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4章 課間閑聊
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 作者:一燈闌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婉婉大方道:“你們若想收徒也可以啊!”
濟生堂這麽大一攤子事情,到處都缺人。
鄭鵬池眉頭微微皺起,似乎在權衡著什麽,“得好好考慮一下。”
他無法像林婉婉那樣填鴨式地往下灌輸知識,傳承衣缽是一件大事,需要慎之又慎。
林婉婉的目光時不時地投向大門的方向張望幾下,“淑順她們怎麽還沒迴來?”
謝靜徽低聲道:“初產婦,產程自然會長一些。”
濟生堂雖然掛上了收生的牌子,但並不為外人所知,隻有一些常來常往的客人有所了解。
如今這部分業務,主要還是仰仗李秀芸過往在坊間積累名聲,今日這個產婦便是如此,李秀芸的家人一大早去朱家將人叫走,朱淑順都沒得來得及到濟生堂報到。
等到下午時分,李秀芸和朱淑順才滿身疲憊的迴來。彼時林婉婉正在教室給兩個新徒弟講課。
朱淑順一進門,就忙碌起來,將那些沾滿了血跡和穢物的器具一一清洗消毒,然後從包裹裏取出沾染血跡穢物的衣裳,毫不猶豫地扔進裝滿冷水的木盆裏,加上幾滴白醋用力地搓洗起來。
冬日井水刺骨,朱淑順卻仿如未覺,隻是專注地搓洗著。並非她不知用熱水衝兌,而是隻有這般才能將那些頑固的血跡徹底清洗幹淨。
木盆裏是兩人的衣裳,李秀芸是朱淑順如今半個師父,這些雜活自然就落到了她的肩上。
李秀芸教朱淑順,家裏和醫館各備幾件舊衣,專門用於接生時穿,省得汙了其他好衣裳。
淑順搓洗了一會兒,又將這些衣服重新浸泡在木盆裏。
,謝靜徽湊了過來,有些不解地問道:“怎麽不讓雜役來做這些呢?”
朱順淑利落道:“雜役出門辦事了,等她迴來,這些汙跡可能就很難洗掉了。我順手就做了。”
謝靜徽沒有再多說什麽,隻是關心地問道:“今天的情況怎麽樣?”
朱淑順歎口氣,“用了產鉗。”
產鉗是個好東西,在緊急關頭能救母子性命。但這一兩年都不曾推廣開,全因它有一樣不好說的副作用,可能會將胎兒頭骨夾扁。
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損傷可能會逐漸恢複,但究竟能恢複到什麽程度,卻沒人敢給出確切的答案。
尤其許多嬰兒剛出生的時候,樣子本來就不太好看,再配上一個奇形怪狀的腦袋,刁鑽些的家庭,就會覺得晦氣。
顯然,今天朱淑順和李秀芸遇到的就是這樣的一家人。
在謝靜徽看來,無論如何,先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難道非要等到大小都保不住,才算是好嗎?
謝靜徽嘟囔道:“我爹說,腦袋高的人都聰明。”
朱淑順點了點頭,表示學會了,“我下次也這麽說。”
微微側身,問道:“新來的師妹怎麽樣?”
謝靜徽也不敢輕易下結論:“看起來文文靜靜的,但本性如何,還得再觀察觀察。”
碰了碰朱淑順的胳膊,“我在灶上給你們留了羊肉湯,記得喝了呀!”
朱淑順輕輕地點了點頭:“嗯。”
臨到下午快放學的時候,齊蔓菁和廖金仙終於見到傳說中輪值大師姐,之一。
比如圓圓潤潤的謝靜徽,沉穩的朱淑順更符合印象中穩重的大師姐形象,尤其是她學醫三年有餘,便已經開始出診了。
雖然她所從事的是常人所不齒的穩婆工作,尤其朱淑順還是一位妙齡女子,與走街串巷、皺紋滿麵的穩婆截然不同。
但這不是開始獨當一麵了嗎?
蔓菁注意到朱淑順身上的衣裳隻是尋常的細麻料子,不知是為了出入方便,還是家境如此。
幾位同門抓住難得的空當,閑聊幾句,然後各迴各家。
初拜師的三天,對齊蔓菁和廖金仙兩人而言,學習任務不重,但也算不得輕鬆。
早上一到濟生堂就開始看書,下午快離開時還在背書。
齊蔓菁和廖金仙雖然家庭背景相差懸殊,但同為一屆弟子,自然就更加親近一些。
廖金仙看著手中的書,心有戚戚道:“原來這就是‘填鴨’!”
捂著眼睛道:“我原以為春風得意樓的鴨子夠肥了。”
絕望地仰起頭,望著天花板,“沒想到我現在比它們還肥!”
