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銀兩換算錯誤。已改為:共搶到3000多兩,一邊分了1500兩。)


    崇禎六年,春。


    流賊進入北直隸,參將中伏而死,趙州、西山、順德、真定諸地陷落。


    又流竄至邢台摩天嶺下,稍作恢複,前往武安,擊敗左良玉。守備曹鳴、主簿吳應科等,皆戰死。


    農民軍肆虐河北,京師為之震動。


    於此同時,官軍圍困登州水城,孔有德、耿仲明逃遁。


    大明開國以來第一位武狀元王來聘,就是崇禎罷免大量兵部官員,下令重考而取中的那位。武科殿試結束之後,王來聘實授山東副總兵,對崇禎皇帝感激涕零,每遇戰事必身先士卒,在圍攻孔有德時力戰而死。


    山東遂平。


    連番戰事,朝廷又沒銀子了,勒令各省趕緊把鹽課銀送來,一共積欠了三百二十多萬兩。


    另外還有金花銀,也趕緊交上來,這項命令導致江南諸府農民生活日艱。因為需要繳納金花銀的官田,早就被勳貴、士紳、豪強霸占,朝廷一旦逼迫,等於佃農必須重複交租兩次。


    天下局勢,愈發混亂。


    ……


    趙瀚翻出從鉛山帶來的絲綢衣服,手持折扇前往黃氏祖宅。


    計劃臨時更改。


    趙瀚喬裝為吉水富商之子,龐春來是他帶來的賬房先生,陳茂生是他身邊的小廝,張鐵牛則扮演隨身護衛。


    “趙先生……公子,”陳茂生摸著帽簷,“我額頭的傷疤,真看不出來嗎?”


    趙瀚有點不耐煩,說道:“真看不出,你別去摸了。”


    張鐵牛依舊守在客棧,趙瀚隻帶龐春來、陳茂生出門。


    黃家鎮的規模非常小,同樣僅有一條街道。出了鎮子,一路詢問,沒走片刻,就能遙望黃家祖宅。


    “今年又春旱了。”


    趙瀚掃視周圍農田,這話是說給龐春來聽的,老夫子的視力隻能看近物。


    龐春來隻能歎息:“國之將亡,天災頻現。”


    真的很扯淡,連續好幾年,江西都是春旱、夏洪、冬雪輪番來。唯一能夠慶幸的,是一直沒有釀成大災,旱澇災害持續一陣便適可而止。


    趙瀚望著路邊那條水渠,突然忍不住笑起來。


    水渠沿途都有人看守,在河邊用水車提進來,流淌進一些固定的水田——應該都是黃老爺的田。


    至於別家的田地,就算離水渠再近,也必須繞遠路去河邊挑水。


    趙瀚看到許多農夫,成群結隊前往河邊,一擔一擔把水挑迴來,從早挑到晚也灌溉不了幾畝。


    “謔,這宗祠真漂亮。”


    趙瀚經過黃氏宗祠時,陰陽怪氣的讚歎一聲。


    主要是附近的農民太窮了,附近的民居也太破爛了,使得黃氏宗祠鶴立雞群。


    鬥拱飛簷,雕梁畫棟,門口還有石獅、石龜。雖然跟費家宗祠相比,就如土財主遇到大富商,但它矗立在此地是那麽的礙眼。


    過了宗祠約數十步,便是黃家祖宅所在。


    趙瀚早就打聽過了,黃家隻在正德朝出過進士,之後連舉人都沒有一個。而且,黃家本身也是不經商的,隻把一些農產品和手工品,賣給途經此鎮的外地客商。


    沒有額外收入,隻靠盤剝鄉裏,竟能維持這麽闊氣的祖宅!


    “砰砰砰!”


    門子開啟大門,見他們是生麵孔,不由問道:“各位找誰?”


    趙瀚隻是搖動折扇,一副翩翩世家子的模樣。


    龐春來捋著胡須,都不正眼看人。


    隻有陳茂生上前一步,單手遞出名帖,態度倨傲道:“我家公子是吉水秀才趙言,字子曰,要見黃老爺。你趕快去通報,慢了你可擔待不起。”


    這三位派頭十足,一看就是大地方來的,門子不由自慚形穢,連忙拿了名帖跑去通報。


    趙瀚暗中豎起大拇指,誇獎陳茂生演技精湛。


    不多時,門子又跑出來,點頭哈腰道:“三位貴客,我家老爺有請。”


    “看賞!”趙瀚跨步而入。


    陳茂生從褡褳裏,取出一串銅錢,順手甩給門子。


    這玩意兒多的是,量大管飽。


    門子雙手接過賞錢,粗略估計,至少兩三百文。頓時心花怒放,變得更加熱情,把三人當成大城市來的豪客。


    趙瀚被帶入候客廳,很快有茶茗奉上。


    “呸!”


    趙瀚端起喝了一口,猛地全部吐出,不屑道:“這什麽劣茶,也是給人喝的?”


    龐春來連忙勸阻:“公子,這是在別人家裏,就算茶水再不好,也該給主人幾分麵子。”


    “行吧,行吧,便給他麵子。”趙瀚把茶碗放下,再也不端起來。


    奉茶的丫鬟,端著托盤離開,快步跑去見黃老爺。


    一番訴說,黃老爺心生怒火,感覺自己被羞辱了。可又有些自卑,他在村鎮住了大半輩子,還真的不配給豪商們提鞋。


    黃老爺不敢再怠慢,快步來到廳堂,抱拳笑道:“鄙人黃遵道,字持正。哈哈,有失遠迎,有失遠迎。”


    趙瀚也起身拱手,用倨傲的語氣說謙虛話:“哪裏哪裏,在下初來乍到,一切還要仰仗黃老爺。”


    “不敢稱老爺,閣下喚我一聲員外便是,”黃遵道問道,“還沒請教閣下名諱?”


