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在天津呆上三日,沈嘉和重讓上路。


    鄭氏對即將再次踏入京都已經是能平靜麵對,至少目前看起來是這樣的。她已經能偶爾同金媽媽細細迴憶當年走過的路,主仆二人逃離的路上也經過這個地方,曾經她們也想坐船直下,後來才改了主意。


    聽到要繼續上路,鄭氏笑笑,算是應了。金媽媽帶著人重又收攏箱籠。


    沈妙珠找過來的時候,沈嘉和正在臨摹書法。


    他長得極為好看。


    在小姑娘心裏,兄長自然也該是最好看的,鄭程錦不及,蔣淳熙不及,她見過的那個陸瑜也不及。


    是陸瑜,不是絡腮胡子的小三爺。


    神仙畫作裏出來的人,在沈妙珠看來,那是自帶光環,熠熠發光的。


    沈嘉和心平氣和地,一筆一劃,揮灑自如,如涓水緩流。前些日子的心浮氣躁如過眼雲煙,不見半點痕跡。


    “來了?”沈嘉和放下筆,轉過身去一笑。


    沈妙珠走上前去,對她的身量而言,案桌有些高,她微微踮起腳尖,小手撐在上麵探頭去看。


    字自然是好字,否則沈嘉和也不會去臨摹。


    隻是不是她見過的。


    沈妙珠寫得一手好字,她偏愛的是秀麗一些的“趙體”,但對其他書法也是略有研究,桌麵上的卻不是她熟識的。


    且……


    “哥哥,這字?”


    沈嘉和坦然一笑。


    沈妙珠心一定,直接說道:“這字雖也不錯,可……”她並不讚同用這種字體做來書法臨摹之用。


    這字一看上去就是帶了幾分傲氣,似乎有些飄逸自如,但她就是看著又幾分別扭,就仿佛籠子裏的金絲雀,再自由也飛不出被人強行規劃出來的地方。


    沈嘉和微微一笑,重新鋪了一張宣旨,信筆一書。


    沈妙珠頓時一鬆。


    她道方才就有些別扭,原來這才是她知道的沈嘉和的字體,兄妹二人這些年通信,早對雙方的字體了如指掌。


    案桌上的鋪開的兩張紙上的書法是截然相反的。


    沈嘉和的字體,一如眼就是坦蕩正氣撲麵而來。


    這樣她就更不懂了。


    沈嘉和指了指臨摹的字:“珠珠兒,你瞧仔細了,這是他的字。”


    ……


    透過隔扇,院子裏的人已經在樹下撿了一個時辰的落葉了,葉子要通體朱紅的,那種有其他雜色或是半紅不黃、半黃不綠的都是不算數。隻要十片葉子,不算多,可等著葉子往下落,在從落葉裏找,那可就難了,要知道在這個懲罰前,還是她親自掃幹淨了落葉。


    真這麽撿下去,運氣好,風刮來了想要的紅葉,可運氣不好呢?


    情知看得不落忍。


    向陽的臨窗大炕上鋪了猩紅洋毯,正中間放了一張紫檀木荷花雕紋的炕桌,周紫嫣跪坐前麵,奮筆疾書。


    “姑娘,歇歇手吧。”情知端起放置有一會兒的白瓷盅放到炕桌上,又拿了一塊半濕的帕子。


    周紫嫣接過帕子,看了一眼瓷盅。


    情知道:“夫人送了點銀耳過來,奴婢就讓廚房燉了些梨子過來。”


    “要是珠珠兒在,她肯定喜歡。”銀耳燉得軟糯糯的,梨子也是軟綿綿的,周紫嫣不太理解沈妙珠的這個奇怪的口味,但不妨礙也吃上一些。


    一開口,聲音嘶啞。


    情知眼裏閃過一絲憤懣,心裏有些難受。


    周紫嫣無聲地笑了笑,每說一個字,喉嚨就像被刀刃輕刮,縱容是笑……也是吃力地很,她低頭吃了一口梨子,一如所料地像在咬棉花。


    情知往窗外看了一眼,猶豫不決。


    周紫嫣放下瓷盅,朝她搖搖頭。


    情知咬唇:“姑娘,守知也是出於一片忠心。”


    “可珠珠兒會傷心。”


    我也是。


    周紫嫣艱澀地說道:“我這輩子最恨的就是吃裏扒外的人,別人不懂,你們不應該不懂。”就算是好意真心,她以為塘棲幾年,幾乎算是相依為命,別人暫且不管,兩個丫鬟應該同她一心一體才是。


    情知眼眶一紅。


    從天津到京都,再是慢行,那偉岸的城門仍是近再眼前。


    在城門口的茶寮上,沈家的下人一直盯著路的盡頭,看到目標,忙撩起衣擺奔跑上前,再錯過這次機會,等待他們的可不僅僅是卷鋪蓋走人的責罰。


    “三少爺。”爭先恐後地上前,見到沈嘉和後,就拿眼神去看身後的馬車。


    沈嘉和麵無表情:“挺早。”


