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者的腳步很溫柔,甚至有種不切實際的感覺。
葉伊茫然地看著緩緩走來的那個影子:“你是誰?為什麽要這樣……”
“我一直都在等你。”
男人沉聲說著。
他的聲音帶著上位者的強勢,卻不會讓人感覺異常的疲憊。
“我需要你,”他說,“一直以來,我都需要你,但是你卻知道今天才出現在我們麵前。”
“我……”
“不要迴避你的宿命。”男人說,“我一直都在等你,一直等一直等,從很久以前等到很久以後。”
“可是我連你是誰都不知道!”
葉伊不爽地看著男人。
他是背光站立,因此葉伊根本看不清他的麵容,但卻可以肯定男人的模樣必定和自己的預想完全不同。
“不知道為什麽,”她說,“我覺得你是個討厭的人,我沒法喜歡你。”
“你有很多沒法喜歡的東西,但是我肯定不是其中之一。”
麵容模糊的男人如此說著:“幾千年來,我一直都拒絕被別人知道我的名字,因為我知道,任何一個知道我的名字的人都會選擇離開我。唯獨你……你是我一直都在等待的那個人……”
“我根本不知道你是誰!”
葉伊憤憤地說著。
她發現進入富士山以後見過的每個人都喜歡說——你是我在等待的人,可是她完全不記得這些人的名字。
“不,你知道我們是誰,你隻是已經不想記起這悲慘的過往了。”
男人痛苦地說著:“你的名字是——”
“我不想知道我是誰!”
葉伊大聲拒絕著:“我隻想做我自己,我不想知道我曾經是誰!過去的那些事情和我沒有任何關係!”
“但是你怪我們不告訴你真相。”男人如此說著,“你一邊希望我們說出真相,一邊又怪我們不給你真相,你的心情是如此的矛盾又如此的淩亂,已經讓我不知道該如何——”
“我怎麽想,和你沒有任何關係!”
葉伊大聲說著,她下意識地想要離開這個地方。
直覺告訴她,男人沒有撒謊,她確實和這個地方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而且這種關係源自很久很久以前。
“你真的不想知道過去發生了什麽嗎?”
男人露出悲傷的表情。
葉伊:“知道又怎麽樣,能改變命運還是改變過去或者未來?”
“……”
男人的表情再度悲傷。
他惆悵地看著葉伊:“過去的事情不能改變任何東西,但是過去可以變成未來的一部分,你也知道我們並非——”
“想說什麽就直說,不要繞這麽多的彎彎圈子!”
葉伊無奈地提醒著。
這個男人的每一句話都讓她感覺不適。
而且更要命的是,內心深處居然覺得這種感覺不適是很正常的!
為什麽會這樣!
我到底和這個地方有什麽其妙的淵源?
葉伊擔心又期待地想著。
這個世界充滿了不可思議的細節,因此也無法理解到底發生了什麽,除非她願意聽神秘來客的迴答。
可是,葉伊是抗拒這個迴答的。
迴答讓她恐懼。
她暫時還沒有做好接受迴答的心理準備。
“……我……”
“不想知道真相嗎?”
男人反問著葉伊。
葉伊低頭,說:“我希望知道真相,可是又莫名害怕知道真相,總覺得真相會讓我——”
“那我不勉強了。”男人說,“你對我們的曆史至關重要,但是如果你拒絕接受我們的建議,那也不如什麽都沒有發生。”
“……額……”
葉伊覺得自己已經不能裝聾作啞了。
“我想聽聽你的說法,”葉伊說,“我覺得我們之間可能或許真的應該談談。”
“你真的願意接受我的話嗎?”
男人表情有些微妙。
葉伊:“是你說我必須聽你說的話才能知道真相並且知道怎麽應對未來,為什麽現在又——”
“……你說的很對。”
男人歎了口氣,說:“你知道邪馬台女王嗎?”
“邪馬台女王?卑彌唿!”
