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吳希瑞的建議,楚洋倒是一點不驚訝。


    島上的茶樹都是十幾年前的普通品種,再加上這些年沒怎麽養護過,能結出什麽好茶葉才怪。


    “那吳教授你對種植的茶樹種類有什麽建議嗎?”孫慶軍虛心求教道。


    吳希瑞想了想,迴道:“鐵觀音或者佛手吧,閩南安溪一帶本來就盛產高品質烏龍茶,栽培製作體係成熟,墜日島上的氣候環境土壤與安溪一帶差別不大,選擇兩種茶優勢很大。”


    “行,那就聽專家的,改天我就把山上的茶樹全砍了,換成鐵觀音。”孫慶軍點著頭道。


    人家這麽大專家,總不能拿自己尋開心不是。


    再說,這可是阿洋帶頭搞的事業,還用懷疑,無腦跟進就是了!


    孫大海可沒孫慶軍那麽幹脆,他對楚洋還不算了解,家底也沒有孫慶軍豐厚,上有老下有小的,不敢隨便答應下來。


    “那這樣搞的話相當於重建一個茶園了,得要多少成本啊?”


    這次吳希瑞沒有開口,而是由旁邊的黃有明代為解答:


    “運營茶園,第一年的建設成本是最貴的,園地開墾、灌溉係統、茶苗、人工,綜合下來的話,一畝地成本在3000-5000元。”


    “你們茶山的地勢不錯,但島嶼遠離內陸,還要考慮到工程機械的運輸成本,差不多在5000元一畝吧,當然具體成本還要看怎麽建設。”


    楚洋看了黃有明一眼,這小子肚子裏果然有貨。


    他一直信奉專業的事找專業的人,以後搞茶山,還是得拖著黃有明一起。


    孫大海則是在一邊暗暗計算著。


    他家的茶山和孫慶軍家的差不多大,也有十七八畝,按照黃有明給的成本,前期少說也要投入9萬塊。


    這錢他倒是有,但那可是他們一家省吃儉用攢下來,打算留著供兩個小孩以後讀書用的。


    投入到茶園中,萬一虧了~


    楚洋看出了孫大海的猶豫,也沒催他當時就表態,而是繼續拉著吳希瑞和黃有明了解茶園的建設。


    “除了茶種外,還有茶園園地建設、土壤改良、茶苗定植、耕作、修剪、施肥,這些環節出了一個問題都不行,等我迴去把具體的土壤成分檢驗分析出來,再給你們一個詳細的茶園改造方案吧。”吳希瑞道。


    “那太感謝了,中午我一定要好好敬你幾杯。”


    吳希瑞一聽,哈哈大笑道:“喝酒?好啊,就是不知道你這有沒有好酒。”


    這位茶界大佬,顯然也是名好酒之人。


    “保準你滿意!”楚洋拍著胸脯道。


    何惜君洗完水果泡完茶後,就去廚房忙活了,孫嬸和章嬸則是在一邊打下手。


    沒一會,孫阿公也走了過來,雙手還抱著一個沾滿黃泥的封口大陶罐。


    “哎呦阿公您小心點,這麽重的東西小心把腰給閃了。”


    楚洋趕緊起身迎接。


    不過孫慶軍動作比他更快,接過酒壇。


    “喲,阿爹你怎麽把這東西給挖出來了,這不是你埋下去,準備等以後紅薯出嫁的時候再拿來喝的嗎。”孫大海吃驚道。


    “你看個屁,不是還有一缸嗎,有專家來做客,咱們家當然也得表示一下。”孫阿公瞪著眼睛不客氣道。


    孫大海被懟的沒話說,倒是吳希瑞看著大酒壇子,眼睛有些發亮。


    毫無疑問,這老爺子搬來的就是剛出土的正宗女兒紅。


    很快,一道道飯菜被端了上來,孫阿公家的女兒紅也被打開,頓時一股濃鬱的酒香混合著柑橘果香,逸散在了整個客廳中。


    “好酒!”


    吳希瑞吸了吸鼻子,咽著口水道。


    “那專家待會就多喝點。”孫阿公笑道。


    農家宴請,飯菜自然是怎麽豐盛怎麽來,大魚加大肉。


    要是搞出桌和楚洋昨天吃的‘懷石料理’一樣的東西,那就太丟份了。


    清蒸小青龍、蟶王水晶蒸蛋、紅燒海鱸魚、西紅柿燉牛腩、蒜蓉粉絲蒸扇貝、紅爐小火燜豬蹄……


    美食配美酒,吃的主家賓客滿嘴流油,滿麵紅光。


    吳希瑞的酒量相當不錯性格直爽,加上女兒紅的度數不高,在眾人的勸酒下,他一人就喝了二斤多。


    喝完當然也順利的躺下了。


    楚洋把自己的房間收拾出來,把他扶到船上休息,自己則是和孫阿公幾人,一起去了村部。


    二樓會議室。


    楚洋、孫阿公、孫大海、孫慶軍、孫慶升、趙金花,還有五個村民小組長及十幾戶村民,齊聚一堂。


    “今天叫大家來沒別的意思,就是開個會討論一下關於注冊成立茶葉合作社的事……”孫慶軍作為村主任,坐在主席台中間主持會議。


    既然要搞,楚洋肯定是往大了規模去搞的。


    他早就讓孫慶軍和孫慶升去摸排過了,村裏家裏有茶山的一共20來戶,總的加起麵積能有個200多畝,而且基本集中在雷公山腳下向陽的那一片緩坡上。


    如果能把這200多畝茶山,和旁邊間隔空開的200多畝山地連在一起,建設成一個500來畝的現代化茶園,那產生的收益應該相當可觀。


    “茶葉合作社?意思是讓我們把自己的茶山賣給村裏?”


    一個抽著旱煙的老頭不等他說完就插嘴問道。


    “九叔,您聽我說完,合作社的意思就是你們拿自家的山地入股,大家聚在一起搞一個公司種茶賣茶葉,以後賺的錢大家按照各自所占股股份分配。”孫慶軍解釋道。


    “那要是沒賺錢呢,不就白給村裏用了?”旱煙老頭又問道。


    “就是就是,到時候賺沒賺錢還不是村裏說了算。”


    “上次村裏土地流轉的錢,都還欠著我們沒給呢。”


    老頭話音剛落,立馬有村民附和起哄道。


    還有在旁邊打岔的:“要我說,幹脆還是村裏付租金給我們,一年多少錢這樣還更好。”


    原本安靜的會場一下就變成了鬧哄哄的菜市場,村民們七嘴八舌,討論的好不熱鬧。


    不過幾個村幹部都很淡定,這種情景他們見得多了。


    別說要他們拿自家的山地出來成立一個合作社,就是白分錢,這些人也會因為分贓不均而吵起來。


    他們的脾氣就是不管有理沒理,先攪和一陣再說。


    等他們說了幾分鍾,聲音慢慢變小了,孫阿公這才清了清嗓子。


    “說完了吧,都聽我說兩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釣魚又趕海,我是漁村最靚的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腦洞大開的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腦洞大開的汪並收藏釣魚又趕海,我是漁村最靚的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