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榮寧街,榮國府後院,幾名婢女悄然無聲的走在迴廊,步釵搖曳,一陣風吹過,帶來陣陣香氣,夾雜著環佩叮當聲,引人注目。


    一行人在榮國府內小丫鬟婆子豔羨的目光中挺直腰背,走進一座小院,輕車熟路的往廂房走去,領頭的婢女卻不隨大部隊行動,繞過迴廊,往後麵抱廈走去。抱廈不過半大,門窗漆成棕色,雕紋厚重,門內傳來規律的擊打的木魚聲音,卻是一座小佛堂。那領頭的婢女輕聲對守在門外的嬤嬤笑道:“嬤嬤,今天秋天的衣裳已經得了,老太太可看看?”


    嬤嬤抬頭看了看天色,便道:“已是酉時三刻,大爺該下學迴來了,你且先去候著,擺過飯了再送來。”


    婢女笑著與門口的嬤嬤道了聲謝,這才轉身離去。嬤嬤正目送她離開,卻聽佛堂的門吱呀一聲開了,嬤嬤趕緊迴身,低頭道:“老太太。”


    “剛剛來的是誰?我聽著聲兒似是在哪聽過?”老太太的聲音從頭頂傳來,嬤嬤不敢怠慢,忙道:“老太太事多,不記得也是常有的,這丫頭原是您跟前的二等丫鬟,前些時候您還誇她細心,將她調到跟前,給白薇打下手。”


    “是嗎,年紀大了,總是記不住事兒!”老太太神色淡淡的說了一句,臉色卻有些暗沉,她?怎麽會忘,這個女人可是在她的喪禮上坑了她的赦兒,讓她的乖孫子背負了一輩子罵名。她可不會把這忘了!


    “我恍惚聽誰說起過,這丫頭家裏給她定了親事,是太太的陪房賴大家的牽的媒?既然已經定親,我這個老太婆不好耽擱人家,荀嬤嬤,你且去打發了她迴家成親吧!”一個丫頭而已,用不著她動手,下麵的奴仆自有磋磨她的法子,不說別的,她那一對貪財的父母就夠她受的了。


    荀嬤嬤一聽這話心裏便是一跳,她也不敢抬頭去看自家主子臉色,更不敢去問自家如何知道一個丫鬟的家事,隻唯唯諾諾道:“老奴明白。”


    賈老太太垂眼,道:“赦兒該迴來了,用了一天的功,怕是又該叫著餓了,扶我去前邊吧!”說完,伸出帶著一隻白皙素潔的手腕,保養的很好,雖然有些皺紋,但與扶著她的荀嬤嬤的手相比倒像是二八少女似的。


    荀嬤嬤略彎下腰,陪笑著道:“大爺一向肯聽老太太的教導,用功的很,正該補補。今兒莊子上送了些出產,恰好有幾隻上等的珍珠雞,廚房的劉媽媽收拾了,從早兒便架了火燉,剛剛才離鍋,就得了那麽一小盅,已送了過來,正在溫著,等大爺迴來剛好入口,給大爺補身子。”


    賈老太太聽了笑眯了眼,拍拍荀嬤嬤的手道:“還是你用心,赦兒還小,身子虛,那些人參鹿茸什麽的,藥性太過,他受不住。這珍珠雞性子平和,正適合他這種小孩兒補身體。我知道這是你家裏的吩咐,你和你家裏的都細心,且去和你家裏的說一聲,老太婆都記著呢!”


    荀嬤嬤一聽,心裏歡喜,口裏卻道:“不敢當老太太誇,不過是做奴婢的本分罷了!”


    “本分些好!你那一家子都是老實人,我記著荀郜有個小兒子,和赦兒差不多大,赦兒還缺個書童,不如把他送過來給赦兒做個伴兒?”賈老太太很滿意荀嬤嬤的迴答,做人正是該本分的好,若是亂伸手,可要遭報應的!


    一路被荀嬤嬤奉承著來到了前院,賈老太太便見一個半大孩童被一串奴仆簇擁著走了過來,看到他,賈老太太臉上便掛了笑,柔聲道:“赦兒,迴來啦!”


