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囂張跋扈懾朝堂(節5)
穿越成了佘太君,爆改楊家將 作者:做夢小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佘太君聽著這個詔書,想著這太宗皇帝不錯,說出來的話,立馬就給辦了。
去年楊六郎通過科舉進了翰林學士院,閑暇時候她就慢慢了解一些朝中大臣的官職和勳爵,要不然,這份詔書都聽不懂。
簡單來說,這份詔書,是按照正式的流程,皇帝給中書門下,也就是政府最高部門說,要給佘賽花頒布詔書,賞賜誓書鐵卷,中書門下的一把手,就是宰相,在宋朝叫做【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和幾個二把手,叫做參知政事,也叫執政或者副相,審核皇帝的命令,如果命令通過,則由中書門下以機構的名義下達詔書,並且備案。
所以,宋朝的詔書,俗稱聖旨的,開篇有【門下】二字的,就是走正式流程頒發出來的。如果沒有門下,就是皇帝繞開中書門下,直接自己頒布的命令。
佘賽花的一品誥命,就是國夫人,位同正一品,所以全稱就是,鄭國的太君夫人,鄭國是封國名。因此正式場合,有身份的人稱唿她,才叫佘太君。
而稱唿她為【令婆】的,一般是軍中武人,這些武人大部分都是從北漢歸降大宋的,當年佘賽花也是領兵打仗,其手持白色令旗,與楊業的紅色令旗對應,再加上楊業在北漢可是位極人臣,所以可以稱【公】,這就是楊令公的由來,佘賽花也就被稱為【令婆】了。
這誓書鐵卷,就是用鐵器製作的牌子,在上麵刻印了太宗皇帝的承諾,所以叫做誓書。
竇神寶念完詔書之後,就讓內侍捧上一份鐵卷,上麵刻錄的是
【楊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與國同休……】
太宗皇帝大氣,總共兩條誓言,一條說明有罪也不能上刑,就算是謀反,也隻能在監獄裏麵賜死,一條說明,隻要大宋在,就保楊家子孫富貴延綿。
揚大郎趕緊雙手接過誓書鐵卷,然後送入楊氏宗祠,供奉在祠堂之上。
竇神寶走完流程,笑容滿麵,雙手作揖
“老太君,官家恩寵至極,您看什麽時候進宮謝恩?北伐的案子也查完了,官家的意思,後麵還有恩旨”
“多謝竇都知,老身聽從官家召喚”,說完衝著一旁的管家點點頭,管家隨即奉上早就準備好的兩錠銀子。
竇神寶大驚,”老太君折煞小人了,這萬萬不可”
“竇都知勿驚,一點茶水錢而已,官家也不會懷疑老身結交內侍,所以不妨事,盡管收下”
“如此,多謝老太君,小人告退”
…………
就在佘太君接詔的時候,皇宮內垂拱殿裏正在議論這道詔書。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昉,參知政事呂蒙正、辛仲甫,樞密使王顯,樞密副使王沔、張宏,禦史中丞趙昌言和侍禦史鄭宣皆在其中。
首相李昉和兩個副相迫於太宗皇帝的壓力,同時也為了維護官家的金口玉言,頒發了賜予誓書鐵卷的詔書。
但是依然對此不滿,大宋自太祖立國,就沒有這個規矩,這個特例一開,影響的不僅僅是本朝,往後新君繼位,循祖宗之法,再有破例,怎麽辦?
而其餘幾人,是來匯報北伐調查結果的,其實整個事情的結果都已經知道了,現在需要商討處理意見。
禦史中丞趙昌言怒氣衝衝,直接打斷李昉的話
“臣啟陛下,北伐諸將,貪功冒進,一舉葬送大宋二十萬精銳,陷官家以絕地。曹彬、郭守文部違詔失律,沒有遵照官家持重緩行的戰略;米信、崔彥進部違反軍令,在領軍迴返的時候,沒有和大軍一起,而是擅自另外選擇一條道路,為敵所敗;蔡玉遇敵畏懦不擊,換了服裝偷偷逃跑;田重進好大喜功,導致將士傷亡慘重;潘美陳家穀會戰失期,陷軍於絕地,王侁、劉文裕臨陣先謀引退,擾亂軍心;以上人等,法皆當斬”
侍禦史鄭宣上前一步,”臣附議!”
