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的時光轉瞬即逝,李四海已經將所有行囊打點妥當。李四海拎上給老家親人準備的禮物,踏上停在門口的那一列整裝待發的車馬隊伍。


    心中暗道這排場比起當年李家推著小車,靠雙腿一步步走到長安時的情景,可真是天壤之別。


    祝三齊勉強算是熟人,在小院給祝明月管家的陳娘子的兒子,兩人還都是武功縣的老鄉。


    隻是每次問及陳娘子的家事,她都迴避不已,顯然在老家過得不甚如意。


    李四海看向車廂內另一個人,就有些陌生了。


    陳牙人怕冷,將代腳的騾子拴在車架後,鑽進車裏避風。


    見李四海有些怔愣的模樣,主動解釋道:“老郎君,沒想到我們有這樣的淵源啊!”


    手指著身後快看不見影子的李家小院,說道:“這院子還是我幫忙找的,當時段郎君帶著幾位將官走遍大半個長安城,才決定在這兒落腳。”


    一句話就讓李四海明白了陳牙人的身份,這院子除了小些,哪哪都比鄉下強。


    李四海笑道:“這宅子好極了,托你費心了!”


    陳牙人見縫插針地自薦起來,“你老日後買房置產,盡管交給我,保證給你辦得妥妥當當的。”


    李四海的笑容收斂幾分,“長安屋貴。”


    哪怕他隻在長安隻待了幾個月,從鄰裏間隻言片語,也對長安高昂的房價有了直觀的認識。


    陳牙人卻不以為意,“這算得了什麽,令郎青雲直上,說不定不用買,皇帝直接賞賜了呢!”


    這般吉祥話,李四海聽聽也就罷了,瞟一眼坐在另一旁的祝三齊,連他的東家,李開德的上司段曉棠都沒有這待遇,何況底下人呢!


    這支車隊浩浩蕩蕩,共有十幾人,除了隨行的護衛,還有特意從四野莊上調來的熟手,專門負責考察田地的質量。


    一行人輕車簡從,隻花了兩天時間,就抵達武功縣城。


    李四海的老宅狹小,即便加上周圍的幾家鄰居,也難以容納這麽多人。


    祝三齊一行人在城中找了一家客舍安頓下來,派車夫將李四海送迴村裏。


    將行李一放下,祝三齊和陳牙人就兵分兩路出去打探消息,和李家的說法大差不差。


    第二天一早,一行人跟著領路的車夫去到李東村尋李四海,而後李四海帶他們去尋裏長牽線搭橋。


    周邊幾裏的李子村都在裏長李啟祥領導下,十裏八村也是個跺跺腳有響聲的人物。


    但昨日臨到傍晚的時候,李四海顧不得車馬勞頓,帶著兩包從長安帶迴來的精細糕點來拜訪,說出來的消息,卻讓李啟祥嚇了一大跳。


    兩人坐在院中借著薄暮的餘光說話,李啟祥雙手揣在袖子裏取暖,“老兄弟,我想讓你家來占這個便宜,哪知道你給我引來這麽一尊大佛。”


    李四海直言不諱,“那麽多土地,我家哪裏吃得下!”


    李啟祥挑眉反問道:“十幾畝、幾畝都不成?”


    李四海搖了搖頭,“老兄弟,你是不知道,長安的衣食住行有多貴,哪裏攢得下錢來。”


    “光我們現在租的那個小院子,兩三步就到牆角,一年的租子都能在村裏蓋兩間房了。”


    “我家隻有老大在村裏,每日走十幾裏去種地,實在不劃算。”


    “你不是一直都想段將軍迴鄉省親嗎?”


    李啟祥扭過頭,“那邊不是李西村的地盤。”


    白給旁的村送人情的事,他才不會做呢!


    李四海勸道:“總歸是迴鄉了,戶籍還在村裏呢!”


    李啟祥思量再三,人既然托到跟前,總不能不應。若能促成此事,於雙方都有利。


    鬆口道:“那你明天把人帶來吧!劉家那邊,我親自帶人過去走一走。”


    到底沒有把話說死,“至於成與不成,還得看他們自己的意思。”


    第二日祝三齊攜帶重禮拜訪李啟祥,開口就道:“李西村人傑地靈,如今郎君的父祖皆有封官誥命,實實在在是一片寶地啊!”


    段曉棠的戶籍的內情,李啟祥心裏清楚得很。說祖上是武功走出去的,誰信啊!


    當然官麵上,這些追封的官和誥命,都落在了李西村頭上。


    實惠暫時沒看見,但說出去的也光彩。


    李啟祥過往在周邊吹牛,村裏出了一個將軍,旁人還不信,非說他年老記事糊塗,說的是隔壁村的李開德。雖然是個官,但離將軍還差得遠呢!


    眾人寒暄幾句,李啟祥將家人早套上的牛車放在一邊。上了祝三齊的馬車,開始說起他的內幕消息。


    李啟祥歎息一聲,“賭坊生意你們都清楚,出麵的是地痞流氓,背後少不得大戶支持。”


    兩手微微攤開,“劉家就這麽被套著了。”


    前有地痞流氓鬧事,後有本地大戶緊緊相逼。若隻有幾個潑皮鬧事,劉家那麽多佃戶長工也不是吃素的。


    祝三齊擔憂道:“若是如此,往後豈不是少不了糾纏?”


    李啟祥搖了搖頭,“不過是些土財主之間的撕咬罷了!”


    他敢叫李家迴來買地,自然是知曉如今已是官身的李開德能壓下這些是非,何況李家也是本地大家族,開枝散葉人口繁茂,不懼外人找麻煩。


    沒想到李家家底這麽薄,連幾畝地都買不下來,不是說升官就發財嗎?


    李開德一個剛嶄露頭角的小將官都能壓下去,遑論他的上司段曉棠。


    李四海歎道:“這種不孝子就該逐出家門,任他自生自滅。還幫他填窟窿,想得美!”


    李啟祥迴應道:“畢竟是獨生兒子。”


    李四海哂笑道:“孫子都有了。”


    言下之意,若指望血脈延續、傳承香火,孫子也行啊,還省了中間步驟,一步到位。


    說話間,就到了劉家的田莊。


    李啟祥伸出手指道:“這一片都是劉財主家的田地。”難得都是連成一片的土地。


    後麵馬車上跳下來兩個四野莊的農夫,手上撚起一把泥土,判斷肥沃程度。


    臨近劉家的大宅,道路上就少不得幾個遊手好閑之徒晃蕩其間,其貌不揚,一看便知非善類。


    李啟祥瞥了一眼,淡淡道:“賭坊來催債的。”


    李四海壓低聲音,“他們故意的。”


    劉家不是付不起利錢,但這般做派,普通人隻能敬而遠之。


    李啟祥與劉家往日無怨近日無仇,不過幾分麵子交情,今日一早派兒子過來報信,說給劉家介紹一個長安來的豪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燈闌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燈闌珊並收藏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