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來,轉眼年關又過。


    貞觀朝從一開始的災害連連,到如今的五穀豐登,總體呈現出一條昂揚向上的曲線。


    用一個詞來形容,便是蒸蒸日上!與周遭各國拉開了巨大的差距!


    如今,周遭已經沒有一個國度可以和大唐掰手腕,軍事實力排在第二的西突厥,也不敢招惹強大的唐帝國,甚至還要求娶公主,以示盟好。


    也正是因此,皇帝李世民才有底氣接連發動戰爭!


    滅吐穀渾,打高昌!


    曾經因戰爭造成的巨大消耗,對現在的大唐來說,根本不值一提。


    沒辦法,家底太厚了!


    太極宮,政事堂。


    李世民坐在主位上,烏黑茂密的黑發內,已然摻雜了幾根灰白色的發絲。


    唐帝國的統治者正在邁向衰老,但他卻毫不在意,依舊是神采奕奕。


    “啟奏陛下。”


    長孫無忌道,


    “李神通、侯君集已在交河屯營,首次交戰由侯君集發起,戰果斐然,一戰殺傷八百人,殺的麴文泰閉門不出。”


    “這是戰報,請陛下閱覽。”


    李世民接過戰報掃了一眼,嘴角微微上揚。


    “就這?”


    “才斬了他們八百人,就嚇破膽了?”


    “這麴文泰也不行啊!之前不是很狂,嘴很硬的嗎?”


    堂內眾人皆笑。


    “夜郎自大,沒見過世麵,自然就覺得自己很厲害。”


    長孫無忌笑道,


    “真見了我大唐的兵鋒,他才知道什麽叫做井底之蛙,不自量力!”


    “不過,現在他後悔也晚了。”


    “根據斥候探查,麴文泰緊急派遣使者去西突厥求援,但統葉護可汗似乎並沒有要幫忙的意思,雖然派出了一支軍隊,但行進速度極慢,走走停停的。”


    “他不像是去馳援的,倒像是去旅遊的!哈哈哈哈……”


    一個玩笑,惹得堂內又是一陣哄笑,氣氛輕鬆無比。


    李世民也為之莞爾,道:


    “這統葉護可汗倒還算是個懂事的,朕要打高昌,他要是敢和朕過不去,那就是挑釁朕!”


    “前陣子,他還來求親,想要討好朕呢,此時此刻自然不會盡心盡力幫助麴文泰。”


    “沒有西突厥馳援,憑著侯君集那股子瘋勁兒,高昌彈指可滅,朕不用再多關注了,叫他們自由行動,半月發一次戰報即可。”


    他都懶得討論分析了。


    打高昌還用看?


    必定是一場大勝!


    “是。”


    長孫無忌沉聲道,


    “剛才陛下提到求親,鴻臚寺剛上來一份國書,是來自吐蕃新任讚普的。”


    “吐蕃如今的局勢很複雜,鬆讚幹布死後,他們的國家便發生了嚴重的分裂!”


    “一派,是以舊勢力以及大祭司支持的吐蕃王子,鬆讚幹布的親弟弟藏布。”


    “一派,則是以鬆讚幹布上台後整合的新勢力支持的王叔噶丹幹布。”


    “吐蕃苯教大祭司已經扶持藏布上位,成為新一代的吐蕃讚普,但噶丹幹布不認,已經裂土封王,互相對峙!”


    “如今的吐蕃,也跟突厥一樣,分裂成了東吐蕃和西吐蕃。”


    李世民眉頭一挑。


    “東西吐蕃?這倒是有意思……”


    他沉吟道。


    這是好事啊!


    對於大唐而言,當然不想自己周圍有強國存在!


    先前聽徐風雷的分析,這吐蕃在未來一百年內是勢必要崛起的!特別是在鬆讚幹布的帶領下,將對大唐造成很大的威脅!


    現在倒是好了。


    幹掉鬆讚幹布之後,吐蕃自己內亂分裂了!


    如此一來,其崛起進程已然打斷,甚至將陷入無盡的混亂和紛爭之中,再無法崛起!


    徐風雷的一計,毀滅了一個國家的潛力啊……


    想到此處,李二不禁有些感慨。


    那小子超乎常人的視野和格局,實在是叫人忍不住讚歎!


    “西吐蕃以噶丹幹布為首,以天竺佛教為宗教信仰。”


    長孫無忌又道,


    “東吐蕃則是以藏布為首,以本土苯教為宗教信仰。”


    “求娶我大唐公主的,正是東吐蕃的藏布讚普,陛下是否考慮這門親事?”


