一馬當先地衝入敵陣,手中長劍左揮右砍,如蛟龍出海,所到之處敵軍紛紛倒下。
尉遲野更是勇猛無比,手持一把長槊,威風凜凜地跟在白湛身邊。衝入敵陣後,長槊一揮,便帶倒了一片敵軍。
在白湛的指揮下,軍隊的陣型變幻莫測,時而如利劍般直插敵軍的心髒,時而又如鐵桶般將敵軍包圍起來,反複鑿穿敵軍的防線。
在一次衝鋒中,白湛被一群敵軍包圍,身處險境,卻依然鎮定自若。
就在這時,尉遲野大喝一聲,如天神下凡一般,衝入包圍圈中。長槊舞得密不透風,將敵軍紛紛砍倒在地,為白湛殺出了一條血路。
元昊慶見並州大軍如此勇猛,白湛更是銳不可當,心中漸漸慌亂起來。
他試圖組織軍隊進行反擊,但無奈並州大軍的攻勢太猛,軍隊的防線已經被徹底打亂。軍士們開始四處逃竄,戰場上一片混亂。
白湛見時機已到,再次舉起長劍,大喊道:“將士們,乘勝追擊,不要讓並州的叛徒有喘息的機會!”
並州大軍士氣大振,如潮水般向敵軍湧去。
元昊慶見大勢已去,無奈地長歎一聲,帶著殘兵敗將試圖逃離戰場。
骨祿萬萬沒想到,橫行山西和草原數年的元昊慶在白湛的三千先鋒軍麵前,竟然如此不堪一擊。仿佛紙糊的一般,連幾個迴合都支撐不住。
鑒於元昊慶在王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骨祿不得不派兵相救。
骨祿揮手示意身後的突厥騎兵出擊,潮水般的騎兵如同脫韁的野馬一般湧出,向並州大軍撲去。
白雋見骨祿的大軍一動,暫停擊鼓大業,用仿佛要將五髒六腑都從喉嚨中擠出來的力氣,吼道:“全軍出擊!”
是非成敗,隻在今朝!
數萬軍隊,在這片一望無垠的草原上,碰撞在一起。
刀光劍影中,血花飛濺;喊殺聲中,震耳欲聾。
今日,隻能有一個勝利者。
並州大營新仇舊恨集為一體,身後是家鄉父老,頭頂是列祖列宗,拚著一口血氣,取得最後的勝利。
骨祿和元昊慶的聯軍被徹底擊潰,隻能帶著殘兵敗將逃離戰場。
白雋站在架設戰鼓的戰車上,丟棄手中鼓槌,神色近乎癲狂,“窮寇莫追?老子追的就是窮寇!”偏要窮追猛打。
一旦他們遁入草原深處,除非再度南下,否則難以尋覓蹤跡。
“給我追,我要用他們的血,祭奠並州大營的亡魂!”
郭承澤死死地盯著遠方的一支軍隊,眼神裏的怒火熊熊燃燒,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把對方直接吃幹抹淨。
軍隊都是有傳承的,有經驗的老將,望一眼對方的排兵布陣,就能猜出主將是師從哪家、門第出身。跟老中醫號脈一樣,門兒清。
如今對麵這支出陣的突厥軍隊,雖然還沒有打出旗號,但隻看馬腿往哪邊撇,便對他們的出身和背景了如指掌。
並州大營的騎兵雖然向突厥人學習,但他們的根底與突厥人截然不同。
郭承澤曉得大局為重的道理,壓製住即將噴薄而出的怒火,轉身返迴中軍陣地。迴稟道:“國公,正是當初被元昊慶引到塞外的兵馬。”
比起外敵,他們更恨內奸。
白湛頭戴銀盔身披銀甲,英氣逼人,聞言立即出列,主動請纓道:“父親,兒子願為先鋒,上陣殺敵。”
並州大營是白家祖先留下的基業,元家接任,不圖發展,不思保境安民,反倒裏通突厥插白家一刀,是可忍孰不可忍。
兩家的恩怨該了結了。
白雋遙遙向前望去,對麵軍陣中恰時掛起一副與突厥旗幟截然不同的漢家旗幟,上麵赫然寫著一個大大的“元”字。
十足的挑釁!
白雋幾十年的養氣功夫,險些一朝破功,不弄死元昊慶他不姓白。
沉聲道:“二郎,為父予你三千兵馬,為大軍先鋒!”
白湛單膝跪地,堅定地說道:“兒子誓死不退,不勝不歸!”
白雋手指著對麵的敵軍,豪氣幹雲地說道:“好!你去吧,為父親自為你擂鼓助威!”
並州兩任主將的怨仇,就在今日了結。
自出塞以來,白湛一路征戰,白雋看在眼中,愈發肯定次子有名將之姿。隻是過往困於長安,無法施展。
今日,小小元昊慶,必不是白湛的對手。
尉遲野緊隨白湛身側上馬備戰,留在原地的孫無咎卻麵露憂色。
元昊慶的發須微微泛黃,他的祖先從並州以北的草原入主中原。在他看來,自己效仿先祖的行為並無不妥。
突厥人實在蒙昧,略施加小計就能幫唿圖擺平內亂。
如今他眼前的敵人隻有殘破不堪的並州大營,以及更南邊的南衙大軍,後者由唿圖親自解決。
元昊慶瞧見對麵露出數千軍隊,正中央一杆“白”字將旗。
唇角微挑,嘲諷地笑道:“乳臭小兒,也敢與我為敵?”
