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獨孤維唯疑惑不解的眼神中轉過身子,指指她腰下垂掛的斜月彎刀,壓低聲音問道:“小姐可還記得這把刀的來曆?”
獨孤維唯被他的奇異的話題轉折弄得一愣,才道:“自然記得......”
左右望了望,發現沒人,小聲道:“是源於前朝末帝幼子,但陳霖和這彎刀有什麽聯係?”
“不是陳霖,我是因為陳霖家族的六指想到了一件事......”
他的神色有幾分怔忪,接著道:“我年輕時也聽說過一件類似的事情,相傳前朝末帝的熹妃娘娘,家族裏許多人的眉間都生有痣,熹妃所出的子女也有。”
“哦----我想起來了,岩伯曾經提過此事。”獨孤維唯被杜岩神神秘秘的態度和奇奇怪怪的神情給弄得不由自主輕蹙起眉頭。
她心知杜岩此時提起這事定有下文,於是靜待他說下去。
“當年傳聞前朝九公主和末帝其他子女皆被吳王所殺,但傳言畢竟是傳言,誰都沒有親見,指不定還有僥幸逃脫的......”
他說到這裏,抬眼看看獨孤維唯,收起眼中的神色,似乎在斟酌語言。
獨孤維唯生怕打斷他的思路,便一言不發等著。
“當日在護國寺外見到慈夫人時,便覺得有幾分熟稔之感,應該是曾經在哪見過她。小姐知道,我年輕時曾經跟著末帝的隊伍一段時日,不止一次見過九公主……”
獨孤維唯瞪大雙眼,動容道:“你的意思是……怎麽可能?慈伯母出自淮州大姓賈氏......”
說道這裏,她的聲音戛然而止。
淮州便是當初吳王駐地。
東胡入侵,末帝帶領子女和文武正是避在當時的淮南節度使,後來自立為吳王的駐地淮州。
而且“賈”通“假”!
仔細想想,這把彎刀得自末帝幼子,九公主是末帝幼子親姐,而慈夫人每次見到這把刀,雖刻意掩飾,仍不由自主把眼光放到這把刀上。
種種蛛絲馬跡表明,杜岩的猜測恐怕有幾分道理。
她一直當慈夫人深居簡出,是因為臉上的疤痕,現在想想,恐怕是怕人認出她的身份來。
上京飽經戰亂,世家豪門十不存一,但畢竟還有保留下來的家族。像外祖沈家,蘇文卿娘家蘇家,還有司空家。
沈氏和蘇文卿比九公主小了十來歲,當時年紀尚幼,記不清九公主的樣子。
但年長一些的老封君,如萬安大長公主、沈老夫人、蘇家老夫人等人,她們還在前朝時便身份尊貴,有可能曾經入宮見過九公主。
所以她隻能托病不出,盡量少見人。
那麽慈休知不知情?
“小姐知道我對看人一項過目不忘,雖然這些年她的氣質大變,但五官輪廓沒有很大改變。加上大少奶奶的長相跟當年的九公主有七八分相象,因而我有八分把握,慈夫人便是前朝九公主。”杜岩補充道。
杜岩當年初逢九公主,驚為天人。他當時年少,正是血氣方剛之年,難免對如斯美人生出幾分仰慕之情。
也深知二人身份猶如雲泥,唯有將那份情懷深埋。人生第一次動心,自是銘心刻骨,對佳人的印象自然銘刻心間。
幾十年的風雨滄桑,加上臉上的刀痕,使得曾經的美人氣質大變,所以初見他隻感到麵善,卻沒想到真是故人,隻到今日幾廂印證,方敢確認。
獨孤維唯倒抽一口冷氣,九公主可是前朝餘孽啊!她們家裏現在跟慈家做著親呢!是在九族範圍之內,若要誅九族,是不是連自家也連累了?
不行!這事得趕緊跟自家爹商量。
急匆匆先趕到學裏去告假,難得看到一項嬉皮笑臉的人一臉正色,徐照秋便不計較她剛告了一旬假歸來,又準了她。
出了女學大門徑直往西,走到皇城外,二人將馬車停好,才知道自己進不去。
皇城裏麵盡是文武大臣的辦公場所,哪裏是隨便誰誰都能進得去的?
