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折子
簽到聊齋,鑄造氣運神朝 作者:行運星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乾清宮中,楚昊躺在龍床上正要睡覺。
因為明日便是早就訂好的五部官員科考的日子,他今夜便沒有用遊夢仙枕,而是換了正常的枕頭。
此時,就在他昏昏沉沉即將睡著的時候。
海大富的聲音突然從門外響起。
“皇上,戶部尚書諸葛亮有折子呈上。”
楚昊揉了揉臉,輕歎一聲坐起身來,道:“進來吧。”
海大富推開木門,躬身拿著折子走到龍床前。
楚昊從海大富手中接過折子翻看起來,隻見諸葛亮在折子裏請示他,想要將考試往後推延兩天的事情。
因為原六合縣縣令,目前官升吏部尚書的黃裳在明天一早就能趕來京城。
同時,請求楚昊將傅天仇暫時解除禁足,由其負責擔任禮部科考的主考官。
因為,目前能夠獨當一麵的官員人數實在太少。
而排列出來的名單如下:
主管戶部科考的主考官諸葛亮與副主考上官海棠,負責工部科考的主考官魯妙子與副主考魯班,負責兵部主考的主考官諸葛臥龍與副主考李廣,負責主考刑部的主考官是黃裳,以及負責禮部主考官的傅天仇。
而且,還需要通知各位主考官與副主考,聚在一起商討一下考試的內容,並且布置考題。
楚昊想了想,諸葛亮所言不無道理,便用朱筆批紅,讓海大富將折子送還諸葛亮,並讓他將臨睡前寫好的聖旨送給敖庚。
在海大富離開後,他才打著哈欠又躺了下去。
翌日。
楚昊一大早便在童皇的陪同下,駕駛著馬車離開了皇宮。
馬車剛一進城,敲鑼打鼓的聲音,與特征裏長的解釋聲就傳進了耳中。
“都豎起耳朵聽好了,本次科考,共分五部二十八科。”
“五部為工部、刑部、兵部、戶部,以及禮部。”
“工部共有十四科,分別是木工、石匠、礦工、窯工、蠶工、漁工、廚工、鹽工、土木建築、鐵匠、鑄印、釀酒、紡織、算學。”
“刑部共有兩科,分別是律法、刑罰。”
“兵部共有兩科,分別是武道、軍務。”
“戶部共有七科,分別是算學、經商、農田、醫療、運輸、水產、養殖。”
“禮部共有三科,分別是儀製、祭祀、教育。”
“以上二十八科共分三場,第一場考完,會有一年的考核期,考核期合格者下放到各縣為吏,負責該考生所考的項目。”
“如,有一人考的是農田科目,考完第一場他的考核內容便是負責管理某一個區域的溫室種植,以及在這些溫室進行種植的農民。朝廷會給他定下任務,並需要他將所有種植都記錄在桉。”
“倘若一年之內,溫室產糧符合朝廷標準,便根據考核的成績與本次考試的成績定下官職。”
“其餘科目與此相同,考核期都為一年。”
“想要考試的,來我這裏報名。”
“另外,國子監已經建好,城內如果有人想要參加三年之後的科舉,便自行去國子監報名。”
楚昊撩開車廂的窗簾向外看了一眼,隻見街道上人群擁擠,所有百姓全都墊腳仰頭看著那位被圍在人群最中央的特征裏長。
皇城司的校尉們將百姓們分割成幾個區域,並在街道上排列著,防止發生踩踏事故的同時,也盡量讓擁擠的人群不要影響道路的通行。
楚昊看了一會,隻見許多百姓都爭先恐後地問著問題,那個特征裏長則大聲地解釋著。隨後點點頭後,道:“去貢院看看。”
馬車當即駛離這片區域,向貢院而去。
貢院在皇城的北牆下,緊挨著護城河。
馬車來到貢院的時候,這裏也擁擠了許多人,不過相比街上,這裏要安靜不少。
貢院的院牆極為高大,足有一丈,正南大門上懸掛著一塊黑字金匾,寫著‘貢院’兩個字。
牌匾左側的牆上寫著‘明經取士’,右邊的牆上寫著‘為國求賢’,皆是龍飛鳳舞的黑色大字。
整體建築布局為中軸式東西對稱的建築形式,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坐北朝南依次為影壁、大門、二門、魁閣號舍、大堂、二堂、後樓等主要建築。
門前,傅清風與傅月池姐妹,以及三個美貌的女子分別帶著一部分的皇城司的人攔在貢院前。
校尉們腰間佩刀,冷冷地盯著人群。
楚昊見到貢院正門目前已經擠的不能進去後,便讓童皇將馬車停到側門,他命童皇在外麵看著後,獨自走了進去。
許久未見的李廣,此時正站在院落裏,怒喝著。
“瞭望樓的人呢?死哪去了?”
