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楊大使的計劃,小公主的客戶們……顅
完全看不懂。
她們當然不可能看懂了。
小公主的前百大客戶那都是些王妃,公主,公侯夫人,最低那也都是個指揮使夫人,這些人連山西都未必去過,怎麽可能懂他的計劃。
再說就算去過山西,那也沒人懂軌道交通是怎麽迴事啊!
事實上連遼東的軌道交通都是在摸索中不斷完善,比如休息區,比如損壞軌道的巡視和快速更換,比如交通信號係統,簡單說就是發現壞了的軌道如何及時通知正在行駛中的車輛趕緊停下。比如車輛的中途維修,甚至出現意外的繞行,也就是換到對向軌道上,繞過事故區然後重新換到本來軌道上。
簡單說就是一個道岔。
這已經成為一門學問,連楊豐自己這時候都不敢說懂了,就更別說這些女人了。顅
但是……
他就說一年賺多少吧!
反正現在大明不準販私鹽,不準販茶葉,不準私自開礦……
本來也沒多少能賺錢的門路。
這些豪門貴族們手中持有大量的資金,能做的也就是買地,或者讓家奴們拿著出去販賣些雜貨,就連海外貿易其實都很難。
朱元璋到目前為止,開放的僅僅是朝鮮,倭國,琉球三國貿易。
也就是這三國商人可以駕船到大明然後使用寶鈔交易,這個是可以說鐵律,無論他們原本攜帶什麽,金銀銅錢還是其他物資,到大明必須換成寶鈔才能采購所需,一旦發現違禁使用其他貨幣,甚至以物易物,那統統沒收一切,然後斬首示眾。顅
無論買賣都一樣。
但大明商人出海貿易,這個依然在禁止範圍。
出海他就沒法管了。
他要的是海外貿易寶鈔化以維持寶鈔幣值。
哪怕那些外來海商左手拿到寶鈔右手花出去,那也是給他支撐寶鈔的幣值,更何況金銀銅錢是必須向銀行兌換才能使用,他達到了強製結匯的效果,但商人出海貿易,他就沒法管他們使用何種貨幣。
也就無法強製結匯。
畢竟那些商人就算在海外賺到了大量貴金屬,很可能也是帶迴來藏在家裏而不是兌換成寶鈔。顅
這種情況下,那些本來就持有大量寶鈔的豪門貴族,真缺少參與的興趣,他們又不缺寶鈔,他們想要的是真金白銀。雖然銀行是自由兌換,但他們又不傻,少量兌換可以,真大規模兌換,那他們難道以為皇帝不會砍死他們嗎?
這套遊戲規則大家已經懂了。
皇帝要的是用自由兌換的幌子維持寶鈔幣值,哄著老百姓用寶鈔,可不是讓他們這些豪門貴族趁機兌換黃金白銀的。
他們可以兌換。
銀行也會給他們兌換。
但兌換完了,皇帝突然給他們找個罪名送進錦衣衛詔獄,那就是另外一迴事了。
所以對於這些豪門貴族來說,手中持有的寶鈔,真的需要一個好的投資項目,可以變成實際的資產,過去他們就是存銀行。顅
畢竟銀行的利息是穩定的。
而這時候楊豐這種在賺錢方麵可以說金字招牌的家夥,突然提出一個大投資項目,那當然會受到歡迎,至於這個計劃怎麽樣不重要,重要的是楊豐提出的。所以貴婦們隻關心這個項目一年賺多少,沒人關心其他,隻要賺的足夠令人動心,那就完全沒問題了……
“三成,三成的利!”
楊大使手中教鞭指著自己繪製的軌道路線圖,對著他麵前一片珠光寶氣喊道。
也就三成了。
他本來也沒準備靠這條路賺錢。
“才三成啊?”顅
“就是,才三成利,還得好幾年才開始。”
……
後者一片不滿。
“諸位,你們怎麽光想著軌道公司的利呢?你們就不想想,有了這條軌道之後能帶來的好處?你們可以到山西去自由開礦,去做生意,還可以去開工廠,隻要山西到大同再到河套的路修通,你們能獲利的,可不僅僅是路上那點運費。別說三成利,甚至這路一成利也不要都行,想想看,你們後麵都有自己的姻親舊部,他們散布宣大,延綏甚至寧夏,甘肅,一直到開平。如果你們在山西開礦,建工廠造出的東西賣給他們,他們好意思不買嗎?他們的武器,鎧甲,穿的軍服甚至吃的糧食,罐頭,這難道不是賺錢的大生意?
