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明月知曉時間有限,長話短說。


    首要任務是將母子三人解救出來,隔開雙方。其他家務事,待尹金明歸來再做處置。


    張法音略作思索,提議道:“倒也不必返鄉,晁娘子母子三人可擇善地而居,寺廟宮觀,隻要是正派地方皆可。”


    以前女人遇到絕境隻能一死了之,但自從道教興起,佛教東傳。女人們就還有一條稍顯體麵的退路。


    信道禮佛,打著信仰祈福的主意,沒人敢攔著。


    若晁瑜英的錢帛細軟被收繳了,祝明月等人幫她出了這幾個月的香油錢又如何。


    祝明月盤算,她名下正好有一座現成的道觀,但五莊觀處於保密狀態,外人萬萬去不得。


    不知道大慈恩寺的住宿費怎麽算,杜喬當初好似是八百文,不知道這兩年漲價了沒。


    張法音稍作停頓,緩緩道:“其實,還有一個更佳的去處。”


    劉蘭芳急問道:“張娘子,是哪裏?”


    張法音目光轉向祝明月,“醫館。”前提是靠山硬,不怕事。


    濟生堂可以接收住院病人。


    這其實是一條草蛇灰線的計策,人住到寺廟宮觀理由五花八門,但住在醫館隻有一種可能,變相坐實尹家不慈不悌。


    祝明月爽快應允:“沒問題。”


    她正好有一座醫館。


    其實還有一個選擇,張法音沒有提及,那就是接納晁瑜英母子三人住進小院,左右現在家中都是女眷,不用避嫌。


    但尹家不是省油的燈,若找上門來平添是非。祝明月性子剛烈,兩相衝突起來,難免在尹金明心中種下嫌隙。


    梅春兒雙手合十,“這般就好,隻要等到明年班師,尹中候迴來便成。”


    劉蘭芳眉頭緊鎖,滿心憂慮,“可那時候又能怎麽辦?”


    生父繼母一個孝字壓過去,尹金明要麽忍,要麽當牛做馬滿足他們的胃口。


    張法音輕笑一聲,淡然說道:“這還不簡單。”


    轉頭問祝明月,“那位尹中侯性情如何?”


    祝明月隻能說自己的初步印象,“還算是個明白人。”


    張法音再問梅、劉二人,“尹家在故裏可有宗族依靠?”


    梅春兒點了點頭,“有,從前聽晁娘子提過幾嘴家中遠親。”


    張法音淡然道:“這種事比得就是誰豁得出去。”


    料想尹金明對宗族同樣心存怨氣,但遠比不上對家中。


    “明年尹中候帶家人返鄉省親,隻管向宗族透露,家人再不安寧,他就辭官歸田,侍奉雙親。”


    劉蘭芳不解,“這豈不正中尹家下懷,他們就是看不得長房好。”


    張法音慢條斯理解釋道:“你們恐怕低估了七品官對庶族的影響力,尹中侯若青雲直上,可以帶領整個家族改換門楣。”


    “隻怕他這句話剛說出口,族老就會哭求他以前途為重,家中瑣事隻管交給他們打理。”


    父母用孝道壓製尹金明,尹金明反過來用宗族逼迫他們。


    以前宗族不幫是因為他沒價值,但現在他有了,是他們夠得著的最有價值的依附對象。


    劉蘭芳想起李西村的裏長,心心念念段曉棠迴鄉探親,那還不是同宗,隻是臨時落戶的外姓人。


    梅春兒身軀不由微微一顫,“這麽簡單!”


    困擾尹金明夫妻小十年的問題,就這麽輕輕巧巧的解決了!


    關鍵是體麵!


    祝明月一語道破天機,“當你好了,身邊都是好人。”


    張法音補充道:“尹中侯自然可以做個好人,出資修繕祠堂亦或捐上幾畝祭田。”麵子功夫做足。


    “但最要提防的是,家人打著他的旗號在家鄉橫行霸道,若覺得僅依靠宗族不夠,還可以把嶽家和舅家拉進來。”


    相互監督,主要起一個通風報信的作用。


    萬一有作奸犯科之舉,相信尹金明會很樂意殺迴去“大義滅親”,樹立起自己的名聲。


    秦本柔思量幾分,“好像沒什麽問題了!”甚至可以說是絕掉大部分後患。


    祝明月從前以為杜喬那份質樸中的人情練達是天賦異稟,合著是遺傳啊!


    梅春兒和劉蘭芳已經是五體投地,難怪說人要多讀書呢!


    現在她們不想張法音隻教識字寫字,能不能順道教孩子一些人情世故。


    張法音幹脆利落地解決一樁難事,半點不居功。拍拍裙子優雅起身,“我迴去檢查孩子們的書寫了。”


    秦本柔緊隨其後,“我迴去看看午食準備得怎麽樣了?”


    祝明月考慮了一番需要的道具和工具人,站起身來,“走,我們去看看晁娘子。”


    劉蘭芳偶爾聽家裏孩子讀書,也學會了幾個新詞,“不是那什麽計議嗎?”


    祝明月撫平襦裙上的褶皺,“時間不等人。”


    衝門外吩咐一句,“萬一放學的時候我們趕不迴來,陳娘子,麻煩你送圖南她們幾個迴家。”


    陳娘子微微頷首,輕聲應允,“好。”


    三人乘坐馬車到尹家附近。


    劉蘭芳輕輕掀開車窗指點道:“尹家現在住了上下十幾口人,用水量頗大,晁娘子光是挑水便要耗去大半日光景。”


    祝明月重複道:“十幾口人。”


    尹家除了門子,就隻有一個打理雜物的嬤嬤,上下加起來總共五口人。小的小,弱的弱。


    難怪過去壓得晁瑜英翻不得身,讓晁家隻能搶人。


    祝明月轉頭看向身後帶來的幾個家丁,有點不夠用了。對兩人說道:“麻煩把你們家裏的男丁、媳婦叫來搭把手。”


    劉家、李家都看不過尹家的行徑,隻是礙於種種緣故,不能直接發生衝突,但搭把手不難。


    劉蘭芳甫一下車,便見尹府大門洞開,晁瑜英挑著一副水桶踉踉蹌蹌出來。


    挑空桶都如此費勁,何況兩桶滿當當的水。


    劉蘭芳連忙招手,晁瑜英頓時警覺起來,快速掃了一遍周邊情況,確認身後沒有尹家人,方才慢慢挪過來。


    臨到馬車前,晁瑜英見到祝明月,眼中交織著哀傷與羞愧,強忍情緒轉過頭去,低喚一聲“祝娘子。”


    祝明月看如今的晁瑜英,身披單薄的寒衣,發絲如蓬草般散亂,麵容與雙手皆失血色,顯得淩亂且無助,哪裏還有往昔的溫婉嫻靜。


    祝明月揮手讓劉蘭芳等人趕快迴去搬救兵,示意晁瑜英靠近些。


    語氣篤定道:“你家的事劉娘子她們都同我說了,你繼續忍下去,不過是娘仨一塊赴黃泉。”


    晁瑜英滿臉愕然難以置信,虎毒不食子。她以為她忍了,就能保全尹金明的名聲,維護兒女周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燈闌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燈闌珊並收藏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