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防盜章
當陸全吃飽喝足叫店夥計來結賬,店夥計說順娘已經結過了,可想陸全是什麽表情,他愣了愣,對他這新結拜的二哥有了新看法,覺得自己果然沒有看錯人,別看他新結拜的二哥現如今就隻是個砍柴賣魚的,但是有俠義心腸,還挺豪氣。他知道這一頓飯要花一百多文,擱在他那裏不值什麽,可是對於他的新結拜二哥來說,那就是辛苦一日掙下的錢。
“二哥,以後不可如此,你掙錢不易,若是你要再付,那麽小弟可就再不敢和你一起喝酒了。”陸全紅著眼道,不知道他是喝酒喝多了眼睛紅,還是心中感動眼睛紅,反正,順娘覺得他沒有感動地撲過來抱住自己這個當二哥的已經不錯了。
“哦,好!”順娘答應得爽快。
她也是實話實說,按照她現如今的收入水準,當然是不能來常下館子了,今天這種情況除外。
陸全就跟她一起並肩從酒店的隔間出來,在離開酒店之前,他拉著順娘一起去如廁,順娘趕忙掙脫了,說自己方才結賬的時候已經去過了,陸全這才自己去了。估計他覺得跟順娘已經是好兄弟了,如廁這種事情也要一起去做才是兄弟。
順娘其實不是不想去廁所,而是按照她現在的身份,她是男廁也不能去,女廁也不能去,每次出門兒,她都盡量少喝水,實在憋不住了,也得去找個沒人的僻靜地方解決,這是她覺得女扮男裝最不方便的地方。
今天跟陸全喝酒吃飯,她也是一直控製著,不敢多喝,就怕中途上廁所。
陸全不提上廁所還好,他一提,她還真有點兒內急,想著快點兒迴家。好容易等到陸全出來了,兩個人一邊說話一邊走路迴家,陸全告訴順娘,如果她不想賣柴或者賣魚了,可以跟他一起去踢蹴鞠,他可以介紹她入會。隻要踢好了蹴鞠,前程遠大,不但參加蹴鞠比賽獎金豐厚,還能結識許多達官貴人,不失為一條升官發財的捷徑。
他的話倒讓她想起一個小說裏麵的著名人物高俅,迫害林衝的高太尉當初不就是因為踢蹴鞠踢得好,後來得到成為皇帝的端王的賞識,從此飛黃騰達嗎?
陸全雖然說得讓人心動,如果她真是一個男子的話,那她可能還真會去學踢蹴鞠,不說有高俅那樣的際遇,就算是能入個蹴鞠的會,去參加比賽,一年下來養家糊口綽綽有餘。這個時代的足球運動員,也是明星,被市民和達官貴人追捧,收入不低。
可惜了,她隻是女扮男裝的女子,是絕對不可能去踢足球贏得前程的,先不說學踢蹴鞠也是個技術活兒,不可能短時間之內一蹴而就,更重要的是和一群男人在一起,她女子的身份一個不小心就暴露了,這可是非常嚴重的事情。就這麽跟陸全結拜兄弟,她心裏還不踏實呢。
所以,順娘謝絕了陸全的好意,說自己打算攢點兒錢,以後做個小買賣養家糊口,她祝願陸全以後會飛黃騰達,到那一天別忘了關照一下自己這個二哥就行。
陸全拍著胸|脯打包票,說自己一定不會忘記順娘這個二哥,看著吧,他真要有一日發達了,一定會讓順娘跟著雞犬升天。
順娘聽得尷尬,這個陸全也太不會說話了,自己什麽時候就降級了。
搖頭笑一笑,她也不跟陸全這個喝了酒的人較真兒。
兩人在陸家院子跟前分手,順娘繼續往東走,喜家租住的小院兒在楊柳鎮最東頭,離陸家的院子還有一段兒距離。
順娘迴到家,進了院子,先就把手上提著的綠豆和黃豆塞進來開門的嫂子手裏頭,自己慌忙去如廁,可把她給憋壞了。
齊氏已經習慣順娘每次從外麵迴來就先去上廁所,她能夠想象順娘在外麵不好上廁所,忍得難受。
順娘上完廁所迴到屋子裏,見她老娘和齊氏都坐在堂屋的桌子旁邊等她,隻有兩個孩子已經去睡了,今天她迴來得挺晚,早過了平常喜家人睡覺的時辰。
劉氏見她進來,就問她:“不是說出去一會兒就迴來,怎的恁晚?”
又抽一抽鼻子,皺起眉頭問她:“還喝了酒?不會是謝家的人又拉上你去吃酒去了吧?”
