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到一定境界後,人體會發生改變,不管是變成光還是本來就是光,都可以實現,隻有對修煉一無所知的人才會覺得修煉的最高境界是長生不死。”
月讀命的靈魂借著工資的身體,告訴葉伊:“一定要說長生不死是修煉的最終目的其實也可以,但是長生不死的達成方式並不隻是身體的永生不朽。物質總歸會有崩壞的時刻,不斷地新陳更換才是正道。”
“那,古代大能們達成永恆不朽的手段到底是——”
“看到天上的星星了嗎?”
月讀命抬頭,指著浩瀚天空:“這就是永生的最佳手段。”
“化為星辰?”
“也可能是化為天地間的某一團意識。”
月讀命說:“古代神話中經常有聖人幻化為日月星辰的故事,其實這是想象也是古老的修仙文明留下的痕跡。宇宙有百億年的曆史,期間不知道孕育了多少的文明和生命,但是真正達成永恆不朽的卻是幾千萬億分之一。也就是說,幾千萬億分之一的個體才有可能接觸到永恆。自然,他們達成永恆的辦法也必然會千變萬化,唯一不變的是永恆本身。”
“也就是說,外星人真的存在,但是大部分的外星是不存在生命,或者,星球本身就是生命?”
“是的。”
月讀命說:“化為光、化為風、化為不朽的萬物都是永生不朽的手段。”
“原來如此。”
葉伊恍然大悟。
生命充滿了玄妙,用長生不死來定義永生不朽的人才是真正的狹隘無知。
“但是有個問題我比較好奇——”
葉伊直言:“永生後變成另一種物質的自己還是自己嗎?”
“是,但也不是。”
月讀命說:“永生隻是生命的一種變化,永生是美好的,但也是殘酷的,永生會讓世界變得無邊無際,同時又充滿了令人崩壞的不安。所以永生是個可怕的命題,即使我已經一隻腳踏進永恆的門檻,依舊不敢邁出第二步。”
“我看得出來,你對永生存在恐懼。”
“因為永生真的很危險。”
月讀命歎息著。
葉伊:“但是再危險也要追求永生,因為隻有如此才能克服與生俱來的對死亡的不安和恐懼,對不對?”
“是的,你說的很對。”
月讀命的表情充滿了悲傷。
生命從誕生的那一刻開始就被死亡的陰影籠罩著,所以生命瘋狂的抗拒死亡同時又莫名地被死亡的陰影籠罩,追求永生是生命的本能,但也是對生命的必然的抵抗。
“其實,永生是一種狀態,不該簡單稱為修煉的最終目的。”
月讀命指著天上的太陽,說:“它已經不是我們的時代的太陽,但是它也曾經是我們的時代的太陽,天照……天照就是個連死亡的勇氣都沒有的傻瓜!”
“天照他……”
因為知道鷹司熙通是天照血脈的傳承者,難得聽說月讀命評價天照,葉伊不覺露出好奇。
“天照和我都是奉光門的後代,但是天照他真的很膽怯,或者說,沒有勇敢走出最後一步的勇氣,以至於我也一直停留在最後的時刻,無法完成徹底的變化。”
“徹底的變化是什麽?”
“接受完全的自己,徹底變成光的一部分。”
月讀命感歎著,說:“奉光門的修煉最終目標是變成光,但是變成光的過程本身很辛苦,變成光的過程稱為七變化,每一次變化都會讓人瘋狂到失去理智,如此反複七次,完成第一個輪迴,然後再七個輪迴達成最終的七變化。”
“……聽起來有點恐怖。”
“本來就很恐怖。”
月讀命微微一笑:“不過對世間萬物而言,這種變化倒不失為是一件好事。”
“為什麽?”