李昉、呂蒙正和辛仲甫同聲道
“臣等附議!”
王顯則幹脆地說
“官家,田重進陷官家於絕地,當斬,夷三族”
王沔看到太宗皇帝麵色不忍,知道這一下要殺掉不少自立國以來的大將,想法外開恩,但是又不好說
”官家,這些人按律當斬,然陛下可聖心獨斷”
太宗皇帝沉思良久,
“明日朝會百官再議,另請佘太君朝議”
眾人拱手迴道,“遵旨!”
李昉再次提及剛才的話題
“官家,特賜誓書鐵卷可一不可再,請聖裁”
太宗皇帝想了想,對旁邊的起居舍人說道
“誓書鐵卷乃酬救駕之功,且佘太君乃命婦,無官職和差遣,故賜之以誓書鐵卷,若有此類,才可”
隨侍起居舍人點頭應命,寫在起居注上,給今後的皇帝查看,這就是祖宗之法,不可逆也。
王顯站出來,向太宗皇帝拱手道
“楊業盡忠職守,該如何賞賜?”
“按製正常擢升即可,中書門下可有安排?”,鄭宣馬上接話
這時,在旁邊思考良久的辛仲甫有些遲疑的說
“官家,中書門下已有決斷,然而,臣考慮,陛下可加恩於楊業。而且,佘太君武藝絕倫,據說家中親衛得傳其武藝,戰陣之勇,比禁軍中所傳太祖拳法更加強橫。可否尚公主於楊業?”
“荒謬!”,趙昌言大喝一聲,”楊業已有一妻,按律隻能納妾,你想讓公主當妾嗎?”
辛仲甫抬眼看了一眼趙昌言
“趙中丞稍安勿躁,本官隻是提議,尚公主當然不能為妾,然可考慮平妻,宋律沒有平妻,官家可特赦。宋律不是也沒有賞賜誓書鐵卷嗎”
這句話一說,趙昌言一驚,這是直接指出太宗皇帝違反宋律。
太宗皇帝一開始也覺得荒謬,不過聽到辛仲甫這麽解釋,倒是認真思考起這個事情。對於辛仲甫指出違反宋律的事情,完全沒有反應。因為這幾日已經被幾個宰相說的太多了。
辛仲甫又解釋道
“官家,臣在從真定府迴京路上,與諸多禁軍將士閑談,尤其是楊業麾下救駕的將士,佘太君的武藝超絕也就算了,但是楊家七郎的武藝超過楊家在邊關的五子太多,且楊七郎是雍熙北伐前才到的軍中,臣想,為什麽楊家在邊關的五子沒有如此武藝,楊業也沒有這個武藝,這應該是佘太君家傳,或者是練成不久才傳下來。楊家幾個媳婦也都練成,說明有辦法速成,即便到不了佘太君那樣,但是至少能迅速提高整體戰力。然,此等絕學定然有所限製,如果官家能與楊家結親,想必學到些許,都能極大提高禁軍戰力”
眾人若有所思,沉默半晌,王顯拱手
“辛相所言有理,吾禁軍將士,個人武力差遼人一截,即便少數武力強橫者,也是數十年一出,若有此速成的辦法,數年就能彌補此次損失的將士,且更勝從前,收複幽雲十六州指日可待!”
李昉、呂蒙正、王沔、張宏紛紛拱手道
“臣附議!”
沒等太宗皇帝說話,就看到侍禦史鄭宣站出來厲聲喝道
“臣彈劾李昉、呂蒙正、辛仲甫、王顯、王沔、張宏,謀算大臣,竊取家私!”