順娘就把半道上遇到了陸全,被他拉去吃酒的事情說了下,劉氏一聽,立即緊張兮兮地說那個陸全可是潑皮閑漢,鎮子上的人都不愛跟他打交道,順娘怎麽跟這種人打上交道了。
齊氏聽婆婆這麽說,更是嚇了一跳,緊張地盯著順娘看,仿佛順娘已經惹下什麽禍事一樣。
“……非但吃酒,還與他結拜了兄弟呢。”順娘頓了頓,輕輕說出了這一句,她曉得這種事情即使要瞞住老娘和嫂子也瞞不了多久的,不如爽快說出來。
“你說甚?”劉氏一驚,差點兒從條凳上蹦起來來了,然後指著順娘,手都在抖,慌亂無比,“順娘啊,你怎麽如此糊塗,怎能跟陸全結拜……結拜兄弟,你難不成還真把自己當男子了,你可知道那陸全是什麽人,跟這樣的人來往,早晚會招惹禍事上門……”
“是啊,叔叔,你難不成是吃了酒,醉了麽,所以一時糊塗跟那個閑漢結拜……結拜兄弟了?”齊氏也跟著心慌地問。
順娘歎口氣,坐下,倒了一碗茶喝了,讓老娘和嫂子都坐下,然後慢慢跟她們兩個解釋自己為何要跟陸全結拜兄弟的原因。聽了她的解釋,劉氏和齊氏才沒那麽慌了,然而心裏頭還是有些不踏實,一再問順娘,這樣一來不會出什麽事情吧。順娘隻得又把宋玉姐抬出來做擋箭牌,讓她們兩個放心,真要有什麽事情,不是還有宋玉姐還可以求嗎,憑借宋玉姐的後台,陸全就算給喜家惹上什麽禍事也不怕。這樣一說,劉氏和齊氏才放了心,劉氏便又誇讚起順娘聰明,說等到趙三郎知道了順娘跟陸全結拜了兄弟,看他還敢出來搗亂,不讓順娘去河裏釣魚不。
看到老娘和嫂子臉上重新露出輕鬆的神色來,順娘悄悄舒出口氣,緊接著她對齊氏說:“嫂嫂,你去燒些水,溫溫的就成,再找兩個大碗來,我要泡一泡豆子。”
“泡豆子?”齊氏和劉氏一齊看向順娘,又一齊看了看桌子上的那幾包東西問,“你方才出去買的就是豆子?難不成是想要做豆腐吃麽?”
“不是要做豆腐,而是要發豆芽。”
“豆……芽?”
劉氏和齊氏懵了,她們從來都沒聽說過世上還有這種叫做豆芽的東西啊。
吳氏道:“咱家二娘來年就及笄了,就到了嫁人的年紀,這會兒給她挑夫婿正合適,難不成還真要及笄了才去尋摸,若是尋摸不著好的,蹉跎歲月,豈非耽誤了她。適才大娘走之前還跟我說呢,說她官人會看人,那喜二郎以後必然是人中翹楚的,倒是二娘的夫婿的好人選。”
謝乙“哦”了一聲,看向吳氏問:“大娘真這麽說?”
吳氏不滿道:“難不成奴家還能騙你不成。”
謝乙沉吟,好一會兒才說:“既然是大女婿說喜二郎好,那咱們就對這喜二郎上點兒心,跟他家常來常往,再瞧瞧。”
吳氏推他一把,問:“你這到底是個甚意思?”
謝乙搖頭說吳氏真是個傻婆娘,連自己的意思也不懂,他說那個喜二郎雖然看起來相貌堂堂,也勤快,可喜家畢竟是從外地遷居到楊柳鎮的,沒家沒業的,甚至連楊柳鎮的戶籍都沒有。就算是過三年入了籍,就憑現在喜家的情況,也是坊戶裏麵最下等的。他還說自家二娘模樣生得好,再怎麽也該嫁一個比她大姐的夫婿強的男子,盡管謝家是屠戶,可自己女兒從小到大都是吃喝不愁長大的,若是就因為喜二郎的救命之恩就要嫁給他,那也太可笑了些。他可不想自己也是嬌花一樣養大的女兒就嫁給一個砍柴賣魚的,一年下來連肉也吃不上幾次。
吳氏聽了丈夫的話,朝著他豎起了大拇指,誇讚他,說還是他有見地,她完全讚同他的說法,可以把喜家二郎列為自家二娘的備選夫婿之一,若是過兩年這喜家二郎有出息,再把自家二娘許給他不遲,在此之前,就先跟喜家走動起來好了。
順娘哪裏知道她被謝乙夫妻惦記上了,要挑她給謝家做女婿呢,從謝家出來,她帶著些許酒意,心情愉快地走到了自家住著的小院兒跟前拍門。
很快門就從裏麵被人打開了,出來的是她嫂嫂齊氏,齊氏一見她就問:“叔叔可喝醉了,若是喝醉了,奴家去給叔叔做些醒酒湯。”
順娘說自己沒喝醉,看到堂屋裏透出的燈光,她問:“娘還沒睡麽?”
