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遷新居的當晚,謝二娘沒有答應順娘歡好的要求,她說自己有點兒累,要緩一緩再說。
順娘不能理解,明明搬進了這樣一個寬敞整潔,也不擔心有人會聽到什麽的房子裏麵,按理說,這下兩人不是可以放心歡好了嗎?難道說,娘子真得因為搬家累了,所以不想。隻是,一路從楊柳鎮而來,似乎娘子也沒有搬什麽東西,就提了一個裏麵包有她首飾細軟的小包袱,坐著牛車到了汴梁城之後,也是那些宋家正店的夥計們幫著搬東西。然後等到搬完了,謝二娘就是去鋪床,把包袱裏麵的那些衣裳拿出來重新裝進箱子裏麵。這樣的活兒,對於做慣了家事的謝二娘來說,應該算不上什麽,可她……
頹喪地倒在謝二娘旁邊,順娘兩手枕在頭下,望著帳頂,總覺得自己費了老大的勁兒綢繆一番,本以為可以討好娘子,讓她跟自己一樣高興的,可最後呢,卻是掃興。
謝二娘在黑暗中似乎聽到了順娘的歎息,心裏又不忍,可是她還是沒動彈,因為她真得覺得住在宋玉姐的房子裏麵,自己沒法子開心起來,剛才她拒絕順娘的話不過是借口而已,她身體並不累,隻是心累而已。
該要怎麽對順娘說呢,晚飯之前已經說了那麽多了,順娘隻是要求她相信她,別胡思亂想了,再提出來這種話題,順娘該厭煩了吧。哎,但願是自己多疑好了,也許睡一覺起來,心裏就好受些了,也能按照順娘的希望往下過日子了。
翌日起來,順娘自有很多事情忙,昨天晚上因為沒有跟謝二娘過妻妻生活的不快很快就付諸腦後了。雖然搬進城了,送豆芽省去了不少在路上耽擱的時間,可外院的雇工們,還有順娘依舊是在以前謝家殺豬那個時辰早起,他們也是習慣了在這個時辰就起床。至於謝二娘等人,順娘在昨天晚上吃晚飯的時候就說過了,她們以後都不用那麽早起來了,因為外院雇了易氏做飯,還有黑娃,曲大郎都搬進了外院住,以後泡發豆芽,采收豆芽這些事情,他們都可以做了。
劉氏當時聽了,便笑著說:“這可好了,再也不用聽到半夜豬叫,然後就睡不著了。”
沒想到的是,第二天醜時,順娘等人都沒有聽到豬叫,但自己就會在醜時醒了。
順娘倒是有事情幹,起來穿上衣裳,梳了發,挽起發髻,戴上帽子就出去了,剩下謝二娘,劉氏,齊氏等人在床上輾轉反側,睡也不是,起也不是,從醜時到天明卯時那兩個多時辰倒覺得難捱了。
內院有小廚房,謝二娘和齊氏在天亮的時候終於捱不住起來了,一起去廚房燒火做飯。
隻是現如今內宅就隻有劉氏,她們兩個,以及兩個小孩子在家裏吃飯,做也做不了多少飯菜,謝二娘和齊氏一起動手,很快就把飯做好了。要是順娘空閑在家,可能還需要多做一兩個菜。
燒了茶,兩人又一起去伺候劉氏起床,進去之後,發現婆婆早起來了,正在那裏收拾屋子,兩人便上前去向她請安奉茶,並說這屋裏麵不用她收拾,她們兩個兒媳婦一會兒自會來收拾。
劉氏卻擺著手說:“這屋子裏還是由我自己來收拾的好,不然這一日可難捱,如今進了城,又沒有街坊四鄰可有走動,特別是柯娘子那裏也去不成了,今兒我一早睜眼心裏可不得勁兒。”
齊氏聽了便建議婆婆要不吃了飯,去這條街上逛一逛,看看稀奇,或許認識幾個鄰居,以後也就可以走動了。
劉氏一聽,倒還有些心動,就說:“那一會兒等順娘迴來吃了早飯,跟她說一聲,咱們就出去散一散。”
齊氏和謝二娘一起道好。
順娘在前院跟黑娃等人采收豆芽裝車,看看妥當了,這才迴後院去吃飯。在飯桌上,劉氏就說了一會兒帶著兩個兒媳婦,還有孫子可成和孫女慧兒出去逛的話,並說要去拜訪鄰居,順娘聽了便說:“拜訪鄰居就不用了,明日十八號,我會請街坊四鄰來家裏吃席,一會兒就把請柬發出去,到時候這條街上的鄰人你們一下就認識了。這樣吧,一會兒石頭來了,我就讓他陪著你們出去在這附近走一走,他對這裏熟,又是個半大小子,有他陪著你們我放心些。”
謝二娘聞言就問順娘石頭不用送豆芽了嗎,順娘叫他來陪著她們一起逛街。
順娘:“石頭跟他爹,我打算叫他們來幫我賣石炭,今日他們就過來,我先把大門右首那三間鋪子收拾出來,然後買來大秤,零賣些石炭。另外下一個月去鶴山買煤,就多買幾千斤迴來堆著,專賣給城裏的百姓。今兒隻是收拾灑掃,有石頭他爹一個人都可以了。”
話音才落,劉氏卻出言反對了:“二郎,你可不能叫石頭跟他爹一起賣石炭呀,他們是父子,時日一長,難免在裏頭動手腳,要說,一開始讓他們暫時賣著也行,可往後真賣多了,還得咱們自己人去看著過秤收錢才行。”
還別說,別看劉氏平日是個斤斤計較,又愛貪便宜的人,可今日她提出的這個建議未嚐不有前瞻性。
順娘也認為劉氏說得對,便停住喝粥想了想,道:“那該叫何人去呢?”