他跟隨元宏大在軍中曆練數年,突厥人打過,漢人也打過,自信以自己的經驗與能力,絕非一個尚未及冠的少年所能比擬。
白智宸另走一路,中軍大纛未動,如今並州大營裏,能用這麵旗幟的隻有白雋的次子白湛。
元昊慶對此毫不在意,便是白雋親自上陣又如何,他打過幾次仗?
突厥的規矩與中原截然不同,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先放到一邊去,實打實的兵強馬壯者為可汗。
骨祿吃了年紀的虧,比不過年富力強的叔叔,後期幾乎半退出繼承人競爭,倒向唿圖一方。
所以阻卜去世,唿圖繼位後,投桃報李,他這個“前朝大皇子”實力不降反增。
這次是特意來為元昊慶助陣。
骨祿勸道:“你可要小心點。”
他和漢人“打”過多年交道,雖然很多時候雙方思考的方向不同,但知道南邊漢人講究“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元家在並州幹的那些勾當,他們比漢人還清楚。但凡有一絲血性,都不可能放過元昊慶。
元昊慶並未將骨祿的勸告放在心上,輕蔑地笑道:“區區小兒,何足為懼!”
白湛鎮定自若地站在並州大營陣前,身後的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遠方一陣“咚咚咚”的擂鼓聲傳來,振奮人心。
白湛騎在烏雲雪上,手中緊握長劍,大聲喊道:“將士們,今日與叛徒元氏狹路相逢,我們要讓他們知道,並州大營的尊嚴不容侵犯,中原的土地不容踐踏!”
話音剛落,軍隊爆發出一陣震天動地的呐喊聲。
白湛看準時機,高舉長劍,大喊一聲:“衝啊!”
三千軍士如猛虎下山一般,向元昊慶的軍隊衝去。
白湛身先士卒,一馬當先地衝入敵陣,手中長劍左揮右砍,如蛟龍出海,所到之處敵軍紛紛倒下。
尉遲野更是勇猛無比,手持一把長槊,威風凜凜地跟在白湛身邊。衝入敵陣後,長槊一揮,便帶倒了一片敵軍。
在白湛的指揮下,軍隊的陣型變幻莫測,時而如利劍般直插敵軍的心髒,時而又如鐵桶般將敵軍包圍起來,反複鑿穿敵軍的防線。
在一次衝鋒中,白湛被一群敵軍包圍,身處險境,卻依然鎮定自若。
就在這時,尉遲野大喝一聲,如天神下凡一般,衝入包圍圈中。長槊舞得密不透風,將敵軍紛紛砍倒在地,為白湛殺出了一條血路。
元昊慶見並州大軍如此勇猛,白湛更是銳不可當,心中漸漸慌亂起來。
他試圖組織軍隊進行反擊,但無奈並州大軍的攻勢太猛,軍隊的防線已經被徹底打亂。軍士們開始四處逃竄,戰場上一片混亂。
白湛見時機已到,再次舉起長劍,大喊道:“將士們,乘勝追擊,不要讓並州的叛徒有喘息的機會!”
並州大軍士氣大振,如潮水般向敵軍湧去。
元昊慶見大勢已去,無奈地長歎一聲,帶著殘兵敗將試圖逃離戰場。
骨祿萬萬沒想到,橫行山西和草原數年的元昊慶在白湛的三千先鋒軍麵前,竟然如此不堪一擊。仿佛紙糊的一般,連幾個迴合都支撐不住。
鑒於元昊慶在王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骨祿不得不派兵相救。
骨祿揮手示意身後的突厥騎兵出擊,潮水般的騎兵如同脫韁的野馬一般湧出,向並州大軍撲去。
白雋見骨祿的大軍一動,暫停擊鼓大業,用仿佛要將五髒六腑都從喉嚨中擠出來的力氣,吼道:“全軍出擊!”
是非成敗,隻在今朝!
數萬軍隊,在這片一望無垠的草原上,碰撞在一起。
刀光劍影中,血花飛濺;喊殺聲中,震耳欲聾。
今日,隻能有一個勝利者。
並州大營新仇舊恨集為一體,身後是家鄉父老,頭頂是列祖列宗,拚著一口血氣,取得最後的勝利。
骨祿和元昊慶的聯軍被徹底擊潰,隻能帶著殘兵敗將逃離戰場。
白雋站在架設戰鼓的戰車上,丟棄手中鼓槌,神色近乎癲狂,“窮寇莫追?老子追的就是窮寇!”偏要窮追猛打。
一旦他們遁入草原深處,除非再度南下,否則難以尋覓蹤跡。
“給我追,我要用他們的血,祭奠並州大營的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