齊氏:“沒睡,奴家跟娘都等著你迴來哩。”
將院門關上後,她來接順娘手裏的魚簍和扛著的擔柴的棒子,接過去後,她問順娘魚簍裏是什麽,為何挺重的,不會是沒有賣掉的魚吧。
順娘一拍腦門,說:“差點兒忘了,這是一些豬骨,你拿去洗一洗,燒鍋湯,不然擱到明早得有味兒。”
“豬骨?這……”
“一會兒我再告訴嫂嫂是怎麽迴事,你先拿去收拾出來熬上湯吧。”
齊氏點頭說好,她先去給順娘燒洗澡水,然後再熬湯。
順娘走進堂屋去,看見她娘手裏抱著慧兒,可成在一邊的小凳子上坐著玩順娘給她削製的幾個木偶人,見到順娘進來,可成就扔下了木偶人,跑過來抱住她的腿,親熱地喊二叔,順娘一彎腰把他抱起來,問他今日在家裏可有聽他娘的話,可幫著他娘幹活兒等。
可成說他既聽了娘的話,也幫了娘幹活兒,順娘就在他的小臉蛋兒上親了一口,讚他做得對。
“大郎,你自己下去玩兒,你二叔累一日了,讓他坐下喝茶歇一歇。”劉氏哄著可成道。
可成就乖乖地從順娘手臂裏滑下去,依舊去他的小板凳上坐著,玩木偶人打架。
這裏順娘在她娘旁邊的條凳上坐下,倒了一碗涼茶喝起來,劉氏便問她:“今日那謝家的小娘子來說你在謝家吃晚飯,到底為甚謝家要請你吃飯?”
順娘問:“那謝二娘沒與您說緣由?”
劉氏搖頭:“沒有,她匆匆跑了來,隻說你讓她捎話,說今晚在謝家吃飯,不迴來,連自己是誰都沒交代,便又匆匆地跑走了,著急忙慌的,就跟火燒上腳背一樣……”
順娘輕笑出聲,隨即把謝家為何請自己吃飯的原因告訴了劉氏,還說,她答應了陸展去謝家吃飯,是因為她覺得喜家初來楊柳鎮,著實該多認識兩戶人家才是,還有陸展盡管是個秀才,還沒有功名,但到底是個讀書人,萬一將來他真能得中進士,做個官,那麽跟他認識對喜家是大有好處的。另外就是謝家是楊柳鎮的坊戶裏麵的上等戶,對人也熱忱,跟謝家打交道對喜家來說也不錯。
劉氏:“原來今日跑來咱們家捎話的就是你昨日救下的沒家教的小娘子,還真叫為娘說中了,還真是屠戶家的女兒,你看看她今日著急忙慌地跑來,連自己是誰都不曾說……看在,她家曉得了你救了她好酒好肉款待你的份兒上,我就不說她了。隻是,為娘覺著你想遠了,咱們家到明年就會搬迴喜家莊去,跟謝家,陸家也打不了多久交道的。”
順娘忍了忍,沒忍住,試探著問劉氏:“娘,若是咱們在這裏能掙下比現如今更多幾倍的錢,您還想迴去嗎?”
劉氏咋唿:“幾倍的錢?你是說每月三五貫?”
順娘點頭,道:“說不定,三五貫都不止呢。”
她故意這麽說,就是想讓她娘動心,其實她對做什麽買賣一月能有三五貫的收益還沒頭緒呢。
劉氏聽了果然動心了,一把抓住順娘擱在桌子上的一隻手問:“到底是什麽好買賣,你說給為娘聽一聽。”
順娘靈機一動,就對劉氏說,她結交了城裏宋家正店的老板娘,老板娘不但願意收了她全部擔進城的柴火和提進城的魚,還說,若是順娘將來存夠了本錢,她願意指點順娘做買賣掙更多的錢。
“宋家正店?宋玉姐?”劉氏還是頭一次聽順娘提起過這個人,先前順娘隻對她嫂嫂提起過,但別的話都沒說,齊氏也沒多問。
順娘便把宋家正店的規模以及宋玉姐為人吹噓了一番,還對劉氏說這個宋玉姐的大哥在工部曹侍郎家裏做管家,極有權勢的。
“曹侍郎?那是多大的官?”劉氏更感興趣了,揪住順娘的衣袖追問道。
也難怪劉氏一聽說宋玉姐家裏跟當朝做官的人家有關係,就緊追著問,實在是這個時代官與民之間的差距用天淵之別來說也不過分。儒生一旦考中進士做了官,不但本身俸祿優厚,家族裏的人也是跟著雞犬升天,可以享受官府的種種優待,比如免除服役,官戶交的田租也會減輕,更別說那些品級高的官員了。
而曹侍郎可是正二品大員,拿到順娘穿前的時代比,也是屬於部長省長這一級別的。
這個時代的普通平民百姓一年下來,甚至數年下來連個七品芝麻官都見不到,更別說朝廷二品大員了。
所以,當順娘告訴曹侍郎是二品大員時,把劉氏給驚得張大了嘴,好久都吐不出半個字,過了好一會兒才撫著自己的胸口說:“我的娘欸,好大的官!”
要說剛開始順娘說的留在楊柳鎮能夠每月多賺三五貫錢,劉氏還不太相信的話,聽到後麵願意幫順娘的宋玉姐的後台是曹侍郎後,她現在完全相信了順娘的話。
緊緊抓著順娘的手,劉氏讓順娘一定要抱住宋玉姐這根大|腿,在汴梁發家致富,光宗耀祖,以後迴喜家莊去買三五十畝地,再蓋間大宅子,讓喜家莊的鄉親們都羨慕眼饞。
順娘聽了她娘的話,真想也像她娘那樣,脫口而出“我的娘欸”,為什麽她這便宜娘始終忘不了也迴喜家莊去呀?即便在城裏發了財也不忘記要迴去?
