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試探蛇妖,徒元奕並沒有繞彎子,繞彎子,除非是交談雙方處於同等地位,又不想撕破臉麵,亦或是一方太弱,隻能婉轉提出自己的意見。
現在這種局麵,雙方顯然並未處於同等的地位之上,但是徒元奕又不希望承認他處於弱勢,因此他很幹脆的選擇了換種方式,直截了當的問出了他的疑惑。
而且徒元奕作為一個強者,他很明白強者的心態,弱者畏懼強者,但實際上強者非常寬容,一般來說弱者再怎麽折騰,隻要沒有觸犯到強者的底線,強者都能包容。但是這並不意味強者喜歡這樣,越強的人就越喜歡直來直往,不願意耍小心眼。
徒元奕作為上位者最煩的就是底下人在他眼皮子底下耍心眼,哪怕是為了自己的教養和形象,徒元奕必須忍受這些,可他心裏頭卻是煩夠了這些人。
哪怕麵子上再怎麽覺得受到了屈辱,徒元奕卻還是非常明白他處於弱勢,那麽他就必須在這個男人麵前贏得好印象,才能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在不涉及男人底線的時候。
當然了,徒元奕能有這樣的認知完全是因為他平常被他父皇壓製習慣了,哪怕已經覺得自己將會登上萬人之上的皇位,徒元奕的心態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
若是讓徒嘉鵬來,那就是另外一個局麵了,單論莫菁的態度就能讓這次交易化為泡影。
“你為何要與我合作?”
徒元奕的態度是從他本身的性格出發進而揣摩出的交涉方式,但是徒元奕也算是誤打誤撞了,作為一個妖族,還是一個在陰謀詭計上吃過虧的妖族,莫菁本人是很反感人類還有神佛們說個話都要拐三拐,哪怕對著敵人都要掛著虛偽的笑容的行為的,他原本還以為見了這個人類未來的皇帝,必然要陪他繞幾圈才能進入正題,卻沒想到對方竟然直入正題,倒讓他省了功夫。
哪怕再不喜歡人類,也不影響莫菁對徒元奕的厭惡感減少了許多,於是他露出一個不怎麽友好的笑容道:“因為我的行為算是觸犯了仙界的天條,所以我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披一層合法的外衣。”
一聽觸犯了天條,徒元奕火熱的心總算冷靜下來,畢竟哪怕徒元奕自稱是天子,再怎麽宣稱滿天神佛都要聽他的號令,但徒元奕不是底下的愚民,真的相信了這種宣稱,他很清楚,哪怕是天子,人間的帝王,在麵對仙人神佛的時候他也不過是個普通的人類。
所以一聽觸犯了天條,他心裏頭就有了退意,不過他並沒有立即開口,因為蛇妖的態度不是對此事的恐慌,而是一種無所畏懼、甚至是蔑視的態度。
徒元奕見過觸犯大青法律的官員,哪怕表麵上再怎麽無所畏懼,但他們內心深處的恐慌的,他們的鎮定是裝出來的,是一種虛弱的無所畏懼。
真正能做到理直氣壯的,要麽是的腦袋缺根弦,自以為自己能夠以一己之力挑戰整個世界的,要麽是覺得身後的靠山夠穩,沒人能動的了他的。
而蛇妖的態度卻不屬於這兩者中的任何一種,他是發自內心的看不上天條。這要麽是太過虛妄,要麽是真的實力強大,可是若是虛妄,又怎麽會因為顧忌而願意給自己的所作所為披上合法的外衣呢?
既膽大又謹慎,完全矛盾的態度,讓徒元奕不得不去深思蛇妖行為背後的原因,這也讓他沒有第一時間拒絕蛇妖,而是選擇繼續聽下去。
沒有聽到想象當中大驚失色的拒絕,莫菁對他的態度更加滿意,他也不賣關子,直接道:“放心,事實上這件事得到了天庭的默許,不過我們也不能仗著天庭的默許就做的太出格,否則也會讓天庭迫於道義不得不出手,所以我們才要和你合作。到時候變成了皇家內部事務,天庭是不會插手的。”
我們?
這個我們是指柳園還是另有其人?