“讓你們準備的水缸呢?”
楚昊笑著走到李廣身邊,問道:“李將軍這是因何動怒?”
聽到他的聲音後,李廣不由臉色一變,轉過頭來見到果然是楚昊後,臉上露出訕訕之色的同時,也注意到了門前竟連一個把守的人都沒有,心中更是暴怒不已。
但在楚昊麵前,他卻不敢把這股火撒出來,隻能憋得臉色漲紅,訕訕笑著向楚昊行禮。
“末將……”
他身子剛一彎,楚昊便擺手阻止,隨後問道:“朕聽你問瞭望樓的人?貢院裏還建有瞭望樓?”
李廣點點頭,道:“瞭望樓一來是為了從高處監考,二來是為了防止貢院失火。”
楚昊點點頭,問道:“孔明人呢?”
李廣道:“尚書大人正在文昌殿與魯妙子、上官海棠、以及諸葛臥龍大人商量科考內容。”
楚昊聞言時輕輕頷首,接著便讓李廣帶他穿過了眾多考棚,來到了貢院最後麵的文昌殿。
他進殿時,諸葛亮正在與其他人講著考試的內容與規則,大體與街道上特征裏長說的內容一樣。
畢竟,除了他與楚昊,其他人在此之前都還不知道科考的事情,都是後半夜的時候才突然得到的消息。
此刻眾人見楚昊入殿之後,皆起身行禮。
禮過以後,諸葛亮便苦笑著道:“臣昨夜躺下後,才突然想起來沒有通知其他幾位大人擔任考官的事情,便隻能寫了份請罪的折子。”
楚昊輕輕點頭後,道:“朕不會怪罪你,你也無需自責,畢竟你目前需要處理的事情實在太多,幾百萬百姓的衣食住行,暖房裏的糧植,還有各處窯灶與建城的事情,都需要你來負責,偶爾忘記點事情也屬人之常情。”
諸葛亮也不知道聽進去沒有,隻是搖頭苦笑。
很多事情,他明明已經吩咐下去了,但還是不放心。
導致每天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太多。
因為明日便是早就訂好的五部官員科考的日子,他今夜便沒有用遊夢仙枕,而是換了正常的枕頭。
此時,就在他昏昏沉沉即將睡著的時候。
海大富的聲音突然從門外響起。
“皇上,戶部尚書諸葛亮有折子呈上。”
楚昊揉了揉臉,輕歎一聲坐起身來,道:“進來吧。”
海大富推開木門,躬身拿著折子走到龍床前。
楚昊從海大富手中接過折子翻看起來,隻見諸葛亮在折子裏請示他,想要將考試往後推延兩天的事情。
因為原六合縣縣令,目前官升吏部尚書的黃裳在明天一早就能趕來京城。
同時,請求楚昊將傅天仇暫時解除禁足,由其負責擔任禮部科考的主考官。
因為,目前能夠獨當一麵的官員人數實在太少。
而排列出來的名單如下:
主管戶部科考的主考官諸葛亮與副主考上官海棠,負責工部科考的主考官魯妙子與副主考魯班,負責兵部主考的主考官諸葛臥龍與副主考李廣,負責主考刑部的主考官是黃裳,以及負責禮部主考官的傅天仇。
而且,還需要通知各位主考官與副主考,聚在一起商討一下考試的內容,並且布置考題。
楚昊想了想,諸葛亮所言不無道理,便用朱筆批紅,讓海大富將折子送還諸葛亮,並讓他將臨睡前寫好的聖旨送給敖庚。
在海大富離開後,他才打著哈欠又躺了下去。
翌日。
楚昊一大早便在童皇的陪同下,駕駛著馬車離開了皇宮。
馬車剛一進城,敲鑼打鼓的聲音,與特征裏長的解釋聲就傳進了耳中。
“都豎起耳朵聽好了,本次科考,共分五部二十八科。”
“五部為工部、刑部、兵部、戶部,以及禮部。”
“工部共有十四科,分別是木工、石匠、礦工、窯工、蠶工、漁工、廚工、鹽工、土木建築、鐵匠、鑄印、釀酒、紡織、算學。”
“刑部共有兩科,分別是律法、刑罰。”
“兵部共有兩科,分別是武道、軍務。”
“戶部共有七科,分別是算學、經商、農田、醫療、運輸、水產、養殖。”
“禮部共有三科,分別是儀製、祭祀、教育。”
“以上二十八科共分三場,第一場考完,會有一年的考核期,考核期合格者下放到各縣為吏,負責該考生所考的項目。”
