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發年貨!
釣魚又趕海,我是漁村最靚的仔 作者:腦洞大開的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墜日島,牛頭渡村村委會前的升旗小廣場上,浩浩蕩蕩匯聚了了六七百村民。
旗台前,則是布置了一溜三張長桌。
孫阿公孫慶軍坐在中間,左右分別是孫慶升、趙金花等村幹部和村民小組組長,何惜君因為之前增選為村委委員,也撈了一個座次。
在他們身後,一個被彩條防水塑料篷布遮蓋住的小山,一人多高,兩張乒乓球桌大小,也不知道裏麵是什麽東西。
不過有腦子機靈的村民猜出來了,今天這個全體村民大會肯定是和篷布下被蓋住的東西有關,不然這大過年的,突然好好的開個卵會,以前也沒搞過啊。
要不是村幹部看著,他們早就過去掀開看看裏麵是什麽玩意了。
這麽一大坨,該不會是上麵又有什麽任務分派給大家吧。
之前鎮上就免費發過樹苗,忽悠過大家一起種桃樹。
但現在,誰還會上當啊。
而且馬上就過年了,要真這麽搞,那就太惡心人了。
“大軍,你年輕人眼神好,你點點看來的差不多了不。”
孫阿公端著印有紅色“第八屆石塘鎮人大會”字樣的保溫杯,打開杯蓋後吹了吹浮在水麵的茶葉,然後輕輕抿了一口,說道。
“好。”
孫慶軍站起來,踩到凳子上看著人群,大概數了數。
“來了大半,就連何家的多數都看到身影了。”
“行,那就開始吧,你來說。”孫阿公道。
孫慶軍嘿嘿一笑,撓了撓後腦勺,“嗨,叔您在,哪能輪到到我張口啊,還是你來說吧。”
他才不傻,這種出風頭的事,哪能自己一個小輩出頭,不得讓同族的把脊梁骨戳斷。
“那行,那我這把老骨頭就再多動一動。”
孫阿公笑了笑,又輕咳兩聲,這才對著麥克風試了兩句音,然後開口道:
“喂喂喂~喂喂喂~”
“那個,今天叫大家夥過來也沒什麽太大的事,這不是馬上過年了嗎,在鎮黨委……”
孫阿公還想要拽一下詞,讓孫慶升寫了點正式的匯報用句記在巴掌心。
結果對著手掌還沒念完,就被下麵的人給打斷了。
“三叔公,您別黨委了,快說正事吧,咱們各家還得趕迴去搓果包餃子呢。”一個穿著紅色棉襖的年輕婦女拿雙手攏成喇叭喊道。
這是孫家的一個媳婦,剛從外麵迴到島上準備過年。
被她這麽一打攪,其他村民也哄鬧了起來。
“就是就是,支書你有沒有事啊,沒事我繼續迴去套糞坑了,過年怎麽的也得把糞坑清一清啊。”
“支書,我還得趕輪渡去鎮上買春聯呢。”
“我家膛裏還燒著火,鍋裏燉著肉,豬都沒喂。”
“叔公,我家囡囡屎拉褲襠裏了,能先帶她迴家換換嗎?”
俗話說的好,三個女人一台戲,這現場何止三個女人,三百個都不止。
還有那麽多村裏的老少爺們,鬧起哄來,不比老娘們清靜多少。
饒是幾個村幹部和村民小組長一起在旁邊喊‘大家靜一靜’‘別吵了,先開會’‘聽支書把話說完’,想要維持現場秩序,都無濟於事。
現場還是雞窩鴨棚一樣,鬧哄哄的。
孫阿公滿頭黑線,太陽穴邊的青筋都在亂跳。
這些臭小子,一點都不給他老人家麵子。
“大軍,大升,把塑料布扯掉去,看誰再鬧,就把他家安排到最後去發。”他吩咐道。
眼下這種場景,光靠嘴巴說肯定是沒用的了,必須得給他們一點震撼瞧瞧,讓他們閉嘴。
孫慶軍孫慶升也想通了這一點,起身走到塑料篷布邊,兩人各拉住一角然後用力往上一掀。
緊接著,現場陷入了短暫的寂靜。
所有人都站了起來。
全體起立!