“因為變化可以補充世界的失去。”
月讀命說:“修煉本身是掠奪天地完美自己,修煉大成的人越多,從天地間掠走的東西也會越多,所以天地的平衡最終定義為永生不死但是轉化為另一種生命形式,以此完成世間萬物的平衡。”
“……有點玄妙。”
葉伊似懂非懂地說著。
她其實能夠理解月讀命的話,但是她不想理解,她覺得這個秘密一旦穿破就會給自己的人生帶來顛覆性的改變。
她還沒做好接受改變的心理準備。
月讀命其實也知道她此刻抗拒著改變,不但不生氣,反而笑容可掬,說:“沒關係,你以後會理解的。”
“我也希望我能早日理解……”
葉伊歎了一聲。
月讀命:“一定會理解,我相信你的天分。”
“可是我對我自己的能力沒有足夠的信心。”
葉伊自嘲。
她說:“我現在最害怕的不是世界的真相,是自己的生命形式,我總覺得我的身體裏麵還有一些秘密,一些不能麵對但隨時可能爆發的秘密,這些秘密讓我不安,甚至於不想再麵對……”
“你在害怕什麽?”
月讀命問。
葉伊搖搖頭,說:“我不知道我到底在害怕什麽。也許是未知的不確定的未來,也可能是已知的但是同樣不確定的明天。”
說到這裏,她想起一件事。
“葉家如果知道我和奉光門有關係,他們會對你采取措施嗎?”
“不會。”
月讀命毫不猶豫地迴答說。
“為什麽?”
“因為沒有人喜歡奉光門,他們希望奉光門永遠不會複活。”
“既然是……”
“我的意思是說,修真界統一不希望奉光門複活,因為奉光門的手段相較於他們的手段有太大的吸引力,如果奉光門複活,很多聲名顯赫的名門都會考慮加入奉光門,拋棄原本的家族。”
月讀命說:“修真界的人對血緣關係並不十分看重,他們在乎的是同血緣才能繼承的天分以及同血緣才能修煉的手段,如果有更好的不需要血緣就能得到的力量,你說他們會怎麽想?”
“毫不猶豫的拋棄過去,迎接新的世界!”
葉伊說。
她也是直到這一刻才知道修真界居然還活在血脈傳承的可怕時代。
想到這裏,她不得不再次感謝現代科技對血緣限製的破壞。
月讀命的靈魂借著工資的身體,告訴葉伊:“一定要說長生不死是修煉的最終目的其實也可以,但是長生不死的達成方式並不隻是身體的永生不朽。物質總歸會有崩壞的時刻,不斷地新陳更換才是正道。”
“那,古代大能們達成永恆不朽的手段到底是——”
“看到天上的星星了嗎?”
月讀命抬頭,指著浩瀚天空:“這就是永生的最佳手段。”
“化為星辰?”
“也可能是化為天地間的某一團意識。”
月讀命說:“古代神話中經常有聖人幻化為日月星辰的故事,其實這是想象也是古老的修仙文明留下的痕跡。宇宙有百億年的曆史,期間不知道孕育了多少的文明和生命,但是真正達成永恆不朽的卻是幾千萬億分之一。也就是說,幾千萬億分之一的個體才有可能接觸到永恆。自然,他們達成永恆的辦法也必然會千變萬化,唯一不變的是永恆本身。”
“也就是說,外星人真的存在,但是大部分的外星是不存在生命,或者,星球本身就是生命?”
“是的。”
月讀命說:“化為光、化為風、化為不朽的萬物都是永生不朽的手段。”
“原來如此。”
葉伊恍然大悟。
生命充滿了玄妙,用長生不死來定義永生不朽的人才是真正的狹隘無知。
“但是有個問題我比較好奇——”
葉伊直言:“永生後變成另一種物質的自己還是自己嗎?”
“是,但也不是。”
月讀命說:“永生隻是生命的一種變化,永生是美好的,但也是殘酷的,永生會讓世界變得無邊無際,同時又充滿了令人崩壞的不安。所以永生是個可怕的命題,即使我已經一隻腳踏進永恆的門檻,依舊不敢邁出第二步。”
“我看得出來,你對永生存在恐懼。”
“因為永生真的很危險。”
月讀命歎息著。
葉伊:“但是再危險也要追求永生,因為隻有如此才能克服與生俱來的對死亡的不安和恐懼,對不對?”