這才剛開始啊!
齊蔓菁自矜淑女,雖未言說,但心底也同意這一說法。
今日杜若昭負責檢查她們的看書進度,順便講解一部分字詞含義。
廖金仙捂著頭道:“看書看得頭都大了!”
杜若昭安慰道:“清晨起床喝一杯溫水後,空腹讀書,記得更牢固些。”
總之,頭可以大,但書不能不讀。
廖金仙激動地問道:“真的有用嗎?”
杜若昭淡定道:“試過各種記憶辦法,這一種對我最有用。”
在“裙帶關係”嚴重的林門中,彼此的身世背景都算不得秘密。在新師妹沒有入門前,杜若昭排行居末,但她的醫書卻是讀得最好的。
哪怕齊蔓菁自詡閨秀,從小被家中嚴格教養,但在讀書習字這一道上,也比不上杜若昭。
至於女紅,如今林門上下,哪個還在乎?能把皮肉縫好就不錯了。
廖金仙行動力超強,立刻說道:“我明天早上就試試這個方法!”
杜若昭留有餘地,“這也不一定準,有的人早上讀書效果好,有的人卻是晚上記性好。”
廖金仙擺手道:“晚上看書費燭火。”
杜若昭提醒,“費眼睛才是真的。”
燭火可以更換,眼珠子卻換不了。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齊、廖二人作為初學者,最常待的地方就是教室。
師姐們去處就多了,大堂、各個診室,乃至製藥作坊,比她們自在多了。
最“自在”的無疑是朱淑順,因為林婉婉素來對出診之事興趣缺缺,連帶著徒弟們都沒多少出門放風的機會。
朱淑順隔三差五同李秀芸出門接生,今日連林婉婉都被中途召喚去了,顯然情況十分危急。
齊蔓菁心中焦慮,輕聲問道:“師父她們何時迴來?”
杜若昭猜測道:“順產可能會拖得時間長些,開刀反而快。”
齊蔓菁眨了眨眼睛,“我曾聽聞,剖腹取子頗為輕鬆,隻需睡一覺便好,遠比順產輕鬆許多。”
杜若昭雖不曾親身經曆過生產場麵,但也懂得一些皮毛知識,“兩種分娩方式各有利弊,隻覺得一碗麻沸散就睡過去了,但卻忘了,那是肚子上挨了一刀。”
“尋常人肚子上劃一刀都是重傷,何況產婦。”
濟生堂這麽大一攤子事情,到處都缺人。
鄭鵬池眉頭微微皺起,似乎在權衡著什麽,“得好好考慮一下。”
他無法像林婉婉那樣填鴨式地往下灌輸知識,傳承衣缽是一件大事,需要慎之又慎。
林婉婉的目光時不時地投向大門的方向張望幾下,“淑順她們怎麽還沒迴來?”
謝靜徽低聲道:“初產婦,產程自然會長一些。”
濟生堂雖然掛上了收生的牌子,但並不為外人所知,隻有一些常來常往的客人有所了解。
如今這部分業務,主要還是仰仗李秀芸過往在坊間積累名聲,今日這個產婦便是如此,李秀芸的家人一大早去朱家將人叫走,朱淑順都沒得來得及到濟生堂報到。
等到下午時分,李秀芸和朱淑順才滿身疲憊的迴來。彼時林婉婉正在教室給兩個新徒弟講課。
朱淑順一進門,就忙碌起來,將那些沾滿了血跡和穢物的器具一一清洗消毒,然後從包裹裏取出沾染血跡穢物的衣裳,毫不猶豫地扔進裝滿冷水的木盆裏,加上幾滴白醋用力地搓洗起來。
冬日井水刺骨,朱淑順卻仿如未覺,隻是專注地搓洗著。並非她不知用熱水衝兌,而是隻有這般才能將那些頑固的血跡徹底清洗幹淨。
木盆裏是兩人的衣裳,李秀芸是朱淑順如今半個師父,這些雜活自然就落到了她的肩上。
李秀芸教朱淑順,家裏和醫館各備幾件舊衣,專門用於接生時穿,省得汙了其他好衣裳。
淑順搓洗了一會兒,又將這些衣服重新浸泡在木盆裏。
,謝靜徽湊了過來,有些不解地問道:“怎麽不讓雜役來做這些呢?”
朱順淑利落道:“雜役出門辦事了,等她迴來,這些汙跡可能就很難洗掉了。我順手就做了。”
謝靜徽沒有再多說什麽,隻是關心地問道:“今天的情況怎麽樣?”