葉伊當然知道這個名字。
她可是日本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巫女同時也是日本最早的受漢文化冊封的君主。
相傳,早期的邪馬台國以男子為王,公元二世紀末發生內亂,於是共立女子為王,名為卑彌唿,以日本九州島的東北部的邪馬台之地為都,有弟幫助治理國家,此時的邪馬台國實際是三十餘個倭人國家的盟主。卑彌唿女王國對其他諸國有相對統治權。
邪馬台是個半奴隸製度國家,因為已經和魏國建交,他們從中國學會水稻栽種和使用鐵器,居民種植禾稻、苧麻、養蠶栽桑,緝麻線,製絲錦、縑絹,武器用木弓鐵鏃。在交換上已經是國國有市。
社會則是分成大人、下戶與奴婢、生口之別。大人和下戶都是邪馬台的國民,大人皆四五個妻子,是上層統治者,下戶則有二三個妻子。奴婢和生口則具有奴隸性質。
公元二三九年,女王卑彌唿派遣使者經朝鮮赴魏都,獻奴婢拾人及布匹等物與魏帝,獲魏帝賜“親魏倭王”的稱號,與金印、銅鏡等物。因為當時的交通很落後,每次派遣使者來魏國,都有巫師同行,渡海的平安與否完全是巫師的責任,如果平安歸來,則送他財物生口(奴隸);如果旅途中遇到暴風雨或有人生病,則要將他殺死。這種習俗一直到七世紀時仍然存在。
關於卑彌唿的記錄,一直都是曖昧不清的,但是有一點卻可以肯定。
卑彌唿並非一個有實權的女王,她更像是一名巫女,也就是國家的宗教領袖,她的死亡時間也是兩次日食之間,當時的人很可能將她封為太陽巫女,日食發生之時,代表侍奉太陽神的巫女卑彌唿的靈力消失,因而遭到邪馬台國人民加以殺害。
卑彌唿遭暗殺後,邪馬台國一時陷入混亂,直到新選出下任侍奉太陽神的巫女台與才安定下來;這就是日本書紀中一度躲入天岩戶的天照大神又重新出來的記載的來源。
當然,暗殺說基於想像的部分過多,至今沒有得到正史認可。
葉伊茫然地看著緩緩走來的那個影子:“你是誰?為什麽要這樣……”
“我一直都在等你。”
男人沉聲說著。
他的聲音帶著上位者的強勢,卻不會讓人感覺異常的疲憊。
“我需要你,”他說,“一直以來,我都需要你,但是你卻知道今天才出現在我們麵前。”
“我……”
“不要迴避你的宿命。”男人說,“我一直都在等你,一直等一直等,從很久以前等到很久以後。”
“可是我連你是誰都不知道!”
葉伊不爽地看著男人。
他是背光站立,因此葉伊根本看不清他的麵容,但卻可以肯定男人的模樣必定和自己的預想完全不同。
“不知道為什麽,”她說,“我覺得你是個討厭的人,我沒法喜歡你。”
“你有很多沒法喜歡的東西,但是我肯定不是其中之一。”
麵容模糊的男人如此說著:“幾千年來,我一直都拒絕被別人知道我的名字,因為我知道,任何一個知道我的名字的人都會選擇離開我。唯獨你……你是我一直都在等待的那個人……”
“我根本不知道你是誰!”
葉伊憤憤地說著。
她發現進入富士山以後見過的每個人都喜歡說——你是我在等待的人,可是她完全不記得這些人的名字。
“不,你知道我們是誰,你隻是已經不想記起這悲慘的過往了。”
男人痛苦地說著:“你的名字是——”
“我不想知道我是誰!”
葉伊大聲拒絕著:“我隻想做我自己,我不想知道我曾經是誰!過去的那些事情和我沒有任何關係!”
“但是你怪我們不告訴你真相。”男人如此說著,“你一邊希望我們說出真相,一邊又怪我們不給你真相,你的心情是如此的矛盾又如此的淩亂,已經讓我不知道該如何——”
“我怎麽想,和你沒有任何關係!”
葉伊大聲說著,她下意識地想要離開這個地方。
直覺告訴她,男人沒有撒謊,她確實和這個地方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而且這種關係源自很久很久以前。
“你真的不想知道過去發生了什麽嗎?”