同時,徒元奕也明白了莫菁話裏的意思,這個所謂合法的外衣完全是把責任推到了他的身上,這樣一來就變成他為了坐穩皇位私底下與蛇妖達成了協議,而天庭是沒辦法插手他的事的。
能夠得到這樣一個信息讓徒元奕作為帝王的自尊心好受了許多,他麵對蛇妖也更有了底氣,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就能以此挾持蛇妖。
天庭作為神仙的統治者,他肯定是要遵守某些規矩的,就好比徒家作為大青的統治者,某些事他是有顧忌的。因為隻有徒家遵守了規矩,他們才有底氣要求天下人遵守規矩。
但是蛇妖卻不同,就好像底下的白蓮教,他就可以直接選擇刺殺皇帝,但是徒家要敢提,別人不說,禦史們就能將提議者活活噴死。
蛇妖萬一真被惹毛了,他出手傷人,倒黴的是徒元奕,哪怕事後神仙們出手又沒法給他帶來利益。
不過蛇妖的解釋並沒有給徒元奕帶來決心,因為他作為人間帝王的時候神仙們管不了他,但是他總有死的時候,作為皇帝他死後應該是能進入仙界的,那時候仙界秋後算賬,能承擔責任的可就隻有他了。
似乎是看出了徒元奕的擔心,莫菁開口道:“我們在閻王那裏有關係,到時候不會讓閻王找你麻煩的。”
“仙界呢?”
“仙界?仙界為什麽要找你麻煩?”
蛇妖驚訝的態度讓徒元奕有了不好的預感,他以村裏住。不同於剛才沉穩的態度迫切的開口道:“我死後難道不歸仙界管嗎?”
在徒元奕越發驚詫的態度中徒元奕明白了他是自作多情,這讓他大受打擊,不由得說出了他內心的想法:“難不成皇帝死後也是要同普通人一起入地獄的?”
這簡直無法讓徒元奕接受,作為皇帝,人間的帝王,萬人之上,至高無上的統治者死後當然不應該與普通人一般進入閻王殿,難道不應該直接升入天界嗎?便是紂王那種昏君在封神之時不也得到了神位嗎?他自問未來也能做個賢明之君,再怎麽也比紂王強呀,為什麽他卻沒有辦法得到一個神位,而是同普通人一起去接受閻王的審判。
這不公平!
莫菁顯然是無法理解徒元奕內心的失落和激動的,不過天生的野獸自覺再一次幫助了他,他遵從了內心的自覺,勉強說出了安慰之言:“雖然大部分皇帝都是要入閻王殿的,不過像那些千古明君肯定是能直接升入仙界,你要是好好幹,做個明君,日後肯定能入仙界的。”
這話讓徒元奕稍稍放下了心,他是要立誌做個流芳千古的明君的,既然如此他肯定是能升入仙界,做個長生不老的神仙的。
不過這還沒讓他獲得足夠的安全感,他忍不住開口問道:“若是我與您合作,您可有讓我成仙的法子?”
徒元奕很明白他是在示弱,是在求這蛇妖,這讓他心生羞恥,不過比起長生不老,比起做個神仙來說就不算什麽了。
莫菁立即便明白了徒元奕的弱點和要求是什麽了,這讓他很無語,在他看來做神仙未必是件好事,做神仙意味著要受到束縛,便如那隻猴子,當年在妖界稱王稱霸,何等的風光,可惜一朝被仙界那幫小人給忽悠了,落到那個下場,即便是現在身居高位又如何,想救個人還要遮遮掩掩的,好不窩囊!
這樣的神仙有什麽好的!
不過各人有各人的想法,莫菁也不可能把自己的想法強行按到別人頭上,更何況徒元奕有所求才更符合他的利益,莫菁自然不
會開口阻攔。
一個小小的神位對那隻猴子還不簡單,哪怕當年他在仙界鬧騰的不成樣子,不過到底還是有些交好的神仙的,安排一個小仙人對他來說還是十分簡單的。
莫菁當即便開口承諾了徒元奕一個神位,徒元奕這才開始和莫菁商談合作交易的事宜。
兩方都不是拖泥帶水的人,而且某些小的利益莫菁也不在乎,於是沒有了在雞毛蒜皮上的扯皮,兩方很快就決定了合作的具體事項。
而這時候,寒山寺外也早就鬧翻了天。
堂堂的一國之君竟然失蹤了,這不能不讓朝廷高層震動,而他們的第一反應當然是隱瞞事實,之後再發現皇帝是去了寒山寺,太後聯同兩位隨駕前來的閣老便以寒山寺窩藏前朝餘孽的借口出兵包圍了寒山寺。
但是單純以普通人類的手段當然是對莫菁的結界無法可施的,這種怪異的行為當然瞞不過在場的官兵,而人越多消息越沒法隱瞞,哪怕是上麵三令五申不得泄露消息,但是事關寒山寺的異狀還是在姑蘇城內穿的沸沸揚揚,這種情況當然得到了姑蘇城內的皇子和官員們的注意。
尤其是在發現太後和兩位閣老都到了寒山寺外,而皇帝卻根本沒有出麵,他們內心都有了猜測,於是幾位皇子都找了借口要來寒山寺。
麵對皇子們的表現,太後索性一紙詔書將隨駕南巡的幾位皇子都叫來了。這下皇帝在寒山寺內出事了的消息在上層已經完全公開了,一時間原本作為佛門清靜之地的寒山寺成了整個大青的焦點。
現在這種局麵,雙方顯然並未處於同等的地位之上,但是徒元奕又不希望承認他處於弱勢,因此他很幹脆的選擇了換種方式,直截了當的問出了他的疑惑。
而且徒元奕作為一個強者,他很明白強者的心態,弱者畏懼強者,但實際上強者非常寬容,一般來說弱者再怎麽折騰,隻要沒有觸犯到強者的底線,強者都能包容。但是這並不意味強者喜歡這樣,越強的人就越喜歡直來直往,不願意耍小心眼。
徒元奕作為上位者最煩的就是底下人在他眼皮子底下耍心眼,哪怕是為了自己的教養和形象,徒元奕必須忍受這些,可他心裏頭卻是煩夠了這些人。
哪怕麵子上再怎麽覺得受到了屈辱,徒元奕卻還是非常明白他處於弱勢,那麽他就必須在這個男人麵前贏得好印象,才能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在不涉及男人底線的時候。
當然了,徒元奕能有這樣的認知完全是因為他平常被他父皇壓製習慣了,哪怕已經覺得自己將會登上萬人之上的皇位,徒元奕的心態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
若是讓徒嘉鵬來,那就是另外一個局麵了,單論莫菁的態度就能讓這次交易化為泡影。
“你為何要與我合作?”