禦史中丞趙昌言一瞪眼正想跟上,太宗皇帝連忙擺手
“好了,他們也是為了收複失地,而且這不是在考慮結親嗎,朕不會巧取豪奪”
趙昌言心想,為這事結親,還不叫巧取豪奪,抬腳還想諫言。
太宗皇帝看到趙昌言還想說話,幹脆直接結束話題
“朕要考慮一二,此事押後再議,無事卿等退去吧”
趙昌言和鄭宣對視一眼,無奈跟著眾人一齊告退。
…………
翌日淩晨五更時分,楊府後院,門外傳來丫鬟的聲音
“主母……主母……該起了……今日您要上朝”
佘太君在屋內睡得正香,這個時候就發現循氣養血訣不好的地方了,丫鬟剛叫,她就聽見了,想睡懶覺都沒辦法。
五更天啊,按照後世的時間就是淩晨三點,而朝會開始的時間是五更三點,就是淩晨四點多,要找個機會跟皇帝商量一下,以後不要上朝,有事說事嘛。
幾個丫鬟走進來,給佘太君梳洗打扮,穿上誥命服,帶上龍頭拐杖。
等她到的時候,已經晚了,大臣們都已經進入朝堂。宮門外的內侍看到,趕緊跑過來,差點要跪下來,著急的說
“老太君啊,您怎麽晚了,快跟小人走,官家就要過來了”
“啊,老身年紀大了,起來吃早點,晚了一點”
那內侍沒辦法,在前麵小跑,邊跑邊迴頭,想催促又不敢。
今日是常朝,就在垂拱殿舉行,隻有五品以上官員才能參加,所以沒有那麽多人。
佘太君也不管那內侍,就這麽安步當車,慢慢走進大殿。正好太宗皇帝從後殿進來,看到她施施然走進殿門,馬上笑容滿麵,吩咐竇神寶
“給老太君賜座”
“拜見陛下,老身來遲,請陛下恕罪”
“無妨,今日沒什麽大事,讓老太君來,是見證北伐調查事宜”
“謝陛下恩典!”
朝堂上副相呂蒙正將北伐戰敗的調查結果與大理寺的判定向太宗皇帝作了匯報。
太宗皇帝看向眾人,道
“眾卿,都議一議吧,北伐眾將,該如何處理”
翰林學士賈黃中率先出列
”官家,按軍法,皆當斬”
樞密副使王沔出列道
“官家,曹彬、米信等人在真定府護城有功,應酌情減刑”
“官家,曹彬、米信等人守城時殘殺百姓,消息傳出去,民間紛紛請斬,吾等情知當時不得已,由此已經考慮功過相抵,所以北伐之過必懲之,當斬”,趙昌言出列道
…………。
眾人紛紛出列表達自己的意思,除王沔一人外,都同意北伐眾將皆犯軍法,當斬。
佘太君坐在那裏看了足足一個時辰,一直思考要不要插手,雖然隻有王沔一人想要法外開恩,但是關鍵在於太宗皇帝想要赦免眾將,她不關心其他人,她擔心的是潘美等西路軍將領逃過這一劫。
等到朝堂上眾人的議論慢慢停止的時候,佘太君站起來朝太宗皇帝一禮
“官家,老身有幾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老太君請講”,太宗皇帝就知道,佘太君等了半天,必定要插手
“老身認為,此次北伐失敗,眾將固然有錯,但是主要責任不在眾將身上,理由有三。其一,戰前對於遼國的情報了解不足,此情報之失,過不在統兵大將;其二,北伐大軍,有將無帥,無人統一指揮三路大軍,眾將各自為戰,非戰之過,此中樞之過也;其三,戰前製定戰略過死,隻有如何打贏的戰略,沒有打輸之後的應對,統兵大將無所適從,此陛下之過也。”
說到這裏的時候,朝堂上已經一片嘩然,這相當於把兩府六位相公給罵了,把太宗皇帝給罵了,實在是膽大包天,已經有幾個人要站出來彈劾。