“如,有一人考的是農田科目,考完第一場他的考核內容便是負責管理某一個區域的溫室種植,以及在這些溫室進行種植的農民。朝廷會給他定下任務,並需要他將所有種植都記錄在桉。”
“倘若一年之內,溫室產糧符合朝廷標準,便根據考核的成績與本次考試的成績定下官職。”
“其餘科目與此相同,考核期都為一年。”
“想要考試的,來我這裏報名。”
“另外,國子監已經建好,城內如果有人想要參加三年之後的科舉,便自行去國子監報名。”
楚昊撩開車廂的窗簾向外看了一眼,隻見街道上人群擁擠,所有百姓全都墊腳仰頭看著那位被圍在人群最中央的特征裏長。
皇城司的校尉們將百姓們分割成幾個區域,並在街道上排列著,防止發生踩踏事故的同時,也盡量讓擁擠的人群不要影響道路的通行。
楚昊看了一會,隻見許多百姓都爭先恐後地問著問題,那個特征裏長則大聲地解釋著。隨後點點頭後,道:“去貢院看看。”
馬車當即駛離這片區域,向貢院而去。
貢院在皇城的北牆下,緊挨著護城河。
馬車來到貢院的時候,這裏也擁擠了許多人,不過相比街上,這裏要安靜不少。
貢院的院牆極為高大,足有一丈,正南大門上懸掛著一塊黑字金匾,寫著‘貢院’兩個字。
牌匾左側的牆上寫著‘明經取士’,右邊的牆上寫著‘為國求賢’,皆是龍飛鳳舞的黑色大字。
整體建築布局為中軸式東西對稱的建築形式,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坐北朝南依次為影壁、大門、二門、魁閣號舍、大堂、二堂、後樓等主要建築。
門前,傅清風與傅月池姐妹,以及三個美貌的女子分別帶著一部分的皇城司的人攔在貢院前。
校尉們腰間佩刀,冷冷地盯著人群。
楚昊見到貢院正門目前已經擠的不能進去後,便讓童皇將馬車停到側門,他命童皇在外麵看著後,獨自走了進去。
許久未見的李廣,此時正站在院落裏,怒喝著。
“瞭望樓的人呢?死哪去了?”
“讓你們準備的水缸呢?”
楚昊笑著走到李廣身邊,問道:“李將軍這是因何動怒?”
聽到他的聲音後,李廣不由臉色一變,轉過頭來見到果然是楚昊後,臉上露出訕訕之色的同時,也注意到了門前竟連一個把守的人都沒有,心中更是暴怒不已。
但在楚昊麵前,他卻不敢把這股火撒出來,隻能憋得臉色漲紅,訕訕笑著向楚昊行禮。
“末將……”
他身子剛一彎,楚昊便擺手阻止,隨後問道:“朕聽你問瞭望樓的人?貢院裏還建有瞭望樓?”
李廣點點頭,道:“瞭望樓一來是為了從高處監考,二來是為了防止貢院失火。”
楚昊點點頭,問道:“孔明人呢?”
李廣道:“尚書大人正在文昌殿與魯妙子、上官海棠、以及諸葛臥龍大人商量科考內容。”
楚昊聞言時輕輕頷首,接著便讓李廣帶他穿過了眾多考棚,來到了貢院最後麵的文昌殿。
他進殿時,諸葛亮正在與其他人講著考試的內容與規則,大體與街道上特征裏長說的內容一樣。
畢竟,除了他與楚昊,其他人在此之前都還不知道科考的事情,都是後半夜的時候才突然得到的消息。
此刻眾人見楚昊入殿之後,皆起身行禮。
禮過以後,諸葛亮便苦笑著道:“臣昨夜躺下後,才突然想起來沒有通知其他幾位大人擔任考官的事情,便隻能寫了份請罪的折子。”
楚昊輕輕點頭後,道:“朕不會怪罪你,你也無需自責,畢竟你目前需要處理的事情實在太多,幾百萬百姓的衣食住行,暖房裏的糧植,還有各處窯灶與建城的事情,都需要你來負責,偶爾忘記點事情也屬人之常情。”
諸葛亮也不知道聽進去沒有,隻是搖頭苦笑。
很多事情,他明明已經吩咐下去了,但還是不放心。
導致每天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太多。