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妙珠說完就後悔了, 再看到陸瑜迅而不及掩耳之勢的動作,差一點就要咬到自己的舌頭。小說


    “放輕鬆。”陸瑜半坐在床沿,帶著厚繭的指腹輕輕摩擦著那誘人粉唇。


    沈妙珠微微張口。


    陸瑜霍然起身, 見小姑娘望了過來,不自然地說道:“我有些口渴。”


    沈妙珠黑黝黝的眼睛看著他。


    夾雜著心虛和熾熱的情緒, 陸瑜三步並作兩步跳出窗外。


    竟是逃跑了?


    沈妙珠反應不及,隻聽得外麵傳來驚唿聲。


    下一瞬, 驚慌的香櫞推門而入:“姑娘,您……”她的目光掃見那箱子金子, 瞳孔猛地一縮,隨即走到門外,把聽到聲音趕來的香草等人安撫住。


    再進來的時候, 身邊就跟著春草。


    春草見姑娘果然好端端地捧著茶水喝,又見到哪滿當當的箱子不覺得眼皮子抽了抽,她想知道這人是如何搬了這麽一台箱子進來, 還神不知鬼不覺的。


    “不用收拾了,明日通知大少爺就是了。”這麽一箱子,總不能憑空出現, 還是讓兄長操心去吧。


    沈妙珠打了個哈欠。


    春草見狀就去闔上窗戶,同香櫞兩個人漲紅著臉合力把箱子往牆角抬了抬,又拿了塊緞布遮蓋在上麵,這才離開屋子。


    第二天,沈妙珠去給鄭氏請安迴來,箱子已經不見了。


    問起的時候, 春草隻說白齊來過。


    沈妙珠也沒當迴事,那箱子東西自然也隨意兄長處置。


    歇過午覺,帶著無趣,從宮中出來後,整個人仍是乏力無味,仿佛像是生過一場大病似的。


    似水就提議出去走走。


    進入春分,院子裏的綠意如雨後春筍,一點點蔓延開去。


    走在路上,與冬日的寂寥清冷不同,便是府裏走動的下人也多起來了。沈妙珠一路上就看到好些陌生的臉蛋。


    等到了普驪居,鄭氏那邊卻坐了不少人。


    沈妙珠怔怔不語。


    李氏已經快步走了出來,笑著扶住她的胳膊,往裏麵帶去。


    沈妙珠輕輕抽了抽,沒拉開,腳步一轉無奈地跟著進去了。


    鄭氏看到這一幕,愈加厭煩不請自來的沈家人。隻是她心裏也知,昨日珠珠兒從宮裏迴來,府裏的人能忍到現在已經是極限了吧。


    沈妙珠也已猜到。


    母女二人隱秘的交匯了一個憋屈的表情。


    人家打著關心沈妙珠的旗幟過來,難不成還把人趕出去?鄭氏倒是想,可抬頭不見低頭見地,為著兒女也得強按住心中的不痛快。


    翡翠和珍珠端著托盤進來,給每個人呈上一隻茶盞。


    沈妙珠也被遞了一盞紅棗茶。


    沈若畫看了一眼,酸溜溜地說道:“四妹真是好福氣,在座的裏麵就獨獨你的茶是不一樣的呢。”


    沈妙珠抬眸,說來她已經好些天沒有見過沈若畫了。隻是怎麽就覺得她這張臉充滿戾氣,竟是有些刻薄像了。


    好端端的一個小姑娘,怎麽就這麽想不開?


    她歪了歪腦袋,道:“我的福氣一向很好的。怎麽了嗎?”


    沈若畫噎了一噎。


    她能說什麽?三夫人可是她親娘,給人額外待遇也不算什麽,左不過一盞紅棗茶。沈若畫心裏清楚,可就是咽不下那口氣。


    福氣?


    怎麽就她有福氣?


    想到自己,那靜王府隻派了個趾高氣揚的老媽子過來。婚事雖是定下了,可沒有嫁進去,已經臉上無關。


    又有宮中選妃的事情,沈若畫沒法讓自己平靜地麵對這個四妹。


    她微微垂眸,斂下眼底深處的恨意。


    端看你到底有什麽福氣?


    沈若畫這些日子在大房那邊的時候,沒少聽底下人議論,若是以前的沈家,運氣好一些說不定還能混個皇子妃當當。


    可現在嘛?


    別說沈家不能成為沈妙珠的仰仗,隻怕在皇帝那裏,這出身還會成為她的拖累。靜王府來商議婚事的人不就是這樣說的嗎?所以婚事要簡辦,隻是許多就要折成銀子。現銀是不錯,可很多時候排場大小也是爭一口氣,整一個麵子的時候。


    沈若畫還沒有嫁進靜王府,就已經被連環拳對付了。在看到懵懵懂懂的樣子卻被嫡母兄長護著的沈妙珠,心裏的嫉妒立時抽苗成長。


    “我就這麽一個女兒,不過是杯茶,給得起。”鄭氏說完,翡翠二人又出去,再迴來,人手邊又多了一隻茶盅。


    卓氏扯了扯唇角,看到正對麵坐著還未表態的胡氏,垂下眼眸細細品茶。這可是上好的毛尖,她這妯娌實在奢侈,又豈是一杯紅棗茶能比的?