“諸位稍安勿躁,聽老身說完”,佘太君提高聲音,沉聲喝道
隻聽見低沉的聲音響遍整個垂拱殿,瞬間把所有的聲音壓製住,每個人都覺得這個聲音就像在耳邊繚繞一樣。
眾人皆驚,刹那間,垂拱殿內鴉雀無聲。
“老身以為,勝敗乃兵家常事,隻要做到為將者本分,不苛待士卒,不畏敵,不潛逃,不陷害同僚,都可以酌情處置。但有苛待士卒,畏敵潛逃,陷害友軍同僚者,當斬,這等害群之馬,沒有任何赦免的理由”
說完,她施施然坐了迴去,垂下目光,默默等待結果。
這時太宗皇帝和六位相公都想明白了佘太君為什麽會這麽說,不禁苦笑。當初在真定府府衙的時候,辛仲甫等人反應那麽強烈,除了對武力的震驚以外,還有對於秩序的維護,都怕她直接把人給殺了。
後來看到她沒有殺人,太宗皇帝投桃報李,給了誓書鐵卷。
他們怕的是有人單憑武力來破壞整個秩序,當他們發現佘太君願意把個人武力至於秩序之下的時候,就有了在法理內使用手段的方法,那麽太宗皇帝就可以在法理內特赦那些大將,包括潘美等人。
如果她不管不顧,支持殺掉所有北伐將領的時候,太宗皇帝特赦,這是施恩給北伐所有將領,佘太君如果不同意,就會得罪所有武將,楊家今後在軍中會寸步難行。如果她同意,太宗皇帝等人也就達到目的,讓佘太君屈服於朝堂決策結果,而不是用武力對抗。
但是沒有人想到,她能夠從法理中找到分離潘美等人與北伐諸將的方法,她也用了秩序內的手段來殺死潘美等人,並且施恩給其他北伐諸將。當佘太君說完那番話的時候,無論結果如何,像曹彬這些武將,必定要念這份情。
既然已經事不可為,太宗皇帝也不等眾臣再說什麽,隨即宣布退朝。
去年楊六郎通過科舉進了翰林學士院,閑暇時候她就慢慢了解一些朝中大臣的官職和勳爵,要不然,這份詔書都聽不懂。
簡單來說,這份詔書,是按照正式的流程,皇帝給中書門下,也就是政府最高部門說,要給佘賽花頒布詔書,賞賜誓書鐵卷,中書門下的一把手,就是宰相,在宋朝叫做【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和幾個二把手,叫做參知政事,也叫執政或者副相,審核皇帝的命令,如果命令通過,則由中書門下以機構的名義下達詔書,並且備案。
所以,宋朝的詔書,俗稱聖旨的,開篇有【門下】二字的,就是走正式流程頒發出來的。如果沒有門下,就是皇帝繞開中書門下,直接自己頒布的命令。
佘賽花的一品誥命,就是國夫人,位同正一品,所以全稱就是,鄭國的太君夫人,鄭國是封國名。因此正式場合,有身份的人稱唿她,才叫佘太君。
而稱唿她為【令婆】的,一般是軍中武人,這些武人大部分都是從北漢歸降大宋的,當年佘賽花也是領兵打仗,其手持白色令旗,與楊業的紅色令旗對應,再加上楊業在北漢可是位極人臣,所以可以稱【公】,這就是楊令公的由來,佘賽花也就被稱為【令婆】了。
這誓書鐵卷,就是用鐵器製作的牌子,在上麵刻印了太宗皇帝的承諾,所以叫做誓書。
竇神寶念完詔書之後,就讓內侍捧上一份鐵卷,上麵刻錄的是
【楊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與國同休……】