劉氏跟謝二娘齊齊開口:“要不叫我去?”
順娘看她們一眼,搖頭:“算了,買賣上的事情我不想讓你們操心,要不,我就把曲大郎調去賣炭,石頭跟我一起去跑這城裏的正店和腳店,爭取銷出更多得石炭和種生,我再雇個人送種生。”
謝二娘接口:“要不,我再叫我爹送一個夥計來?”
順娘搖搖頭:“不用了,咱們進城了,這些小事自己能想法子解決,何必再麻煩你爹。明日我請這條街上的街坊鄰居們來吃席,把這要雇個夥計的信兒透露出去,想必這條街上的街坊四鄰定然有願意上咱們這裏來做夥計的,又或者他們的親戚裏有願意來的。既然進城了,以後咱們就該多和這城裏的街坊四鄰打交道。”
劉氏等人聽了,都認為順娘說得有理,聽她的安排。
飯後,順娘就去買了些請柬來,開始寫請柬了,對於這條街上的鄰居,順娘才搬來也不了解,所以請柬抬頭並沒有具名,隻是寫了個大概,寫了幾十張。等到石頭跟他爹收拾簡單的包袱來了,她帶著他們兩父子去給他們安排的屋子住下,接著就叫了石頭來,讓他拿著這一疊的請柬從棗樹街的最開頭送起,一直送到這街尾,告訴他們喜家作為才搬來的人家,特意請他們明日來赴宴,彼此認識認識……
石頭接了請柬,一去就是一個多時辰,迴來的時候都快晌午了,她告訴順娘,他去把請柬都送出去了,還跟每家每戶的主人說了喜家是做什麽的,又是誰請他們來家裏吃席,然後絕大多數的人說他們明日晌午一準到,另外有少數幾個說走不開,但抽空他們也會拜訪順娘的。
順娘便誇石頭做得好,讓他去歇著,吃完了晌午飯,她另有活兒派給他。
石頭就問是什麽,順娘說她娘,娘子,還有嫂子想去這條街附近逛一逛,開開眼界,本來打算上午就去的,但上午石頭忙著去送請柬了。
“那可好,沒人比我對這汴梁城熟了,領著東家的娘子,嫂子,老娘和侄子侄女兒去逛街,我可喜歡。”石頭一聽,就歡喜道。
“為什麽不叫我二哥了?還有為啥喜歡領著我娘還有娘子和嫂子去逛街?”順娘好奇地問。
石頭說順娘現在也是家大業大了,不合適再叫二哥,還是跟別的人一起叫東家好了。
順娘失笑:“這叫啥家大業大,你可別奉承我了。”
石頭也笑,道:“東家,您這還不叫家大業大呀?租著十五貫一月的屋子,手底下五六個人跟著你幹活兒,做的種生和買賣也是越做越大,我爹說了,說你以後必定是大財主,咱們跟著你幹錯不了。這條街上,能比過你的人也不多吧,我方才去看了,這條街上六十七戶人家,隻有兩家人是二進的院子,估摸著不是做官的,就是做買賣的,其餘的都是一進的院子,都是在這城裏討生活的小老百姓。”
順娘道:“可人家的房子都是自己的,我這是租的。”
石頭:“也不一定,有些人家的房子不過是從祖上繼承的,有些人也是租的,故而,我說東家你也是這條街上數得上號的人物了。”
順娘讓石頭別誇自己了,她想了想問石頭,方才讓他去送請柬,他看見的那兩家住著二進院的人家都在什麽位置,主人家又是姓什麽?