後麵的矮個子更是踮起腳,扒拉前麵人的肩膀,想要看的更清楚點。
那篷布下麵蓋著的‘小山’,分明是碼的整整齊齊的米麵油糧,還有豬肉、羊肉以及各種生活物資,包括臉盆、毛巾、牙刷、牙膏、香皂、肥皂等,種類齊全的很。
但沒過幾秒,一陣更加響亮嘈雜的哄鬧聲猛地爆發了出來。
“塞林木,我沒看錯吧,咋這麽多物資呢。”一個戴著花頭巾的敦實婦女驚唿道。
“這麽多東西,村裏該不會是要搞……抽獎吧?”另一個染著紅毛的瘦公雞說道。
他是在鎮上跟著tony老師學美容美發的練習生,自覺見多識廣。
鎮上有好多大商店搞宣傳時,就會擺出物資來,消費滿多少就能抽獎。
可村裏也沒啥可消費的啊,難道讓大家一人交十份醫保?
紅毛tony練習生撓了撓頭,表示不理解。
倒是那些五保戶、困難戶,看到這些物資後,眼睛亮了起來。
他們有種猜測,這些東西是發給他們的。
果然,下一秒孫阿公就證實了這一點。
隻見他不知道從哪找了個擴音大喇叭握在手裏,爬起來站到凳子上。
“都別吵了,這些東西是由楚洋和村裏共同出資,由村裏負責采購,買來發給大家的年貨,誰要是再鬧,就給我滾出克。”
最後‘滾出克’三個字由於喊的太大聲,導致喇叭裏都傳出了‘滋~’的尖銳電流音。
這次他的話很有效果,村民們一聽有年貨發,頓時都靜了下來。
就算有幾個實在管不住舌頭的,被孫阿公拿著話筒一指,幾個村幹部上前把他們名字登記下來,宣布年貨減半,再鬧就全部取消。
其他人見狀也立馬老實了下來。
維持住秩序,孫阿公也沒有講話的興致了,隻想趕緊把東西發掉。
這麽幾百號人的大活動還真不好組織,尤其是人群中還匯聚了長舌婦、老娘們、閑漢子等多類人才,搞到人都要崩潰。
心累!
“好了,現在念到名字的上來領年貨,喊到誰誰來,別擠,擠就取消資格。”
孫慶軍開始對著村冊念名字,順序是按照戶主拚音首字母來的,這也是楚洋提的建議,免得又有人拿這說事。
“第一個,陳老根,陳老根家的來了沒……”
“來了來了,在這呢!”
聽到孫慶軍的喊話,一個穿著海魂衫工裝褲解放鞋的老漁民從人群中擠了出來,上前領年貨。
“50斤米一袋,10升菜籽油一桶,白糖10斤,糖果5斤,堅果5斤,來這裏簽個字!”
“媽耶,這麽多呢!”
旁邊還沒輪到的人聽到孫慶軍報的一溜‘菜單’,不由得驚唿起來。
其實錢真不算太多,買年貨的資金一共就10萬塊。
村裏一共有270多戶人,除去那些舉家搬遷到外地的,就算250戶人,平均一家也就400塊。
而且考慮到要分級,第一檔的困難家庭要多分一點,第二檔普通家庭能拿到的,也就價值200多塊錢的年貨,像陳老根家就是第二檔的。
200多塊,看著不多,但換成物資就相當客觀了。
米麵油糖、瓜子點心,過年吃用和招待拜年客的都有了,美滴很。
另一邊,陳樹根已經在村冊上簽完了自己的名字,這也是楚洋想的辦法,防止冒領多領。
別以為光天化日,當著這麽多同村人的麵,這種事就不會發生,村裏比這還沒名堂的事情多著呢。
對於一些刁民來說,隻要能占到便宜,臉算什麽啊。
“孫桂花,你個虎比娘們還在那聊什麽,趕緊過來拎東西啊。”
陳樹根簽完字,迴頭朝左手邊的人群喊道。
倒不是拿不動,主要袋子多,又是白糖又是堅果的,怕不小心給灑咯。
“唉來了來了,我說兩句話還不行了?”
