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汴梁城中秋的月跟三十年後杭州城中秋的月一樣圓。就愛上
玉姐牢牢記得在甜水巷那個宅子裏, 她邀請順娘來一起賞月度中秋,那是她頭一次沒有跟兒子良兒還有爹娘一起過中秋。
順娘來了,提了些點心還有茶酒,她說請姐姐別嫌棄,現如今她雖然做了種生買賣, 可賺的錢不多, 買不起更好的。
玉姐早迎了上去, 接過順娘提來的禮盒子, 說隻要是順娘送的東西,不管貴賤,她都覺得好。
順娘靦腆地傻笑,望著她的眸子映著明月, 蕩漾著某種情愫。
玉姐放了禮盒子, 迴身走到傻傻笑著的順娘跟前, 伸出手去握住她一隻手,牽著她往月洞窗下的圓桌跟前去。
待到兩人坐下,玉姐就吹滅了桌上的燈, 窗外的清皎月色透過月洞窗,清輝灑滿一室。
那個時候,玉姐已經知道了順娘的女子身份, 也仔細考慮過,決定接受順娘。
她殷勤地給順娘倒酒,順娘呢一開始有些緊張,酒也喝得拘謹, 直到後麵多喝了幾杯之後才放開了,跟玉姐說的話也多起來。
玉姐記得當時跟順娘一邊賞月一邊談笑,她告訴了順娘自己的決定,就是嫁給順娘,但順娘要搬進城裏來住,還要跟她一起打理宋家正店的生意。
她說了這話之後,順娘是驚喜的,很快就說一切都聽玉姐的安排。
接下來,兩人相談甚歡,直到喝醉,那一晚,順娘留宿在玉姐的房中。
雖然玉姐很想當晚就跟順娘發生點兒什麽,可她到底還是忍住了,覺得在青澀的順娘心中,一定是喜歡在洞房之夜兩人才可以肌膚相親的。
既然彼此兩情相悅,又說定了婚事,很快,到了那一年的年底,兩人就成親了。
順娘一家人搬進了城裏來住,玉姐為了少些婆媳矛盾,將劉氏和齊氏,以及順娘的侄子侄女安排在了另一處院子居住,並沒有跟她們住一起。
洞房之夜,即便過了三十年,玉姐也記得清楚。
出乎她的意料,順娘在一開始的局促過後,就跟她一樣熱情似火了。
得到了夢寐以求的人,玉姐覺得無比舒心滿意。
兩人不但恩愛,而且有說不完的話,關於生意,關於興趣,關於美食。
三年之後,她就把宋家正店交給順娘管理了,自己帶帶孩子,陪陪爹娘,賞花遊園,日子過得無比愜意。
美中不足的是,宋玉姐的哥哥和爹娘不怎麽看得上順娘,順娘每次去參加宋家的家宴和聚會,總會不愉快,到後麵,她幹脆不去了。
又過了三年,順娘執意去做石炭買賣,開起了石炭鋪子。
石炭買賣異常順利,不幾年順娘掙下的錢已經比宋玉姐多了,那個時候宋家人終於不敢小瞧順娘了,就連宋玉姐也對她的小官人刮目相看了。
順娘用她掙下的錢重新在汴梁城裏買了宅子,讓她娘和嫂子等人搬進了那個宅子居住。
宋玉姐覺得順娘這樣做跟自己見外和生分了,心裏不痛快。兩人每日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說的話也越來越少。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她們開始冷戰和吵架,順娘也開始在吵架之後跑出去數日不歸,宋玉姐傷心難過,垂淚到天明。
在一次吵架之後,順娘跑出去半個月都沒有迴來,宋玉姐忍不住派人出去找她,找到她的時候發現她身邊有另一個女人,那個女人宋玉姐也認識,就是順娘的嫂子齊氏。