朱淑順歎口氣,“用了產鉗。”
產鉗是個好東西,在緊急關頭能救母子性命。但這一兩年都不曾推廣開,全因它有一樣不好說的副作用,可能會將胎兒頭骨夾扁。
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損傷可能會逐漸恢複,但究竟能恢複到什麽程度,卻沒人敢給出確切的答案。
尤其許多嬰兒剛出生的時候,樣子本來就不太好看,再配上一個奇形怪狀的腦袋,刁鑽些的家庭,就會覺得晦氣。
顯然,今天朱淑順和李秀芸遇到的就是這樣的一家人。
在謝靜徽看來,無論如何,先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難道非要等到大小都保不住,才算是好嗎?
謝靜徽嘟囔道:“我爹說,腦袋高的人都聰明。”
朱淑順點了點頭,表示學會了,“我下次也這麽說。”
微微側身,問道:“新來的師妹怎麽樣?”
謝靜徽也不敢輕易下結論:“看起來文文靜靜的,但本性如何,還得再觀察觀察。”
碰了碰朱淑順的胳膊,“我在灶上給你們留了羊肉湯,記得喝了呀!”
朱淑順輕輕地點了點頭:“嗯。”
臨到下午快放學的時候,齊蔓菁和廖金仙終於見到傳說中輪值大師姐,之一。
比如圓圓潤潤的謝靜徽,沉穩的朱淑順更符合印象中穩重的大師姐形象,尤其是她學醫三年有餘,便已經開始出診了。
雖然她所從事的是常人所不齒的穩婆工作,尤其朱淑順還是一位妙齡女子,與走街串巷、皺紋滿麵的穩婆截然不同。
但這不是開始獨當一麵了嗎?
蔓菁注意到朱淑順身上的衣裳隻是尋常的細麻料子,不知是為了出入方便,還是家境如此。
幾位同門抓住難得的空當,閑聊幾句,然後各迴各家。
初拜師的三天,對齊蔓菁和廖金仙兩人而言,學習任務不重,但也算不得輕鬆。
早上一到濟生堂就開始看書,下午快離開時還在背書。
齊蔓菁和廖金仙雖然家庭背景相差懸殊,但同為一屆弟子,自然就更加親近一些。
廖金仙看著手中的書,心有戚戚道:“原來這就是‘填鴨’!”
捂著眼睛道:“我原以為春風得意樓的鴨子夠肥了。”
絕望地仰起頭,望著天花板,“沒想到我現在比它們還肥!”
這才剛開始啊!
齊蔓菁自矜淑女,雖未言說,但心底也同意這一說法。
今日杜若昭負責檢查她們的看書進度,順便講解一部分字詞含義。
廖金仙捂著頭道:“看書看得頭都大了!”
杜若昭安慰道:“清晨起床喝一杯溫水後,空腹讀書,記得更牢固些。”
總之,頭可以大,但書不能不讀。
廖金仙激動地問道:“真的有用嗎?”
杜若昭淡定道:“試過各種記憶辦法,這一種對我最有用。”
在“裙帶關係”嚴重的林門中,彼此的身世背景都算不得秘密。在新師妹沒有入門前,杜若昭排行居末,但她的醫書卻是讀得最好的。
哪怕齊蔓菁自詡閨秀,從小被家中嚴格教養,但在讀書習字這一道上,也比不上杜若昭。
至於女紅,如今林門上下,哪個還在乎?能把皮肉縫好就不錯了。
廖金仙行動力超強,立刻說道:“我明天早上就試試這個方法!”
杜若昭留有餘地,“這也不一定準,有的人早上讀書效果好,有的人卻是晚上記性好。”
廖金仙擺手道:“晚上看書費燭火。”
杜若昭提醒,“費眼睛才是真的。”
燭火可以更換,眼珠子卻換不了。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齊、廖二人作為初學者,最常待的地方就是教室。
師姐們去處就多了,大堂、各個診室,乃至製藥作坊,比她們自在多了。
最“自在”的無疑是朱淑順,因為林婉婉素來對出診之事興趣缺缺,連帶著徒弟們都沒多少出門放風的機會。
朱淑順隔三差五同李秀芸出門接生,今日連林婉婉都被中途召喚去了,顯然情況十分危急。
齊蔓菁心中焦慮,輕聲問道:“師父她們何時迴來?”
杜若昭猜測道:“順產可能會拖得時間長些,開刀反而快。”
齊蔓菁眨了眨眼睛,“我曾聽聞,剖腹取子頗為輕鬆,隻需睡一覺便好,遠比順產輕鬆許多。”
杜若昭雖不曾親身經曆過生產場麵,但也懂得一些皮毛知識,“兩種分娩方式各有利弊,隻覺得一碗麻沸散就睡過去了,但卻忘了,那是肚子上挨了一刀。”
“尋常人肚子上劃一刀都是重傷,何況產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