另一個穿著藍色布裳的中年婦女嘴裏嘟囔著,但還是滿麵笑容地走上前幫忙拎東西。
“第二個,陳樹木……”
“下一個,陳樹苗……”
隨著孫慶軍的喊話,一個個聽到自己名字的村民都上前簽名提年貨,然後興高采烈地帶著老婆孩子往家裏走。
拿東西的時候嘴裏倒是都說著‘謝謝’。
很快,二十幾戶人就發完了。
“下一個,陳樹梢,陳樹梢來了沒。”
“樹梢哥在家呢,他囡囡也沒來,在家裏燉藥。”有人迴道。
孫慶軍點點頭,他對陳樹梢家庭情況也了解,前幾年下礦挖煤,得了塵肺後被送迴村裏,老婆沒多久就跑了,留下個七八歲的閨女和他相依為命,也是個可憐人。
“那把他的那一份放到一邊,待會給他拿過去。”
孫慶軍吩咐一聲,然後又讓幾個幫忙的孫家組村民把東西留出來。
“50斤米兩袋,10斤麵粉兩袋,10升菜籽油兩桶,白糖20斤,糖果10斤,堅果10斤,豬肉20斤。”
他這話一出,立馬有村民不幹了。
“欸,憑什麽啊,他怎麽都是雙份的,還有20斤豬肉,剛才那些人可都沒有,你們分年貨也看人下菜?不公平!”
孫慶軍抬眼看過去,說話的是何進西,也是前村支書何保國家的三兒子。
何保國家有四個兒子,東南西北,各個長得五大三粗。
他能當幾十年的老支書,除了家族勢力外,自家的四個兒子也是重要原因。
在以前的農村,兒子就是戰鬥力,誰家兒子多,誰就牛逼,出門說話都硬氣三分,這是真理。
“就是就是,不公平。”
旁邊,又有另幾個人跟著起哄道。
起哄的幾人孫慶軍也熟悉,何進東、何進南、何進北,還有幾個他們的本家。
之前除了何進東外,另外三個都在外麵,過年倒是全部趕了迴來。
孫慶軍冷冷一笑,這些人的心思他還能不明白嗎,何保國走了,何家在村裏的地位一落千丈,村子卻發展的越來越好,他們一點好處撈不到能甘心?
不過,他們也就是這點本事了,在村裏起起哄、鬧鬧事,當個爬腳背的癩蛤蟆,咬不死人但能惡心人。
“不公平?恐怕隻有你們幾個覺得不公平吧。”
孫慶軍冷冷地看了幾個姓何的一眼,然後轉頭望向其他村民,尤其是幾個姓陳的。
“你們都是陳樹梢的本家,樹梢家的情況不用我說你們最清楚,你們說,我給他家雙份年貨到底公不公平?”
圍在一旁的村民,尤其是那些陳姓的,多多少少都和陳樹梢有點親戚關係。
就算沒有,惜弱也是人性中的一種本能,一聽孫慶軍的話紛紛開口道:
“那有什麽不公平的,樹梢家本來就可憐,自己得了那麽重的病還帶著個那麽小的囡囡。”
“就是就是,我們平時看著都不落忍,要不是家裏條件不好肯定早就接濟他們了。”
“有這些年貨,小麥苗也總算能好好過個年了。”
“我看他們姓何的,就是看不得我們姓陳的好過。”
“都不是什麽好東西,以前何保國當支書時就經常占我們陳家的山地,現在又來挑撥關係。”
“呸,什麽生孩子不長皮炎的玩意,壞事幹多了,難怪會被抓進去。”
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本來是在可憐陳樹梢家的慘境,畫風不知道怎麽就慢慢轉變成了對何保國的訴苦吐槽大會。
何家儼然成了打土豪時期登台被鬥的對象。
群眾的力量如同汪洋,何家東南西北四隻還有幾個堂兄弟差點沒被淹死,就連旁邊一圈另外幾個姓何的也趕緊走遠了點。
還有的直接動用了魔法攻擊。
“嗬~忒!”
一口黃綠色的紮克破空而來,落在地上竟然都沒散開,和非牛頓流體似的黏在地上……
“草雞賣!”