太宗皇帝大氣,總共兩條誓言,一條說明有罪也不能上刑,就算是謀反,也隻能在監獄裏麵賜死,一條說明,隻要大宋在,就保楊家子孫富貴延綿。
揚大郎趕緊雙手接過誓書鐵卷,然後送入楊氏宗祠,供奉在祠堂之上。
竇神寶走完流程,笑容滿麵,雙手作揖
“老太君,官家恩寵至極,您看什麽時候進宮謝恩?北伐的案子也查完了,官家的意思,後麵還有恩旨”
“多謝竇都知,老身聽從官家召喚”,說完衝著一旁的管家點點頭,管家隨即奉上早就準備好的兩錠銀子。
竇神寶大驚,”老太君折煞小人了,這萬萬不可”
“竇都知勿驚,一點茶水錢而已,官家也不會懷疑老身結交內侍,所以不妨事,盡管收下”
“如此,多謝老太君,小人告退”
…………
就在佘太君接詔的時候,皇宮內垂拱殿裏正在議論這道詔書。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昉,參知政事呂蒙正、辛仲甫,樞密使王顯,樞密副使王沔、張宏,禦史中丞趙昌言和侍禦史鄭宣皆在其中。
首相李昉和兩個副相迫於太宗皇帝的壓力,同時也為了維護官家的金口玉言,頒發了賜予誓書鐵卷的詔書。
但是依然對此不滿,大宋自太祖立國,就沒有這個規矩,這個特例一開,影響的不僅僅是本朝,往後新君繼位,循祖宗之法,再有破例,怎麽辦?
而其餘幾人,是來匯報北伐調查結果的,其實整個事情的結果都已經知道了,現在需要商討處理意見。
禦史中丞趙昌言怒氣衝衝,直接打斷李昉的話
“臣啟陛下,北伐諸將,貪功冒進,一舉葬送大宋二十萬精銳,陷官家以絕地。曹彬、郭守文部違詔失律,沒有遵照官家持重緩行的戰略;米信、崔彥進部違反軍令,在領軍迴返的時候,沒有和大軍一起,而是擅自另外選擇一條道路,為敵所敗;蔡玉遇敵畏懦不擊,換了服裝偷偷逃跑;田重進好大喜功,導致將士傷亡慘重;潘美陳家穀會戰失期,陷軍於絕地,王侁、劉文裕臨陣先謀引退,擾亂軍心;以上人等,法皆當斬”
侍禦史鄭宣上前一步,”臣附議!”
李昉、呂蒙正和辛仲甫同聲道
“臣等附議!”
王顯則幹脆地說
“官家,田重進陷官家於絕地,當斬,夷三族”
王沔看到太宗皇帝麵色不忍,知道這一下要殺掉不少自立國以來的大將,想法外開恩,但是又不好說
”官家,這些人按律當斬,然陛下可聖心獨斷”
太宗皇帝沉思良久,
“明日朝會百官再議,另請佘太君朝議”
眾人拱手迴道,“遵旨!”
李昉再次提及剛才的話題
“官家,特賜誓書鐵卷可一不可再,請聖裁”
太宗皇帝想了想,對旁邊的起居舍人說道
“誓書鐵卷乃酬救駕之功,且佘太君乃命婦,無官職和差遣,故賜之以誓書鐵卷,若有此類,才可”
隨侍起居舍人點頭應命,寫在起居注上,給今後的皇帝查看,這就是祖宗之法,不可逆也。
王顯站出來,向太宗皇帝拱手道
“楊業盡忠職守,該如何賞賜?”
“按製正常擢升即可,中書門下可有安排?”,鄭宣馬上接話
這時,在旁邊思考良久的辛仲甫有些遲疑的說
“官家,中書門下已有決斷,然而,臣考慮,陛下可加恩於楊業。而且,佘太君武藝絕倫,據說家中親衛得傳其武藝,戰陣之勇,比禁軍中所傳太祖拳法更加強橫。可否尚公主於楊業?”
“荒謬!”,趙昌言大喝一聲,”楊業已有一妻,按律隻能納妾,你想讓公主當妾嗎?”