徒元奕的態度是從他本身的性格出發進而揣摩出的交涉方式,但是徒元奕也算是誤打誤撞了,作為一個妖族,還是一個在陰謀詭計上吃過虧的妖族,莫菁本人是很反感人類還有神佛們說個話都要拐三拐,哪怕對著敵人都要掛著虛偽的笑容的行為的,他原本還以為見了這個人類未來的皇帝,必然要陪他繞幾圈才能進入正題,卻沒想到對方竟然直入正題,倒讓他省了功夫。
哪怕再不喜歡人類,也不影響莫菁對徒元奕的厭惡感減少了許多,於是他露出一個不怎麽友好的笑容道:“因為我的行為算是觸犯了仙界的天條,所以我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披一層合法的外衣。”
一聽觸犯了天條,徒元奕火熱的心總算冷靜下來,畢竟哪怕徒元奕自稱是天子,再怎麽宣稱滿天神佛都要聽他的號令,但徒元奕不是底下的愚民,真的相信了這種宣稱,他很清楚,哪怕是天子,人間的帝王,在麵對仙人神佛的時候他也不過是個普通的人類。
所以一聽觸犯了天條,他心裏頭就有了退意,不過他並沒有立即開口,因為蛇妖的態度不是對此事的恐慌,而是一種無所畏懼、甚至是蔑視的態度。
徒元奕見過觸犯大青法律的官員,哪怕表麵上再怎麽無所畏懼,但他們內心深處的恐慌的,他們的鎮定是裝出來的,是一種虛弱的無所畏懼。
真正能做到理直氣壯的,要麽是的腦袋缺根弦,自以為自己能夠以一己之力挑戰整個世界的,要麽是覺得身後的靠山夠穩,沒人能動的了他的。
而蛇妖的態度卻不屬於這兩者中的任何一種,他是發自內心的看不上天條。這要麽是太過虛妄,要麽是真的實力強大,可是若是虛妄,又怎麽會因為顧忌而願意給自己的所作所為披上合法的外衣呢?
既膽大又謹慎,完全矛盾的態度,讓徒元奕不得不去深思蛇妖行為背後的原因,這也讓他沒有第一時間拒絕蛇妖,而是選擇繼續聽下去。
沒有聽到想象當中大驚失色的拒絕,莫菁對他的態度更加滿意,他也不賣關子,直接道:“放心,事實上這件事得到了天庭的默許,不過我們也不能仗著天庭的默許就做的太出格,否則也會讓天庭迫於道義不得不出手,所以我們才要和你合作。到時候變成了皇家內部事務,天庭是不會插手的。”
我們?
這個我們是指柳園還是另有其人?