而他們在沿邊各鎮,那些歸順大明的牧民們有皮毛,馬匹,這些難道沒有利可圖?
你們啊!
連賺錢都不懂。”顅
楊豐恨鐵不成鋼地指著這些女人們說道。
這叫引進外資。
給山西引入一大堆有錢的投資商發展經濟,再說這也是好事,不然沿邊各鎮所需物資,都得朱元璋給他們運輸,現在直接以山西為生產基地就近解決,減少了輸送距離。
本來朱元璋就是這樣設計,隻不過他是依賴鹽業。
現在楊豐不管他的鹽業。
在原有的以外,大幅增加新的供應渠道,沿邊物資暴漲,培養出大明的資本家,另外讓山西的百姓有了更多賺錢門路,然後過兩年也就該他從這繁榮的經濟中收迴成本。要知道現在他可是自己掏錢買糧食,然後替山西百姓交稅,這一年兩百八十萬石的投資,最後都得從工商業上收迴,自然要廣撒網,能網一個是一個。
“可咱們就是不懂,才找你求教的嘛!”顅
小公主她妹妹,已經出嫁了的汝陽公主妖嬈的說道。
邊說還看她姐姐。
她姐姐已經在那裏眼中寒光閃爍了。
她丈夫也是勳貴,她公公謝彥也是淮西諸將之一,不過沒有封爵,隻是做到都督僉事。
“教,當然要教了!”
楊豐笑著說道。
“可咱們都在京城,戶籍所限,像去山西開礦開工廠,這就有籍貫限製了,而且朝廷究竟是何法度,這也沒個準,萬一到時候陛下降罪,可就得不償失了。”顅
一個中年貴婦說道。
這時候屬籍管理可是極其嚴格的。
她們是京城各衛籍,去山西長期經商是不可能,最多也就是讓她們的家奴,但家奴的話,一樣要牽扯屬籍問題,因為家奴籍貫是跟主人的,行商當然沒什麽問題,但如果是坐商的話就不好辦了。至於小公主在各地的銀行人員,這個倒是不用在乎,但那是因為銀行本質上是皇帝的工具,隻不過開銀行的是楊豐,其性質相當於十九世紀後期的英王和羅氏,這種情況下那些小事根本不用管。要不然銀行也不會在短短幾年,就仿佛瘟疫般蔓延整個大明,現在最遠的一家分行已經開到肅州了。
但這些人就不行了。
關鍵在於這種事情也是剛開始,誰也不知道皇帝究竟怎麽想,以後規矩怎麽變,得穩妥些才行。
“這個還不容易?你們哪個在山西都指揮使司找不出個舊部,跟他們合夥,你們出錢,他們出人管理,左右他們也不敢貪墨你們的錢。”
楊豐說道。顅
這就可以解決山西都指揮使司那些將領的怨念。
軍戶分地已經開始,這也就意味著衛所將領們,很難再從這方麵壓榨軍戶了,得給他們新的發財方向,得引導他們同樣投入工商業。現在就可以了,這些有錢的京城豪門貴族負責出錢,而他們在山西的合夥人負責出人,然後靠著他們的人脈保證銷路。
這一點很重要。
山西普通商人想把商品賣到軍中並不容易。
人脈建立是一個漫長過程。
但這些人不需要。
就像遼王在遼東搞得紅紅火火,本質原因就在於他不用考慮人脈,人脈得上門找他。顅
一群貴婦們立刻低聲議論起來,看得出都有點動心,關鍵是她們真沒有好的投資選擇,大明的情況就是這個樣,皇帝有一係列限製,早就綁住了她們手腳。而現在山西是唯一一塊解禁的土地,那麽無疑也就成了最好的選擇,左右也賠不了,要是真像楊豐所說,那她們手中那些寶鈔就可以由紙變成實際的資產。
“我買股票!”