石頭撓了撓頭,想了一會兒才說:“一家在棗樹街從頭開始數第三家,主人家姓卓。還有一家在東家租住的院子的斜對門兒,姓戴。這兩家人都應承了明日晌午來赴宴的。”
順娘點點頭,說自己曉得了,她說明日她會請做席麵的廚師來,石頭跟他爹到時候幫幫手,然後她讓石頭先去吃飯,吃完飯歇一會兒,她娘和娘子等人一會兒出門,她會叫石頭去陪她們。
石頭爽快地答應了,這才轉身去了。
安排完了這一係列的事情,順娘晌午飯也吃得香,在桌子上她告訴劉氏等人,石頭上午去給這條街上的街坊四鄰送請柬耽擱了,要下午才能陪她們去逛街。若是她們急著去,一會兒吃完飯收拾了就可以去外院,倒座房的第三間找石頭,她已經跟石頭說了,午飯之後陪她們去,她們隻要叫上他就可以了。至於她自己,難得有空,一會兒就睡個午覺,醒了再去找明日請來做席的小腳店的廚師,跟他商量下明天都要做多少桌,還有做些什麽菜。
劉氏聽完興興頭地說:“吃完晌午飯就去吧,這天兒也好,日頭不大,像三月小陽春天氣一樣,去逛一逛正好。”
順娘便讓謝二娘一會兒出去帶上幾貫錢,看到娘跟嫂子要買什麽就買了。
自從劉氏放棄管家之後,家裏所有的收入就由順娘和謝二娘管著了,所以,但凡出去逛個街買東西,都是由同行的謝二娘付賬。
“好,官人。”謝二娘隨即起身出了廚房旁邊的小飯廳,迴房去拿錢。
齊氏則是起身收拾碗筷洗碗,順娘跟老娘一起出來,劉氏說她迴房去梳個頭換件外出的衣裳,順娘則是直接迴屋去上了樓。
進了臥房,順娘把外頭的衣裳一脫,就上|床去歪著了,謝二娘則是在開箱子,找出門的衣裳穿。
她拿了好幾件出來,讓順娘看看,挑什麽顏色的好些。
順娘說:“娘子美貌,出去還是穿素些好,免得惹人注目,招惹上好|色的紈絝子弟可就不好了。”
謝二娘一聽,就說那她就選鬆花色的穿好了,另外再戴上帷帽,就會被人瞧見了。
順娘點頭,讓她告訴嫂子,讓她也找頂帷帽戴上,免得招惹是非,畢竟這汴梁城裏,可是官家的腳下,達官顯貴多,要是招惹上一個,不是她這個做買賣的人得罪起的。
“好,官人,你放心,我們出去,不會給你招惹是非的。”
“那就好,收拾好了,就去吧,對了,你帶了幾貫錢?”
“三貫。”
“也夠了,你們就叫石頭帶你們在這棗樹街附近逛一逛吧,別走遠了,過幾日安定下來,我再去長租一輛驢車在家裏,讓石頭陪你們去遠一些的地方逛一逛。”
“嗯。”
謝二娘答應了,就去把順娘給挑的那件衣裳穿上了,又去對鏡梳妝,收拾好了,去順娘睡著的床前,俯首下去在已經閉眼,昏昏欲睡的順娘眼上親了一下。
順娘感覺到了娘子溫軟的唇觸到了自己的眼皮,心裏受用,隻不過太困了,不想睜眼,隻是哼哼了一聲。
盡管順娘一個字都沒說,謝二娘也曉得她什麽意思,那意思是說她知道了自己要走了,然後自己可以走了。
勾唇笑一笑,謝二娘直起身子來,去屋內的黑漆桌子上拿起那個裝了三貫錢的小包袱,放輕腳步,提著裙子下樓了。
到了樓下,她出去找到嫂子齊氏,見她還在收拾就等了她一會兒。
齊氏不用謝二娘提醒,出門穿得更素淨,隻穿了雨過天青色的褙子和衣裙,除了頭上插戴了一支銀簪外,別無一樣首飾。至於帷帽,那可是她出門常備下的物品。以前除了在楊柳鎮買菜外她外出不戴帷帽,稍微去遠一些的地方,沒有不戴帷帽的,就算是五黃六月天也同樣會戴。如今進了汴梁城,還是在天氣正好的秋天,齊氏更沒有理由不戴帷帽了。
自己換好了衣裙,齊氏又去給兩個孩子換了幹淨的出門的衣裳,然後就跟謝二娘兩個一人牽上一個孩子,出去婆婆那屋子裏,找到劉氏,幾人一起出了內院,去外院找到也換好了一身幹淨衣裳的石頭,由他陪著出了門兒。
棗樹街這條街從頭到腳不過幾十家人家,在汴梁城裏算是一條小街,而且所處的位置也不是主要商業區,街上有些店鋪,賣得不過是普通人家需要的日常用品,比如米麵油醬,果品蔬菜,還有醫館之類的,另外還有兩家小腳店,賣些早餐麵條之類的。
劉氏等人逛了逛,大概也覺得沒什麽看的,就讓石頭帶著她們去看一看相鄰的熱鬧些的街道。
石頭便說,這棗樹街後麵的一條名叫石磨街的街道又大又鬧熱,賣各樣東西的都有,不如去那裏逛一逛。
劉氏就讓石頭帶路,石頭就在前麵穿街過巷,領著她們去了後麵那條無論長寬都是棗樹街雙倍的石磨街。
石磨街上果然鬧熱,人頭攢動,摩肩擦踵,商鋪林立。
劉氏等人極有興頭,就一間一間地看過去,發現這條街上的鋪子賣成衣,賣香料,瓷器,各式各樣的吃食,蔬菜水果,點心幹果,肉鋪,還有生藥鋪子,扇子鋪,鞋鋪,繡坊,租車的鋪子,無論貨物的種類和成色,都比棗樹街好多了。隻要到這條街上來,一個家庭主婦平日所需要購買的東西大概都能買到了。也難怪這裏人多,估計附近幾條街上的家庭主婦們素日都到這石磨街來購物的。
謝二娘尤其留意這條街上都有些什麽賣,因為現如今是她跟順娘管錢管家了,喜家人的吃穿,還有各種用品,都該她來操心購買。她肯定要在心裏有數,哪些東西質量好價格相對便宜,哪裏又有這些東西賣,然後記在心裏,等到要買的時候就不會兩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了。
在石磨街上,劉氏等人足足逛了一個多時辰,才從街首走到街尾。
看看夕陽西墜,劉氏捶著自己的腿說今日走累了,也看夠了,該迴去歇著了,她讓石頭帶路,領著她們找條巷子抄近道迴家去。
石頭笑著說好,這就帶著她們抄近道迴去,然而在轉身的時候,他忽然指著一個有黑漆大門,大門上有青銅獸首的大宅子說:“宋娘子的爹娘和孩兒就住在這宅子裏,往日,我跟東家路過這裏時,她跟我說的。”
劉氏聽了便迴頭去看,一看之下,不由驚道:“這麽一座大宅子,又在石磨街上,定然值不少錢。這宋娘子果然有錢啊,咱們租的那棗樹街的宅子就值一千二三百貫了,這宅子不得值更多麽?”