看來,等到真發了財,她就要在城裏買房子,才能斷了她娘迴喜家莊的念頭。
不管怎麽說,她娘鬆了口,改變了主意,同意留下來讓順娘去做買賣發財,她的初步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故而,順娘的心情那是相當地好,以至於嫂子齊氏進來時看到她笑得那樣,問她可是有什麽好事。不等順娘搭話,齊氏已經搶先把順娘在汴梁城裏認識了一位開大酒店的女老板,這位女老板後台極硬,家裏的大哥在朝廷裏二品大官家裏做管家,關鍵是這位女老板要幫順娘,指點順娘做買賣的事情告訴了齊氏。
劉氏還說有宋玉姐這樣有後台的老板指點,順娘一定能夠發財,這可是萬萬想不到的事情,看來喜家來到楊柳鎮是走對方向了,改天她要上廟裏去拜佛燒香,感謝佛祖保佑順娘結交了貴人,眼看著就要發達了……
看著婆婆眉飛色舞,興奮地說話,嘴巴裏甚至噴出了唾沫星子,還有順娘在燈下那張笑臉,劉氏卻隻有淡淡的喜悅,更多的卻是莫名的擔心,這擔心跟順娘相關。
女人的直覺讓齊氏感覺那個宋玉姐怕不隻是單純地幫忙,她應該隱含著什麽別的目的。
順娘扮成男子,相貌堂堂,難保那宋玉姐不是瞧上了她?
不行,一會兒得私下問一下順娘,那個宋玉姐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得提醒順娘可不要著了宋玉姐的道兒,畢竟順娘並不是真的男子,要真有個什麽事兒,順娘一定會吃大虧的,她作為順娘的嫂子,可不能眼看著她跳到火坑兒裏去。
她知道在鎮子西頭有一家楊柳鎮最大的方家米麵鋪,所以,從家裏跑出來之後就興衝衝地直接快步往方家米麵鋪去,到了方家米麵鋪的時候,米麵鋪的夥計正在上燈,屋子裏點上油燈,屋外擺上類似於現代的燈箱,燈箱上是方家米麵幾個字,當然燈箱裏麵用於照明的是油燈或者蠟燭。
見到順娘來,曾經接待過她的一個店夥計就迎上來殷勤問她可是要買米買麵。
順娘說自己想看一看店裏麵都有些什麽豆子賣。
店夥計就帶她進去看,在店內擺放的一大排陶製大罐子裏麵,有各種各樣的豆子,黃豆、蠶豆、豌豆、赤豆、綠豆……
看到綠豆那一刻,順娘驚喜起來,立即問夥計這個綠豆怎麽賣的。
店夥計告訴順娘,這個綠豆是最近幾年才從天竺那邊傳過來的,種的人還不多,而且這個豆子多半是用來磨粉做糕餅。
順娘點了點頭,問店夥計這個綠豆多少錢,夥計告訴她最少也需要十五文一斤,這可比此時的米價貴三倍不止。她又指一指黃豆怎麽賣的,店夥計告訴她,黃豆三斤半十文,算下來就是三文多一斤,而米價要比黃豆的價格貴上差不多一文。
這個比率,跟穿前的順娘所處的時代的米價和豆子的價格比率相差無幾,所以,順娘判斷方家米麵鋪的店夥計告訴她的是良心價格,並沒有坐地起價。
於是順娘指了黃豆和綠豆,要他各樣給自己稱上一斤,而且,她還問店夥計,如果要得多,他能否給自己少算些錢。
店夥計道:“這是自然,若是每樣要上五十斤以上,按鄙店的規矩能比零賣給您的少上兩成的價。”
順娘道好,從腰間的錢袋裏麵摸出了十八文錢遞給夥計,夥計接了錢,給她稱了今年新出的黃豆和綠豆各一斤,因她爽利,沒有拿十七文就叫夥計各稱上一斤,所以店夥計在給她稱綠豆的時候就給她稱了一斤一兩,這樣算起來還是順娘稍占便宜。
這就是宋人做買賣的時候普通店家和客人之間的進退之道,其實也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你敬我一尺我便敬你一丈。會做買賣的店家都會跟店夥計講這個,不要貪圖蠅頭小利得罪客人,你稍微大方些,那麽客人下次還會來你店裏買東西,如果他來十次,絕對會比你第一次就克扣斤兩賺的錢更多。而且開店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店有口碑,有了口碑,才會有迴頭客,才會客似雲來。在古代,口碑不是靠打電視廣告擁有的,而是口口相傳。並且,古代的百姓流動遠沒有現在這麽大,往往來一家店裏買東西的人,都是在此地住了幾代的人,所以,完全不可想象,一家店鋪若是沒有口碑,能夠把店開久,能夠賺到錢。