男人露出悲傷的表情。
葉伊:“知道又怎麽樣,能改變命運還是改變過去或者未來?”
“……”
男人的表情再度悲傷。
他惆悵地看著葉伊:“過去的事情不能改變任何東西,但是過去可以變成未來的一部分,你也知道我們並非——”
“想說什麽就直說,不要繞這麽多的彎彎圈子!”
葉伊無奈地提醒著。
這個男人的每一句話都讓她感覺不適。
而且更要命的是,內心深處居然覺得這種感覺不適是很正常的!
為什麽會這樣!
我到底和這個地方有什麽其妙的淵源?
葉伊擔心又期待地想著。
這個世界充滿了不可思議的細節,因此也無法理解到底發生了什麽,除非她願意聽神秘來客的迴答。
可是,葉伊是抗拒這個迴答的。
迴答讓她恐懼。
她暫時還沒有做好接受迴答的心理準備。
“……我……”
“不想知道真相嗎?”
男人反問著葉伊。
葉伊低頭,說:“我希望知道真相,可是又莫名害怕知道真相,總覺得真相會讓我——”
“那我不勉強了。”男人說,“你對我們的曆史至關重要,但是如果你拒絕接受我們的建議,那也不如什麽都沒有發生。”
“……額……”
葉伊覺得自己已經不能裝聾作啞了。
“我想聽聽你的說法,”葉伊說,“我覺得我們之間可能或許真的應該談談。”
“你真的願意接受我的話嗎?”
男人表情有些微妙。
葉伊:“是你說我必須聽你說的話才能知道真相並且知道怎麽應對未來,為什麽現在又——”
“……你說的很對。”
男人歎了口氣,說:“你知道邪馬台女王嗎?”
“邪馬台女王?卑彌唿!”
葉伊當然知道這個名字。
她可是日本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巫女同時也是日本最早的受漢文化冊封的君主。
相傳,早期的邪馬台國以男子為王,公元二世紀末發生內亂,於是共立女子為王,名為卑彌唿,以日本九州島的東北部的邪馬台之地為都,有弟幫助治理國家,此時的邪馬台國實際是三十餘個倭人國家的盟主。卑彌唿女王國對其他諸國有相對統治權。
邪馬台是個半奴隸製度國家,因為已經和魏國建交,他們從中國學會水稻栽種和使用鐵器,居民種植禾稻、苧麻、養蠶栽桑,緝麻線,製絲錦、縑絹,武器用木弓鐵鏃。在交換上已經是國國有市。
社會則是分成大人、下戶與奴婢、生口之別。大人和下戶都是邪馬台的國民,大人皆四五個妻子,是上層統治者,下戶則有二三個妻子。奴婢和生口則具有奴隸性質。
公元二三九年,女王卑彌唿派遣使者經朝鮮赴魏都,獻奴婢拾人及布匹等物與魏帝,獲魏帝賜“親魏倭王”的稱號,與金印、銅鏡等物。因為當時的交通很落後,每次派遣使者來魏國,都有巫師同行,渡海的平安與否完全是巫師的責任,如果平安歸來,則送他財物生口(奴隸);如果旅途中遇到暴風雨或有人生病,則要將他殺死。這種習俗一直到七世紀時仍然存在。
關於卑彌唿的記錄,一直都是曖昧不清的,但是有一點卻可以肯定。
卑彌唿並非一個有實權的女王,她更像是一名巫女,也就是國家的宗教領袖,她的死亡時間也是兩次日食之間,當時的人很可能將她封為太陽巫女,日食發生之時,代表侍奉太陽神的巫女卑彌唿的靈力消失,因而遭到邪馬台國人民加以殺害。
卑彌唿遭暗殺後,邪馬台國一時陷入混亂,直到新選出下任侍奉太陽神的巫女台與才安定下來;這就是日本書紀中一度躲入天岩戶的天照大神又重新出來的記載的來源。
當然,暗殺說基於想像的部分過多,至今沒有得到正史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