隻好讓守衛去通稟,自己在外等著。
她心下焦躁,在門外踱了一圈又一圈,左等右等人不來。
蕭恪多遠便瞧見她背著雙手,皺著小眉頭,老夫子一般走來走去,暗自好笑。
這般模樣定是跟沈太傅學的。真正的老夫子這般做了實屬常態,她這樣跳脫的小猴子做來卻顯得不倫不類的。
沈太傅曾是皇子們的先生,各位皇子都曾是他的學生。
蕭恪自然也是被他教導過的,對他的神態習慣還是知道的。
“在這裏做什麽?”
蕭恪下馬把韁繩甩給小廝問道。
獨孤維唯心中有事,沒看到蕭恪過來,冷不丁被他嚇了一跳,旋即苦著臉道:“我有急事找我爹爹,他們不讓我進去......”
伸手一指守衛,順便告狀。
守衛早已跪下給蕭恪施禮,聞言爭辯:“卑職職責所在......”
蕭恪擺擺手,衝獨孤維唯道:“跟我來。”
獨孤維唯大喜,屁顛屁顛跟人進去。
大門距離公廨還有一定距離。皇城本是大魏運轉的中心,各大衙門的公廨都在這裏,來來往往辦事的人真不少。
寧王殿下有些人是認得的,對其人也有幾分了解,特別是那年當街的一聲大喊,近本王三尺之內,視同行刺,格殺勿論。這些年別說女子,男子也沒人能近寧王三尺。
現在竟然帶了個少女在身邊,怎能不讓人驚掉下巴?
心下都在琢磨這少女的身份,想看又不敢明目張膽看,一個個裝作不經意,一眼一眼掃過來。
獨孤維唯和蕭恪卻渾不在意,一個心不在焉,一個目中無人。
蕭恪心裏正有些納悶,平時看見他恨不得立刻纏上來的丫頭,這會子卻安安分分走著,連句話都沒有,還真有點不習慣。
不由自主便不時打量她。
小丫頭時而皺眉,時而苦臉,像是遇到了什麽難題。
不過,居然還沒有向他求救?
分心瞅了眼跟在獨孤維唯身後的杜岩,這位貌不驚人的老頭走起路來悄無聲息,半點灰塵不帶,竟是個深藏不露的大高手,難怪小丫頭岩伯岩伯的經常掛在嘴上。
獨孤維唯被他的奇異的話題轉折弄得一愣,才道:“自然記得......”
左右望了望,發現沒人,小聲道:“是源於前朝末帝幼子,但陳霖和這彎刀有什麽聯係?”
“不是陳霖,我是因為陳霖家族的六指想到了一件事......”
他的神色有幾分怔忪,接著道:“我年輕時也聽說過一件類似的事情,相傳前朝末帝的熹妃娘娘,家族裏許多人的眉間都生有痣,熹妃所出的子女也有。”
“哦----我想起來了,岩伯曾經提過此事。”獨孤維唯被杜岩神神秘秘的態度和奇奇怪怪的神情給弄得不由自主輕蹙起眉頭。
她心知杜岩此時提起這事定有下文,於是靜待他說下去。
“當年傳聞前朝九公主和末帝其他子女皆被吳王所殺,但傳言畢竟是傳言,誰都沒有親見,指不定還有僥幸逃脫的......”
他說到這裏,抬眼看看獨孤維唯,收起眼中的神色,似乎在斟酌語言。
獨孤維唯生怕打斷他的思路,便一言不發等著。
“當日在護國寺外見到慈夫人時,便覺得有幾分熟稔之感,應該是曾經在哪見過她。小姐知道,我年輕時曾經跟著末帝的隊伍一段時日,不止一次見過九公主……”
獨孤維唯瞪大雙眼,動容道:“你的意思是……怎麽可能?慈伯母出自淮州大姓賈氏......”
說道這裏,她的聲音戛然而止。
淮州便是當初吳王駐地。
東胡入侵,末帝帶領子女和文武正是避在當時的淮南節度使,後來自立為吳王的駐地淮州。
而且“賈”通“假”!