當陸全吃飽喝足叫店夥計來結賬,店夥計說順娘已經結過了,可想陸全是什麽表情,他愣了愣,對他這新結拜的二哥有了新看法,覺得自己果然沒有看錯人,別看他新結拜的二哥現如今就隻是個砍柴賣魚的,但是有俠義心腸,還挺豪氣。他知道這一頓飯要花一百多文,擱在他那裏不值什麽,可是對於他的新結拜二哥來說,那就是辛苦一日掙下的錢。
“二哥,以後不可如此,你掙錢不易,若是你要再付,那麽小弟可就再不敢和你一起喝酒了。”陸全紅著眼道,不知道他是喝酒喝多了眼睛紅,還是心中感動眼睛紅,反正,順娘覺得他沒有感動地撲過來抱住自己這個當二哥的已經不錯了。
“哦,好!”順娘答應得爽快。
她也是實話實說,按照她現如今的收入水準,當然是不能來常下館子了,今天這種情況除外。
陸全就跟她一起並肩從酒店的隔間出來,在離開酒店之前,他拉著順娘一起去如廁,順娘趕忙掙脫了,說自己方才結賬的時候已經去過了,陸全這才自己去了。估計他覺得跟順娘已經是好兄弟了,如廁這種事情也要一起去做才是兄弟。
順娘其實不是不想去廁所,而是按照她現在的身份,她是男廁也不能去,女廁也不能去,每次出門兒,她都盡量少喝水,實在憋不住了,也得去找個沒人的僻靜地方解決,這是她覺得女扮男裝最不方便的地方。
今天跟陸全喝酒吃飯,她也是一直控製著,不敢多喝,就怕中途上廁所。
陸全不提上廁所還好,他一提,她還真有點兒內急,想著快點兒迴家。好容易等到陸全出來了,兩個人一邊說話一邊走路迴家,陸全告訴順娘,如果她不想賣柴或者賣魚了,可以跟他一起去踢蹴鞠,他可以介紹她入會。隻要踢好了蹴鞠,前程遠大,不但參加蹴鞠比賽獎金豐厚,還能結識許多達官貴人,不失為一條升官發財的捷徑。
他的話倒讓她想起一個小說裏麵的著名人物高俅,迫害林衝的高太尉當初不就是因為踢蹴鞠踢得好,後來得到成為皇帝的端王的賞識,從此飛黃騰達嗎?
陸全雖然說得讓人心動,如果她真是一個男子的話,那她可能還真會去學踢蹴鞠,不說有高俅那樣的際遇,就算是能入個蹴鞠的會,去參加比賽,一年下來養家糊口綽綽有餘。這個時代的足球運動員,也是明星,被市民和達官貴人追捧,收入不低。
可惜了,她隻是女扮男裝的女子,是絕對不可能去踢足球贏得前程的,先不說學踢蹴鞠也是個技術活兒,不可能短時間之內一蹴而就,更重要的是和一群男人在一起,她女子的身份一個不小心就暴露了,這可是非常嚴重的事情。就這麽跟陸全結拜兄弟,她心裏還不踏實呢。
所以,順娘謝絕了陸全的好意,說自己打算攢點兒錢,以後做個小買賣養家糊口,她祝願陸全以後會飛黃騰達,到那一天別忘了關照一下自己這個二哥就行。
陸全拍著胸|脯打包票,說自己一定不會忘記順娘這個二哥,看著吧,他真要有一日發達了,一定會讓順娘跟著雞犬升天。
順娘聽得尷尬,這個陸全也太不會說話了,自己什麽時候就降級了。
搖頭笑一笑,她也不跟陸全這個喝了酒的人較真兒。
兩人在陸家院子跟前分手,順娘繼續往東走,喜家租住的小院兒在楊柳鎮最東頭,離陸家的院子還有一段兒距離。
順娘迴到家,進了院子,先就把手上提著的綠豆和黃豆塞進來開門的嫂子手裏頭,自己慌忙去如廁,可把她給憋壞了。
齊氏已經習慣順娘每次從外麵迴來就先去上廁所,她能夠想象順娘在外麵不好上廁所,忍得難受。
順娘上完廁所迴到屋子裏,見她老娘和齊氏都坐在堂屋的桌子旁邊等她,隻有兩個孩子已經去睡了,今天她迴來得挺晚,早過了平常喜家人睡覺的時辰。
劉氏見她進來,就問她:“不是說出去一會兒就迴來,怎的恁晚?”
又抽一抽鼻子,皺起眉頭問她:“還喝了酒?不會是謝家的人又拉上你去吃酒去了吧?”