石頭:“宋娘子的宋家正店,日進鬥金,一年下來,買幾個這樣的宅子不在話下。”
“啊!”劉氏驚得下巴都要掉了,盯著那大宅子看了好久,嘴裏隻是簡單發出“嘖嘖嘖”的感歎聲。
齊氏和謝二娘也在看那所宋玉姐的爹娘和兒子住的軒麗的大宅,心中五味雜陳。
宋玉姐,齊氏是看見過的,那時候,順娘才開始做種生買賣,頭一次租了牛車迴楊柳鎮,然後就帶著她跟婆婆,還有兩個孩子進汴梁城來開眼界,然後她見到了宋娘子,宋娘子還請喜家人進店去吃茶,給孩子們果子吃。
初初見到宋玉姐,齊氏就覺得自慚形穢,因為宋娘子不僅美|豔,而且舉手投足間都帶著一份兒自信和貴氣,不愧是汴梁城裏有一間正店的老板娘。從宋玉姐對順娘的熱情裏麵,她還能夠感覺到宋玉姐對順娘的喜歡。當時,她就吃醋了,雖然知道宋玉姐估計是喜歡作為男子的順娘。
宋玉姐財大氣粗,又美|豔,又有風|情,這樣的婦人,估計很少有男子不喜歡她。
齊氏知道,順娘也喜歡她的。
隻是後來,宋玉姐被韓衙內糾|纏,才跟順娘斷了聯係,再後來,順娘喜歡上了謝二娘,兩人才成了親。
她呢,也跟梁二娘有了關係,彼此心生戀慕,對順娘的牽掛淡了,對宋玉姐的嫉妒也跟著淡了。
以前,隻是看見過宋玉姐的那間正店,生意興隆,齊氏不無羨慕,但直到進了城,住進了宋玉姐租給順娘的二進院,知道了到底值多少錢,還有此刻看到石磨街的這所宋玉姐爹娘和兒子住的大宅子之後,她才有了具體而深刻的體會,到底宋玉姐多有錢。
宋玉姐多金且美|豔,齊氏自愧不如,並且心生自卑。
她在心底暗歎口氣,接著忽然想到謝二娘如今是順娘的娘子了,她看到這個從前對順娘有意思的美|豔多金的宋玉姐爹娘住著的宅子又會想什麽呢?謝二娘會不會跟自己一樣心裏不舒服,甚至比自己更甚?
