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趙瀚的推薦信,又有吳炳帶路,王微和林雪很快找到工作。


    王微去了吉水縣的女校做老師,林雪則與多家書坊合作,平時給書籍畫一些插圖。


    林雪為了試探江西畫價,拿出自己畫的一副觀音相,書畫店直接給出五兩銀子。並且,書畫店老板還說,這種質量的畫作,畫多少他就收多少。


    五兩銀子,抵得上龐春來、李邦華等人十天工資了。


    就算啥都不幹,隻靠作畫賣畫,林雪也能活得滋潤,但她來江西是想嫁人的。


    不是做妾,隻做正妻。


    至於林雪的畫技有多高超,董其昌曾經品評過。明末女畫家當中,南宗楊慧林,北宗林雪,是謂“南楊北林”。


    還有一位大文豪李漁,不說他代表作是什麽,反正懂的朋友都懂。


    李漁在創作《意中緣》時,感慨兩位女畫家的遭遇,在戲曲中把楊慧林嫁給董其昌,把林雪嫁給了陳繼儒。


    這天,柳如是坐著輿轎迴來,還有個書店夥計幫忙送書。


    迴到兩人合租的院子,林雪驚道:“買這許多書,你真要做女官啊?”


    柳如是笑道:“我打聽過了,各地衙門,每季度招一次觀政員。觀政期間,沒有俸祿,食宿自理。隻要不犯錯誤,三個月就能轉為預備吏員。”


    “看來你是下定決心了。”林雪笑道。


    兩人各自雇了女傭,還有婆子燒飯洗衣,小日子過得特別滋潤。


    柳如是讓店夥計把書送進房裏,給了一把銅錢做小費。


    她卷著一本書出來,說道:“林姐姐,你看這是甚物什?”


    林雪湊過來一看:“番銀。”


    “是天下大同銀元,一枚銀元就是一兩銀子,可比碎銀和銀錠方便多了,”柳如是把銀元拋過去,“給你一枚,當是房租。”


    今日天晴,林雪抱著書畫到院子裏晾曬。


    柳如是則在廊下看書,她看的這本是公文寫作。格式早就懂得,隻不過江西這邊另有規矩,公文不得有生僻詞匯,盡量不要引用典故,而且必須使用俗文寫作。


    俗文,就是偏口語化的文章,可以理解為古代的白話文。


    事實上,明代許多學術文章,包括大儒的著作,都經常使用俗文來闡述。其口語化程度,介於文言文與白話文之間,隻比《水滸傳》稍微正式一些。


    柳如是理解規矩之後,便不再看這本書,而是拿起了《增損大明律》。


    《增損大明律》屬於刪改版,整本書大概改動了三分之一。


    如此度過數日,突然想起還未落籍,於是她們相約去辦理戶口。隻能辦臨時戶籍,需要定居半年以上,才能改為永久戶籍。


    來到戶科。


    中間隔牆已經拆了,仿佛窗明幾淨的大寫字間。


    縣衙戶房的科長很年輕,正在伏案疾書。或許是工作太久,放下毛筆揉搓手腕,猛然看到林雪與柳如是,目不轉睛直接看呆了。


    “兩位女公子要辦什麽?”一個小吏問道。


    “落戶。”林雪迴答。


    小吏拿出一張戶帖,說道:“坐吧。外地人?”


    林雪說:“是。”


    小吏問道:“姓名。”


    “林雪,字天素。”


    “籍貫。”


    “福建,建寧。”


    “……”


    “戶帖工本費十五文,不收崇禎折十錢。治安費每月二十文,可按月交,也可預交一整年。”


    “治安費是何物?”


    “吉安府人太多,縣衙刑科要設分理衙門,每三坊建一***,負責巡邏、緝盜、救火、打更。”


    兩女都交了半年的治安費,覺得這什麽***很有意思,有點像南京的五城兵馬司。


    由於安定繁榮,吉安府人口迅速膨脹,其中很多都是外來戶口,城內城外加起來已經超過25萬人。


    就連城市周邊一些耕地,都被拆遷了建房子。


    縣裏的官吏哪管得過來?


    趙瀚下令整合原有機構,全城設立五個***,每個***管轄五萬多人,職責集民警、刑警、巡警、火警於一身。


    大城市必須這麽搞,南京、北京就有五城兵馬司。


    不過嘛,大明南北兩京的五城兵馬司,在明中期基本就喪失功能。一大堆部門能夠指揮他們辦事,到最後正事已經沒人辦,幾乎淪為勳貴、太監和文官的仆役。


    你可以理解為,南京和北京的警察,一天到晚都找不到人,全在給做官的免費當差。


    朱元璋對五城兵馬司極為重視,他要知道被搞成這樣,估計能氣得從棺材裏爬出來。


    等兩女辦完戶籍離開,年輕科長立即過來。


    “科長!”小吏連忙問候。


    年輕科長問:“兩個女子合租一院?”


