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 董卓是個甩鍋俠
李儒此人,正史上沒有記載出身,隻知他是漢末的博士。
別誤會,此博士,非後世的研究生博士,而是儒生的一種稱號。
可以肯定李儒不是世家豪門出身,更有可能是寒門子弟。
能一步一步,成為全國最大軍閥董卓的女婿,可見此人過人之能。
以張角看來,這李儒說話的風格,不太像是儒生,反倒像是春秋戰國時流行的縱橫家,策士。
一言以震恐君王,然後售賣自己的主張。
張角沉默不語,靜待著李儒的表演。
“王上為冀州之主,但是無論是朝廷還是地方世家豪強,並不認可,認為是董太師矯詔,此為一;
王上入主冀州,奪去封國國主之位。那些封國舊臣,圖謀複辟封國,推翻王上者,不計其數,此為二;
王上在冀州大量削平世家豪強,無數破家滅門者怨恨王上,上書朝廷曆數王上之罪,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此為三;
那些被王上奪去土地和家財的世家豪強,四處招攬亡命之徒,想謀害王上以複仇,此為四;
朝廷中重臣,視王上為董公黨羽,欲除去王上,以斷董公爪牙,此為五;
更有奸臣如袁氏者,矯稱有天子衣帶詔,四處招兵買馬,欲行大逆之事,頭一個要對付的就是王上,此為六。”
李儒一口氣說完,舔了舔有些幹裂的唇,接著大聲道:“有此六者,王上雖貴為冀州之主,仍如坐在鼎中,如今鼎湯已沸,而王上猶不自知,此乃取死之禍也。”
這句話剛說完,在階下早有一人站出,厲聲喝道:“大膽!”
眾人看去,正是張角新收的儒士徐庶。
徐庶年紀尚青,不過二十來歲,但是他膽略過人,少年為遊俠,結交的又都是當世一流名士,眼光見識自是不俗,指著李儒冷笑道:“李公搖唇鼓舌,故做驚人之語,無非是想震懾我王,想讓我王與董太師捆綁在一處。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強行遷都,惹得天怒人怨,眼下已經自身難保,要拉冀王墊背,簡直癡心妄想。”
李儒被徐庶一語道破,卻並不慌張,而是拱拱手:“不知閣下如何稱唿?”
“在下徐庶,字元直,潁川人也。”
“原來是徐生。”李儒微微一笑:“聽聞閣下原名徐福,因在鄉裏殺人,所以流落四方,忙忙如喪家之犬,聖人雲,不能謀身者,不足以謀全局。閣下連自己都不能保全,又有何麵目來指點在下,還不速速退下!”
一聲喝叱,把徐庶羞得滿臉通紅。
少年殺人的經曆,是徐庶抹不去的黑點,隻是沒想到自己在潁川那點事,居然被李儒知道了。
當下羞慚無地,隻得掩麵退下。
徐庶剛退下,蕭胡平咳嗽一聲出聲道:“在下有一個問題想問一下李大人。”
有道是主辱臣死。
蕭胡平為張角帳下重要謀臣和戶部部長,眼見李儒出言無狀,居然敢用策士那一套威嚇主公,心中不氣是不可能的。
隻是他平素注重儀態,喜怒不形於色,臉上依舊是平靜的。
李儒來之前顯然對張角手下的人下過功夫調查,見是蕭胡平,忙拱手施禮道:“原來是蕭部長,有話請說。”
要想說服張角出手拉董卓一把,必須先把張角手下這幫謀臣搞定。
不知不覺中,李儒版的“舌戰群儒”,比諸葛亮早上十幾年出現了。
蕭胡平沒理會李儒表現出對自己的恭敬,冷冷的道:“李先生故做大言,言稱我王大禍臨頭,卻又不知董公之禍,該如何消解?”
聰明人說話就是一針見血。
李儒剛才說的一二三四五六,無非是想威嚇張角,令張角生出不得不與董卓守望互助,保董卓就是保全自己的念頭。
但是蕭胡平一句話,直接指出了李儒話裏的邏輯漏洞。
你剛才說不能謀身者,不足以謀全局,
現在比起天師張角,董卓才是真正坐在火山口的那個。
因為大漢朝堂,才是全天下最難坐的位置,也是一切權謀、利益、野心最高的博弈場。
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風光是風光了,可也等於一屁股坐在火山眼上,完全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所招致的怨恨,豈止是張角的十倍?