    孩童看見她,臉上也是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步伐也大了些,卻仍顧著禮儀,走到賈老太太跟前請安行禮完畢,才道:“奶奶又去佛堂了?那兒太過清冷,奶奶若是念經大可在前院念,想來佛祖是不會拘束於這些瑣碎禮節的。”


    賈老太太聽著他一本正經關心的話,笑的眉眼彎彎,一邊彎下腰牽著他的手往屋裏走去,一邊說道:“嗯,我知道了!赦兒放心,我不過就在裏麵待了半個時辰而已,不信你問荀嬤嬤?”


    賈赦果然轉頭看向荀嬤嬤,荀嬤嬤見他一臉嚴肅的表情,越發襯得他眉眼清雅,行動間他舉止風姿綽約,儼然便是優雅高貴的世家公子,比老太太娘家過來的那些公子們也是絲毫不差的。荀嬤嬤知道這一切來自於自家主子的嚴苛教導,這才造就了眼前這個賈家大爺。


    她心知眼前這個不過八歲的孩童半點不可糊弄,當下便笑的和藹道:“自打大爺勸說,老太太再也在佛堂長時間停留了!真真的,老奴心裏算著呢,今兒老太太就待了半個時辰!”


    聽了荀嬤嬤的話賈赦這才滿意的笑了,露出嘴角甜甜的酒窩,十分可愛,不過他仍然道:“嬤嬤做的很好,平日還請嬤嬤多多上心,眼看便是立秋,天氣轉涼,嬤嬤估摸著日子,及時給佛堂添些炭火才是。”


    看荀嬤嬤點頭稱是他才滿意,又迴頭對賈老太太道:“我在學堂認識了一個同學,他家有做的極好的佛炭,說是請了相國寺一位高僧配的佛香,燒製之時加入之中,因此這炭在點燃時香氣輕盈,能靜心寧神,很受歡迎。每年各大佛寺還有宮中都要預定許多。我與他說好了,今年給我留了一些,奶奶敬佛時點著,保暖又雅致,也很虔誠。”。


    賈老太太見他如此有孝心,心下也是歡喜,為了赦兒,她自然要保重身體,否則又該如何護著他呢!


    “老太太,大爺,飯已擺好!”


    聽到婢女過來迴稟,賈老太太道:“好赦兒,累了一天,該餓了吧,先去用飯吧!”


    “是,老太太!”賈赦聽話的點點頭,麵容雖還稚嫩,卻因此顯得頗有童趣。


    賈老太太更是歡喜,牽著孫兒的手,將他帶到座位上,不停地為他挾菜,又詢問他學業,聽到乖孫兒的稚言稚語,賈老太太笑的牙不見眼,一旁侍候的丫鬟婆子見老太太高興,更是用心奉承,隻把老太太樂的眼角的皺紋都深了許多。


    老太太一邊高興,一邊在心裏暗罵自己的兒子和兒媳婦,這麽孝順的孩子你們不喜歡,偏去寵愛賈政那虛偽的家夥,逼的赦兒落得那個下場。你們不疼我來疼,這一世我必定要讓赦兒平安富貴一生!


    飯後賈赦自去做功課,賈老太太便在隔間內處理事情,待賈赦的丫鬟過來迴稟大爺已睡下後,賈老太太這才迴房,丫鬟們手腳麻利的給她更衣卸妝,一旁等候許久的何嬤嬤捧著一封信道:“老太太,老爺的信。”


    賈老太太信手取來,打開一看,隨即嘴角便勾出一抹諷刺的笑,“我這兒子卻有意思,自家老娘說的話半點不信,非要自己查一查才肯信!”


    上一世她把史氏做的一切攤開給她的好兒子看,他說什麽來著,史氏年幼,被惡仆蒙蔽,不過禁足幾月而已。反倒是她這個做娘親的被他埋怨,明裏暗裏的說她貪權,嗬,不過一個小小的國公府罷了,她還沒放在眼裏。


    這一世她借著安插在賈代善身邊的親信之手,讓賈代善發現了史氏所做之事,果然,她的好兒子立刻就寫信給她,借她之手懲戒史氏。雖然隻是禁閉,不過她自有後手將史氏打落深淵。


    何嬤嬤如何敢接這話,雖然不明白為何老太太近些日子對老爺越發不滿,不過這是主子的事,那裏是她們這些下人能插嘴的,她當即便跪了下來,不肯多言,口裏隻說:“老太太息怒,老太太息怒!”