辛仲甫抬眼看了一眼趙昌言
“趙中丞稍安勿躁,本官隻是提議,尚公主當然不能為妾,然可考慮平妻,宋律沒有平妻,官家可特赦。宋律不是也沒有賞賜誓書鐵卷嗎”
這句話一說,趙昌言一驚,這是直接指出太宗皇帝違反宋律。
太宗皇帝一開始也覺得荒謬,不過聽到辛仲甫這麽解釋,倒是認真思考起這個事情。對於辛仲甫指出違反宋律的事情,完全沒有反應。因為這幾日已經被幾個宰相說的太多了。
辛仲甫又解釋道
“官家,臣在從真定府迴京路上,與諸多禁軍將士閑談,尤其是楊業麾下救駕的將士,佘太君的武藝超絕也就算了,但是楊家七郎的武藝超過楊家在邊關的五子太多,且楊七郎是雍熙北伐前才到的軍中,臣想,為什麽楊家在邊關的五子沒有如此武藝,楊業也沒有這個武藝,這應該是佘太君家傳,或者是練成不久才傳下來。楊家幾個媳婦也都練成,說明有辦法速成,即便到不了佘太君那樣,但是至少能迅速提高整體戰力。然,此等絕學定然有所限製,如果官家能與楊家結親,想必學到些許,都能極大提高禁軍戰力”
眾人若有所思,沉默半晌,王顯拱手
“辛相所言有理,吾禁軍將士,個人武力差遼人一截,即便少數武力強橫者,也是數十年一出,若有此速成的辦法,數年就能彌補此次損失的將士,且更勝從前,收複幽雲十六州指日可待!”
李昉、呂蒙正、王沔、張宏紛紛拱手道
“臣附議!”
沒等太宗皇帝說話,就看到侍禦史鄭宣站出來厲聲喝道
“臣彈劾李昉、呂蒙正、辛仲甫、王顯、王沔、張宏,謀算大臣,竊取家私!”
禦史中丞趙昌言一瞪眼正想跟上,太宗皇帝連忙擺手
“好了,他們也是為了收複失地,而且這不是在考慮結親嗎,朕不會巧取豪奪”
趙昌言心想,為這事結親,還不叫巧取豪奪,抬腳還想諫言。
太宗皇帝看到趙昌言還想說話,幹脆直接結束話題
“朕要考慮一二,此事押後再議,無事卿等退去吧”
趙昌言和鄭宣對視一眼,無奈跟著眾人一齊告退。
…………
翌日淩晨五更時分,楊府後院,門外傳來丫鬟的聲音
“主母……主母……該起了……今日您要上朝”
佘太君在屋內睡得正香,這個時候就發現循氣養血訣不好的地方了,丫鬟剛叫,她就聽見了,想睡懶覺都沒辦法。
五更天啊,按照後世的時間就是淩晨三點,而朝會開始的時間是五更三點,就是淩晨四點多,要找個機會跟皇帝商量一下,以後不要上朝,有事說事嘛。
幾個丫鬟走進來,給佘太君梳洗打扮,穿上誥命服,帶上龍頭拐杖。
等她到的時候,已經晚了,大臣們都已經進入朝堂。宮門外的內侍看到,趕緊跑過來,差點要跪下來,著急的說
“老太君啊,您怎麽晚了,快跟小人走,官家就要過來了”
“啊,老身年紀大了,起來吃早點,晚了一點”
那內侍沒辦法,在前麵小跑,邊跑邊迴頭,想催促又不敢。
今日是常朝,就在垂拱殿舉行,隻有五品以上官員才能參加,所以沒有那麽多人。
佘太君也不管那內侍,就這麽安步當車,慢慢走進大殿。正好太宗皇帝從後殿進來,看到她施施然走進殿門,馬上笑容滿麵,吩咐竇神寶
“給老太君賜座”
“拜見陛下,老身來遲,請陛下恕罪”
“無妨,今日沒什麽大事,讓老太君來,是見證北伐調查事宜”
“謝陛下恩典!”