順娘就把半道上遇到了陸全,被他拉去吃酒的事情說了下,劉氏一聽,立即緊張兮兮地說那個陸全可是潑皮閑漢,鎮子上的人都不愛跟他打交道,順娘怎麽跟這種人打上交道了。
齊氏聽婆婆這麽說,更是嚇了一跳,緊張地盯著順娘看,仿佛順娘已經惹下什麽禍事一樣。
“……非但吃酒,還與他結拜了兄弟呢。”順娘頓了頓,輕輕說出了這一句,她曉得這種事情即使要瞞住老娘和嫂子也瞞不了多久的,不如爽快說出來。
“你說甚?”劉氏一驚,差點兒從條凳上蹦起來來了,然後指著順娘,手都在抖,慌亂無比,“順娘啊,你怎麽如此糊塗,怎能跟陸全結拜……結拜兄弟,你難不成還真把自己當男子了,你可知道那陸全是什麽人,跟這樣的人來往,早晚會招惹禍事上門……”
“是啊,叔叔,你難不成是吃了酒,醉了麽,所以一時糊塗跟那個閑漢結拜……結拜兄弟了?”齊氏也跟著心慌地問。
順娘歎口氣,坐下,倒了一碗茶喝了,讓老娘和嫂子都坐下,然後慢慢跟她們兩個解釋自己為何要跟陸全結拜兄弟的原因。聽了她的解釋,劉氏和齊氏才沒那麽慌了,然而心裏頭還是有些不踏實,一再問順娘,這樣一來不會出什麽事情吧。順娘隻得又把宋玉姐抬出來做擋箭牌,讓她們兩個放心,真要有什麽事情,不是還有宋玉姐還可以求嗎,憑借宋玉姐的後台,陸全就算給喜家惹上什麽禍事也不怕。這樣一說,劉氏和齊氏才放了心,劉氏便又誇讚起順娘聰明,說等到趙三郎知道了順娘跟陸全結拜了兄弟,看他還敢出來搗亂,不讓順娘去河裏釣魚不。
看到老娘和嫂子臉上重新露出輕鬆的神色來,順娘悄悄舒出口氣,緊接著她對齊氏說:“嫂嫂,你去燒些水,溫溫的就成,再找兩個大碗來,我要泡一泡豆子。”
“泡豆子?”齊氏和劉氏一齊看向順娘,又一齊看了看桌子上的那幾包東西問,“你方才出去買的就是豆子?難不成是想要做豆腐吃麽?”
“不是要做豆腐,而是要發豆芽。”
“豆……芽?”
劉氏和齊氏懵了,她們從來都沒聽說過世上還有這種叫做豆芽的東西啊。
吳氏道:“咱家二娘來年就及笄了,就到了嫁人的年紀,這會兒給她挑夫婿正合適,難不成還真要及笄了才去尋摸,若是尋摸不著好的,蹉跎歲月,豈非耽誤了她。適才大娘走之前還跟我說呢,說她官人會看人,那喜二郎以後必然是人中翹楚的,倒是二娘的夫婿的好人選。”
謝乙“哦”了一聲,看向吳氏問:“大娘真這麽說?”
吳氏不滿道:“難不成奴家還能騙你不成。”
謝乙沉吟,好一會兒才說:“既然是大女婿說喜二郎好,那咱們就對這喜二郎上點兒心,跟他家常來常往,再瞧瞧。”
吳氏推他一把,問:“你這到底是個甚意思?”
謝乙搖頭說吳氏真是個傻婆娘,連自己的意思也不懂,他說那個喜二郎雖然看起來相貌堂堂,也勤快,可喜家畢竟是從外地遷居到楊柳鎮的,沒家沒業的,甚至連楊柳鎮的戶籍都沒有。就算是過三年入了籍,就憑現在喜家的情況,也是坊戶裏麵最下等的。他還說自家二娘模樣生得好,再怎麽也該嫁一個比她大姐的夫婿強的男子,盡管謝家是屠戶,可自己女兒從小到大都是吃喝不愁長大的,若是就因為喜二郎的救命之恩就要嫁給他,那也太可笑了些。他可不想自己也是嬌花一樣養大的女兒就嫁給一個砍柴賣魚的,一年下來連肉也吃不上幾次。
吳氏聽了丈夫的話,朝著他豎起了大拇指,誇讚他,說還是他有見地,她完全讚同他的說法,可以把喜家二郎列為自家二娘的備選夫婿之一,若是過兩年這喜家二郎有出息,再把自家二娘許給他不遲,在此之前,就先跟喜家走動起來好了。
順娘哪裏知道她被謝乙夫妻惦記上了,要挑她給謝家做女婿呢,從謝家出來,她帶著些許酒意,心情愉快地走到了自家住著的小院兒跟前拍門。
很快門就從裏麵被人打開了,出來的是她嫂嫂齊氏,齊氏一見她就問:“叔叔可喝醉了,若是喝醉了,奴家去給叔叔做些醒酒湯。”
順娘說自己沒喝醉,看到堂屋裏透出的燈光,她問:“娘還沒睡麽?”