    賈老太太伸手扶起她,道:“這與你有何幹係?做兒子的不孝,是我這個老娘教導的不好,何必怪罪你們?”


    這話一說完,不僅何嬤嬤瑟瑟發抖,連一旁侍候賈老太太的侍女們也都嚇得跪下了,不孝,這可不是一個小罪名。


    大青以孝治天下,若是被冠以不孝的罪名,不論平民百姓還是王公貴族,這輩子都完了!更何況她們家老爺還是被自己的母親說不孝,今天這話若是有半點風聲傳出去,哪怕賈代善是這赫赫有名的榮國府當家人呢,哪怕皇帝外信任他,他這輩子也完了。這如何能不讓她們心驚!這等密事,被她們聽得了,也不知會落個什麽下場。


    賈老太太活了這麽久,自然知道這些人的擔憂,他不在乎賈代善有何下場,卻在乎她的好孫兒,便開口道:“罷了,就當我什麽都沒說,何嬤嬤,你去把林錦叫過來!”


    說著在何嬤嬤起身後用眼神示意了一下,何嬤嬤到底侍候她多年,一下子便明白了她的意思,她退出去去叫林錦,順便把屋內侍候的丫鬟們也都叫了出來。之後便是一頓敲打,能留在老太太屋裏的都不是傻的,不必何嬤嬤說她們也知道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不過能被敲打至少說明老太太還願意留著她們,好歹能安心。


    林錦來的很快,天色已晚,賈老太太也不願多費口舌,直接將賈代善的書信給他,道:“林錦,你明日一早便將榮禧堂控製住,就說太太病重,不能理事,需要靜養,不許人去打攪。另外,赦兒他爹在外頭領兵,老太婆別的做不了,讓家裏不拖後腿卻是能做的。從明日起,家裏閉門謝客,一應應酬都退了。家裏的主子不過就我這個老太婆,赦兒他娘還有赦兒三個主子,用不著這麽多的仆人雜役,你去看看,留幾個得用的就好,那些偷奸耍滑的都打發出去,就說是給赦兒他爹積福。赦兒他娘重病,我這老太婆便多事一迴,從我到下麵,各個主子隻留幾個得用的,其餘的都減了罷!”


    一番話雷厲風行,隻把林錦震得咋舌,怪不得他老爹說太太再怎麽厲害卻比不過老太太當年的風範,果然不愧是百年世家教養出來的。


    不過林錦卻麵露難色,道:“這……”這可是個棘手的事,府裏的丫鬟仆役,那個沒點背景,盤根錯節的,便是太太也不敢隨便亂動,他若是動了半點,少不得他要落個惡名了。


    “怎麽,林管家不想接?若是為難,就換個人吧!”賈老太太笑了笑,慢悠悠的開口。


    林錦一聽這話額頭便忍不住冒出虛汗來,雙腿一軟,趕緊跪下叩頭,也不敢叫饒,這要是老太太單說的倒還罷了,他還能從老爺太太那裏求求情,可是連老爺都發話了,動的還是太太的人馬,那裏容得他推辭。


    林錦不由得暗罵太太,好歹也是侯府裏出來的小姐,做的又是國公府的當家太太,哪裏缺那些錢,真真是鑽到錢眼裏,半點身份也不顧,偏還要連累他們這些下人!


    “罷了罷了!你也是府裏的老人了,該知道府裏的規矩,沒有下次!”


    林錦這才鬆了口氣,磕了個頭,這才起身老老實實的站在一旁聽老太太吩咐:“史氏身邊的人不必再留,你去查看一下,證據都留好,人且放著,我還有用。至於他們的家財,該是他們的府裏也不會貪,不是他們的告訴他們不必再惦記。”


    “是,老太太。”


    “待府裏事了,你再派人去史家請親家太太過來,到時候把賴家的帶上。”


    “一切都聽老太太吩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庭外紅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庭外紅梅並收藏紅樓之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