張角眼下的敵人,不過是地方世家豪強的反撲,而董卓,真正要麵對的是全天下的權臣、世家門閥、皇族勢力、軍方的威脅。
要說危險,董卓才被人刺殺了好幾輪,那叫一個刺激。
真正快掛的人,是你們董卓才對吧?
蕭胡平這番潛台詞,換個人聽懂了一定是羞慚無比。
但李儒不是一般人,他明明聽懂了,仍然可以表現得若無其事。
“天子在董公手裏,此大義名份也,有大義在手,董公又有何懼?”李儒哈哈一笑,豪氣滿胸,撩起衣袖,大有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氣概。
隻見他大聲道:“董公身邊有十二萬西涼鐵騎,安如泰山,又有大義名份,誰敢跳出來,便是亂臣賊子,試問誰敢行那不臣之事?反觀冀王的封號,乃是董公力排縱議一力爭取,此大漢百年來未有之變,非劉姓者不得封王,此便是諸侯討伐大王的借口,據我所知,天下諸侯如袁紹、袁術、曹孟德、荊州劉表、巴蜀張魯、劉氏,都對這冀州虎視眈眈。”
李儒大袖一揮,向著張角抱拳深深一拜:“冀州乃四戰之地,大王得號又不被諸侯認可,儒請問大王,天下諸侯是敢冒大不違去攻打董公執掌的大漢朝廷,還是選擇吞並冀州,來肥自己之私呢?”
這句話,頓時把蕭胡平和張角問住了。
蕭胡平默然良久,嘿的一聲,拱拱手退迴去。
這番較量,居然是蕭胡平輸了李儒半籌。
因為李儒說的是對的,比起占據朝廷,擁有大義名份的董卓來說,對張角動手,更加名正言順。
非劉姓者不得封王,這就是董卓埋下的坑,也是諸侯分食冀州最好的借口。
畢竟張角雖強,但也不可能一個人挑全天下吧?
而且那些諸侯名遵守為非劉姓者不得封王,若王,天下共擊之的祖訓,實際上卻能從分食冀州中來壯大自己。
誰能忍住不動心?
反而如果打董卓,立刻就能被董卓矯詔說是反賊,號召天下諸侯勤王,到那時,反而落得人人喊打的局麵。
這虧本買賣沒人肯做,至少不肯第一個跳出來做。
李儒此人,正史上沒有記載出身,隻知他是漢末的博士。
別誤會,此博士,非後世的研究生博士,而是儒生的一種稱號。
可以肯定李儒不是世家豪門出身,更有可能是寒門子弟。
能一步一步,成為全國最大軍閥董卓的女婿,可見此人過人之能。
以張角看來,這李儒說話的風格,不太像是儒生,反倒像是春秋戰國時流行的縱橫家,策士。
一言以震恐君王,然後售賣自己的主張。
張角沉默不語,靜待著李儒的表演。
“王上為冀州之主,但是無論是朝廷還是地方世家豪強,並不認可,認為是董太師矯詔,此為一;
王上入主冀州,奪去封國國主之位。那些封國舊臣,圖謀複辟封國,推翻王上者,不計其數,此為二;
王上在冀州大量削平世家豪強,無數破家滅門者怨恨王上,上書朝廷曆數王上之罪,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此為三;
那些被王上奪去土地和家財的世家豪強,四處招攬亡命之徒,想謀害王上以複仇,此為四;
朝廷中重臣,視王上為董公黨羽,欲除去王上,以斷董公爪牙,此為五;
更有奸臣如袁氏者,矯稱有天子衣帶詔,四處招兵買馬,欲行大逆之事,頭一個要對付的就是王上,此為六。”
李儒一口氣說完,舔了舔有些幹裂的唇,接著大聲道:“有此六者,王上雖貴為冀州之主,仍如坐在鼎中,如今鼎湯已沸,而王上猶不自知,此乃取死之禍也。”
這句話剛說完,在階下早有一人站出,厲聲喝道:“大膽!”
眾人看去,正是張角新收的儒士徐庶。
徐庶年紀尚青,不過二十來歲,但是他膽略過人,少年為遊俠,結交的又都是當世一流名士,眼光見識自是不俗,指著李儒冷笑道:“李公搖唇鼓舌,故做驚人之語,無非是想震懾我王,想讓我王與董太師捆綁在一處。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強行遷都,惹得天怒人怨,眼下已經自身難保,要拉冀王墊背,簡直癡心妄想。”
李儒被徐庶一語道破,卻並不慌張,而是拱拱手:“不知閣下如何稱唿?”