兩人後來和離了,順娘告訴玉姐,自己跟玉姐一起壓力太大,好像宋家人從來都沒有瞧得起她過,他們都把她當成吃軟飯的,稀罕玉姐有錢才跟她在一起。而且,兩人在一起,順娘覺得自己什麽都比不上玉姐,玉姐愛管她,簡直就像是她另一個娘。十年下來,她再也無法承受了,也對玉姐愛不起來了。
所以二十年前的中秋夜,宋玉姐是和曹綺紅一起過的。
也就在那一夜,曹琦紅告訴了一個讓玉姐震驚的事,那就是這些年來她一直暗暗地喜歡著玉姐。
她問玉姐,現如今她跟喜順分開了,那麽可否考慮下自己,她可以陪著玉姐老去。
玉姐聽完,很矛盾,她對曹綺紅說自己需要好好考慮下。
那個時候,她剛跟順娘和離不久,心情煩亂,雖然也渴望有人相伴,但還是覺得這就接受另一份感情有點兒草率了。更何況她把曹琦紅向來就是當作好朋友,從來沒有生出愛慕之心,就算曹琦紅向她表白之後,她除了震驚還是沒有生出別樣的情感。
她知道,這不是愛,不會讓她一想到這個人就魂不守舍,就牽腸掛肚,就為她喜,為她悲。
曹琦紅不能讓她產生那樣強烈的情感。
如果是用相伴來代替愛,那不是她想要的。
說她貪婪也好,還是別的什麽也好,她狠心告訴曹琦紅,她可以作為朋友陪著曹琦紅老去。
言下之意,想必曹琦紅應該明白,她也就沒再說了。
曹琦紅當時的表情很受傷,過後兩人又很長時間沒見麵,她隱約聽說曹琦紅又去江南散心去了。
這一年的九月三十日,藥師佛聖誕,宋玉姐去大相國寺燒香為爹娘祈福,因為人多,不小心踩到一位俊美郎君的腳,就跟那俊美郎君認識了。後來,俊美郎君告訴宋玉姐,自己的名字叫做馮珍。然而,宋玉姐一眼就看出來了,馮珍是個穿男裝的女郎。
對於穿男裝的女郎,宋玉姐莫名感興趣,就跟她攀談起來。
馮珍呢也是有問必答,對宋玉姐相當殷勤有禮,兩人燒了香之後就一起去寺內開設的茶坊吃茶,過後又一起吃齋飯。
因為認識馮珍的緣故,宋玉姐覺得自己好像又煥發了青春。
她跟馮珍好了十年,直到馮珍跟隨父兄去西北征伐西夏,死於戰場,兩人緣斷。
經過了跟兩個女子的生離死別,宋玉姐覺得自己再也無法愛上別人了。
她買舟南下,在杭州遇到了曹琦紅。
曹琦紅呢,在她最無助最痛苦的時候又出現了,安慰她,借給玉姐肩膀讓她倚靠。
“綺紅,你看,二十年,彈指一揮間,是誰說的,月是故鄉明的?我竟覺著這裏的月更亮,更圓……”宋玉姐倚在曹綺紅的肩頭,望著窗外明月幽幽道。
曹綺紅環抱著她,柔聲道:“你既覺著這裏的月好,那咱們就此在杭州住下,不迴去了。”
宋玉姐往曹綺紅的頸窩蹭了蹭,輕聲說了個“好”字。
杭州的月圓了缺,缺了圓,美人遲暮,玉姐常常指著天上的圓月告訴自己的兒媳明萱說,其實三十年前汴梁的月和三十年後杭州的月是一樣圓的。對於女人來說,所愛之人即故鄉,所愛之人在哪裏故鄉就在哪裏,她迴不去汴梁了,也不想迴去。
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番外是玉姐的迴憶,有虛有實,她所愛的所選擇的,親們自己去理解就好了。其實我已經告訴了你們真正的結局哦,聰明的姑娘們是否能猜到?
原本我想多寫些假定可能的番外的,但是覺得那樣破壞了cp的某些既定形象,反而不好,有點兒狗尾續貂的意思。
所以這一個番外就是最後一個番外,全本完結。
接下來我會休息一段兒時間,新文估計在下個月發。
再次感謝追文至此的親們,留評投雷的親們,謝謝你們支持我,希望下本你們仍然在,群麽!