何進西氣的臉都綠了,要不是他退的快,估計剛才那一坨就直接糊在他臉上了。
在村裏一向隻有他們老何家欺負別人的份,哪受過這委屈啊,當即把袖子一擼,就要衝上前去。
旁邊何進東趕緊攔住他。
今時不同往日,沒看旁邊圍觀的村民都是一臉的玩味嗎。
他們四兄弟是能打,但也幹不過陳家幾十戶啊。
以前是他們姓何的人多,但現在,他們本家姓何的大多都‘投敵’了,雖然還不至於反過頭來幫外人打他,但想讓他們出頭卻是癡心妄想。
再說還有個楚洋呢,那老硬幣最喜歡玩陰的來,他們這一動手,保準全部被送進去陪老頭,一家人整整齊齊。
旗台前,則是布置了一溜三張長桌。
孫阿公孫慶軍坐在中間,左右分別是孫慶升、趙金花等村幹部和村民小組組長,何惜君因為之前增選為村委委員,也撈了一個座次。
在他們身後,一個被彩條防水塑料篷布遮蓋住的小山,一人多高,兩張乒乓球桌大小,也不知道裏麵是什麽東西。
不過有腦子機靈的村民猜出來了,今天這個全體村民大會肯定是和篷布下被蓋住的東西有關,不然這大過年的,突然好好的開個卵會,以前也沒搞過啊。
要不是村幹部看著,他們早就過去掀開看看裏麵是什麽玩意了。
這麽一大坨,該不會是上麵又有什麽任務分派給大家吧。
之前鎮上就免費發過樹苗,忽悠過大家一起種桃樹。
但現在,誰還會上當啊。
而且馬上就過年了,要真這麽搞,那就太惡心人了。
“大軍,你年輕人眼神好,你點點看來的差不多了不。”
孫阿公端著印有紅色“第八屆石塘鎮人大會”字樣的保溫杯,打開杯蓋後吹了吹浮在水麵的茶葉,然後輕輕抿了一口,說道。
“好。”
孫慶軍站起來,踩到凳子上看著人群,大概數了數。
“來了大半,就連何家的多數都看到身影了。”
“行,那就開始吧,你來說。”孫阿公道。
孫慶軍嘿嘿一笑,撓了撓後腦勺,“嗨,叔您在,哪能輪到到我張口啊,還是你來說吧。”
他才不傻,這種出風頭的事,哪能自己一個小輩出頭,不得讓同族的把脊梁骨戳斷。
“那行,那我這把老骨頭就再多動一動。”
孫阿公笑了笑,又輕咳兩聲,這才對著麥克風試了兩句音,然後開口道:
“喂喂喂~喂喂喂~”
“那個,今天叫大家夥過來也沒什麽太大的事,這不是馬上過年了嗎,在鎮黨委……”
孫阿公還想要拽一下詞,讓孫慶升寫了點正式的匯報用句記在巴掌心。
結果對著手掌還沒念完,就被下麵的人給打斷了。
“三叔公,您別黨委了,快說正事吧,咱們各家還得趕迴去搓果包餃子呢。”一個穿著紅色棉襖的年輕婦女拿雙手攏成喇叭喊道。
這是孫家的一個媳婦,剛從外麵迴到島上準備過年。
被她這麽一打攪,其他村民也哄鬧了起來。
“就是就是,支書你有沒有事啊,沒事我繼續迴去套糞坑了,過年怎麽的也得把糞坑清一清啊。”
“支書,我還得趕輪渡去鎮上買春聯呢。”
“我家膛裏還燒著火,鍋裏燉著肉,豬都沒喂。”
“叔公,我家囡囡屎拉褲襠裏了,能先帶她迴家換換嗎?”
俗話說的好,三個女人一台戲,這現場何止三個女人,三百個都不止。
還有那麽多村裏的老少爺們,鬧起哄來,不比老娘們清靜多少。
饒是幾個村幹部和村民小組長一起在旁邊喊‘大家靜一靜’‘別吵了,先開會’‘聽支書把話說完’,想要維持現場秩序,都無濟於事。
現場還是雞窩鴨棚一樣,鬧哄哄的。
孫阿公滿頭黑線,太陽穴邊的青筋都在亂跳。
這些臭小子,一點都不給他老人家麵子。
“大軍,大升,把塑料布扯掉去,看誰再鬧,就把他家安排到最後去發。”他吩咐道。
眼下這種場景,光靠嘴巴說肯定是沒用的了,必須得給他們一點震撼瞧瞧,讓他們閉嘴。
孫慶軍孫慶升也想通了這一點,起身走到塑料篷布邊,兩人各拉住一角然後用力往上一掀。
緊接著,現場陷入了短暫的寂靜。
所有人都站了起來。
全體起立!