汝陽公主第一個喊道。
“一貫一股,軌道修到大同之日開始算,每年根據收益分利潤,也可以用利潤優先購買股票。
畢竟路不隻修到大同。
甚至我準備從太原向南也修一條,一直修到蒲州。”
楊豐說道。顅
所以他其實是在修大明版的同蒲鐵路。
其實不隻是他在修,朱元璋也在準備修,現在部分遼東的修路工匠已經調到了洛陽,接下來準備在洛陽到陝州之間修木軌交通,畢竟遼東的那條已經驗證了其價值。
“我買一萬股!”
汝陽公主很大氣地喊道。
“去找你姐姐吧!”
楊豐說道。
然後其他女人也開始了……顅
最終楊豐的第一期募股,居然收到了五十萬貫,所以接下來他的三晉軌道交通公司,就可以正式運作。
而就在同時,晉藩的事也塵埃落定,晉世子朱濟熺正式襲爵晉王,晉藩移藩朔方,單獨設立朔方府,建朔方城,不過暫時隻是下屬朔方,東勝和天德三縣。晉藩三護衛挑選一衛軍戶,作為朔方中護衛隨晉王移藩,改東勝左衛為朔方左護衛,東勝右衛為朔方右護衛,還是維持三護衛。不過朔方府還是軍民府,所以並不隸屬山西布政使司,而是歸山西行都司,這樣晉藩終於被趕出山西。
同時周王移藩湟中。
以西寧衛城,作為周王的藩城。
和晉藩一樣,在原周藩護衛中挑選一個衛的軍戶,作為西寧中護衛一同西行,而原本西寧衛一分為二,再從其他各地調入部分,最終改為西寧左右二護衛。
這樣還是三護衛。
至於周王生計來源不足的問題……顅
楊大使包了。
小事而已。
“大王,我也知道,一下子把你遷移到那種窮地方,你心中的確有些不痛快。”
楊豐看著奉召進京的周王。
後者何止不痛快,簡直都可以說恍如行屍走肉,他之前被他侄子逼著接受湟中作為封地時候,其實對那裏並不是很清楚,隻是知道唐朝時候那裏是個節度使轄區,既然這樣也不能說太差。
至少也得和晉王差不多。
然而……顅
這段時間一打聽,那簡直就是渾身冰涼了。
那哪是差不多啊!
天壤之別啊!
湟中和朔方比,就跟朔方和太原比的差距一樣,朔方好歹是平原,河套自古也是能種田的,可他瑪湟中完全是山溝溝啊!過去西寧一個衛,過的都挺艱難,現在三個衛過去,大家一起喝風吧!現在他爹還給俸祿,的確還能湊合著,可等他侄子繼位,把俸祿停了,那真就是全家喝風了。
可憐的周王,這段時間都明顯有些憔悴了。
“所以,你需要找陛下,尤其是找皇太孫,要鹽業許可,準許你在那裏采鹽並行銷陝西和山西行都司。”
楊豐說道。顅
“那裏有鹽?”
周王瞬間就瞪大了眼睛。
“大王難道不知道,有一種東西叫青鹽?
距離西寧城五百裏,有大片的鹽湖,那裏有取之不盡的上好青鹽,甚至連曬鹽煎鹽都不需要,直接去拿勺子舀就行,也就是運輸麻煩些,但五百裏而已,駝隊足以應付。再說還以在青海湖上以船隻運輸,而黃河上遊航運也在你手,順流直下可以行銷到河套,此外甘肅,隴右甚至漢中,都可以作為市場。
唯一的問題,也就是當地亂七八糟的部落可能覬覦。”
楊豐說道。
“大使,小王隨非能征慣戰,但三個護衛過去,這天下還真沒哪個部落能抵擋,若真如此,小王世代銘感大使之恩。”顅
周王說道。
然後他匆忙起身去找他侄子了。
所以真的很簡單,青海的確窮,種田的地都沒幾個,可在這個鹽就是硬通貨的時代,坐擁最大鹽礦還會擔心生計?去柴達木盆地采鹽,對周王來說難度的確有些大,畢竟距離實在太遠,可問題是這時候就有已經開采而且距離不遠的。茶卡鹽湖就在烏蘭,距離西寧無非隔著個青海湖,那裏的青鹽在明朝天順年間就是貢品,而且後來土默特部進入青海後,甚至從茶卡鹽湖采鹽,然後作為私鹽一直銷售到蘭州等地。
那是好地方!