玉姐牢牢記得在甜水巷那個宅子裏, 她邀請順娘來一起賞月度中秋,那是她頭一次沒有跟兒子良兒還有爹娘一起過中秋。
順娘來了,提了些點心還有茶酒,她說請姐姐別嫌棄,現如今她雖然做了種生買賣, 可賺的錢不多, 買不起更好的。
玉姐早迎了上去, 接過順娘提來的禮盒子, 說隻要是順娘送的東西,不管貴賤,她都覺得好。
順娘靦腆地傻笑,望著她的眸子映著明月, 蕩漾著某種情愫。
玉姐放了禮盒子, 迴身走到傻傻笑著的順娘跟前, 伸出手去握住她一隻手,牽著她往月洞窗下的圓桌跟前去。
待到兩人坐下,玉姐就吹滅了桌上的燈, 窗外的清皎月色透過月洞窗,清輝灑滿一室。
那個時候,玉姐已經知道了順娘的女子身份, 也仔細考慮過,決定接受順娘。
她殷勤地給順娘倒酒,順娘呢一開始有些緊張,酒也喝得拘謹, 直到後麵多喝了幾杯之後才放開了,跟玉姐說的話也多起來。
玉姐記得當時跟順娘一邊賞月一邊談笑,她告訴了順娘自己的決定,就是嫁給順娘,但順娘要搬進城裏來住,還要跟她一起打理宋家正店的生意。
她說了這話之後,順娘是驚喜的,很快就說一切都聽玉姐的安排。
接下來,兩人相談甚歡,直到喝醉,那一晚,順娘留宿在玉姐的房中。
雖然玉姐很想當晚就跟順娘發生點兒什麽,可她到底還是忍住了,覺得在青澀的順娘心中,一定是喜歡在洞房之夜兩人才可以肌膚相親的。
既然彼此兩情相悅,又說定了婚事,很快,到了那一年的年底,兩人就成親了。
順娘一家人搬進了城裏來住,玉姐為了少些婆媳矛盾,將劉氏和齊氏,以及順娘的侄子侄女安排在了另一處院子居住,並沒有跟她們住一起。
洞房之夜,即便過了三十年,玉姐也記得清楚。
出乎她的意料,順娘在一開始的局促過後,就跟她一樣熱情似火了。
得到了夢寐以求的人,玉姐覺得無比舒心滿意。
兩人不但恩愛,而且有說不完的話,關於生意,關於興趣,關於美食。
三年之後,她就把宋家正店交給順娘管理了,自己帶帶孩子,陪陪爹娘,賞花遊園,日子過得無比愜意。
美中不足的是,宋玉姐的哥哥和爹娘不怎麽看得上順娘,順娘每次去參加宋家的家宴和聚會,總會不愉快,到後麵,她幹脆不去了。
又過了三年,順娘執意去做石炭買賣,開起了石炭鋪子。
石炭買賣異常順利,不幾年順娘掙下的錢已經比宋玉姐多了,那個時候宋家人終於不敢小瞧順娘了,就連宋玉姐也對她的小官人刮目相看了。
順娘用她掙下的錢重新在汴梁城裏買了宅子,讓她娘和嫂子等人搬進了那個宅子居住。
宋玉姐覺得順娘這樣做跟自己見外和生分了,心裏不痛快。兩人每日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說的話也越來越少。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她們開始冷戰和吵架,順娘也開始在吵架之後跑出去數日不歸,宋玉姐傷心難過,垂淚到天明。
在一次吵架之後,順娘跑出去半個月都沒有迴來,宋玉姐忍不住派人出去找她,找到她的時候發現她身邊有另一個女人,那個女人宋玉姐也認識,就是順娘的嫂子齊氏。
兩人後來和離了,順娘告訴玉姐,自己跟玉姐一起壓力太大,好像宋家人從來都沒有瞧得起她過,他們都把她當成吃軟飯的,稀罕玉姐有錢才跟她在一起。而且,兩人在一起,順娘覺得自己什麽都比不上玉姐,玉姐愛管她,簡直就像是她另一個娘。十年下來,她再也無法承受了,也對玉姐愛不起來了。