齊氏:“沒睡,奴家跟娘都等著你迴來哩。”
將院門關上後,她來接順娘手裏的魚簍和扛著的擔柴的棒子,接過去後,她問順娘魚簍裏是什麽,為何挺重的,不會是沒有賣掉的魚吧。
順娘一拍腦門,說:“差點兒忘了,這是一些豬骨,你拿去洗一洗,燒鍋湯,不然擱到明早得有味兒。”
“豬骨?這……”
“一會兒我再告訴嫂嫂是怎麽迴事,你先拿去收拾出來熬上湯吧。”
齊氏點頭說好,她先去給順娘燒洗澡水,然後再熬湯。
順娘走進堂屋去,看見她娘手裏抱著慧兒,可成在一邊的小凳子上坐著玩順娘給她削製的幾個木偶人,見到順娘進來,可成就扔下了木偶人,跑過來抱住她的腿,親熱地喊二叔,順娘一彎腰把他抱起來,問他今日在家裏可有聽他娘的話,可幫著他娘幹活兒等。
可成說他既聽了娘的話,也幫了娘幹活兒,順娘就在他的小臉蛋兒上親了一口,讚他做得對。
“大郎,你自己下去玩兒,你二叔累一日了,讓他坐下喝茶歇一歇。”劉氏哄著可成道。
可成就乖乖地從順娘手臂裏滑下去,依舊去他的小板凳上坐著,玩木偶人打架。
這裏順娘在她娘旁邊的條凳上坐下,倒了一碗涼茶喝起來,劉氏便問她:“今日那謝家的小娘子來說你在謝家吃晚飯,到底為甚謝家要請你吃飯?”
順娘問:“那謝二娘沒與您說緣由?”
劉氏搖頭:“沒有,她匆匆跑了來,隻說你讓她捎話,說今晚在謝家吃飯,不迴來,連自己是誰都沒交代,便又匆匆地跑走了,著急忙慌的,就跟火燒上腳背一樣……”
順娘輕笑出聲,隨即把謝家為何請自己吃飯的原因告訴了劉氏,還說,她答應了陸展去謝家吃飯,是因為她覺得喜家初來楊柳鎮,著實該多認識兩戶人家才是,還有陸展盡管是個秀才,還沒有功名,但到底是個讀書人,萬一將來他真能得中進士,做個官,那麽跟他認識對喜家是大有好處的。另外就是謝家是楊柳鎮的坊戶裏麵的上等戶,對人也熱忱,跟謝家打交道對喜家來說也不錯。
劉氏:“原來今日跑來咱們家捎話的就是你昨日救下的沒家教的小娘子,還真叫為娘說中了,還真是屠戶家的女兒,你看看她今日著急忙慌地跑來,連自己是誰都不曾說……看在,她家曉得了你救了她好酒好肉款待你的份兒上,我就不說她了。隻是,為娘覺著你想遠了,咱們家到明年就會搬迴喜家莊去,跟謝家,陸家也打不了多久交道的。”
順娘忍了忍,沒忍住,試探著問劉氏:“娘,若是咱們在這裏能掙下比現如今更多幾倍的錢,您還想迴去嗎?”
劉氏咋唿:“幾倍的錢?你是說每月三五貫?”
順娘點頭,道:“說不定,三五貫都不止呢。”
她故意這麽說,就是想讓她娘動心,其實她對做什麽買賣一月能有三五貫的收益還沒頭緒呢。
劉氏聽了果然動心了,一把抓住順娘擱在桌子上的一隻手問:“到底是什麽好買賣,你說給為娘聽一聽。”
順娘靈機一動,就對劉氏說,她結交了城裏宋家正店的老板娘,老板娘不但願意收了她全部擔進城的柴火和提進城的魚,還說,若是順娘將來存夠了本錢,她願意指點順娘做買賣掙更多的錢。
“宋家正店?宋玉姐?”劉氏還是頭一次聽順娘提起過這個人,先前順娘隻對她嫂嫂提起過,但別的話都沒說,齊氏也沒多問。
順娘便把宋家正店的規模以及宋玉姐為人吹噓了一番,還對劉氏說這個宋玉姐的大哥在工部曹侍郎家裏做管家,極有權勢的。
“曹侍郎?那是多大的官?”劉氏更感興趣了,揪住順娘的衣袖追問道。
也難怪劉氏一聽說宋玉姐家裏跟當朝做官的人家有關係,就緊追著問,實在是這個時代官與民之間的差距用天淵之別來說也不過分。儒生一旦考中進士做了官,不但本身俸祿優厚,家族裏的人也是跟著雞犬升天,可以享受官府的種種優待,比如免除服役,官戶交的田租也會減輕,更別說那些品級高的官員了。
而曹侍郎可是正二品大員,拿到順娘穿前的時代比,也是屬於部長省長這一級別的。
這個時代的普通平民百姓一年下來,甚至數年下來連個七品芝麻官都見不到,更別說朝廷二品大員了。
所以,當順娘告訴曹侍郎是二品大員時,把劉氏給驚得張大了嘴,好久都吐不出半個字,過了好一會兒才撫著自己的胸口說:“我的娘欸,好大的官!”
要說剛開始順娘說的留在楊柳鎮能夠每月多賺三五貫錢,劉氏還不太相信的話,聽到後麵願意幫順娘的宋玉姐的後台是曹侍郎後,她現在完全相信了順娘的話。
緊緊抓著順娘的手,劉氏讓順娘一定要抱住宋玉姐這根大|腿,在汴梁發家致富,光宗耀祖,以後迴喜家莊去買三五十畝地,再蓋間大宅子,讓喜家莊的鄉親們都羨慕眼饞。
順娘聽了她娘的話,真想也像她娘那樣,脫口而出“我的娘欸”,為什麽她這便宜娘始終忘不了也迴喜家莊去呀?即便在城裏發了財也不忘記要迴去?