同時,徒元奕也明白了莫菁話裏的意思,這個所謂合法的外衣完全是把責任推到了他的身上,這樣一來就變成他為了坐穩皇位私底下與蛇妖達成了協議,而天庭是沒辦法插手他的事的。
能夠得到這樣一個信息讓徒元奕作為帝王的自尊心好受了許多,他麵對蛇妖也更有了底氣,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就能以此挾持蛇妖。
天庭作為神仙的統治者,他肯定是要遵守某些規矩的,就好比徒家作為大青的統治者,某些事他是有顧忌的。因為隻有徒家遵守了規矩,他們才有底氣要求天下人遵守規矩。
但是蛇妖卻不同,就好像底下的白蓮教,他就可以直接選擇刺殺皇帝,但是徒家要敢提,別人不說,禦史們就能將提議者活活噴死。
蛇妖萬一真被惹毛了,他出手傷人,倒黴的是徒元奕,哪怕事後神仙們出手又沒法給他帶來利益。
不過蛇妖的解釋並沒有給徒元奕帶來決心,因為他作為人間帝王的時候神仙們管不了他,但是他總有死的時候,作為皇帝他死後應該是能進入仙界的,那時候仙界秋後算賬,能承擔責任的可就隻有他了。
似乎是看出了徒元奕的擔心,莫菁開口道:“我們在閻王那裏有關係,到時候不會讓閻王找你麻煩的。”
“仙界呢?”
“仙界?仙界為什麽要找你麻煩?”
蛇妖驚訝的態度讓徒元奕有了不好的預感,他以村裏住。不同於剛才沉穩的態度迫切的開口道:“我死後難道不歸仙界管嗎?”
在徒元奕越發驚詫的態度中徒元奕明白了他是自作多情,這讓他大受打擊,不由得說出了他內心的想法:“難不成皇帝死後也是要同普通人一起入地獄的?”
這簡直無法讓徒元奕接受,作為皇帝,人間的帝王,萬人之上,至高無上的統治者死後當然不應該與普通人一般進入閻王殿,難道不應該直接升入天界嗎?便是紂王那種昏君在封神之時不也得到了神位嗎?他自問未來也能做個賢明之君,再怎麽也比紂王強呀,為什麽他卻沒有辦法得到一個神位,而是同普通人一起去接受閻王的審判。
這不公平!
莫菁顯然是無法理解徒元奕內心的失落和激動的,不過天生的野獸自覺再一次幫助了他,他遵從了內心的自覺,勉強說出了安慰之言:“雖然大部分皇帝都是要入閻王殿的,不過像那些千古明君肯定是能直接升入仙界,你要是好好幹,做個明君,日後肯定能入仙界的。”
這話讓徒元奕稍稍放下了心,他是要立誌做個流芳千古的明君的,既然如此他肯定是能升入仙界,做個長生不老的神仙的。
不過這還沒讓他獲得足夠的安全感,他忍不住開口問道:“若是我與您合作,您可有讓我成仙的法子?”
徒元奕很明白他是在示弱,是在求這蛇妖,這讓他心生羞恥,不過比起長生不老,比起做個神仙來說就不算什麽了。
莫菁立即便明白了徒元奕的弱點和要求是什麽了,這讓他很無語,在他看來做神仙未必是件好事,做神仙意味著要受到束縛,便如那隻猴子,當年在妖界稱王稱霸,何等的風光,可惜一朝被仙界那幫小人給忽悠了,落到那個下場,即便是現在身居高位又如何,想救個人還要遮遮掩掩的,好不窩囊!
這樣的神仙有什麽好的!
不過各人有各人的想法,莫菁也不可能把自己的想法強行按到別人頭上,更何況徒元奕有所求才更符合他的利益,莫菁自然不
會開口阻攔。
一個小小的神位對那隻猴子還不簡單,哪怕當年他在仙界鬧騰的不成樣子,不過到底還是有些交好的神仙的,安排一個小仙人對他來說還是十分簡單的。
莫菁當即便開口承諾了徒元奕一個神位,徒元奕這才開始和莫菁商談合作交易的事宜。
兩方都不是拖泥帶水的人,而且某些小的利益莫菁也不在乎,於是沒有了在雞毛蒜皮上的扯皮,兩方很快就決定了合作的具體事項。
而這時候,寒山寺外也早就鬧翻了天。
堂堂的一國之君竟然失蹤了,這不能不讓朝廷高層震動,而他們的第一反應當然是隱瞞事實,之後再發現皇帝是去了寒山寺,太後聯同兩位隨駕前來的閣老便以寒山寺窩藏前朝餘孽的借口出兵包圍了寒山寺。
但是單純以普通人類的手段當然是對莫菁的結界無法可施的,這種怪異的行為當然瞞不過在場的官兵,而人越多消息越沒法隱瞞,哪怕是上麵三令五申不得泄露消息,但是事關寒山寺的異狀還是在姑蘇城內穿的沸沸揚揚,這種情況當然得到了姑蘇城內的皇子和官員們的注意。
尤其是在發現太後和兩位閣老都到了寒山寺外,而皇帝卻根本沒有出麵,他們內心都有了猜測,於是幾位皇子都找了借口要來寒山寺。
麵對皇子們的表現,太後索性一紙詔書將隨駕南巡的幾位皇子都叫來了。這下皇帝在寒山寺內出事了的消息在上層已經完全公開了,一時間原本作為佛門清靜之地的寒山寺成了整個大青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