所以二十年前的中秋夜,宋玉姐是和曹綺紅一起過的。
也就在那一夜,曹琦紅告訴了一個讓玉姐震驚的事,那就是這些年來她一直暗暗地喜歡著玉姐。
她問玉姐,現如今她跟喜順分開了,那麽可否考慮下自己,她可以陪著玉姐老去。
玉姐聽完,很矛盾,她對曹綺紅說自己需要好好考慮下。
那個時候,她剛跟順娘和離不久,心情煩亂,雖然也渴望有人相伴,但還是覺得這就接受另一份感情有點兒草率了。更何況她把曹琦紅向來就是當作好朋友,從來沒有生出愛慕之心,就算曹琦紅向她表白之後,她除了震驚還是沒有生出別樣的情感。
她知道,這不是愛,不會讓她一想到這個人就魂不守舍,就牽腸掛肚,就為她喜,為她悲。
曹琦紅不能讓她產生那樣強烈的情感。
如果是用相伴來代替愛,那不是她想要的。
說她貪婪也好,還是別的什麽也好,她狠心告訴曹琦紅,她可以作為朋友陪著曹琦紅老去。
言下之意,想必曹琦紅應該明白,她也就沒再說了。
曹琦紅當時的表情很受傷,過後兩人又很長時間沒見麵,她隱約聽說曹琦紅又去江南散心去了。
這一年的九月三十日,藥師佛聖誕,宋玉姐去大相國寺燒香為爹娘祈福,因為人多,不小心踩到一位俊美郎君的腳,就跟那俊美郎君認識了。後來,俊美郎君告訴宋玉姐,自己的名字叫做馮珍。然而,宋玉姐一眼就看出來了,馮珍是個穿男裝的女郎。
對於穿男裝的女郎,宋玉姐莫名感興趣,就跟她攀談起來。
馮珍呢也是有問必答,對宋玉姐相當殷勤有禮,兩人燒了香之後就一起去寺內開設的茶坊吃茶,過後又一起吃齋飯。
因為認識馮珍的緣故,宋玉姐覺得自己好像又煥發了青春。
她跟馮珍好了十年,直到馮珍跟隨父兄去西北征伐西夏,死於戰場,兩人緣斷。
經過了跟兩個女子的生離死別,宋玉姐覺得自己再也無法愛上別人了。
她買舟南下,在杭州遇到了曹琦紅。
曹琦紅呢,在她最無助最痛苦的時候又出現了,安慰她,借給玉姐肩膀讓她倚靠。
“綺紅,你看,二十年,彈指一揮間,是誰說的,月是故鄉明的?我竟覺著這裏的月更亮,更圓……”宋玉姐倚在曹綺紅的肩頭,望著窗外明月幽幽道。
曹綺紅環抱著她,柔聲道:“你既覺著這裏的月好,那咱們就此在杭州住下,不迴去了。”
宋玉姐往曹綺紅的頸窩蹭了蹭,輕聲說了個“好”字。
杭州的月圓了缺,缺了圓,美人遲暮,玉姐常常指著天上的圓月告訴自己的兒媳明萱說,其實三十年前汴梁的月和三十年後杭州的月是一樣圓的。對於女人來說,所愛之人即故鄉,所愛之人在哪裏故鄉就在哪裏,她迴不去汴梁了,也不想迴去。
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番外是玉姐的迴憶,有虛有實,她所愛的所選擇的,親們自己去理解就好了。其實我已經告訴了你們真正的結局哦,聰明的姑娘們是否能猜到?
原本我想多寫些假定可能的番外的,但是覺得那樣破壞了cp的某些既定形象,反而不好,有點兒狗尾續貂的意思。
所以這一個番外就是最後一個番外,全本完結。
接下來我會休息一段兒時間,新文估計在下個月發。
再次感謝追文至此的親們,留評投雷的親們,謝謝你們支持我,希望下本你們仍然在,群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