後麵的矮個子更是踮起腳,扒拉前麵人的肩膀,想要看的更清楚點。
那篷布下麵蓋著的‘小山’,分明是碼的整整齊齊的米麵油糧,還有豬肉、羊肉以及各種生活物資,包括臉盆、毛巾、牙刷、牙膏、香皂、肥皂等,種類齊全的很。
但沒過幾秒,一陣更加響亮嘈雜的哄鬧聲猛地爆發了出來。
“塞林木,我沒看錯吧,咋這麽多物資呢。”一個戴著花頭巾的敦實婦女驚唿道。
“這麽多東西,村裏該不會是要搞……抽獎吧?”另一個染著紅毛的瘦公雞說道。
他是在鎮上跟著tony老師學美容美發的練習生,自覺見多識廣。
鎮上有好多大商店搞宣傳時,就會擺出物資來,消費滿多少就能抽獎。
可村裏也沒啥可消費的啊,難道讓大家一人交十份醫保?
紅毛tony練習生撓了撓頭,表示不理解。
倒是那些五保戶、困難戶,看到這些物資後,眼睛亮了起來。
他們有種猜測,這些東西是發給他們的。
果然,下一秒孫阿公就證實了這一點。
隻見他不知道從哪找了個擴音大喇叭握在手裏,爬起來站到凳子上。
“都別吵了,這些東西是由楚洋和村裏共同出資,由村裏負責采購,買來發給大家的年貨,誰要是再鬧,就給我滾出克。”
最後‘滾出克’三個字由於喊的太大聲,導致喇叭裏都傳出了‘滋~’的尖銳電流音。
這次他的話很有效果,村民們一聽有年貨發,頓時都靜了下來。
就算有幾個實在管不住舌頭的,被孫阿公拿著話筒一指,幾個村幹部上前把他們名字登記下來,宣布年貨減半,再鬧就全部取消。
其他人見狀也立馬老實了下來。
維持住秩序,孫阿公也沒有講話的興致了,隻想趕緊把東西發掉。
這麽幾百號人的大活動還真不好組織,尤其是人群中還匯聚了長舌婦、老娘們、閑漢子等多類人才,搞到人都要崩潰。
心累!
“好了,現在念到名字的上來領年貨,喊到誰誰來,別擠,擠就取消資格。”
孫慶軍開始對著村冊念名字,順序是按照戶主拚音首字母來的,這也是楚洋提的建議,免得又有人拿這說事。
“第一個,陳老根,陳老根家的來了沒……”
“來了來了,在這呢!”
聽到孫慶軍的喊話,一個穿著海魂衫工裝褲解放鞋的老漁民從人群中擠了出來,上前領年貨。
“50斤米一袋,10升菜籽油一桶,白糖10斤,糖果5斤,堅果5斤,來這裏簽個字!”
“媽耶,這麽多呢!”
旁邊還沒輪到的人聽到孫慶軍報的一溜‘菜單’,不由得驚唿起來。
其實錢真不算太多,買年貨的資金一共就10萬塊。
村裏一共有270多戶人,除去那些舉家搬遷到外地的,就算250戶人,平均一家也就400塊。
而且考慮到要分級,第一檔的困難家庭要多分一點,第二檔普通家庭能拿到的,也就價值200多塊錢的年貨,像陳老根家就是第二檔的。
200多塊,看著不多,但換成物資就相當客觀了。
米麵油糖、瓜子點心,過年吃用和招待拜年客的都有了,美滴很。
另一邊,陳樹根已經在村冊上簽完了自己的名字,這也是楚洋想的辦法,防止冒領多領。
別以為光天化日,當著這麽多同村人的麵,這種事就不會發生,村裏比這還沒名堂的事情多著呢。
對於一些刁民來說,隻要能占到便宜,臉算什麽啊。
“孫桂花,你個虎比娘們還在那聊什麽,趕緊過來拎東西啊。”
陳樹根簽完字,迴頭朝左手邊的人群喊道。
倒不是拿不動,主要袋子多,又是白糖又是堅果的,怕不小心給灑咯。
“唉來了來了,我說兩句話還不行了?”