想到此,劉氏就轉臉去看站在自己身邊的謝二娘,透過帷帽上的薄紗,她似乎看到了謝二娘抿緊了唇。
“哎,走罷,走罷,別看了,咱們趕緊迴去,大郎媳婦,二郎媳婦,二郎還在家裏等著吃飯呢,總不能讓她做飯給咱們吃。”劉氏最先迴過神來,招唿齊氏和謝二娘迴去。
兩個小孩子也在鬧他們餓了,倦了。
齊氏便抱起可成,謝二娘抱起慧兒,劉氏拿著買的一些吃食,石頭則是挎著著好幾個包袱在前領路,包袱裏麵有劉氏等人逛街買的一些成衣胭脂香粉鞋子等。
棗樹街和石盤街是相鄰的兩條街,石頭又是帶著喜家人抄近道,故而走了一刻多鍾,就迴到了喜家人租住的二進院。
才進院子,眾人就看到了一個穿著綢緞衣裳的麵目清秀的六七歲的小郎君正在跟曲大郎四歲多的兒子曲富在玩兒木偶打架。
“那小郎君是誰?”劉氏一見,先就問院子裏站著笑眯眯看他們兩個玩兒的曲大郎的娘子易氏。
順娘不能理解,明明搬進了這樣一個寬敞整潔,也不擔心有人會聽到什麽的房子裏麵,按理說,這下兩人不是可以放心歡好了嗎?難道說,娘子真得因為搬家累了,所以不想。隻是,一路從楊柳鎮而來,似乎娘子也沒有搬什麽東西,就提了一個裏麵包有她首飾細軟的小包袱,坐著牛車到了汴梁城之後,也是那些宋家正店的夥計們幫著搬東西。然後等到搬完了,謝二娘就是去鋪床,把包袱裏麵的那些衣裳拿出來重新裝進箱子裏麵。這樣的活兒,對於做慣了家事的謝二娘來說,應該算不上什麽,可她……
頹喪地倒在謝二娘旁邊,順娘兩手枕在頭下,望著帳頂,總覺得自己費了老大的勁兒綢繆一番,本以為可以討好娘子,讓她跟自己一樣高興的,可最後呢,卻是掃興。
謝二娘在黑暗中似乎聽到了順娘的歎息,心裏又不忍,可是她還是沒動彈,因為她真得覺得住在宋玉姐的房子裏麵,自己沒法子開心起來,剛才她拒絕順娘的話不過是借口而已,她身體並不累,隻是心累而已。
該要怎麽對順娘說呢,晚飯之前已經說了那麽多了,順娘隻是要求她相信她,別胡思亂想了,再提出來這種話題,順娘該厭煩了吧。哎,但願是自己多疑好了,也許睡一覺起來,心裏就好受些了,也能按照順娘的希望往下過日子了。
翌日起來,順娘自有很多事情忙,昨天晚上因為沒有跟謝二娘過妻妻生活的不快很快就付諸腦後了。雖然搬進城了,送豆芽省去了不少在路上耽擱的時間,可外院的雇工們,還有順娘依舊是在以前謝家殺豬那個時辰早起,他們也是習慣了在這個時辰就起床。至於謝二娘等人,順娘在昨天晚上吃晚飯的時候就說過了,她們以後都不用那麽早起來了,因為外院雇了易氏做飯,還有黑娃,曲大郎都搬進了外院住,以後泡發豆芽,采收豆芽這些事情,他們都可以做了。
劉氏當時聽了,便笑著說:“這可好了,再也不用聽到半夜豬叫,然後就睡不著了。”
沒想到的是,第二天醜時,順娘等人都沒有聽到豬叫,但自己就會在醜時醒了。
順娘倒是有事情幹,起來穿上衣裳,梳了發,挽起發髻,戴上帽子就出去了,剩下謝二娘,劉氏,齊氏等人在床上輾轉反側,睡也不是,起也不是,從醜時到天明卯時那兩個多時辰倒覺得難捱了。
內院有小廚房,謝二娘和齊氏在天亮的時候終於捱不住起來了,一起去廚房燒火做飯。
隻是現如今內宅就隻有劉氏,她們兩個,以及兩個小孩子在家裏吃飯,做也做不了多少飯菜,謝二娘和齊氏一起動手,很快就把飯做好了。要是順娘空閑在家,可能還需要多做一兩個菜。
燒了茶,兩人又一起去伺候劉氏起床,進去之後,發現婆婆早起來了,正在那裏收拾屋子,兩人便上前去向她請安奉茶,並說這屋裏麵不用她收拾,她們兩個兒媳婦一會兒自會來收拾。
劉氏卻擺著手說:“這屋子裏還是由我自己來收拾的好,不然這一日可難捱,如今進了城,又沒有街坊四鄰可有走動,特別是柯娘子那裏也去不成了,今兒我一早睜眼心裏可不得勁兒。”
齊氏聽了便建議婆婆要不吃了飯,去這條街上逛一逛,看看稀奇,或許認識幾個鄰居,以後也就可以走動了。
劉氏一聽,倒還有些心動,就說:“那一會兒等順娘迴來吃了早飯,跟她說一聲,咱們就出去散一散。”
齊氏和謝二娘一起道好。
順娘在前院跟黑娃等人采收豆芽裝車,看看妥當了,這才迴後院去吃飯。在飯桌上,劉氏就說了一會兒帶著兩個兒媳婦,還有孫子可成和孫女慧兒出去逛的話,並說要去拜訪鄰居,順娘聽了便說:“拜訪鄰居就不用了,明日十八號,我會請街坊四鄰來家裏吃席,一會兒就把請柬發出去,到時候這條街上的鄰人你們一下就認識了。這樣吧,一會兒石頭來了,我就讓他陪著你們出去在這附近走一走,他對這裏熟,又是個半大小子,有他陪著你們我放心些。”
謝二娘聞言就問順娘石頭不用送豆芽了嗎,順娘叫他來陪著她們一起逛街。
順娘:“石頭跟他爹,我打算叫他們來幫我賣石炭,今日他們就過來,我先把大門右首那三間鋪子收拾出來,然後買來大秤,零賣些石炭。另外下一個月去鶴山買煤,就多買幾千斤迴來堆著,專賣給城裏的百姓。今兒隻是收拾灑掃,有石頭他爹一個人都可以了。”
話音才落,劉氏卻出言反對了:“二郎,你可不能叫石頭跟他爹一起賣石炭呀,他們是父子,時日一長,難免在裏頭動手腳,要說,一開始讓他們暫時賣著也行,可往後真賣多了,還得咱們自己人去看著過秤收錢才行。”
還別說,別看劉氏平日是個斤斤計較,又愛貪便宜的人,可今日她提出的這個建議未嚐不有前瞻性。
順娘也認為劉氏說得對,便停住喝粥想了想,道:“那該叫何人去呢?”