    趙瀚自報家門道:“吉水秀才趙言,字子曰。”


    黃遵道更加自卑,他雖然六十多歲了,卻還隻是一個童生。


    整個大明,江西進士最多。


    整個江西,吉安進士最多。


    黃遵道生在吉安府的偏遠農村,教育資源不好,科舉壓力卻大。他這童生都是買來的,繼續買秀才實在太貴,隻能湊合著在鄉鄰麵前裝逼。


    吉水同樣屬於吉安府,趙瀚自稱吉水秀才,這含金量遠超雲南、貴州的舉人。


    “原來是前輩當麵,失敬,失敬。”黃遵道連忙作揖。


    這是功名的較量,也是財富的較量。


    一個童生麵對秀才,一個土財主麵對富商子,黃遵道真的跳不起來。


    當然,如果涉及自身利益,那就又要另說一番了。


    強龍不壓地頭蛇!


    “既然黃小友也是士子,那咱們就好說了,”趙瀚擺架子道,“我要在黃家鎮建貨倉,河邊的亂石荒灘,可願意賣給我?”


    黃遵道驚訝道:“前輩要在這裏建貨倉?”


    趙瀚突然歎氣:“我趙家在吉水也算大族,以前在福建、廣東做生意。你見過大海嗎?”


    “正欲前往一觀。”黃遵道說道。


    趙瀚吹牛逼道:“我家的貨物,那都是要出海的。賣給福建商賈,便是出海運去台灣、呂宋、琉球、日本。賣給廣東商賈,那就是運去泰西之地,有佛郎機,有法蘭西,有英吉利。你可聽說過這些異邦?”


    黃遵道更加自卑,賠笑道:“略有耳聞。”


    “可恨那些亂民!”趙瀚猛拍桌子,把茶碗蓋都拍偏了。


    黃遵道隻知附近鄉鎮的事情,忙問道:“哪裏有亂民?”


    趙瀚說道:“南贛、閩西皆有亂民,退則嘯聚山林,進則攻略州縣,把我趙家的商路都堵死了。這些狗入的,遇到過往客商,要強行抽取三成貨物!”


    黃遵道點頭說:“這些亂民,確實該死。”


    “南贛參將也是個蠢貨,剿匪好幾年,反被亂民剿得不敢出城。朝廷就該捉他下獄!”趙瀚破口大罵。


    第一任南贛總兵是俞大猷,但隻要匪亂不猖獗,平常隻設一個南贛參將,南贛總兵由江西總兵兼任。


    南贛巡撫也是如此,一般由江西巡撫兼任,事情鬧大了才會專設。


    如今那位南贛參將,轄管範圍正是閩西和贛南,放眼望去全是農民軍……


    黃遵道驚訝道:“南贛參將都不敢出城了?”


    “可不是?”趙瀚冷笑。


    黃遵道連忙問:“朝廷沒有派兵鎮壓?”


    趙瀚歎息說:“朝廷哪裏還有兵?近年來,廣東民亂,福建民亂,江西民亂,湖廣民亂。北直、山東、河南又鬧白蓮教。陝西、山西流賊肆虐,遼東還被韃子占了,你說朝廷從哪派兵過來?”


    “這這這……怎會如此?”黃遵道大驚失色。他隻管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對外界毫不知情,也不會跟過往客商打聽。


    趙瀚又說道:“南邊的生意是沒法做了,我趙家打算走禾水,專門從贛中運貨至湖廣。我被家裏派來探路,覺得黃家鎮位置不錯,想在這裏建一個中轉貨倉。”


    “這個嘛。”


    一旦牽扯自身利益,黃遵道就矜持起來,端起架子開始拿捏,甚至稱唿都變了:“不瞞賢弟,這河灘的亂石荒地,雖然不值幾個錢,卻是黃家各宗的共有產業。想要說服各宗,恐怕不是很容易,老夫還要慎重考慮。”


    趙瀚也改變稱唿,笑道:“既然黃員外做不得主,那我就換一個地方建貨倉。告辭!”


    “賢弟莫急,”黃遵道連忙勸阻,“凡事都好商量。”


    趙瀚胸有成竹道:“黃家鎮雖然地處商業要道,可禾水沿岸的鄉鎮多得是!我在黃家鎮建貨倉,對於黃員外而言,可是一件大好事。貨倉一建,停駐的商賈就越多,小鎮的生意就越好,黃員外的土產不就更能賣錢了嗎?說不定,十年二十年之後,黃家鎮會變成一個大鎮!”


    這大餅畫得好,黃遵道是真信了。


    趙瀚又說道:“我要建貨倉,要招工人,要買石料、木料、灰漿。招哪個工,不是黃員外說了算?石料、木料、灰漿,不是從黃員外手裏買?”


    對啊!


    黃遵道心裏竊喜,又可以趁機賺一筆。


    趙瀚手握折扇,微笑道:“河灘的荒地,又不能種糧食,黃員外若能免費送我,那就繼續談生意。若不願意,那我就去隔壁的鎮子。隻給你三天時間考慮,三天一過,我立即走人!”


    黃遵道說:“不用考慮了,隻要是不能種地的荒灘,賢弟你要多少就拿走多少。不過嘛,建貨倉的工人、材料,都由我來負責。如何?”


    “哈哈,成交!”趙瀚大笑。


    這不就上鉤了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趙瀚趙貞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梓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梓鈞並收藏朕趙瀚趙貞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