    再遲一點,等這馬車進了城門,沈家可就是丟了大臉了。


    到時候他們這些人就一個別想好。


    外麵的動靜,鄭氏早已聽見,她有些緊張。


    沈妙珠安撫道:“哥哥有分寸的。”現在可不是撕破臉皮的好時機,這些日子已是知道兄長忤逆了老侯爺的命令,執意南下接她們迴京。隻是前者不過是,祖孫二人之間的事情,是孫兒任性妄為,祖父無可奈何。可若是今日明晃晃地撇開沈家來迎接的人,直接進去這座城門,不出一個時辰,估計所有人都會知道沈家三房的嫡係同沈家可不隻是有嫌隙那麽簡單了。


    麵子這種東西,不能吃不能用,可就是那口氣讓人上不起下不來,必須撐著。


    早在天津口,沒有見到沈家該來的人,特別是知道崔媽媽一路上往京都傳信,總有一封到達,可沈家把她們示若空氣。


    沈嘉和明麵上不能憤怒,卻也是一路繞開了沈家後頭來迎接的人。


    到了這城門口,形勢早已發生變化。


    但……這也不代表什麽。


    越臨近京都,沈妙珠越是不能放鬆自己。


    馬上迎接她們的,就是一場硬仗。


    一場關乎以後的陣仗。


    “沈姑娘。”這時車外傳來熟悉的聲音。


    沈妙珠一驚,剛要動,鄭氏已經把她攔住。


    簾子掀開,情知看了一眼忙低下頭。


    這是鄭氏,沈姑娘的母親,也是……沈家三夫人。


    “是周家的丫鬟?”鄭氏淡淡一笑。


    情知點了點頭:“是我們姑娘得知沈姑娘到了京都,讓奴婢送上一些糕點果蔬。”她手裏提著一隻四層高的漆紅食盒。


    沈嘉和打馬過來。


    情知雙手把食盒呈上。


    沈妙珠在裏頭聽個分明,心中有些歡喜,就像是飄蕩許久的柳絮有了歇腳的地方,哪怕是一瞬,也已足夠。


    沈嘉和微一點頭。


    坐在車夫邊上的白齊跳下馬車,笑著從情知手裏接過,入手的分量讓他的笑容一頓,雖隻是一刹那的事情,還是讓沈嘉和看見了。


    情知見食盒被送到馬車裏麵,這才退到道路一旁,那裏等候著一輛清油小馬車,她很快坐了上去順著城牆離開。


    沈嘉和一聲不吭。


    沈家過來的下人有些著急。


    後麵的馬車上,崔媽媽跑了下來。


    “三少爺,這城門到了。”


    她著一段日子,過得不好受,才從沈家出發,雖說都是下人,可陳媽媽三人哪個不是捧著她,一路少吃好喝地到了塘棲鎮,對上這沈家三房的幾個人,苦頭就來了。在沈嘉和的漠視下,陳媽媽等人小動作更是不斷。


    崔媽媽是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刻飛迴沈家。


    沈嘉和瞥了一眼。


    崔媽媽全身一寒,整個人仿佛凍在原地。


    沈嘉和看著城門的方向,不知道在想什麽,這邊的動靜早就引得城門裏麵的注意。


    “這沈嘉和……”青衣男子搖搖頭,三兩口吃完手中的羊肉夾饃,讚道:“這羊肉就得來這城門瓦寨吃。”


    說完搖頭背手地要離開。


    跟隨在旁的侍從,瞅了半天沒看明白,他不懂明明在城的另一邊上差的自家少爺為何一早去點了個卯,花了個把時辰晃到這裏。


    難不成真的吃這瓦寨的羊肉夾饃?


    侍從搖搖頭。


    眼見著前麵的人走出老遠了,這才甩開手去追。


    沈嘉和目露驚訝,像似有些奇怪。


    已經從崔媽媽口中聽到一些話的沈家下人再一次跑到沈嘉和的馬匹麵前,態度比之前又恭敬謙卑了幾分。


    “三少爺,奴才等奉命來迎接您迴府。”


    沈嘉和恍惚這才注意到他們。


    這是沈家的二管事。


    說是二,卻算不得下人裏麵排第二的。這等人物更多的是協助、旁理管家做事,也就是聽著好聽,但其實也就是個名頭。


    ……


    “讓人開了正門。”老定遠侯說道。


    黃閣身子一顫。


    “還不去?”


    黃閣立時往外跑去。


    曆來這正門一年難開幾迴,倒是那聖旨到達,次次都是得打開以示榮重。


    在今天之前,沈家的大門已經數月未開,府中主子進出、客人來訪多是從左右側門過,黃閣下了轎,傳了老侯爺的命令下去。


    沈嘉和騎著馬從七裏街過,隔著高牆看得不甚分明,但足夠沈妙珠見識到何為深宅大院。


    黃閣擦了擦頭上的汗。


    氣氛有些凝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嬌珠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曲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曲沅並收藏嬌珠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