看來,等到真發了財,她就要在城裏買房子,才能斷了她娘迴喜家莊的念頭。
不管怎麽說,她娘鬆了口,改變了主意,同意留下來讓順娘去做買賣發財,她的初步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故而,順娘的心情那是相當地好,以至於嫂子齊氏進來時看到她笑得那樣,問她可是有什麽好事。不等順娘搭話,齊氏已經搶先把順娘在汴梁城裏認識了一位開大酒店的女老板,這位女老板後台極硬,家裏的大哥在朝廷裏二品大官家裏做管家,關鍵是這位女老板要幫順娘,指點順娘做買賣的事情告訴了齊氏。
劉氏還說有宋玉姐這樣有後台的老板指點,順娘一定能夠發財,這可是萬萬想不到的事情,看來喜家來到楊柳鎮是走對方向了,改天她要上廟裏去拜佛燒香,感謝佛祖保佑順娘結交了貴人,眼看著就要發達了……
看著婆婆眉飛色舞,興奮地說話,嘴巴裏甚至噴出了唾沫星子,還有順娘在燈下那張笑臉,劉氏卻隻有淡淡的喜悅,更多的卻是莫名的擔心,這擔心跟順娘相關。
女人的直覺讓齊氏感覺那個宋玉姐怕不隻是單純地幫忙,她應該隱含著什麽別的目的。
順娘扮成男子,相貌堂堂,難保那宋玉姐不是瞧上了她?
不行,一會兒得私下問一下順娘,那個宋玉姐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得提醒順娘可不要著了宋玉姐的道兒,畢竟順娘並不是真的男子,要真有個什麽事兒,順娘一定會吃大虧的,她作為順娘的嫂子,可不能眼看著她跳到火坑兒裏去。
她知道在鎮子西頭有一家楊柳鎮最大的方家米麵鋪,所以,從家裏跑出來之後就興衝衝地直接快步往方家米麵鋪去,到了方家米麵鋪的時候,米麵鋪的夥計正在上燈,屋子裏點上油燈,屋外擺上類似於現代的燈箱,燈箱上是方家米麵幾個字,當然燈箱裏麵用於照明的是油燈或者蠟燭。
見到順娘來,曾經接待過她的一個店夥計就迎上來殷勤問她可是要買米買麵。
順娘說自己想看一看店裏麵都有些什麽豆子賣。
店夥計就帶她進去看,在店內擺放的一大排陶製大罐子裏麵,有各種各樣的豆子,黃豆、蠶豆、豌豆、赤豆、綠豆……
看到綠豆那一刻,順娘驚喜起來,立即問夥計這個綠豆怎麽賣的。
店夥計告訴順娘,這個綠豆是最近幾年才從天竺那邊傳過來的,種的人還不多,而且這個豆子多半是用來磨粉做糕餅。
順娘點了點頭,問店夥計這個綠豆多少錢,夥計告訴她最少也需要十五文一斤,這可比此時的米價貴三倍不止。她又指一指黃豆怎麽賣的,店夥計告訴她,黃豆三斤半十文,算下來就是三文多一斤,而米價要比黃豆的價格貴上差不多一文。
這個比率,跟穿前的順娘所處的時代的米價和豆子的價格比率相差無幾,所以,順娘判斷方家米麵鋪的店夥計告訴她的是良心價格,並沒有坐地起價。
於是順娘指了黃豆和綠豆,要他各樣給自己稱上一斤,而且,她還問店夥計,如果要得多,他能否給自己少算些錢。
店夥計道:“這是自然,若是每樣要上五十斤以上,按鄙店的規矩能比零賣給您的少上兩成的價。”
順娘道好,從腰間的錢袋裏麵摸出了十八文錢遞給夥計,夥計接了錢,給她稱了今年新出的黃豆和綠豆各一斤,因她爽利,沒有拿十七文就叫夥計各稱上一斤,所以店夥計在給她稱綠豆的時候就給她稱了一斤一兩,這樣算起來還是順娘稍占便宜。
這就是宋人做買賣的時候普通店家和客人之間的進退之道,其實也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你敬我一尺我便敬你一丈。會做買賣的店家都會跟店夥計講這個,不要貪圖蠅頭小利得罪客人,你稍微大方些,那麽客人下次還會來你店裏買東西,如果他來十次,絕對會比你第一次就克扣斤兩賺的錢更多。而且開店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店有口碑,有了口碑,才會有迴頭客,才會客似雲來。在古代,口碑不是靠打電視廣告擁有的,而是口口相傳。並且,古代的百姓流動遠沒有現在這麽大,往往來一家店裏買東西的人,都是在此地住了幾代的人,所以,完全不可想象,一家店鋪若是沒有口碑,能夠把店開久,能夠賺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