另一個穿著藍色布裳的中年婦女嘴裏嘟囔著,但還是滿麵笑容地走上前幫忙拎東西。
“第二個,陳樹木……”
“下一個,陳樹苗……”
隨著孫慶軍的喊話,一個個聽到自己名字的村民都上前簽名提年貨,然後興高采烈地帶著老婆孩子往家裏走。
拿東西的時候嘴裏倒是都說著‘謝謝’。
很快,二十幾戶人就發完了。
“下一個,陳樹梢,陳樹梢來了沒。”
“樹梢哥在家呢,他囡囡也沒來,在家裏燉藥。”有人迴道。
孫慶軍點點頭,他對陳樹梢家庭情況也了解,前幾年下礦挖煤,得了塵肺後被送迴村裏,老婆沒多久就跑了,留下個七八歲的閨女和他相依為命,也是個可憐人。
“那把他的那一份放到一邊,待會給他拿過去。”
孫慶軍吩咐一聲,然後又讓幾個幫忙的孫家組村民把東西留出來。
“50斤米兩袋,10斤麵粉兩袋,10升菜籽油兩桶,白糖20斤,糖果10斤,堅果10斤,豬肉20斤。”
他這話一出,立馬有村民不幹了。
“欸,憑什麽啊,他怎麽都是雙份的,還有20斤豬肉,剛才那些人可都沒有,你們分年貨也看人下菜?不公平!”
孫慶軍抬眼看過去,說話的是何進西,也是前村支書何保國家的三兒子。
何保國家有四個兒子,東南西北,各個長得五大三粗。
他能當幾十年的老支書,除了家族勢力外,自家的四個兒子也是重要原因。
在以前的農村,兒子就是戰鬥力,誰家兒子多,誰就牛逼,出門說話都硬氣三分,這是真理。
“就是就是,不公平。”
旁邊,又有另幾個人跟著起哄道。
起哄的幾人孫慶軍也熟悉,何進東、何進南、何進北,還有幾個他們的本家。
之前除了何進東外,另外三個都在外麵,過年倒是全部趕了迴來。
孫慶軍冷冷一笑,這些人的心思他還能不明白嗎,何保國走了,何家在村裏的地位一落千丈,村子卻發展的越來越好,他們一點好處撈不到能甘心?
不過,他們也就是這點本事了,在村裏起起哄、鬧鬧事,當個爬腳背的癩蛤蟆,咬不死人但能惡心人。
“不公平?恐怕隻有你們幾個覺得不公平吧。”
孫慶軍冷冷地看了幾個姓何的一眼,然後轉頭望向其他村民,尤其是幾個姓陳的。
“你們都是陳樹梢的本家,樹梢家的情況不用我說你們最清楚,你們說,我給他家雙份年貨到底公不公平?”
圍在一旁的村民,尤其是那些陳姓的,多多少少都和陳樹梢有點親戚關係。
就算沒有,惜弱也是人性中的一種本能,一聽孫慶軍的話紛紛開口道:
“那有什麽不公平的,樹梢家本來就可憐,自己得了那麽重的病還帶著個那麽小的囡囡。”
“就是就是,我們平時看著都不落忍,要不是家裏條件不好肯定早就接濟他們了。”
“有這些年貨,小麥苗也總算能好好過個年了。”
“我看他們姓何的,就是看不得我們姓陳的好過。”
“都不是什麽好東西,以前何保國當支書時就經常占我們陳家的山地,現在又來挑撥關係。”
“呸,什麽生孩子不長皮炎的玩意,壞事幹多了,難怪會被抓進去。”
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本來是在可憐陳樹梢家的慘境,畫風不知道怎麽就慢慢轉變成了對何保國的訴苦吐槽大會。
何家儼然成了打土豪時期登台被鬥的對象。
群眾的力量如同汪洋,何家東南西北四隻還有幾個堂兄弟差點沒被淹死,就連旁邊一圈另外幾個姓何的也趕緊走遠了點。
還有的直接動用了魔法攻擊。
“嗬~忒!”
一口黃綠色的紮克破空而來,落在地上竟然都沒散開,和非牛頓流體似的黏在地上……
“草雞賣!”
何進西氣的臉都綠了,要不是他退的快,估計剛才那一坨就直接糊在他臉上了。
在村裏一向隻有他們老何家欺負別人的份,哪受過這委屈啊,當即把袖子一擼,就要衝上前去。
旁邊何進東趕緊攔住他。
今時不同往日,沒看旁邊圍觀的村民都是一臉的玩味嗎。
他們四兄弟是能打,但也幹不過陳家幾十戶啊。
以前是他們姓何的人多,但現在,他們本家姓何的大多都‘投敵’了,雖然還不至於反過頭來幫外人打他,但想讓他們出頭卻是癡心妄想。
再說還有個楚洋呢,那老硬幣最喜歡玩陰的來,他們這一動手,保準全部被送進去陪老頭,一家人整整齊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