“是的,你說的很對。”
月讀命的表情充滿了悲傷。
生命從誕生的那一刻開始就被死亡的陰影籠罩著,所以生命瘋狂的抗拒死亡同時又莫名地被死亡的陰影籠罩,追求永生是生命的本能,但也是對生命的必然的抵抗。
“其實,永生是一種狀態,不該簡單稱為修煉的最終目的。”
月讀命指著天上的太陽,說:“它已經不是我們的時代的太陽,但是它也曾經是我們的時代的太陽,天照……天照就是個連死亡的勇氣都沒有的傻瓜!”
“天照他……”
因為知道鷹司熙通是天照血脈的傳承者,難得聽說月讀命評價天照,葉伊不覺露出好奇。
“天照和我都是奉光門的後代,但是天照他真的很膽怯,或者說,沒有勇敢走出最後一步的勇氣,以至於我也一直停留在最後的時刻,無法完成徹底的變化。”
“徹底的變化是什麽?”
“接受完全的自己,徹底變成光的一部分。”
月讀命感歎著,說:“奉光門的修煉最終目標是變成光,但是變成光的過程本身很辛苦,變成光的過程稱為七變化,每一次變化都會讓人瘋狂到失去理智,如此反複七次,完成第一個輪迴,然後再七個輪迴達成最終的七變化。”
“……聽起來有點恐怖。”
“本來就很恐怖。”
月讀命微微一笑:“不過對世間萬物而言,這種變化倒不失為是一件好事。”
“為什麽?”
“因為變化可以補充世界的失去。”
月讀命說:“修煉本身是掠奪天地完美自己,修煉大成的人越多,從天地間掠走的東西也會越多,所以天地的平衡最終定義為永生不死但是轉化為另一種生命形式,以此完成世間萬物的平衡。”
“……有點玄妙。”
葉伊似懂非懂地說著。
她其實能夠理解月讀命的話,但是她不想理解,她覺得這個秘密一旦穿破就會給自己的人生帶來顛覆性的改變。
她還沒做好接受改變的心理準備。
月讀命其實也知道她此刻抗拒著改變,不但不生氣,反而笑容可掬,說:“沒關係,你以後會理解的。”
“我也希望我能早日理解……”
葉伊歎了一聲。
月讀命:“一定會理解,我相信你的天分。”
“可是我對我自己的能力沒有足夠的信心。”
葉伊自嘲。
她說:“我現在最害怕的不是世界的真相,是自己的生命形式,我總覺得我的身體裏麵還有一些秘密,一些不能麵對但隨時可能爆發的秘密,這些秘密讓我不安,甚至於不想再麵對……”
“你在害怕什麽?”
月讀命問。
葉伊搖搖頭,說:“我不知道我到底在害怕什麽。也許是未知的不確定的未來,也可能是已知的但是同樣不確定的明天。”
說到這裏,她想起一件事。
“葉家如果知道我和奉光門有關係,他們會對你采取措施嗎?”
“不會。”
月讀命毫不猶豫地迴答說。
“為什麽?”
“因為沒有人喜歡奉光門,他們希望奉光門永遠不會複活。”
“既然是……”
“我的意思是說,修真界統一不希望奉光門複活,因為奉光門的手段相較於他們的手段有太大的吸引力,如果奉光門複活,很多聲名顯赫的名門都會考慮加入奉光門,拋棄原本的家族。”
月讀命說:“修真界的人對血緣關係並不十分看重,他們在乎的是同血緣才能繼承的天分以及同血緣才能修煉的手段,如果有更好的不需要血緣就能得到的力量,你說他們會怎麽想?”
“毫不猶豫的拋棄過去,迎接新的世界!”
葉伊說。
她也是直到這一刻才知道修真界居然還活在血脈傳承的可怕時代。
想到這裏,她不得不再次感謝現代科技對血緣限製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