完全看不懂。
她們當然不可能看懂了。
小公主的前百大客戶那都是些王妃,公主,公侯夫人,最低那也都是個指揮使夫人,這些人連山西都未必去過,怎麽可能懂他的計劃。
再說就算去過山西,那也沒人懂軌道交通是怎麽迴事啊!
事實上連遼東的軌道交通都是在摸索中不斷完善,比如休息區,比如損壞軌道的巡視和快速更換,比如交通信號係統,簡單說就是發現壞了的軌道如何及時通知正在行駛中的車輛趕緊停下。比如車輛的中途維修,甚至出現意外的繞行,也就是換到對向軌道上,繞過事故區然後重新換到本來軌道上。
簡單說就是一個道岔。
這已經成為一門學問,連楊豐自己這時候都不敢說懂了,就更別說這些女人了。顅
但是……
他就說一年賺多少吧!
反正現在大明不準販私鹽,不準販茶葉,不準私自開礦……
本來也沒多少能賺錢的門路。
這些豪門貴族們手中持有大量的資金,能做的也就是買地,或者讓家奴們拿著出去販賣些雜貨,就連海外貿易其實都很難。
朱元璋到目前為止,開放的僅僅是朝鮮,倭國,琉球三國貿易。
也就是這三國商人可以駕船到大明然後使用寶鈔交易,這個是可以說鐵律,無論他們原本攜帶什麽,金銀銅錢還是其他物資,到大明必須換成寶鈔才能采購所需,一旦發現違禁使用其他貨幣,甚至以物易物,那統統沒收一切,然後斬首示眾。顅
無論買賣都一樣。
但大明商人出海貿易,這個依然在禁止範圍。
出海他就沒法管了。
他要的是海外貿易寶鈔化以維持寶鈔幣值。
哪怕那些外來海商左手拿到寶鈔右手花出去,那也是給他支撐寶鈔的幣值,更何況金銀銅錢是必須向銀行兌換才能使用,他達到了強製結匯的效果,但商人出海貿易,他就沒法管他們使用何種貨幣。
也就無法強製結匯。
畢竟那些商人就算在海外賺到了大量貴金屬,很可能也是帶迴來藏在家裏而不是兌換成寶鈔。顅
這種情況下,那些本來就持有大量寶鈔的豪門貴族,真缺少參與的興趣,他們又不缺寶鈔,他們想要的是真金白銀。雖然銀行是自由兌換,但他們又不傻,少量兌換可以,真大規模兌換,那他們難道以為皇帝不會砍死他們嗎?
這套遊戲規則大家已經懂了。
皇帝要的是用自由兌換的幌子維持寶鈔幣值,哄著老百姓用寶鈔,可不是讓他們這些豪門貴族趁機兌換黃金白銀的。
他們可以兌換。
銀行也會給他們兌換。
但兌換完了,皇帝突然給他們找個罪名送進錦衣衛詔獄,那就是另外一迴事了。
所以對於這些豪門貴族來說,手中持有的寶鈔,真的需要一個好的投資項目,可以變成實際的資產,過去他們就是存銀行。顅
畢竟銀行的利息是穩定的。
而這時候楊豐這種在賺錢方麵可以說金字招牌的家夥,突然提出一個大投資項目,那當然會受到歡迎,至於這個計劃怎麽樣不重要,重要的是楊豐提出的。所以貴婦們隻關心這個項目一年賺多少,沒人關心其他,隻要賺的足夠令人動心,那就完全沒問題了……
“三成,三成的利!”
楊大使手中教鞭指著自己繪製的軌道路線圖,對著他麵前一片珠光寶氣喊道。
也就三成了。
他本來也沒準備靠這條路賺錢。
“才三成啊?”顅
“就是,才三成利,還得好幾年才開始。”
……
後者一片不滿。
“諸位,你們怎麽光想著軌道公司的利呢?你們就不想想,有了這條軌道之後能帶來的好處?你們可以到山西去自由開礦,去做生意,還可以去開工廠,隻要山西到大同再到河套的路修通,你們能獲利的,可不僅僅是路上那點運費。別說三成利,甚至這路一成利也不要都行,想想看,你們後麵都有自己的姻親舊部,他們散布宣大,延綏甚至寧夏,甘肅,一直到開平。如果你們在山西開礦,建工廠造出的東西賣給他們,他們好意思不買嗎?他們的武器,鎧甲,穿的軍服甚至吃的糧食,罐頭,這難道不是賺錢的大生意?