    李世民摸了摸胡須。


    “考慮什麽?朕的公主是隨隨便便哪個胡人都能娶到的嗎?”


    李二冷哼道,


    “一個分裂政權的王,今天還活著,說不定明天就被人推翻了,也想娶朕的公主?真是做夢!”


    “別說是公主了,宗室郡主都不給他!就是個宮女都不給!”


    “他的算盤,朕豈會不知?你信不信,朕隻要一答應,他馬上就會順杆爬,要朕對他提供武力的支持,去平定西吐蕃?”


    眾臣聞言,皆是點頭。


    “陛下聖明。”


    “是啊,這小讚普就是打這主意呢!咱就是要他亂,豈能幫他穩定局麵?”


    “對!他自以為聰明,想背靠大唐,以大唐之力壓製噶丹幹布,可他也不想想,咱們憑什麽幫他?他算個什麽東西?”


    “……”


    眾大臣紛紛發表見解。


    你藏布在吐蕃打的算盤,我們在長安都聽見啦!


    想借大唐的力,你想得挺美!


    “那臣……駁斥?”


    長孫無忌詢問道。


    李世民擺了擺手。


    “駁斥就不必了,不理即可。”


    李二道,


    “他若派遣使者來,就冷落之。”


    “不過,要注意吐蕃的局勢,既然分裂了,那就好好分裂,永遠都不要重新整合起來。”


    “朕不希望看到高原之上有一個強大的統一國家。”


    長孫無忌心領神會。


    讓吐蕃一直亂下去!


    大唐要的就是自己穩穩的,周邊亂成一鍋粥!


    李世民稍稍一頓,又道:


    “還有,包括西突厥、薛延陀等等諸國的求親,都不予理會。”


    “曆史上,和親總是被當做恥辱,畢竟是咱們嬌俏的女孩子去他們那鳥不拉屎的地方受苦,怎麽說也不是什麽好事。”


    “如今朕已經一家獨大,無需再合縱連橫!所以,和親免談!”


    以前李二不把和親當迴事,甚至覺得送幾個女人就能保證國家和平,很有性價比,還挺劃算的。


    但後來被徐風雷一頓洗腦之後,他才意識到――


    這特娘的關乎到他在後世的風評啊!


    李二這麽愛惜自己名聲的人,自然不想看到自己後世的評價上出現汙點,所以,決不能幹和親送女這麽沒麵子的事情!


    他甚至都想給後代君主立個規矩――


    大唐不納貢,不和親!


    “遵旨。”


    長孫無忌應聲道,


    “以我大唐之國力,縱然所有外邦都聯合起來,又有何懼?”


    “的確完全不需要和親,就算真的要有親事,也是胡人送女,縱然送女,也配不上陛下和諸皇子,配我大唐宗室郡王世子便可。”、


    一番話語,聽得李世民和諸大臣皆是滿意。


    這不是說大話,目中無人。


    而是以實力來論,腳踏實地的來說,就該是這樣!


    “陛下,臣啟奏。”


    房玄齡沉聲道,


    “吐穀渾滅後,其國混亂,無人治理。”


    “眼下,應該拿出一個方案來了,是派遣大臣和軍隊去治理,還是扶持吐穀渾王室成員上位統治?”


    “請陛下定奪。”


    李世民扶了扶額頭。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難就難在這裏。”


    他搖了搖頭,輕歎道,


    “這個問題,朕也想了很久。”


    “若要派兵派官員入駐吐穀渾,將其國納入大唐管轄,終歸是太麻煩。”


    “真要管,突厥那一大片草原朕都騰不出手來管呢,以至於被薛延陀吃去了好幾口。”


    “但若是扶持慕容氏……朕又隱隱覺得有些不妥。”


    “打了這麽大一頓仗,結果吐穀渾還是慕容家的人說了算,那朕打仗算什麽?去耀武揚威的嗎?”


    國土太大,管不過來。


    這是李世民如今最大煩惱……這不是凡爾賽,是真的很煩呐!


    資源就那麽多,國內都不夠用,更不用說關外了。


    草原環境又那麽惡劣,根本沒幾個人肯去治理,也沒有老百姓願意遷徙。


    之前安頓突厥人都費了不少腦筋,現在又來……


    這真是個難題。


    “諸位愛卿,有什麽見解麽?”


    “可暢所欲言。”


    李世民決定集思廣益,尋求場外援助。


    然而,諸大臣麵麵相覷,卻是給不出個章程。


    就兩條路,皇帝都說了,他們還說什麽?


    “都沒想法?”