仔細想想,這把彎刀得自末帝幼子,九公主是末帝幼子親姐,而慈夫人每次見到這把刀,雖刻意掩飾,仍不由自主把眼光放到這把刀上。
種種蛛絲馬跡表明,杜岩的猜測恐怕有幾分道理。
她一直當慈夫人深居簡出,是因為臉上的疤痕,現在想想,恐怕是怕人認出她的身份來。
上京飽經戰亂,世家豪門十不存一,但畢竟還有保留下來的家族。像外祖沈家,蘇文卿娘家蘇家,還有司空家。
沈氏和蘇文卿比九公主小了十來歲,當時年紀尚幼,記不清九公主的樣子。
但年長一些的老封君,如萬安大長公主、沈老夫人、蘇家老夫人等人,她們還在前朝時便身份尊貴,有可能曾經入宮見過九公主。
所以她隻能托病不出,盡量少見人。
那麽慈休知不知情?
“小姐知道我對看人一項過目不忘,雖然這些年她的氣質大變,但五官輪廓沒有很大改變。加上大少奶奶的長相跟當年的九公主有七八分相象,因而我有八分把握,慈夫人便是前朝九公主。”杜岩補充道。
杜岩當年初逢九公主,驚為天人。他當時年少,正是血氣方剛之年,難免對如斯美人生出幾分仰慕之情。
也深知二人身份猶如雲泥,唯有將那份情懷深埋。人生第一次動心,自是銘心刻骨,對佳人的印象自然銘刻心間。
幾十年的風雨滄桑,加上臉上的刀痕,使得曾經的美人氣質大變,所以初見他隻感到麵善,卻沒想到真是故人,隻到今日幾廂印證,方敢確認。
獨孤維唯倒抽一口冷氣,九公主可是前朝餘孽啊!她們家裏現在跟慈家做著親呢!是在九族範圍之內,若要誅九族,是不是連自家也連累了?
不行!這事得趕緊跟自家爹商量。
急匆匆先趕到學裏去告假,難得看到一項嬉皮笑臉的人一臉正色,徐照秋便不計較她剛告了一旬假歸來,又準了她。
出了女學大門徑直往西,走到皇城外,二人將馬車停好,才知道自己進不去。
皇城裏麵盡是文武大臣的辦公場所,哪裏是隨便誰誰都能進得去的?
隻好讓守衛去通稟,自己在外等著。
她心下焦躁,在門外踱了一圈又一圈,左等右等人不來。
蕭恪多遠便瞧見她背著雙手,皺著小眉頭,老夫子一般走來走去,暗自好笑。
這般模樣定是跟沈太傅學的。真正的老夫子這般做了實屬常態,她這樣跳脫的小猴子做來卻顯得不倫不類的。
沈太傅曾是皇子們的先生,各位皇子都曾是他的學生。
蕭恪自然也是被他教導過的,對他的神態習慣還是知道的。
“在這裏做什麽?”
蕭恪下馬把韁繩甩給小廝問道。
獨孤維唯心中有事,沒看到蕭恪過來,冷不丁被他嚇了一跳,旋即苦著臉道:“我有急事找我爹爹,他們不讓我進去......”
伸手一指守衛,順便告狀。
守衛早已跪下給蕭恪施禮,聞言爭辯:“卑職職責所在......”
蕭恪擺擺手,衝獨孤維唯道:“跟我來。”
獨孤維唯大喜,屁顛屁顛跟人進去。
大門距離公廨還有一定距離。皇城本是大魏運轉的中心,各大衙門的公廨都在這裏,來來往往辦事的人真不少。
寧王殿下有些人是認得的,對其人也有幾分了解,特別是那年當街的一聲大喊,近本王三尺之內,視同行刺,格殺勿論。這些年別說女子,男子也沒人能近寧王三尺。
現在竟然帶了個少女在身邊,怎能不讓人驚掉下巴?
心下都在琢磨這少女的身份,想看又不敢明目張膽看,一個個裝作不經意,一眼一眼掃過來。
獨孤維唯和蕭恪卻渾不在意,一個心不在焉,一個目中無人。
蕭恪心裏正有些納悶,平時看見他恨不得立刻纏上來的丫頭,這會子卻安安分分走著,連句話都沒有,還真有點不習慣。
不由自主便不時打量她。
小丫頭時而皺眉,時而苦臉,像是遇到了什麽難題。
不過,居然還沒有向他求救?
分心瞅了眼跟在獨孤維唯身後的杜岩,這位貌不驚人的老頭走起路來悄無聲息,半點灰塵不帶,竟是個深藏不露的大高手,難怪小丫頭岩伯岩伯的經常掛在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