劉氏跟謝二娘齊齊開口:“要不叫我去?”
順娘看她們一眼,搖頭:“算了,買賣上的事情我不想讓你們操心,要不,我就把曲大郎調去賣炭,石頭跟我一起去跑這城裏的正店和腳店,爭取銷出更多得石炭和種生,我再雇個人送種生。”
謝二娘接口:“要不,我再叫我爹送一個夥計來?”
順娘搖搖頭:“不用了,咱們進城了,這些小事自己能想法子解決,何必再麻煩你爹。明日我請這條街上的街坊鄰居們來吃席,把這要雇個夥計的信兒透露出去,想必這條街上的街坊四鄰定然有願意上咱們這裏來做夥計的,又或者他們的親戚裏有願意來的。既然進城了,以後咱們就該多和這城裏的街坊四鄰打交道。”
劉氏等人聽了,都認為順娘說得有理,聽她的安排。
飯後,順娘就去買了些請柬來,開始寫請柬了,對於這條街上的鄰居,順娘才搬來也不了解,所以請柬抬頭並沒有具名,隻是寫了個大概,寫了幾十張。等到石頭跟他爹收拾簡單的包袱來了,她帶著他們兩父子去給他們安排的屋子住下,接著就叫了石頭來,讓他拿著這一疊的請柬從棗樹街的最開頭送起,一直送到這街尾,告訴他們喜家作為才搬來的人家,特意請他們明日來赴宴,彼此認識認識……
石頭接了請柬,一去就是一個多時辰,迴來的時候都快晌午了,她告訴順娘,他去把請柬都送出去了,還跟每家每戶的主人說了喜家是做什麽的,又是誰請他們來家裏吃席,然後絕大多數的人說他們明日晌午一準到,另外有少數幾個說走不開,但抽空他們也會拜訪順娘的。
順娘便誇石頭做得好,讓他去歇著,吃完了晌午飯,她另有活兒派給他。
石頭就問是什麽,順娘說她娘,娘子,還有嫂子想去這條街附近逛一逛,開開眼界,本來打算上午就去的,但上午石頭忙著去送請柬了。
“那可好,沒人比我對這汴梁城熟了,領著東家的娘子,嫂子,老娘和侄子侄女兒去逛街,我可喜歡。”石頭一聽,就歡喜道。
“為什麽不叫我二哥了?還有為啥喜歡領著我娘還有娘子和嫂子去逛街?”順娘好奇地問。
石頭說順娘現在也是家大業大了,不合適再叫二哥,還是跟別的人一起叫東家好了。
順娘失笑:“這叫啥家大業大,你可別奉承我了。”
石頭也笑,道:“東家,您這還不叫家大業大呀?租著十五貫一月的屋子,手底下五六個人跟著你幹活兒,做的種生和買賣也是越做越大,我爹說了,說你以後必定是大財主,咱們跟著你幹錯不了。這條街上,能比過你的人也不多吧,我方才去看了,這條街上六十七戶人家,隻有兩家人是二進的院子,估摸著不是做官的,就是做買賣的,其餘的都是一進的院子,都是在這城裏討生活的小老百姓。”
順娘道:“可人家的房子都是自己的,我這是租的。”
石頭:“也不一定,有些人家的房子不過是從祖上繼承的,有些人也是租的,故而,我說東家你也是這條街上數得上號的人物了。”
順娘讓石頭別誇自己了,她想了想問石頭,方才讓他去送請柬,他看見的那兩家住著二進院的人家都在什麽位置,主人家又是姓什麽?