而他們在沿邊各鎮,那些歸順大明的牧民們有皮毛,馬匹,這些難道沒有利可圖?
你們啊!
連賺錢都不懂。”顅
楊豐恨鐵不成鋼地指著這些女人們說道。
這叫引進外資。
給山西引入一大堆有錢的投資商發展經濟,再說這也是好事,不然沿邊各鎮所需物資,都得朱元璋給他們運輸,現在直接以山西為生產基地就近解決,減少了輸送距離。
本來朱元璋就是這樣設計,隻不過他是依賴鹽業。
現在楊豐不管他的鹽業。
在原有的以外,大幅增加新的供應渠道,沿邊物資暴漲,培養出大明的資本家,另外讓山西的百姓有了更多賺錢門路,然後過兩年也就該他從這繁榮的經濟中收迴成本。要知道現在他可是自己掏錢買糧食,然後替山西百姓交稅,這一年兩百八十萬石的投資,最後都得從工商業上收迴,自然要廣撒網,能網一個是一個。
“可咱們就是不懂,才找你求教的嘛!”顅
小公主她妹妹,已經出嫁了的汝陽公主妖嬈的說道。
邊說還看她姐姐。
她姐姐已經在那裏眼中寒光閃爍了。
她丈夫也是勳貴,她公公謝彥也是淮西諸將之一,不過沒有封爵,隻是做到都督僉事。
“教,當然要教了!”
楊豐笑著說道。
“可咱們都在京城,戶籍所限,像去山西開礦開工廠,這就有籍貫限製了,而且朝廷究竟是何法度,這也沒個準,萬一到時候陛下降罪,可就得不償失了。”顅
一個中年貴婦說道。
這時候屬籍管理可是極其嚴格的。
她們是京城各衛籍,去山西長期經商是不可能,最多也就是讓她們的家奴,但家奴的話,一樣要牽扯屬籍問題,因為家奴籍貫是跟主人的,行商當然沒什麽問題,但如果是坐商的話就不好辦了。至於小公主在各地的銀行人員,這個倒是不用在乎,但那是因為銀行本質上是皇帝的工具,隻不過開銀行的是楊豐,其性質相當於十九世紀後期的英王和羅氏,這種情況下那些小事根本不用管。要不然銀行也不會在短短幾年,就仿佛瘟疫般蔓延整個大明,現在最遠的一家分行已經開到肅州了。
但這些人就不行了。
關鍵在於這種事情也是剛開始,誰也不知道皇帝究竟怎麽想,以後規矩怎麽變,得穩妥些才行。
“這個還不容易?你們哪個在山西都指揮使司找不出個舊部,跟他們合夥,你們出錢,他們出人管理,左右他們也不敢貪墨你們的錢。”
楊豐說道。顅
這就可以解決山西都指揮使司那些將領的怨念。
軍戶分地已經開始,這也就意味著衛所將領們,很難再從這方麵壓榨軍戶了,得給他們新的發財方向,得引導他們同樣投入工商業。現在就可以了,這些有錢的京城豪門貴族負責出錢,而他們在山西的合夥人負責出人,然後靠著他們的人脈保證銷路。
這一點很重要。
山西普通商人想把商品賣到軍中並不容易。
人脈建立是一個漫長過程。
但這些人不需要。
就像遼王在遼東搞得紅紅火火,本質原因就在於他不用考慮人脈,人脈得上門找他。顅
一群貴婦們立刻低聲議論起來,看得出都有點動心,關鍵是她們真沒有好的投資選擇,大明的情況就是這個樣,皇帝有一係列限製,早就綁住了她們手腳。而現在山西是唯一一塊解禁的土地,那麽無疑也就成了最好的選擇,左右也賠不了,要是真像楊豐所說,那她們手中那些寶鈔就可以由紙變成實際的資產。
“我買股票!”