朝堂上副相呂蒙正將北伐戰敗的調查結果與大理寺的判定向太宗皇帝作了匯報。
太宗皇帝看向眾人,道
“眾卿,都議一議吧,北伐眾將,該如何處理”
翰林學士賈黃中率先出列
”官家,按軍法,皆當斬”
樞密副使王沔出列道
“官家,曹彬、米信等人在真定府護城有功,應酌情減刑”
“官家,曹彬、米信等人守城時殘殺百姓,消息傳出去,民間紛紛請斬,吾等情知當時不得已,由此已經考慮功過相抵,所以北伐之過必懲之,當斬”,趙昌言出列道
…………。
眾人紛紛出列表達自己的意思,除王沔一人外,都同意北伐眾將皆犯軍法,當斬。
佘太君坐在那裏看了足足一個時辰,一直思考要不要插手,雖然隻有王沔一人想要法外開恩,但是關鍵在於太宗皇帝想要赦免眾將,她不關心其他人,她擔心的是潘美等西路軍將領逃過這一劫。
等到朝堂上眾人的議論慢慢停止的時候,佘太君站起來朝太宗皇帝一禮
“官家,老身有幾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老太君請講”,太宗皇帝就知道,佘太君等了半天,必定要插手
“老身認為,此次北伐失敗,眾將固然有錯,但是主要責任不在眾將身上,理由有三。其一,戰前對於遼國的情報了解不足,此情報之失,過不在統兵大將;其二,北伐大軍,有將無帥,無人統一指揮三路大軍,眾將各自為戰,非戰之過,此中樞之過也;其三,戰前製定戰略過死,隻有如何打贏的戰略,沒有打輸之後的應對,統兵大將無所適從,此陛下之過也。”
說到這裏的時候,朝堂上已經一片嘩然,這相當於把兩府六位相公給罵了,把太宗皇帝給罵了,實在是膽大包天,已經有幾個人要站出來彈劾。
“諸位稍安勿躁,聽老身說完”,佘太君提高聲音,沉聲喝道
隻聽見低沉的聲音響遍整個垂拱殿,瞬間把所有的聲音壓製住,每個人都覺得這個聲音就像在耳邊繚繞一樣。
眾人皆驚,刹那間,垂拱殿內鴉雀無聲。
“老身以為,勝敗乃兵家常事,隻要做到為將者本分,不苛待士卒,不畏敵,不潛逃,不陷害同僚,都可以酌情處置。但有苛待士卒,畏敵潛逃,陷害友軍同僚者,當斬,這等害群之馬,沒有任何赦免的理由”
說完,她施施然坐了迴去,垂下目光,默默等待結果。
這時太宗皇帝和六位相公都想明白了佘太君為什麽會這麽說,不禁苦笑。當初在真定府府衙的時候,辛仲甫等人反應那麽強烈,除了對武力的震驚以外,還有對於秩序的維護,都怕她直接把人給殺了。
後來看到她沒有殺人,太宗皇帝投桃報李,給了誓書鐵卷。
他們怕的是有人單憑武力來破壞整個秩序,當他們發現佘太君願意把個人武力至於秩序之下的時候,就有了在法理內使用手段的方法,那麽太宗皇帝就可以在法理內特赦那些大將,包括潘美等人。
如果她不管不顧,支持殺掉所有北伐將領的時候,太宗皇帝特赦,這是施恩給北伐所有將領,佘太君如果不同意,就會得罪所有武將,楊家今後在軍中會寸步難行。如果她同意,太宗皇帝等人也就達到目的,讓佘太君屈服於朝堂決策結果,而不是用武力對抗。
但是沒有人想到,她能夠從法理中找到分離潘美等人與北伐諸將的方法,她也用了秩序內的手段來殺死潘美等人,並且施恩給其他北伐諸將。當佘太君說完那番話的時候,無論結果如何,像曹彬這些武將,必定要念這份情。
既然已經事不可為,太宗皇帝也不等眾臣再說什麽,隨即宣布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