    “對。”小吏說道。


    這位科長隨當官的父親久居外地,兩年前迴到江西,升任廬陵縣刑科科長已經非常快速。


    他今年二十歲,未婚妻已經病逝,正琢磨著娶妻呢。


    柳如是實在過於漂亮,令他望而卻步。林雪卻非常合適,大幾歲就大幾歲,從良妓女也無所謂,其相貌足夠忽略許多事情。


    隻能說,文藝作品對思想風氣的影響,很可能超過了宣教司的教化。


    這幾年大量戲劇小說,描寫丫鬟、妓女的愛情,讓許多年輕人沒那麽多顧忌,私底下都夢想著有一段絕美姻緣。


    當然,必須扛住家裏的老頑固,衝破封建家長的阻撓。


    每天中午和傍晚下班,年輕科長都要出去溜達,暗中觀察林雪的行蹤路線,試圖製造些街邊偶遇的場景。


    觀察半個月,年輕科長徹底沉迷,他發現林雪的畫技超神。


    才女啊!


    柳如是則天天看告示,等她背熟半本《增損大明律》,終於等來縣裏招募觀政員。


    隻收三十個,報名的有一百多。


    以前身有功名的士子,不願做觀政員。這玩意兒就是實習生,給人做雜活還沒工資,幹滿三個月隻能當預備吏員。


    可隨著趙瀚占領湖南和廣東,各府縣都有大量士子來報名!


    “你給自己報名?”小吏傻傻看著柳如是。


    柳如是問道:“女子不能報名嗎?”


    “這倒沒有,可是……可是……”小吏不知道該說啥。


    柳如是笑道:“既然沒有禁止女子報名,那便是可以,請幫我錄名吧。柳隱,字如是。”


    “好……好!”


    小吏渾身輕飄飄的,被柳如是的微笑搞得神魂顛倒,暈了半晌終於說:“明天來縣衙考試。”


    縣衙吏員,包括諸多報名者,都傻傻看向柳如是,一是其美貌,二是居然有女子報名觀政。


    如今確實有許多女子,在宣教團裏做事,可在縣衙做官的卻隻小紅。


    而且小紅也是宣教官轉政務官,柳如是屬於第一個報名考觀政員的!


    “下一位!”


    “我是舉人,這是我的憑證。”


    “原來是舉人先生,你不用考試,直接到縣衙觀政便可。”


    全國秀才一大堆,舉人卻要少得多。


    一旦有舉人願意觀政,直接錄取,不占名額,而且轉正升官都很快。這種做法,既能選拔人才,又能拉攏士子。


    翌日。


    柳如是前來考試,公文簡單,律法還行,農事抓瞎,數學懵逼,大同理論合格。


    考得這麽爛,居然是第八名,可留在縣衙觀政,不用被分配到鄉鎮衙門。


    吏科科長愁眉苦臉,拿著柳如是的試卷,前去請示廬陵知縣張煥君。


    “縣尊,這是個女子。”吏科科長說。


    張煥君點頭讚許道:“真是好字,文采也屬上乘,俗文都能寫得朗朗上口。當錄之。”


    吏科科長重複:“縣尊,是個女子!”


    張煥君哈哈大笑:“女子便女子,一個觀政員而已。”


    廬陵知縣相當於趙瀚的京兆尹,能做到這個位子的,怎麽可能是迂腐之輩?


    上一任廬陵知縣,把費純的父母都懲治了!


    柳如是在縣衙實習的第一天,直接引起轟動,各科官吏輪番圍觀,以亂七八糟的借口往戶科跑。


    柳如是頭兩天純屬打雜,戶科的年輕科長,見閑雜圍觀者太多,把她扔去最裏麵抄寫公文。漸漸的,協助處理政務,各種工作都信手拈來,完成之後還有空自學數學。


    總兵府。


    趙瀚好笑道:“她在縣衙觀政?”


    “是啊,消息都傳到總兵府了。”秘書王岱說。


    “傳令下麵的人,不要刁難,也不必照顧,”趙瀚問道,“新軍組建好沒?”


    張家玉說:“已集訓半個月。”


    費如鶴已經被調迴來了,官複原職,不過現在掌管東兵院。他從廣東抽調軍中骨幹為框架,湖南也調迴一些軍官,然後招募江西貧窮地區的農兵入伍。


    趙瀚麾下的職業軍人數量,終於增加到28000人。


    把龐春來、李邦華、費純、陳茂生、蕭煥等人叫來,趙瀚說道:“這幾天,大家商討許久,我也下定決心了。今年留著福建不打,先把江南占下來,各司都做相應的準備吧,等夏糧入倉就立即出兵!”


    讓趙瀚改變戰略決策的,是徐穎發來的一封信。


    浙江秀才要起義了!


    複社在各地皆有分支,而義社屬於浙中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分支。


    義社領袖許都,竟然要發動起義,已經串聯好幾個縣的士子,而且得到許多商人和中小地主的支持。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趙瀚必須改變擴張計劃。


    這次,趙瀚要親征江南,親自出麵控製那些江南大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趙瀚趙貞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梓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梓鈞並收藏朕趙瀚趙貞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