    李世民皺眉道,


    “你們平時不都挺有主意的嗎?怎麽現在啞巴了?”


    “說啊!魏征、孔穎達、唐儉,你們都說啊!”


    沒人發話,那就點名。


    然而,被點名的人卻不是班上的尖子生,起碼這奧數題,他們答不上來。


    “陛下,臣尚在思索,不敢妄言。”


    “臣也一樣。”


    “陛下,如突厥那般安置,可好?”


    李世民翻了個白眼。


    “安置突厥人都費了那麽大的勁兒,還有那麽多的隱患不曾處理,怎可如法炮製?”


    他沒好氣的道,


    “朕將來轉戰四方,要滅的胡虜多了!難道都用這不妥的法子?”


    “那不是給子孫後代埋下禍害嗎?”


    “不行!”


    這一否決,眾皆沉默。


    “真就沒人有辦法?”


    李世民不悅道,


    “滿朝智囊,就這?”


    “朕對你們很失望啊!”


    房玄齡身子微微動了動。


    “玄齡,你有想法了?”


    李世民看向房玄齡,目中露出期許之色。


    “不是……陛下。”


    房玄齡老老實實的道,


    “臣是想說,昔日太師在的時候,他總有許多新奇的點子。”


    “自陛下禦極以來,國朝許多大事也都是太師參與製定的,陛下何不問問太師的意見?”


    李世民:“……”


    “可他又不在!”


    李二瞪眼。


    “陛下,可以寫信……”


    房玄齡低聲道。


    李世民;“¥%……&*##!!!”


    “朕……朕真是要被你們氣死!”


    他惱道,


    “這麽多重臣一起開會,都想不到法子,還得去寫信求助他!”


    “你們不覺得丟人,朕還覺得丟人呢!”


    “他要是收了信,也一定會嘲笑爾等無用!”


    “哼!”


    “這信朕不寫,誰愛寫誰寫,朕拉不下那個臉!”


    李二一拍桌,拂袖離席。


    眾大臣神色尷尬,等到皇帝走遠,也是默默離席。


    長孫無忌扯了扯房玄齡的衣袖。


    “房公啊,陛下要是不寫,那要不我寫封信問問,連帶著你的名兒,你看怎麽樣?”


    他低聲問道,


    “也不是咱們不聰明,的確是他法子多嘛!”


    房玄齡默默看了長孫無忌一眼。


    “咋?你也拉不下這個臉?”


    長孫無忌一臉無語的道,


    “好好好,你們都要麵子,我不要麵子,我要裏子好吧?”


    “我寫,我單獨給他……”


    房玄齡撇了撇嘴。


    “陛下他,會寫的。”


    他拍了拍長孫無忌的肩膀,起身而去。


    長孫無忌一愣,而後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是這樣沒錯……”


    “還是你了解陛下啊……”


    ……


    數日後。


    九山。


    隨著工匠們日夜辛勤的勞作,整座昭陵也越來越像樣。


    就這進度,估計再有兩年,就可以竣工了。


    要是趕趕工,能在過年前給它搞定!


    不過,徐風雷倒是不急……慢慢來唄,這昭陵要是竣工了,他就要被調迴長安去了。


    到時候想要辭官迴磨玉山,估計要費一番周折。


    還有兩年,珍惜混日子的時光。


    徐風雷從山上溜達迴來,一頭紮進了草屋裏。


    如今草屋已經擴建了一番,變成了兩間連體的小屋,中間以一扇門為阻隔。


    西邊那一間,自然就成了武二丫的閨房加辦公室。


    此刻的武二丫,正在如山似海的情報信息中徜徉,神色尤為認真。


    這是她的事業,一條通往大唐情報女王的大道!


    “丫頭,最近有什麽大事啊?”


    徐風雷捧著一杯茶,倚靠在門邊,隨口問道。


    武二丫這才抬眼,將麵前的厚紙一收。


    “幹爹要聽國事還是民間事。”


    她問道。


    “國事吧。”


    徐風雷應聲。


    “侯君集在高昌的戰事很順利,沒有西突厥的援助,預計高昌在三個月內被滅。”


    武二丫道,


    “侯君集返迴長安的時間,大概是今年八月到十月之間。”


    “屆時,他身上的戰功就更大了。”


    徐風雷臉上沒什麽表情,頷首道:


    “理所當然,這老小子還真是打不死的小強,真能活啊。”


    “我懶得聽他的消息,繼續說下一條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導演了玄武門事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裏尋珠的胖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裏尋珠的胖橘並收藏我導演了玄武門事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