“在下徐庶,字元直,潁川人也。”
“原來是徐生。”李儒微微一笑:“聽聞閣下原名徐福,因在鄉裏殺人,所以流落四方,忙忙如喪家之犬,聖人雲,不能謀身者,不足以謀全局。閣下連自己都不能保全,又有何麵目來指點在下,還不速速退下!”
一聲喝叱,把徐庶羞得滿臉通紅。
少年殺人的經曆,是徐庶抹不去的黑點,隻是沒想到自己在潁川那點事,居然被李儒知道了。
當下羞慚無地,隻得掩麵退下。
徐庶剛退下,蕭胡平咳嗽一聲出聲道:“在下有一個問題想問一下李大人。”
有道是主辱臣死。
蕭胡平為張角帳下重要謀臣和戶部部長,眼見李儒出言無狀,居然敢用策士那一套威嚇主公,心中不氣是不可能的。
隻是他平素注重儀態,喜怒不形於色,臉上依舊是平靜的。
李儒來之前顯然對張角手下的人下過功夫調查,見是蕭胡平,忙拱手施禮道:“原來是蕭部長,有話請說。”
要想說服張角出手拉董卓一把,必須先把張角手下這幫謀臣搞定。
不知不覺中,李儒版的“舌戰群儒”,比諸葛亮早上十幾年出現了。
蕭胡平沒理會李儒表現出對自己的恭敬,冷冷的道:“李先生故做大言,言稱我王大禍臨頭,卻又不知董公之禍,該如何消解?”
聰明人說話就是一針見血。
李儒剛才說的一二三四五六,無非是想威嚇張角,令張角生出不得不與董卓守望互助,保董卓就是保全自己的念頭。
但是蕭胡平一句話,直接指出了李儒話裏的邏輯漏洞。
你剛才說不能謀身者,不足以謀全局,
現在比起天師張角,董卓才是真正坐在火山口的那個。
因為大漢朝堂,才是全天下最難坐的位置,也是一切權謀、利益、野心最高的博弈場。
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風光是風光了,可也等於一屁股坐在火山眼上,完全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所招致的怨恨,豈止是張角的十倍?
張角眼下的敵人,不過是地方世家豪強的反撲,而董卓,真正要麵對的是全天下的權臣、世家門閥、皇族勢力、軍方的威脅。
要說危險,董卓才被人刺殺了好幾輪,那叫一個刺激。
真正快掛的人,是你們董卓才對吧?
蕭胡平這番潛台詞,換個人聽懂了一定是羞慚無比。
但李儒不是一般人,他明明聽懂了,仍然可以表現得若無其事。
“天子在董公手裏,此大義名份也,有大義在手,董公又有何懼?”李儒哈哈一笑,豪氣滿胸,撩起衣袖,大有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氣概。
隻見他大聲道:“董公身邊有十二萬西涼鐵騎,安如泰山,又有大義名份,誰敢跳出來,便是亂臣賊子,試問誰敢行那不臣之事?反觀冀王的封號,乃是董公力排縱議一力爭取,此大漢百年來未有之變,非劉姓者不得封王,此便是諸侯討伐大王的借口,據我所知,天下諸侯如袁紹、袁術、曹孟德、荊州劉表、巴蜀張魯、劉氏,都對這冀州虎視眈眈。”
李儒大袖一揮,向著張角抱拳深深一拜:“冀州乃四戰之地,大王得號又不被諸侯認可,儒請問大王,天下諸侯是敢冒大不違去攻打董公執掌的大漢朝廷,還是選擇吞並冀州,來肥自己之私呢?”
這句話,頓時把蕭胡平和張角問住了。
蕭胡平默然良久,嘿的一聲,拱拱手退迴去。
這番較量,居然是蕭胡平輸了李儒半籌。
因為李儒說的是對的,比起占據朝廷,擁有大義名份的董卓來說,對張角動手,更加名正言順。
非劉姓者不得封王,這就是董卓埋下的坑,也是諸侯分食冀州最好的借口。
畢竟張角雖強,但也不可能一個人挑全天下吧?
而且那些諸侯名遵守為非劉姓者不得封王,若王,天下共擊之的祖訓,實際上卻能從分食冀州中來壯大自己。
誰能忍住不動心?
反而如果打董卓,立刻就能被董卓矯詔說是反賊,號召天下諸侯勤王,到那時,反而落得人人喊打的局麵。
這虧本買賣沒人肯做,至少不肯第一個跳出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