汝陽公主第一個喊道。
“一貫一股,軌道修到大同之日開始算,每年根據收益分利潤,也可以用利潤優先購買股票。
畢竟路不隻修到大同。
甚至我準備從太原向南也修一條,一直修到蒲州。”
楊豐說道。顅
所以他其實是在修大明版的同蒲鐵路。
其實不隻是他在修,朱元璋也在準備修,現在部分遼東的修路工匠已經調到了洛陽,接下來準備在洛陽到陝州之間修木軌交通,畢竟遼東的那條已經驗證了其價值。
“我買一萬股!”
汝陽公主很大氣地喊道。
“去找你姐姐吧!”
楊豐說道。
然後其他女人也開始了……顅
最終楊豐的第一期募股,居然收到了五十萬貫,所以接下來他的三晉軌道交通公司,就可以正式運作。
而就在同時,晉藩的事也塵埃落定,晉世子朱濟熺正式襲爵晉王,晉藩移藩朔方,單獨設立朔方府,建朔方城,不過暫時隻是下屬朔方,東勝和天德三縣。晉藩三護衛挑選一衛軍戶,作為朔方中護衛隨晉王移藩,改東勝左衛為朔方左護衛,東勝右衛為朔方右護衛,還是維持三護衛。不過朔方府還是軍民府,所以並不隸屬山西布政使司,而是歸山西行都司,這樣晉藩終於被趕出山西。
同時周王移藩湟中。
以西寧衛城,作為周王的藩城。
和晉藩一樣,在原周藩護衛中挑選一個衛的軍戶,作為西寧中護衛一同西行,而原本西寧衛一分為二,再從其他各地調入部分,最終改為西寧左右二護衛。
這樣還是三護衛。
至於周王生計來源不足的問題……顅
楊大使包了。
小事而已。
“大王,我也知道,一下子把你遷移到那種窮地方,你心中的確有些不痛快。”
楊豐看著奉召進京的周王。
後者何止不痛快,簡直都可以說恍如行屍走肉,他之前被他侄子逼著接受湟中作為封地時候,其實對那裏並不是很清楚,隻是知道唐朝時候那裏是個節度使轄區,既然這樣也不能說太差。
至少也得和晉王差不多。
然而……顅
這段時間一打聽,那簡直就是渾身冰涼了。
那哪是差不多啊!
天壤之別啊!
湟中和朔方比,就跟朔方和太原比的差距一樣,朔方好歹是平原,河套自古也是能種田的,可他瑪湟中完全是山溝溝啊!過去西寧一個衛,過的都挺艱難,現在三個衛過去,大家一起喝風吧!現在他爹還給俸祿,的確還能湊合著,可等他侄子繼位,把俸祿停了,那真就是全家喝風了。
可憐的周王,這段時間都明顯有些憔悴了。
“所以,你需要找陛下,尤其是找皇太孫,要鹽業許可,準許你在那裏采鹽並行銷陝西和山西行都司。”
楊豐說道。顅
“那裏有鹽?”
周王瞬間就瞪大了眼睛。
“大王難道不知道,有一種東西叫青鹽?
距離西寧城五百裏,有大片的鹽湖,那裏有取之不盡的上好青鹽,甚至連曬鹽煎鹽都不需要,直接去拿勺子舀就行,也就是運輸麻煩些,但五百裏而已,駝隊足以應付。再說還以在青海湖上以船隻運輸,而黃河上遊航運也在你手,順流直下可以行銷到河套,此外甘肅,隴右甚至漢中,都可以作為市場。
唯一的問題,也就是當地亂七八糟的部落可能覬覦。”
楊豐說道。
“大使,小王隨非能征慣戰,但三個護衛過去,這天下還真沒哪個部落能抵擋,若真如此,小王世代銘感大使之恩。”顅
周王說道。
然後他匆忙起身去找他侄子了。
所以真的很簡單,青海的確窮,種田的地都沒幾個,可在這個鹽就是硬通貨的時代,坐擁最大鹽礦還會擔心生計?去柴達木盆地采鹽,對周王來說難度的確有些大,畢竟距離實在太遠,可問題是這時候就有已經開采而且距離不遠的。茶卡鹽湖就在烏蘭,距離西寧無非隔著個青海湖,那裏的青鹽在明朝天順年間就是貢品,而且後來土默特部進入青海後,甚至從茶卡鹽湖采鹽,然後作為私鹽一直銷售到蘭州等地。
那是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