石頭撓了撓頭,想了一會兒才說:“一家在棗樹街從頭開始數第三家,主人家姓卓。還有一家在東家租住的院子的斜對門兒,姓戴。這兩家人都應承了明日晌午來赴宴的。”
順娘點點頭,說自己曉得了,她說明日她會請做席麵的廚師來,石頭跟他爹到時候幫幫手,然後她讓石頭先去吃飯,吃完飯歇一會兒,她娘和娘子等人一會兒出門,她會叫石頭去陪她們。
石頭爽快地答應了,這才轉身去了。
安排完了這一係列的事情,順娘晌午飯也吃得香,在桌子上她告訴劉氏等人,石頭上午去給這條街上的街坊四鄰送請柬耽擱了,要下午才能陪她們去逛街。若是她們急著去,一會兒吃完飯收拾了就可以去外院,倒座房的第三間找石頭,她已經跟石頭說了,午飯之後陪她們去,她們隻要叫上他就可以了。至於她自己,難得有空,一會兒就睡個午覺,醒了再去找明日請來做席的小腳店的廚師,跟他商量下明天都要做多少桌,還有做些什麽菜。
劉氏聽完興興頭地說:“吃完晌午飯就去吧,這天兒也好,日頭不大,像三月小陽春天氣一樣,去逛一逛正好。”
順娘便讓謝二娘一會兒出去帶上幾貫錢,看到娘跟嫂子要買什麽就買了。
自從劉氏放棄管家之後,家裏所有的收入就由順娘和謝二娘管著了,所以,但凡出去逛個街買東西,都是由同行的謝二娘付賬。
“好,官人。”謝二娘隨即起身出了廚房旁邊的小飯廳,迴房去拿錢。
齊氏則是起身收拾碗筷洗碗,順娘跟老娘一起出來,劉氏說她迴房去梳個頭換件外出的衣裳,順娘則是直接迴屋去上了樓。
進了臥房,順娘把外頭的衣裳一脫,就上|床去歪著了,謝二娘則是在開箱子,找出門的衣裳穿。
她拿了好幾件出來,讓順娘看看,挑什麽顏色的好些。
順娘說:“娘子美貌,出去還是穿素些好,免得惹人注目,招惹上好|色的紈絝子弟可就不好了。”
謝二娘一聽,就說那她就選鬆花色的穿好了,另外再戴上帷帽,就會被人瞧見了。
順娘點頭,讓她告訴嫂子,讓她也找頂帷帽戴上,免得招惹是非,畢竟這汴梁城裏,可是官家的腳下,達官顯貴多,要是招惹上一個,不是她這個做買賣的人得罪起的。
“好,官人,你放心,我們出去,不會給你招惹是非的。”
“那就好,收拾好了,就去吧,對了,你帶了幾貫錢?”
“三貫。”
“也夠了,你們就叫石頭帶你們在這棗樹街附近逛一逛吧,別走遠了,過幾日安定下來,我再去長租一輛驢車在家裏,讓石頭陪你們去遠一些的地方逛一逛。”
“嗯。”
謝二娘答應了,就去把順娘給挑的那件衣裳穿上了,又去對鏡梳妝,收拾好了,去順娘睡著的床前,俯首下去在已經閉眼,昏昏欲睡的順娘眼上親了一下。
順娘感覺到了娘子溫軟的唇觸到了自己的眼皮,心裏受用,隻不過太困了,不想睜眼,隻是哼哼了一聲。
盡管順娘一個字都沒說,謝二娘也曉得她什麽意思,那意思是說她知道了自己要走了,然後自己可以走了。
勾唇笑一笑,謝二娘直起身子來,去屋內的黑漆桌子上拿起那個裝了三貫錢的小包袱,放輕腳步,提著裙子下樓了。
到了樓下,她出去找到嫂子齊氏,見她還在收拾就等了她一會兒。
齊氏不用謝二娘提醒,出門穿得更素淨,隻穿了雨過天青色的褙子和衣裙,除了頭上插戴了一支銀簪外,別無一樣首飾。至於帷帽,那可是她出門常備下的物品。以前除了在楊柳鎮買菜外她外出不戴帷帽,稍微去遠一些的地方,沒有不戴帷帽的,就算是五黃六月天也同樣會戴。如今進了汴梁城,還是在天氣正好的秋天,齊氏更沒有理由不戴帷帽了。
自己換好了衣裙,齊氏又去給兩個孩子換了幹淨的出門的衣裳,然後就跟謝二娘兩個一人牽上一個孩子,出去婆婆那屋子裏,找到劉氏,幾人一起出了內院,去外院找到也換好了一身幹淨衣裳的石頭,由他陪著出了門兒。
棗樹街這條街從頭到腳不過幾十家人家,在汴梁城裏算是一條小街,而且所處的位置也不是主要商業區,街上有些店鋪,賣得不過是普通人家需要的日常用品,比如米麵油醬,果品蔬菜,還有醫館之類的,另外還有兩家小腳店,賣些早餐麵條之類的。
劉氏等人逛了逛,大概也覺得沒什麽看的,就讓石頭帶著她們去看一看相鄰的熱鬧些的街道。
石頭便說,這棗樹街後麵的一條名叫石磨街的街道又大又鬧熱,賣各樣東西的都有,不如去那裏逛一逛。
劉氏就讓石頭帶路,石頭就在前麵穿街過巷,領著她們去了後麵那條無論長寬都是棗樹街雙倍的石磨街。
石磨街上果然鬧熱,人頭攢動,摩肩擦踵,商鋪林立。
劉氏等人極有興頭,就一間一間地看過去,發現這條街上的鋪子賣成衣,賣香料,瓷器,各式各樣的吃食,蔬菜水果,點心幹果,肉鋪,還有生藥鋪子,扇子鋪,鞋鋪,繡坊,租車的鋪子,無論貨物的種類和成色,都比棗樹街好多了。隻要到這條街上來,一個家庭主婦平日所需要購買的東西大概都能買到了。也難怪這裏人多,估計附近幾條街上的家庭主婦們素日都到這石磨街來購物的。
謝二娘尤其留意這條街上都有些什麽賣,因為現如今是她跟順娘管錢管家了,喜家人的吃穿,還有各種用品,都該她來操心購買。她肯定要在心裏有數,哪些東西質量好價格相對便宜,哪裏又有這些東西賣,然後記在心裏,等到要買的時候就不會兩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了。
在石磨街上,劉氏等人足足逛了一個多時辰,才從街首走到街尾。
看看夕陽西墜,劉氏捶著自己的腿說今日走累了,也看夠了,該迴去歇著了,她讓石頭帶路,領著她們找條巷子抄近道迴家去。
石頭笑著說好,這就帶著她們抄近道迴去,然而在轉身的時候,他忽然指著一個有黑漆大門,大門上有青銅獸首的大宅子說:“宋娘子的爹娘和孩兒就住在這宅子裏,往日,我跟東家路過這裏時,她跟我說的。”
劉氏聽了便迴頭去看,一看之下,不由驚道:“這麽一座大宅子,又在石磨街上,定然值不少錢。這宋娘子果然有錢啊,咱們租的那棗樹街的宅子就值一千二三百貫了,這宅子不得值更多麽?”