    就她這眼界?去了靜王府隻怕連怎麽死也不知道。


    卓氏已經不羨慕沈若畫的婚事了。


    她雖名利心中,到底也是愛女兒的。


    “三弟妹說得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疼。就是要著星星太陽,沈家不也得竭盡全力地去滿足?”胡氏開口說道。


    鄭氏不置可否。


    她聽明白胡氏的暗示,但並不在乎,也不以為沈家鄭這般好心,不過是發現了可以利用的價值。雖然他們的算盤應該是落空了,但宮裏到現在仍沒有個消息。鄭氏這心裏也是七上八下地,生怕出現變動。


    是以,麵對兩個妯娌帶著小輩女眷們聯袂前來的行為,是非常不喜的。


    原本沈老夫人也是要來的。


    隻是想著沈妙珠若真有了好前程,豈不是助長鄭氏的氣焰,一時就有些不情願,不願意讓她太得意。


    “想不想睡覺?要不去榻上躺一會?”鄭氏側頭對沈妙珠說道。


    沈妙珠想了想搖頭。


    一來真的是不困了,二來也不想讓母親獨自麵對這些人。


    鄭氏也就不催她了。若是聖旨下來,可就是有人家的人了,總不能還是懵懵懂懂的,雖很多時候非常聰明,但也該教導一些在後宅行走的手段。


    胡氏一直盯著沈妙珠,見她拒絕了鄭氏的話,心裏不由鬆了一口氣。有些事情,她可是想在對方的口裏說出來的。


    “妙珠可不就是有福氣,幾個姐妹中也就你進了宮。你大姐倒是少了點福分,若是早上幾年興許也是有機會的。”


    這話裏有些別的意思。


    沈妙珠聽出來,也沒有在意。


    大伯母說得並沒有錯,的確也是如此。她那個大堂姐的確優秀,就是很少見麵,也能從別人口中聽到誇耀她的話。


    若晚生個幾年,也是不輸許明玉、宋姐姐她們的。


    “或是再找個幾年也是可以的。”胡氏不由感歎道,顯然這些話沒少在心底浮現,不自覺地就說了出來。


    沈妙珠想說,真狠心下來,早晚幾年都沒有差,那年輕麗人不就是個例。也是出了宮後,她才知道對方因著生下七皇子有功,就是封為麗嬪,倒有以色侍君的意思,但想想這後宮裏的女人大多也是如此。


    至少她長得的確不差,否則也不會被皇帝看上了。


    當然大姐也不差。


    不過她心高氣傲又活得順風順水地,顯然不會看上已有老態的皇帝,但偏偏幾個皇子在當年除了大皇子,其他人還隻是稚童。


    “大嫂,你又胡說了。”鄭氏暗示道,心裏有些發惱。好歹吃了三、四十年的米鹽,掌家也是十多年,說話竟然全部不過腦子。這一屋子人不好,但凡有一個人漏了口風,對大侄女豈會好?


    哪怕小兩口再恩愛,也會心生不喜。


    鄭氏擔心的是到時候出了事,別帶累了自家的兒女。眼看著珠珠兒的婚事有了結果,娘家侄子那邊也就等著黃道吉日了,可不就為沈嘉和著急了。


    胡氏神色有些難看,也意識到說錯話了。


    她不過是受不住府裏人過多關注三房這邊。


    李氏見狀就笑著說道:“好妹妹,嫂子就是鄉下人進城,啥也不知,啥都想知。府裏除了祖父祖母,也就你進過宮裏,也給嫂子說說那裏頭好不好玩?漂不漂亮?是不是真的全是金子砌成的屋子。”


    沈妙珠莞爾,心知這是她的逗樂之言。隻是其他事情實在沒有什麽好說,進宮的前兩天,她基本上就呆在屋裏不出門,後麵宴會又接二連三發生事情,那些也不便傳揚出去。想了想就笑道:“嫂子說的是金磚吧?我也沒有見過,大約不是靜止做成的,隻是看著相像罷了。倒是在宮裏的時候,我見過龔妃,娘娘提起過些日子久到生辰宴了,還讓我跟著大姐姐一道進宮去吃酒,想來是沾了姐姐的光了。”


    胡氏以為這是龔妃在抬舉女兒,一時又覺得沈妙珠好運。若非參加選妃宴,怎麽就被龔妃知道了呢?一時又想著這機會給大房多好,一時又想著也不是自己肚皮裏生的,很不必去計較。


    猛地就想起選妃宴的事情。


    胡氏想知道結果如何,很快就問道:“你可是看見幾個皇子們?娘娘們有沒有召見過你?”


    龔妃不就是?


    沈妙珠想了想點頭。


    胡氏心裏便有些不是滋味,正欲再問,門外跌跌撞撞跑進個小丫鬟:“夫人、姑娘,聖旨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嬌珠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曲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曲沅並收藏嬌珠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