石頭:“宋娘子的宋家正店,日進鬥金,一年下來,買幾個這樣的宅子不在話下。”
“啊!”劉氏驚得下巴都要掉了,盯著那大宅子看了好久,嘴裏隻是簡單發出“嘖嘖嘖”的感歎聲。
齊氏和謝二娘也在看那所宋玉姐的爹娘和兒子住的軒麗的大宅,心中五味雜陳。
宋玉姐,齊氏是看見過的,那時候,順娘才開始做種生買賣,頭一次租了牛車迴楊柳鎮,然後就帶著她跟婆婆,還有兩個孩子進汴梁城來開眼界,然後她見到了宋娘子,宋娘子還請喜家人進店去吃茶,給孩子們果子吃。
初初見到宋玉姐,齊氏就覺得自慚形穢,因為宋娘子不僅美|豔,而且舉手投足間都帶著一份兒自信和貴氣,不愧是汴梁城裏有一間正店的老板娘。從宋玉姐對順娘的熱情裏麵,她還能夠感覺到宋玉姐對順娘的喜歡。當時,她就吃醋了,雖然知道宋玉姐估計是喜歡作為男子的順娘。
宋玉姐財大氣粗,又美|豔,又有風|情,這樣的婦人,估計很少有男子不喜歡她。
齊氏知道,順娘也喜歡她的。
隻是後來,宋玉姐被韓衙內糾|纏,才跟順娘斷了聯係,再後來,順娘喜歡上了謝二娘,兩人才成了親。
她呢,也跟梁二娘有了關係,彼此心生戀慕,對順娘的牽掛淡了,對宋玉姐的嫉妒也跟著淡了。
以前,隻是看見過宋玉姐的那間正店,生意興隆,齊氏不無羨慕,但直到進了城,住進了宋玉姐租給順娘的二進院,知道了到底值多少錢,還有此刻看到石磨街的這所宋玉姐爹娘和兒子住的大宅子之後,她才有了具體而深刻的體會,到底宋玉姐多有錢。
宋玉姐多金且美|豔,齊氏自愧不如,並且心生自卑。
她在心底暗歎口氣,接著忽然想到謝二娘如今是順娘的娘子了,她看到這個從前對順娘有意思的美|豔多金的宋玉姐爹娘住著的宅子又會想什麽呢?謝二娘會不會跟自己一樣心裏不舒服,甚至比自己更甚?
想到此,劉氏就轉臉去看站在自己身邊的謝二娘,透過帷帽上的薄紗,她似乎看到了謝二娘抿緊了唇。
“哎,走罷,走罷,別看了,咱們趕緊迴去,大郎媳婦,二郎媳婦,二郎還在家裏等著吃飯呢,總不能讓她做飯給咱們吃。”劉氏最先迴過神來,招唿齊氏和謝二娘迴去。
兩個小孩子也在鬧他們餓了,倦了。
齊氏便抱起可成,謝二娘抱起慧兒,劉氏拿著買的一些吃食,石頭則是挎著著好幾個包袱在前領路,包袱裏麵有劉氏等人逛街買的一些成衣胭脂香粉鞋子等。
棗樹街和石盤街是相鄰的兩條街,石頭又是帶著喜家人抄近道,故而走了一刻多鍾,就迴到了喜家人租住的二進院。
才進院子,眾人就看到了一個穿著綢緞衣裳的麵目清秀的六七歲的小郎君正在跟曲大郎四歲多的兒子曲富在玩兒木偶打架。
“那小郎君是誰?”劉氏一見,先就問院子裏站著笑眯眯看他們兩個玩兒的曲大郎的娘子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